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英语和一些欧陆语言差异很大?

回答
英语和许多欧陆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等)之间的巨大差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漫长历史演变和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

1. 起源与早期发展:截然不同的语言家族分支

英语:日耳曼语系
英语的根基属于印欧语系下的日耳曼语族。其最早的祖先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于公元5世纪带到不列颠岛的古英语(Old English)。
古英语受到古诺斯语(Old Norse)(来自维京人的入侵)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词汇(如 `sky`, `give`, `take`, `egg`)和语法结构上。
虽然日耳曼语族中的其他语言(如德语、荷兰语)也保留了其核心特征,但英语的演变路径却非常独特。

欧陆语言:罗曼语族(拉丁语的后裔)
绝大多数欧陆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都属于印欧语系下的罗曼语族。
它们的共同祖先是通俗拉丁语(Vulgar Latin),即古罗马士兵、商人、殖民者使用的口语拉丁语。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衰落,通俗拉丁语在不同地区独立发展,逐渐演变成各具特色的罗曼语。因此,这些语言之间共享大量词汇和语法结构,例如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之后,存在复杂的动词变位等等。

简而言之,英语和罗曼语族语言虽然都起源于印欧语系,但它们分别属于日耳曼语族和罗曼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不同分支,就像表兄弟而不是兄弟一样。

2. 诺曼征服(1066年):英语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

这是导致英语与多数欧陆语言(尤其是罗曼语族语言)产生巨大差异的最核心的决定性事件。
1066年,来自诺曼底(现法国北部)的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带来了古法语(Old French),特别是其中的诺曼法语(Norman French),成为英格兰的统治阶级语言。
影响深远:
大量词汇的引入: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法语对英语的词汇产生了惊人的影响。据估计,现代英语词汇中约有25%至30%直接来自法语。这些词汇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军事、宗教、烹饪、艺术、时尚等领域,这些都是当时统治阶级使用的领域。例如:
政治/法律:`government`, `parliament`, `judge`, `court`, `crime`, `justice`
军事:`army`, `navy`, `battle`, `soldier`, `peace`, `war`
宗教:`religion`, `saint`, `prayer`, `preach`
烹饪:`beef`, `pork`, `mutton`, `sauce`, `dessert` (而同源的日耳曼词汇如 `cow`, `swine`, `sheep`, `gravy`, `sweet` 则常用于指代未加工的食物)
语法和句法的简化: 随着法语的影响,英语逐渐简化了其复杂的日耳曼语法。例如:
词形变化(Inflection)的减少: 古英语拥有丰富的格(case)和性(gender)标记,而法语受拉丁语影响也保留了一定的语法标记。在诺曼征服后,由于大量非日耳曼母语者学习英语,以及法语词汇的涌入,英语的词形变化系统大幅简化,很多格标记消失了。例如,现代英语中名词只有复数和属格(所有格)两种变化,而古英语则更复杂。
词序的固定化: 为了弥补语法标记的缺失,英语更加依赖固定的主谓宾(SVO)词序来表达语法关系,这一点与法语等罗曼语族语言类似,但也与其他日耳曼语言(如德语)有所区别。
词义的演变和同义词的产生: 大量法语词汇的引入导致英语中出现了大量同义词,这些同义词往往带有不同的语域(register)或细微的意义差别。例如,日耳曼词汇 `ask` 和法语词汇 `demand`;日耳曼词汇 `kingly` 和法语词汇 `royal`。

3. 日耳曼语系内部的独立发展

即使在离开日耳曼语族的大本营后,英语与其他日耳曼语言(如德语、荷兰语、瑞典语等)在各自的地理区域也经历了独立的发展和演变,导致了内部的差异。
德语: 德语保留了更多的日耳曼语特征,例如更复杂的格系统(四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更强的动词变位、名词的性(阳性、阴性、中性)以及一些复杂的构词法。它的词汇虽然也有很多罗曼语族借词,但核心词汇和语法结构仍然是典型的日耳曼风格。
荷兰语: 荷兰语在很多方面介于英语和德语之间,也保留了较强的日耳曼特征,但其词汇和发音也发生了很多独立的变化。

4. 地理隔离与文化交流

英格兰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上既与欧洲大陆保持联系,也形成了一定的隔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格兰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发展也与欧洲大陆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语言上。
虽然英语吸收了大量来自法语和拉丁语的词汇,但其核心的日耳曼骨架和受诺曼征服影响后形成的语法结构,使其与纯粹的罗曼语族语言产生了显著区别。

5. 借词与演变的不对称性

虽然英语从法语(及其拉丁语根源)借用了大量词汇,但反过来,法语和许多其他欧陆语言对英语词汇的借用要少得多,或者说借用的方向性更明显。
这种借词的不对称性进一步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总结一下,英语和许多欧陆语言差异巨大的根本原因在于:

不同的语言家族分支: 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而多数欧陆语言属于罗曼语族。
诺曼征服的决定性影响: 导致英语吸收了大量法语词汇并简化了语法,使其在日耳曼语系中独树一帜。
独立演变路径: 即使在同一语族内,各语言也经历了漫长而独立的演变,形成各自的特点。
地理与文化因素: 岛国地位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也塑造了英语的语言特征。

因此,当我们看到英语与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在词汇、发音、语法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时,这并非偶然,而是数千年历史积淀的结果,其中诺曼征服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催化剂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语和其它欧洲“海岛”语言的差别更大。

尤其在偏书面的表达上,比如这半句

  • Are you interested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对比几门欧洲“大陆”语言,写出来大概是这样的

再看几门欧洲“海岛”语言,

距离英格兰核心地区最近的威尔士语,是这样的

  • Oes gennych chi ddiddordeb mewn cyfathrebu rhyngwladol...?

北部和西部近邻,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盖尔语,是这样的

  • A bheil ùidh agad ann an conaltradh eadar-nàiseanta ...?
  • An bhfuil suim agat i gcumarsáid idirnáisiúnta ...?

稍远些的另一个岛上,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族的冰岛语,是这样的

  • Hefur þú áhuga á alþjóðlegum samskiptum ...?

虽然以上只是抽取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句子,但一定程度上还是体现了书面语“看上去”的远近。

如果说懂英语的人阅读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书面文献还能稍微猜出点主题内容,(具体信息当然无法理解),那么阅读威尔士语、爱尔兰语书籍就近乎读天书。

从词汇角度看,英语底层词汇和荷兰语、德语等日耳曼语相近,高阶词汇则深受外来影响,和法语、意大利语等罗曼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而威尔士语、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属于凯尔特语,虽然和日耳曼语、罗曼语共同起源于原始印欧语,但数千年后早已分化到了现代人根本认不出的程度。

英格兰人学习这些凯尔特语言,并不比学习亚洲东部的印尼-马来语简单。

冰岛语虽然和英语“亲缘关系”不算太远,但长期孤悬海岛,词汇语法和同属北日耳曼语的现代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差别都已经很大,和英语相比更是迥异了。

不过,在语音特别是辅音方面,冰岛语倒是和英语有些共同之处,例如:

欧洲大陆上的日耳曼语,大多没有/θ/和/ð/这两个“咬舌头”的标志性辅音

这主要是因为,“大陆”日耳曼语演进过程中,多经历了从θ到t,从ð到d的音变。

另一个经常让人感到英语和许多欧洲“大陆”语言差异的方面,是元音字母对应的发音,特别是字母名称发音和在重读“开音节”中的常规发音。

其中,A/I/U这三个元音字母显得尤为“另类”。

欧洲各语言虽然音系各异,但在最初引入拉丁字母时,总尽量用相应字母来表记近似的音位,比如A普遍表示类似/a/的音,I普遍表示类似/i/的音,古英语也不例外。

语言演进会经历很多变化,相应地,记录语言的拼写形式也不断调整。

关键性的分歧出现在15世纪中叶后,随着印刷术的兴起与普及,单词的拼写形式开始趋于定型。但语音是继续变化的,而且在这个时期,英语发生了比往常更剧烈的语音转变,史称“元音大挪移”。这次音变最典型的特征是:长元音高化,而已经较高的长元音裂化为双元音。于是在这两三百年间,/e:/变为/i:/,/i:/变为双元音/ai/,/a:/经过/ɛː/-/e:/的阶段最终变为/eɪ/。

语音演变在所有语言中都会发生,只是英语这次短期集中的变化恰发生在正字法基本确立后,从而导致和欧洲大陆其它语言对比来看有点另类了。

延伸阅读:

各国各地语言中有哪些有意思的表达?

会日语,自学韩语会有帮助吗?

粤语和越南语是否有相似之处?

这些城市地名在当地语言中各有什么含义?

随机字母串在外国人看起来是怎样的?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德法西等40种语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语和许多欧陆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等)之间的巨大差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漫长历史演变和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1. 起源与早期发展:截然不同的语言家族分支 英语:日耳曼语系 英语的根基属于印欧语系下的日耳曼语族。其最早的祖先是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很多人直观地觉得英语和法语更像,毕竟它们在历史上有很多交集,尤其是在诺曼征服之后,法语对英语的影响是深远的。但语言学上的划分,尤其是将英语和德语归为同一个语族——日耳曼语族,是有其更深层、更古老的原因的。这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文献的证据以及科学的分类方法。咱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有意思,深入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力量、责任以及个人选择的核心议题。为什么在小说和动漫里,我们常常看到主角获得超能力后,首选是成为超级英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次的原因,咱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开来。首先,咱们得明白,小说和动漫创作,特别是那些面向青少年和年轻人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在构建一种理.............
  • 回答
    支持德里克·肖万并称他为英雄,这无疑是在宣扬一种 扭曲的价值观和错误的正义观。这种观点不仅忽视了基本的人权和法律原则,更在试图颠覆社会对公正和责任的普遍认知。要理解这种扭曲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剖析:1. 对暴力的洗白与英雄主义的滥用:将一名执法人员在执行逮捕过程中,对一个明显失.............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参战动机的复杂性,以及民族主义、领土野心和战略考量如何交织在一起。简单地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并不仅仅是为了奥匈帝国的南蒂罗尔和达尔马提亚,尽管这些地区无疑是其参战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英法的“更多”也并非完全不重要,但其性质与意大利的诉求有所不同。要详细.............
  • 回答
    “方言”一词在英语中不直接音译为“fangyan”,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涉及到语言学、文化语境以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特点。首先,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直接音译往往会失去词语的内在含义,并可能导致误解。 “方言”这个词在汉语中包含着“地方性”和“语言”的双重意义。如果直接音译为“fangyan”,一.............
  • 回答
    设计一套能让英语与发音更严格“音形一致”的正字法,是一项极具挑战但又颇具吸引力的任务。这不仅仅是改变几个字母的拼写,而是要重新审视整个英语的表音系统,使其更具逻辑性和规律性。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如何进行这项设计,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形一致”的目标。这意味着: 一个.............
  • 回答
    我曾经为一口流利的英语付出过的努力,确实是一段漫长而刻骨铭心的旅程。如果非要总结,那就像是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一座坚固的堡垒,每块砖石都浸透了汗水和坚持。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聪明”的诀窍,只是跟着最普遍但也最有效的方法在摸索。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接触英语时,那简直是陌生的象形文字。.............
  • 回答
    一个以汉语为母语、完全不会英语的人,如果在美国生活十年,他能否听懂英语或用英语交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这其中牵涉到许多因素,包括他所处的环境、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以及他接触英语的频率和方式等等。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听懂”和“交流”这两个层面。听懂英语.............
  • 回答
    汉语和英语之所以都选择用“高”来形容速度快,这背后其实是两种语言在认知和文化上的有趣共通之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最直观的感知来说,我们对“高度”的理解往往与“超出寻常”或“顶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物理上的高度,比如山的高度、建筑的高度,还是抽象意义上的高度,比如觉悟的高.............
  • 回答
    日本和英国,这两个同处东方和西方岛国,常常被人们拿来类比。它们都曾是伟大的帝国,都经历过辉煌的工业革命,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都在二战后迎来了各自的转型。然而,时至今日,这两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和影响力,却仿佛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何会是这样?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拨开相似之处,深入探.............
  • 回答
    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及自由派在帝国末期扮演的角色,常常被描绘成“傀儡”,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和深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充当”一词可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历史的肌理,审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以及各个派别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无奈选择。帝国暮年的帝国症候群:一个病入膏肓的巨兽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
  • 回答
    这种矛盾的社会现象,即“媒体谴责美国警察的种族主义暴行,网民称赞肖万是真正的美国队长和英雄”,是美国社会复杂性、政治极化和信息传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媒体的角色与视角: 主流媒体的叙事: 长期以来,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警察暴力事件,特别是涉及种族.............
  • 回答
    漫威宇宙中,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和钢铁侠托尼·斯塔克在“超级英雄是否应该被监管”这个问题上,分歧的根源,与其说是理念上的绝对对立,不如说是他们各自的经历、性格以及对“责任”和“自由”理解的侧重点不同。这种差异,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被放大到了极致,也深刻地揭示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复杂性。史蒂夫·罗杰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英语词源学和构词法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并非绝对的现象。确实,在英语中,许多名词、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追溯到动词,动词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但这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也有其他词性可以作为派生基础。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语言的动态性和实用性:动作是核心.............
  • 回答
    缅甸军方在2021年初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公开表态中,并未像英国和欧盟那样,毫不含糊地将缅甸的局势定性为“军事政变”。这种表态上的微妙差异,背后涉及了多层复杂的考量和战略算计。首先,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原则来看,其在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倾转旋翼机和旋翼机这两种看似相似,实则差异巨大的航空器,以 V22 鱼鹰和 Rotodyne 作为代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各自的利弊,力求让您听得明白,看得透彻。 倾转旋翼机(以 V22 鱼鹰为例):V22 鱼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只大大的旋翼可以像翅.............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英中双方伤亡数字(英方22790人,中方523人,其中战死69人)的疑惑,是许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曾感到困惑的地方。事实上,这个数字的来源和解读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理解。这个数字很可能不是准确的、直接进行对比的总伤亡数字,尤其是英方伤亡数字的解读存在严重偏.............
  • 回答
    菲利普亲王为了迎娶伊丽莎白女王,毅然放弃希腊王室成员身份和希腊王位继承权,这背后究竟有多少是出于爱情,又有多少是现实的考量,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简单地说一句“全是爱”未免有些过于浪漫化,也忽略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处境。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菲利普,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丝.............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曾经的帝国和崛起的新兴力量,为了抵抗共同的敌人——轴心国,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结成了战时同盟。这场联盟并非单纯的军事合作,而是建立在复杂的利益交换之上。英国、苏联和中国,为了获得美国的物质援助,各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代价深刻地影响了它们战后的走向,甚至塑造了它们在冷战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