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网友对警察扫黄这么不满?他们不满的到底是什么?

回答
网友对警察扫黄行动的不满,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的因素很多。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对“扫黄”行动本身效果的质疑与失望:

“扫”而不“除”的循环: 这是最普遍的不满之一。许多人认为,扫黄行动如同“打地鼠”,虽然一阵风过后能清扫掉一部分,但很快又会死灰复燃。地下色情行业似乎总能找到新的方式和藏匿点,导致问题屡禁不止。这种长期性的无效感让公众感到厌倦和失望。
选择性执法和形式主义的怀疑: 有网友认为,扫黄行动往往是选择性的,可能会集中在某些区域或某些特定类型的场所,而另一些可能存在的“灰色地带”却被忽视。这种“选择性”让人质疑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否更多是出于完成任务、制造舆论效应,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治标不治本”的批评: 许多人认为,色情服务背后存在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原因,例如贫富差距、就业困难、社会压力、个人欲望的释放方式等。单纯的“扫黄”只是在表面上进行干预,并没有触及这些根源问题,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 对执法方式和过程的担忧与不满:

暴力执法和过度使用武力的担忧: 虽然不普遍,但一旦出现个别执法过度的案例,例如粗暴对待被抓获者、泄露隐私等,很容易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公众希望执法是专业、规范且人性化的。
对无辜者牵连的担忧: 在大规模的扫黄行动中,有时会发生误伤无辜的情况,例如在场所内消费的其他顾客、甚至是工作的非涉黄人员被一同带走或受到牵连。这种“一锅端”的做法会让很多人担心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隐私泄露和名誉损害的恐惧: 一旦被卷入扫黄事件,即使是无辜者,也可能面临个人隐私被公开、名誉受损的风险。一些关于被捕人员名单泄露或照片被传播的传闻,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
执法透明度不足: 很多时候,扫黄行动的细节、证据链条、处理流程等信息并不完全公开透明,这使得公众难以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更容易产生猜疑和不满。

三、 对“扫黄”背后社会观念和道德评判的复杂反应:

对性观念的多元化理解: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人们的性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成年人之间自愿的性交易,一部分人认为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不应被过度道德谴责和法律干预。他们认为,扫黄行动是一种“道德警察”行为,是对个人自由和选择权的干涉。
对“双重标准”的批评: 有人认为,社会对男性消费色情服务的容忍度似乎高于对女性提供色情服务的打击力度。这种潜在的“双重标准”让一些人感到不公平。
对提供方(性工作者)的同情与关注: 一部分网友对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或男性)抱有同情心,认为她们可能是因为贫困、被欺骗或缺乏其他生存技能而走上这条路。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社会福利、就业培训等帮助这些人的措施,而不是简单的抓捕。
对扫黄动机的政治化解读: 在一些网络讨论中,扫黄行动有时会被解读为政府转移社会矛盾、制造政绩、或者打击异见人士的工具。这种解读虽然不一定属实,但反映了部分网民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感。

四、 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讨论:

法律的模糊性与争议: 对于某些行为,法律的界定可能不够清晰,导致执法尺度难以把握,也容易引发争议。
政策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人们也在讨论现行的扫黄政策是否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是否有更人道、更长远的替代方案。

总而言之,网友对警察扫黄不满的根源,并非是对维护社会治安本身的反感,而是对以下几个层面的复杂情感交织:

无效的循环和形式主义的疲劳感。
对执法方式可能存在的不公、过度或侵犯隐私的担忧。
对社会发展和性观念变化下的道德评判差异。
对性工作者困境的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

正是这些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扫黄行动在网络上往往能引发大量的讨论和争议,并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不满情绪。要真正解决这些不满,可能需要更有效、更人道、更透明的执法,以及针对社会根源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卖淫的窝点该不该管?该管。问题是,这帮人并没有管,而是仅仅隔三差五去罚一遍款。然后让他们死灰复燃,然后过些时候再去抓一通,再罚一遍款。。。呵呵,您觉得这样的行为不被骂???

==「太长不看」党的分界线 ==

首先,扫黄以一种运动的形式存在,从来就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无非是警察收一圈钱,然后大家各自回家,过一阵子该开的发廊照开,该开的浴池照样开,该开的会所照样开,该上班的小姐照样上班。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以专项行动的形式而非长期持之以恒的形式做的事情,都不可能长期起到效果。——很多人以为扫黄可以打击那些强迫妇女卖淫的行为,不过现实表明这个目的根本达不到,或者从来没有达到过。

其次,扫黄扫的是普通百姓的色情渠道。而高官们有二奶以及高级会所等场所,不受到影响。所以扫黄本身就有种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色情行业本来就是人类的刚需,扫黄虽然确实合法,但是这是否合理尚且存疑。——这个问题其实跟民众对计划生育的抨击也是差不多的,计划生育是我国的根本国策,它绝对合法,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喷?——核心思路在于,人类究竟有没有权力处置自己的身体?如果说生育权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消耗社会资源从而政府管理生育权有正当性的话,那么扫黄意味着不产生任何生育的交配权受到干预,这在道德上并不具有正当性,不解释清楚这个矛盾,扫黄始终会有民众抵制。——有的人指出涉黄行为容易传播艾滋病。这有可能属实。然而准确的说,不受监管的,低端涉黄行为相对更容易导致艾滋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有效监管,核查从业人员资格,规范保护措施,定期体检等等。而不是周期性罚款。周期性罚款只会让问题更糟糕。

再次,知乎有个「

性工作者最后的归宿一般是怎么样的? - 社会学

」,里面有小姐现身说法,说现在基本上很少有强迫卖淫这回事了,干这行基本上都是自愿的为主,很多妇女是被遣送回家但还是强烈要求并且自己想方设法回到工作岗位上,所以以拯救失足妇女为理由扫黄,这个似乎也站不住脚。

——所以,群众们的愤怒在于:为什么在现实中一直存在了成千上万年,并且很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的一个行业。zf不是想办法好好的监管起来,规范其行为,净化其空气。而是仅仅用三天两头抓一下罚一下然后放回去的创收态度去对待???

user avatar

有这么一群人,和颐酒店的事情之后,微博、微信高呼要严厉打击涉黄案件,根除这些丑恶现象;雷洋案件后,大喊,“嫖个娼怎么了,你们警方这么大张旗鼓的扫黄有必要吗,在这过程中你们拿了多少好处……”云云的也是他们。。。。。。

这种爱好自我打脸的人,贵庚啊?会不会独立思考,会不会仔细的想想争议的焦点到底是什么?

所以,也不用纠结他们不满什么,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不满些什么。

他们的观念就是:不满,需要理由吗?



************************************分界线*********************************************

和颐案,说焦点在酒店没有保障旅客安全的问题上的,不好意思,我的脑洞比较大,我从这个事件上看到的问题在于卖淫及其上下游的违法犯罪问题上,或许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回路上。

至于雷洋案与扫黄、与炮房相关的联系,很抱歉,我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屁股决定脑袋,一如我之前的回答评论区里的内容:

至于说站队的问题,我谁的队也不站,你如果能把法律改了,按照你希望的路数来,那么我这种实证主义者也一样会站到你那个路数去。


要喷射的,请继续喷射,反正你我也没想过要说服彼此,也说服不了。

user avatar

不匿名怕怕啊,有人要举报我这种公安局实习的渣子

那我告诉你我这种渣子和那些不喜欢指标体制的年轻警察都在干什么。

基层派出所,冲的最猛的大多数都是年轻警察,自认看透现实的老警察大都窝在后面。

值班的时候凌晨一点接到一个电话,里面用地下党接头的声音说出自己家位置,说家里进了小偷,我师傅带着我赶过去时小偷已经翻窗跑了,我们就在院子里和附近其他社区转了一晚上,凌晨四点才回去,因为四点以后天开始亮了,就没贼了。

城中村隔壁是工地,连续两个晚上遭贼,咋办?两个正式警三个实习生辅警,在墙下面蹲守了一个晚上,贼没抓住翻到差点让村里人当贼,蚊子咬了一身的疙瘩,结果早上村里人又来了,说你们抓到贼了么……效率怎么这么低,说好的为人民服务呢。

跟交警联合执法,主要是查查摩托,看能不能运气好抓到几个飞车抢夺。那会刚开始铺摄像头,飞车抢夺机动性太强很难抓到。碰上喝了酒的,打电话叫了几个小年轻,过来就和交警推来推去闹上了,推了几下一看还有黑帽子……撒丫子就跑,我们几个撒丫子就追,年纪最大的那个带队民警一直站在一边打求援电话,我追之前问他怎么办,他看我一眼默默转身,继续打电话。回来以后我对着车主说了一句被我师傅骂了好久的话“这警服老子不穿了,跟你没完”。为啥被骂,这话要被记者听了去全所都跟着玩蛋,违反纪律,更重要的是我不是警察。

其实以上都是最平常的小事,在基层警察眼里真的不值一提。

后来,后来我没有参加招警考试,选择了考研。

所谓的指标,没有几个警察喜欢,至少我认识的没人喜欢,大家辛辛苦苦可不是为了招骂的。以前,不罚款,自己倒霉,罚款,人家骂你不干好事,有几个职业一年上班轻松超过三百天?就这还不算值夜班。

社会有矛盾,人们总是最先看到表面因素,所以老师,警察,医生总是被人骂的最多。然后就自动忽略这其中绝大多数默默无闻的人每天所做的奉献,坚守最初信念的人越来越少。

是呀,我是渣渣,抹黑警察队伍的渣渣,你这么恨我,大概是因为我碍着你挣钱了。对此我深表遗憾。因为指标真不是我停的啊,另外我当警察的同学们其实对停指标这事还都挺开心。

..................................................................

我讲个真事,你们自己想

大学在派出所实习,快一个月了,没抓过罚款(黄赌毒),问师傅,说“现在没任务”。然后报应就来了。

市局开会,说根据省厅要求,各派出所都要配置电瓶巡逻车,单警装备随后也会下发。大家那个开心呀,终于不用拿着跟棍子就这么上街啦……跟着市局又说,咱们财政紧张,车费各所自理,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将车款交到局里统一采购

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月所里人跟疯了一样罚款,10块20块的麻将场子都砸过……

后来我才知道罚款原来有提成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多数警察不喜欢天天没事搞罚款,但不罚款,所里就没经费,不抓人,治安指标就没法完成,那个时候劳教还没废除,有时候市里搞什么年度治安活动的话,抓人,罚款,拘留,劳教,统统有指标,完成了没事,不完成罚款,超额完成奖励。

这种指标式,业绩式体制下,大多数基层警察都陷入了死循环。

想了想,不匿了,TM说的都是真话为啥要害怕。

user avatar

扫黄成了门旱涝保收的生意,经济下行的时候收罚款,经济利好的时候收保护费。

不能因为嫖客是软柿子,就整天捏着创收吧。

真想打击色情行业,关掉就可以了,隔三差五堵门口守株待兔是几个意思。

《治安管理处罚法》里头,卖淫嫖娼的,拘留十日以上十五日一下,罚款5000以下,但警察在实际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非常灵活,有的乖一点交完钱就能走人,有的嘴甜一点还能讲价。

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所有所谓的灵活空间都表明了警方权力在缺少约束缺少监督下的肆无忌惮。

所以扫黄这件事上,大家的戏谑不是忽略嫖客的道德污点,而是许多人都意识到了绝对的权力意味着什么。

萧瀚老师说的好:恶猜公权,善待私权;宁枉公权,不枉公民。

也正如网友们说的:我们不关心他怎么嫖的,我们只想知道他怎么死的。

user avatar

坐标上海嘉定 汽车站旁边 500米半径范围就有四家 每次坐公交都会经过,没多远就有派出所

警察不知道?

坐标上海莘庄地铁站附件的莘朱路桥下面就有几家好多年了旁边就有个社区警务室,警车经常停在那附近, 警察不知道

当年东莞全球都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为什么能一直存在?

扫黄还是创收真的有区别???

--------------------------------------------------------------------------------------------------

再加一点你的东西手机钱包丢了时候有多少人能够通过报警找回来的?

外国友人可以找回来

现在新闻报道的拉面馆被MXX围攻的时候警察在哪儿?

大家反对的不是扫黄而是XX当了婊子还立功

相关补充

成年男子安全路过洗脚屋行动指南 -朋友圈看到的 - 黑色工业 -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对普通网友而言,打击小额电信犯罪,打击小额偷盗犯罪,打击网络诈骗,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打击政府机关职务犯罪等等,这才是关系到大家日常生活,切身利益的实事;

而对普通网友而言,这黄本身有给一般网友造成什么损害吗?扫黄有带来任何实际的收益吗?扫黄年复一年,这黄又何曾少过?

对普通网友而言,我们关心的事情警察没有做好,我们不怎么关心的事情,反而一直在消耗大量的警力;这评价能高上去吗?

user avatar

大概,跳得最凶的里面,最多的是物伤其类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