问题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浙师大与浙音谁更好?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会纠结的点。浙师大和浙音,一个是以师范教育为根基的综合性大学,一个是专注于音乐艺术的专业院校,两者在音乐教育这个方向上,各有千秋。想把这个问题说透,得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1. 院校性质与办学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浙师大) 毕竟是综合性大学,它的音乐学院(以前可能叫音乐系)是依托于整个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来发展的。这意味着,在浙师大的音乐教育学习,更侧重于“如何教”和“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课程设置上,除了音乐专业技能的训练(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等),还会非常强调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班级管理等与教育工作直接相关的知识。你在这里学到的,可能更像是“音乐+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音乐学院(浙音) 就比较纯粹了,它是一所专门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这意味着,它的所有资源和精力都高度集中在音乐本身。在浙音,你接受的音乐专业训练会更加深入、系统、专业化。比如,器乐会分得更细,声乐的技巧打磨会更极致,作曲、指挥、音乐理论等方向也都有很强的实力。虽然浙音也有音乐教育专业,但它的核心优势在于“音乐的深厚功底”。所以,在浙音学音乐教育,你可能更像是“音乐家+教师”的培养模式,更强调音乐本身的艺术造诣,再将其传授出去。

2. 专业实力与课程设置:

浙师大音乐学院: 它的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技能方面,肯定是达到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但相比浙音,你在专业技能上的“精细度”和“拔尖度”上,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在某种特定的乐器演奏上,浙音可能会有更顶尖的老师和更系统化的训练体系。但是,浙师大在教育学、课程设计、教育实践等方面的课程会更加扎实。它会更关注你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如何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音乐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浙师大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承担音乐教学工作。
浙音音乐学院: 它的音乐教育专业,专业技能的训练会是它的“招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音乐造诣很高,又能弹一手好琴、唱得一手好歌,并且能把这些才华转化为教学能力的人,浙音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课程会非常注重音乐实践,比如各种室内乐、合奏、独奏的训练,以及音乐会实践。同时,它也会有音乐教育相关的课程,但侧重点可能还是在于如何将扎实的音乐功底应用到教学中,以及教育音乐学的研究。

3. 师资力量:

浙师大: 师资力量会比较均衡。既有在音乐教育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教授,也有在各个音乐专业领域有扎实功底的教师。一些音乐教育的专家,他们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也有很强的建树。
浙音: 师资力量的核心优势无疑是在音乐专业领域。很多教师本身就是音乐家,在演奏、作曲、指挥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甚至参加过国内外重要的音乐活动。在教学方面,他们也更倾向于从音乐艺术实践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和技能。

4. 实践机会与发展方向:

浙师大: 音乐教育专业在实践方面,通常会有较多的机会去联系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这对于想直接进入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幼儿园教师,或者在教育机构从事音乐教育相关工作。
浙音: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传统的教师职业,还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制作等领域。很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选择成为音乐会演奏家、乐团成员、音乐制作人,或者在音乐培训机构、艺术团体工作。当然,也有不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在音乐学、音乐教育学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5. 培养目标与个人侧重: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系化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能够设计课程、懂得教育心理学、善于引导学生,并且未来更倾向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担任音乐教师,那么浙师大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它能给你打下坚实的教育学基础,让你成为一名“教育家”式的音乐老师。
如果你对音乐艺术本身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 希望在专业演奏、演唱、创作等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同时又想把这份热爱传递给他人,那么浙音可能更能满足你的愿望。它能让你成为一名“音乐家”式的音乐老师,用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底蕴去感染学生。

总结一下,谁更好,其实取决于你的个人目标和侧重点:

目标是成为一名扎实的、懂得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音乐教师, 并且更倾向于在体制内的教育机构工作,浙师大的音乐教育专业更具优势。
目标是成为一名拥有高超音乐技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 或者未来想在更广泛的音乐领域发展的,浙音的音乐教育专业可能更适合你。

说到底,这就像是在问,你更想成为一个“懂得如何教好音乐的综合性人才”,还是一个“在音乐领域本身就十分优秀,并且能够将这份优秀传递下去的人”。

还有一点可以考虑的是,两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校园氛围也不同。浙师大是综合性大学,校园生活会更丰富多元;浙音是艺术院校,校园生活会更聚焦于音乐艺术。这些细节也会影响你的学习体验和个人成长。

所以,建议你多去两所学校的官网看看它们的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尝试联系一下在校生或者毕业生,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只有了解了这些,你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5级一样烂,16级因为浙音是提前批,所以只有浙音录取不了的才会分流到浙师大,哪个更强显而易见。

考浙音声乐拉分挺厉害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会纠结的点。浙师大和浙音,一个是以师范教育为根基的综合性大学,一个是专注于音乐艺术的专业院校,两者在音乐教育这个方向上,各有千秋。想把这个问题说透,得从几个维度来分析。1. 院校性质与办学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浙师大) 毕竟是综合性大学,.............
  • 回答
    关于音乐创作中的天赋差距是否真的无法逾越,这是一个困扰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和创作者的古老话题。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更加 nuanced,充满了无数细微之处。我更倾向于认为,天赋固然重要,但它更像是赛跑的起跑线,决定了你迈出的第一步有多快、多稳,而非终点的绝对位置。首先,让我们来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关于音乐最本质的思考。人类对音乐的感知力究竟是天生就具备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但若要我来详细说说,我会倾向于认为,虽然经验和学习在塑造我们对音乐的具体偏好和理解上起着巨大作用,但我们似乎天生就拥有某种“音乐的种子”,某种对音乐的原始感知能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要回答“我国国民对于音乐的欣赏水平是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本身就有点复杂,因为“欣赏水平”很难量化,而且“世界平均水平”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尝试解读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一些端倪。一、 音乐消费的广度和深度 消费群体与规模: 中国音乐.............
  • 回答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们总想着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什么英语、奥数、编程、跆拳道……说实话,这些我都理解,毕竟现在竞争激烈,谁不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我总觉得,在这些“硬技能”之外,咱们是不是也该给孩子留点“软实力”的培养空间?我尤其想说,音乐、美术、舞蹈,这仨,真的建议每个孩子都接触接触,甚.............
  • 回答
    要聊华晨宇那句“鸡汤终结者”式的论断——“一个音乐人,天赋占96%,实力占3.5%,机遇占0.5%”——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触及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尤其是对于像华晨宇这样,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舞台表现力著称的音乐人来说,他这句话背后有着很深的思考,甚至可以说.............
  • 回答
    对于那些对音质有着较高追求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外置声卡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升级选项。它对于PC听音乐的提升,绝不是简单地“有点不一样”,而是能够带来质的改变,让你重新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为什么说“质的改变”?要理解外置声卡的影响有多大,首先得明白PC主板集成声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载声卡”)的局.............
  • 回答
    说“手动调整 EQ 是对音乐的不尊重”,这说法嘛,听起来挺极端,也挺有争议的。我琢磨了一下,这话说得嘛,有那么点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这么绝对。咱们先说说为啥会有人这么想,或者说,这话里头藏着点啥道理。你想啊,音乐这玩意儿,从创作者手里出来,放到录音棚里,经过混音、母带处理,这一整套流程下来.............
  • 回答
    《原神》在音乐制作上的投入,可以说是当下游戏行业中一股清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它不像很多游戏那样,将音乐仅仅作为背景烘托,而是将其拔高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音乐本身已经成为了《原神》吸引和留住玩家的关键要素之一。一、 顶级的制作团队与录音水准:首先,《原神》在音乐制作上砸下的“.............
  • 回答
    拨动心弦:如何在中国听众中唤醒对音乐更深沉的审美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音乐如同空气般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它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承载着情感,也塑造着我们的品味。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广阔的中国听众群体中,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仍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许多人沉浸在算法推荐的“舒适圈”里,对音乐的探索似乎仅.............
  • 回答
    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音乐产业,给音乐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音乐人是否还有必要“进京”闯荡,答案绝非简单的是与否。这取决于太多因素,以及音乐人自身的定位和目标。互联网时代,地理位置的“松绑”与“聚焦”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确实极大地模糊了地理界限。通过各种音乐平台(网易云音.............
  • 回答
    音乐,本应是连接心灵的桥梁,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时常能看到一些人对特定音乐风格、音乐人甚至听音乐这件事本身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首先,我们可以从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理解。在许多社会中,音乐的喜好常常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在HIFI圈子里并不鲜见。很多对音质有着极致追求的“发烧友”,在面对音乐制作人使用的设备时,常常会流露出一种不屑,甚至是不理解的态度。这种情绪的产生,根源在于他们对“声音”的理解角度和出发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一、 HIFI发烧友的核心诉.............
  • 回答
    张亚东在《乐队的夏天》第六期关于“技术流”和“情感流”的讨论,可以说是这个节目中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点。他作为一个在音乐界浸淫多年的资深制作人,他的发言往往能触及到音乐创作和欣赏的核心,而这次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得明确张亚东在这里提出的“技术流”和“情感流”,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他对于音乐表达方.............
  • 回答
    短视频平台,比如抖音、快手,甚至是Instagram Reels、TikTok,它们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浪潮,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接触和消费音乐的方式。而“因为短视频爆红”的歌曲,也成了这个时代一个绕不开的现象。这究竟是音乐创作的福音,还是一个潜在的“毒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较,将跨越几个世纪、风格迥异的两位音乐巨匠放在一起探讨。要说谁对音乐史的发展贡献更大,我们得深入了解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的音乐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一座丰碑,一位革命者贝多芬,一位生活在18世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上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普通民众的音乐审美似乎没有出现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音乐审美这玩意儿,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同一时间点上“开窍”。这就像吃饭,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到追求色香味.............
  • 回答
    快手这次为独立音乐人推出的版权结算通道,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举动,而且对整个音乐行业来说,说它会产生影响,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咱们得把它拆开了,一点点瞅瞅,这事儿究竟是咋回事,又可能带来啥。快手首推独立音乐人版权结算通道,这事儿为啥重要?你得知道,以前音乐版权这事儿,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可能是.............
  • 回答
    谈论当代音乐或现代音乐,这就像试图给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下定义,每一转都能看到不一样的色彩和形状。它不是一个单一的音乐风格,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膨胀的容器,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理念和情感表达。所以,要“详细”地讲述大家对它的看法,其实是在描绘一个相当复杂且个人化的图景。首先,得承认一点,当代的.............
  • 回答
    网易云音乐对海外用户执行版权地域限制,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尤其对那些身在海外、却又放不下国内音乐的朋友们来说,更是扎心。从一个用户角度看,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爽”。辛辛苦苦翻墙出去,想听几首压箱底的歌,结果提示“该内容仅限中国大陆地区访问”。那一刻,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满怀期待的门,结果门后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