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版本的战争与和平译本里,俄语用宋体,法语用楷体,粗略看下来,在对话中,两种字体基本上各占一半。
在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重新“俄化”前,贵族们的“法国化”确实非常普遍,许多贵族甚至以法语为母语,后来才学习的俄语。
但是对法语的学习和对法国文化的接受并不代表对法国思想的接受,这种“学习”和“接受”,仅仅是局限于表层的,俄国贵族地主奴役农奴的封建局面并没有改变。叶卡捷琳娜女皇可以一边和伏尔泰愉快通信,反手就痛斥大革命和启蒙思想;皮埃尔在安娜的舞会上,向“热爱”法国文化的贵族们赞扬法国人民选择的拿破仑,却被堕落腐朽的贵族们当做笑话群嘲。
托翁对这种“学习”自然也是轻蔑的,因此战和的主角不是帕夫洛夫娜,不是库拉金,而是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和罗斯托夫。老博尔孔斯基总是说“用彼得大帝的方式打一顿,用俄国的方式打一顿”,只是这顿打不是十二月党人打的,而是几十年后被英法在克里米亚打的。
大革命
其他内容懒得打字了,烦
中俄法三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鄙视环(或者说反过来也是一个仰慕环),俄罗斯本身对法国的仰慕,是我国人难以理解的(说实话,我国就是晚清民国时候,也没怎么瞧得起法国),可以类比于鲁迅的老师藤野严九郎把我国视为“先生国家”和“道德先进国”(当然原因还是不同的)
远的不说,苏俄/苏联国歌在1945年前,直接用法国货,2018年世界杯,你看看谁是冠军?
当然还有大环境的原因:当时欧洲的反法联盟都用法语开会……
现在欧洲的法语地位被英语取代,但除了英国自己,欧洲很多国家你说中国英语可以基本和当地人交流(只要他们听得懂),说英国英语特别是伦敦口音保守点的(比如法国)会立刻变脸不搭理你,再就是像德国和奥地利有时说英语夹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