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

回答
博士生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他们所做的事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并且根据他们的学科、研究方向、导师以及个人目标而有很大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博士生的核心任务是在学术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并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

一、核心任务:进行原创性研究

这是博士生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任务。他们需要:

发现和定义研究问题: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未被充分研究、存在争议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领域,提出一个清晰、具体且可行的研究问题。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与导师和同行交流、以及对领域有深入的洞察力。
设计和执行研究方案: 根据研究问题,设计一套严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方法、理论模型构建、计算模拟等等。然后,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执行这些方案,这可能涉及:
实验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 进行实验室操作,设计和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反复的实验,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 开发算法,编写代码,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构建和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模拟和仿真。
人文社科(如历史学、文学、社会学、哲学): 进行档案研究,收集一手资料(如访谈、问卷调查),进行文本分析,理论推导,历史事件考证等。
数学/理论物理: 进行复杂的数学推导,构建和证明定理,发展新的理论框架。
分析和解释数据/结果: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式识别、结果可视化。他们需要理解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它们如何回答研究问题,以及它们的局限性。
撰写博士论文: 这是博士学习的最终产出。论文是对其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需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论文的撰写是一个漫长且精益求精的过程,需要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论证和准确的表达。
发表学术论文: 在国际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是展示其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博士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炼成高质量的论文,并成功投稿、修改、最终被接收。这通常需要与同行评审员进行互动和辩论。

二、学习和知识积累

虽然博士生以研究为主,但学习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献阅读: 博士生需要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和最新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未解决的问题。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避免重复劳动,并定位自己的研究在整个领域中的位置。
选修课程(部分项目): 在一些项目或早期阶段,博士生可能需要选修一些高级课程,以深化对某些理论或技术的理解,或者学习新的研究工具。
学习新的研究技能: 根据研究需求,博士生可能需要学习新的实验技术、编程语言、统计方法、数据分析软件等。

三、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术研究不是孤立的,博士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与导师沟通: 导师是博士生最重要的学术指导者。博士生需要定期与导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研究进展、遇到的问题、下一步计划等,并听取导师的建议和指导。
与研究团队成员合作: 很多博士生在一个研究团队中工作,他们会与其他博士生、博士后、研究助理等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分享资源和经验。
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是博士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学习他人研究、拓展学术视野、建立人脉的重要机会。他们通常会以海报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工作。
学术讨论与研讨会: 参与实验室或系的学术研讨会,与其他研究者交流思想,对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同行评议: 为他人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提案进行评审,这是学术共同体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也是博士生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判断力的过程。

四、技能培养与个人发展

博士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者,更是能力的塑造者: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士研究是一个不断面对未知和挑战的过程,博士生需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 对信息进行审视、评估、质疑和反思,形成自己的判断。
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 博士研究项目周期长、任务重,需要博士生学会有效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和项目进度。
沟通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演讲、讨论等方式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成果。
创新能力: 提出新颖的研究思路、方法或解释。
韧性和抗压能力: 研究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博士生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网络和资源利用能力: 能够有效地查找、筛选和利用学术资源和信息。

五、其他可能的活动(因人而异)

教学助理(TA): 部分博士生会担任助教,负责批改作业、带领习题课、解答学生疑问等,以培养教学经验。
科研助理(RA): 协助导师或研究组进行项目研究,承担部分科研任务。
申请科研经费: 有些博士生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申请,或者自己申请一些小型的学生科研基金。
撰写项目提案/报告: 除了论文,还可能需要为项目撰写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
参与学术组织或活动: 加入学生学术委员会,组织学术讲座或活动等。
探索职业发展道路: 许多博士生在读期间就开始思考毕业后的去向,可能是学术界(高校教职、研究机构)、产业界(研发部门、技术岗位)、政府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并为此进行准备(如实习、参加职业发展培训)。

总而言之,博士生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专业化和独立研究的时期。他们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通过严谨的学术训练,为人类的知识边界添砖加瓦,并为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作为高端大气的耶鲁大学的计算机博士(这逼装的有90分吧),我的一天就好像一个精准的程序(还真尼玛精准)。为了严谨,我将用control flow的形式,呈现我的一天:

(0) 8:00am,闹钟准时响起。作为一个码农,我必须从0开始计数,请原谅我的代码洁癖。为了确保早早的开始新的一天,无论前一晚是多晚睡的,我都会定下8:00am的闹钟,如下图:

强迫症请注意倒数第二个闹钟,是我送给你们的福利!

然后跳到(1)。

(1) 12:00pm,已经赖床4个小时了,非常精准。每天这个时候,都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继续睡下去或是起床。之所以“艰难”,是因为纽黑文唯一能吃的food cart下午一点就木有了!!!我需要20分钟梳洗大便(梳洗加大便,你们都不看郭德纲的吗),30分钟走到food cart,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十分钟!如果起来了,就跳到(2);起床失败的话直接跳到(3)。

(2) 1:30pm,吃完竹子鸡,到了办公室。这个时候要在老板的办公室门前转一圈,刷一下脸(这一步至关重要)。Time flies,虽然什么都没干,还是跳到了(3)。

(3) 5:00pm,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了,竟然什么都没做。时间好像只在我一个人身上汹涌的流逝了,并没能丝毫撼动我的科研进度。是时候干点活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码了上千行代码!这个时候谁打扰我,就是毁了我的一天!邪灵退散!!!跳到(4)。

(4) 6:00pm,收拾疲惫的心灵,拥抱下班的生活,跳到(5)。

(5) 9:00pm,吃完饭了,是时候dota一局了,不管怎么样,赢一局就学习或者睡觉吧,跳到(6)。

(6) n, 11:59pm < n <= 7:00am (就是这么精准),虽然一局都没赢还是要睡觉了,头有点晕。这时候要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了(希望这也是你的take home message),给老板发一封邮件:

“老板好,今天的科研进展仍然不顺利,我明天会继续努力的 by Haojun 写于5:00am”。跳到(0),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就是我精准的、博士的一天。

用我老板的话说:“Haojun,虽然你的成果很少,但是你是我见过的最努力的学生!”

老板,我会继续加油的!!!

user avatar

转眼博士已经三年了,开始的激情逐渐散去,到了第三年似乎也不是很着急毕业,感觉迷茫又忐忑。问题问在干什么,那就说说在干什么。

A.读博士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我解决吃饭问题的途径就是给本科生代课,一周带八到十节,一个月有万把块钱,还完房贷,勉强能Cover自己的生活。隔三差五有学生过生日邀请我去吃个蛋糕,就算改善伙食了。



B.读博士最主要工作是研究,但做社会科学研究,很多时候真的是欲速则不达,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很简单,资料数据也比较容易获得,但结论有没有意义,就全看主编一句话了。每次收到拒信都感觉心如死灰,但除了坚持,还能怎么办呢。例如下图,就是一盆冷水,评议都不用,编辑就拒了。


好不容易发表了,还有更烦的事,就是没人引你。这里面可能是因为发表的期刊关注度不够,也可能是因为写的东西太差。反正这个贼船上好上,下基本没门。希望高引,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去发牛刊,不然就等二十年以后,你的徒子徒孙致敬引吧。


C.读博士最大的困难,其实不是学习,科研,发表中遇到的困难,因为这些问题坚持就能改观。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心理困难,简单说,就是较高人生预期与眼前清贫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读博士的人会经常自黑,但嘴上那么说不代表他心里那么想,读博士的人,基本都是对知识和美好生活充满渴望的人,但无奈现实的反差是强烈的,博士可以清心寡欲,不去和别人比,但博士无法阻止身边的同学朋友,七大姑八大姨拿你和别人比,结果自然是人比人气死人。一句话,博士没有虚度青春,但确实错过了更好的青春。怎么解决呢?我的观点是多参加活动,转移注意力。张三赚了多少钱,李四又提了什么干,一切就当不知道。



D.研究有时进展很慢,急也没用,我也就不急了,但时间不能虚度。闲暇时我就写游记写小说。有时换换思维方式,反而推进了研究进程。例如去年写的南亚系列。今年写的东南亚系列。下个月没事了,准备把自己大学的故事写完。








《怦然心动》是写自己高中故事的,《自由在落日中》是研究生故事,今年计划写完大学。



E.除此之外,还要操心家里的生意,兰州这地方经济本来就不行,加之原材料成本逐年上涨,餐饮行业利润越来越小,当老板的一年忙下来,其实也就是个高工资。希望明年毛家湾生意会更好一些!

F.如果从挣钱角度考虑,读博士绝对是一个亏到吐血的选择,未来怎样不好说,至少眼前的时间成本肯定已经浪费了。但从人生角度考虑,可能是一个还OK的选择,因为它延长了你生命中清贫,学习和奋斗的时光,而这段时光,其实就约等于青春。

user avatar

作为宗教学博士,每天早晨三点就要起床了。

首先当然是打坐两小时,五心向天,观想丹田,运行一百零八次大周天。

然后起床,绕教学楼而行,由慢到快,舒展筋骨。当你看到远方有云烟生起的时候,就知道食堂做好早饭,该去吃饭了。

然后带上你的保温杯,装好温水,慢步缓行去吃饭,不可急切,以免同学讥嫌,说你没有修行。那就给宗教学抹黑了。

在走向食堂的路上人会越来越多,不可左右张望妙龄少女,第一有坏道心,第二令人讥笑。可低头前行,如果还是心猿意马,应默默念诵经文,如果背不下来,就念佛号即可。

到了食堂,认真排队,目不斜视,要与那些向前张望早饭有什么的其他专业博士形成鲜明对比,修道之人哪里在乎口腹之欲!如果有其他专业博士前来礼足供养食物,可以接受,为他诵经洒水祈福。(你现在知道保温杯里为什么要放温水了!)

不过一般没有人供养你,博士都很穷的。并不失望,他们有这份心就好,论心不论迹。

打饭之时,务必谦恭有礼,云:“贫博自73栋而来,要一个菜包。”不可要肉包!你是持斋之人!

不过如果阿姨说,菜包卖完了,你就可以云淡风轻的说:“有什么来什么吧。”(其实只有肉包,但你不可以说出口!)不可以什么都不吃,第一没有精力科研,第二令阿姨伤心,给别人添麻烦。

饭后回到寝室,不要急于科研。先起卦,判定今日吉凶及研究方向。再观风水,通过书籍的摆放布聚气阵,加快科研进度。然后开始看书,写论文。

写论文的时候,如果没有灵感,万万不可如其他专业的博士一样抓狂,有损道心。应当念经修行,认清万事万物无非都是因缘聚合的存在,论文也不例外。当你看开之后,论文便不再挂怀,也许随缘就写出来了。

上午要查看邮箱,如果收到退稿邮件,万万不可如其他专业的博士一样跳脚,有损道心。要认识到万物不齐物之情也,编辑认识不到大道至理是他的损失,你自修仙,与他无关。

然后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一般大家会呼朋唤友同去,宗教学的博士们,万万不可如其他专业的博士一样走路不齐,大声谈笑。要排列成整齐的队形,前方有人举旗,后方有人念咒,乐器以洞箫、笛子为主,不嫌重的话胡琴、古琴也可以使用。只听一曲幽远,笛声孤绝,云气飘渺(中间派人使用干冰),众人按五行八卦变换方位,一人排众而来,面容清冷,衣袖飘飘,率队直奔食堂而去。(大家轮番做c位,不可争执,如果有人在追本校姑娘或男子,大家要发挥友爱精神,让ta多做几次c位)

进入食堂,打菜方式如早饭相同,各自入座,该祈祷的祈祷,该念咒的念咒,该回向的回向,井然有序,面容虔诚,成为食堂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回去的时候与来时类似,但可以换个风格以免大家审美疲劳,比如带上悲天悯人的微笑,排好队列,目光坚定,一往无前,人群之中,忽然齐声高念:“我行在地上,如你的名行在天上!”震慑住其他专业的博士,让他们领会到自身的罪恶。

下午去上课,对元婴、罗汉、圣域等老师都要恭敬,但不可过于谄媚,有损修道之人的风范。如果老师拿一朵花进来并微笑,务必也要微笑,做出心领神会的样子。

下课后去见合道导师,准备一两个得心应手的小法术,博导师一笑。如果没什么得心应手的法术,就请教一下导师最近在修炼什么,虽然你完全听不懂合道大佬的想法,但一定要做出欢喜踊跃,不能自已的样子。

晚上不吃饭,省钱(划掉)减肥(划掉),过午不食。如果饿了,就喝碗粥,要是有人问,就告诉他你正在结内丹,需要五谷精气。

晚上依旧是写论文,不过已经是夜深人静,可以使用动静大一点的法术,比如五鬼搬运术来找资料,拘电脑之神过来让它自动写论文,你就可以去一旁修白骨观,认真的看101,明日之女的小姐姐,打飞(划掉)把她们想象成白骨,完全不动心。

睡觉前,依然要打坐,修炼一百零八个大周天,然后修陈抟睡功,安然入眠。如果功力不足睡不着,可以出门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看看有没有人去烧烤摊下毒。务必要用心!要一一尝试!然后就可以回去放心的睡了。

这就是宗教学博士的一天,欢迎大家报考。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北海鱿鱼。

不定时更新文章。

user avatar

看到破了千赞,于是把答案给了老公看,我心里是想让他感动一下顺便夸我来着(..•˘_˘•..),但是被务实的大金牛指点了一下文中存在误导嫌疑的地方,在此更正一下:

1. 关于这些发生的事情和老公说过的话,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些话也是他说过的,只是我不可能一字不差背下来,所以就写了个大概,毕竟我没办法真的找聊天记录去查……

2. 老公坚持说他绝对不是学霸,说因为我没见过真的学霸才会这样认为………我见过没见过重要么?不重要!我就是认为全世界他最优秀他最好…所以看到我得劲儿夸他的话大家就自行略过吧,以免造成误导……

3.关于敲代码写论文,这是我犯的技术性错误,要更正,老公说了,那不是敲代码,那叫LaTex,嗯,比写代码还洋气……心里又暗自崇拜了他一下……

祝各位正在读博或者想读博的朋友可以想其所想,得其所愿……



………………以下是原答案分割线……………老公美帝CS博士四年在读,答主经济硕士(已毕业),下面来说一说有对象的博士生日常。

我本科狗毕业,他在读博士。

我硕士狗毕业,他在读博士。

我怀孕生完娃,他在读博士。

我家娃会叫妈,他在读博士。

我家娃满地跑,他在读博士。

屁啦,那时候他就毕业啦……

以下内容高能,如有雷同,纯属共性,绝非个案。

1.背景:刚确立关系并且异国中。

我:你在干什么?

他:写代码。老板(他导师)在旁边。

我:那你还能聊天?

他:老板看不懂中文。

…………静默三分钟…………

他:我给你看个好玩儿的。

我:嗯!

…………静默五分钟…………

他发来一条链接。我点开。上面只有一行字:

Shirley(我英文名)is my girlfriend. I love her so much.

我感动的泪眼婆娑。

他:刚刚编代码,老板看到了……

我:然后呢?他说你啦?

他:没有,他也是过来人,只是会心一笑……


2.背景:我来美帝探亲顺便申请他同校的研究生

他:我带你去我办公室,你看书,我做事。

我:(๑‾ ꇴ ‾๑)好哒……

去了之后,桌子上的三台显示器把我震住了。

我:你一个人要用三个显示屏呀~~~

他:这很正常呀,我要同时看不同的东西~

我:哦~~~(崇拜状)

不要笑,答主电脑小白…讲真……

他在写代码,我凑过去……

我:你写的什么呀?完全看不懂……눈_눈

他:代码……

我:………我知道是代码…………我问的是这是什么意思呀?

他:很难解释啦……对了,我可以敲两行字就给你画张图,你要不要看呀?

我:好啊好啊!ʅ(‾◡◝)ʃ

吧唧吧唧吧唧………

他:好了!看~

一张二次函数图像………

我:诶?不是编个爱心之类的么?

他:那要别的公式,麻烦,你看看这个就行~



3.背景:我终于申到老公同校的研究生啦!感觉未来美好生活在呼唤我!

然而…………

我去新生报道,他在写代码。

我去上课,他在写代码。

我去图书馆,他在写代码。

我去吃饭,他在写代码。啊不,他和我一起吃饭,吃完饭继续写代码。

我下了课,他在写代码。

我去办公室找他,他在写代码。

我们晚上回家,他在家写代码。

我说我们来做羞羞的事情吧,他说他要写代码……才怪……当然是锻炼身体重要啊……

(捂脸( ˃᷄˶˶̫˶˂᷅ )羞…)


4.背景:我们各自为学业忙碌的时候,好不容易放假了……

我:我们出去玩儿吧……

他:好呀……

拿出手机看看日历……

他:唔,我老板这几天不在,我们这几天能出去,之后我就要去办公室了~~~

我:你就不能跟他请假多出去几天嘛~~~

他:不行啊,他回来要交论文给他啊……还有meeting……谁让他付我工资学费呢……

对!他的老板破坏了无数次我们计划好的旅行!他是他老板的小蜜嘛(ಥ_ಥ)出作业改作业出试卷改试卷,连招生的工作都给他了……



不过,他老板是很好的人啦,又高又帅又可爱,请我们看电影聚餐和吃饭,还一起打游戏看球赛,萌萌哒~~~

4.背景:老公买了PS4,然后买了PS3……技术宅的生活从此开始……

我:我们出去逛街吧……

他:不去,我累…

边说手里还握着 …………

我:那我们出去吃饭吧……

他:没有你做的好吃……

边说手里还握着 …………

我:那我去做饭啦!೭(˵¯̴͒ꇴ¯̴͒˵)౨

没错!每次我要拉他出门的时候他就会这样回答,呵呵……我竟然都信了……也是天真…


5.背景:我们讨论到他为什么来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都没有人追他。好歹他也算CS的颜值担当呀……

他:我们系女生少的可怜,要么是已婚的,要么是我没感觉的……

我:那没人追你嘛?

他:那些女生被人追的都忙不过来,哪有空去追我呀……

话说我突然想到他以前发的一条微博,内容是这样的:

今天上课坐俺旁边的一位MM见俺啥都木有带,坐那儿干听,热心地对俺说:你是不是忘了带讲义和文具啊我可以借给你,俺很囧地说:不是忘了,习惯了。。。




我好像知道了什么………


6.背景:日常闲聊顺便想帮我闺蜜找对象。

我:你们系里还有没有靠谱的男人呀?我想帮xx(闺蜜)介绍介绍…

他:我们系里就剩屌丝了……不靠谱……

我:你怎么知道?

他:我不知道啊……随口说的……

我:!!! Excuse me?!

他:学这个的不是屌丝就是宅男,我们基本不互相认识,我们系不少人吃住都在办公室,有些教授只在晚上工作,白天就在家睡觉……所以我们系不断电不门禁……我这种正常人很少了……

CS系之生存怪现状…

7.背景:我学用R做分析。

我:为什么TA给的例子跑出来是对的,我自己写的跑出来就很奇怪啊……要哭了……

他:给我看看…

然后就一行一行代码的给我讲解,每个指令代表什么,应该怎样写才对,跑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含义,顺便吐槽一下TA的代码写的丑……( ꒪⌓꒪)

于是我对他的崇拜之情更进一层了…


暂时想到的就这些了……集齐七个召唤神龙~~

老公性格沉稳,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是真·24K纯金·学霸……我对他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黄河泛滥般一发而不可收拾……凭借这般死缠烂打终于把他收归囊中,快夸我!(๑>◡<๑)

然而他的日常真的是很辛苦他也很努力,经常有时白天跟老板和组员开会做presentation,然后晚上回家喉咙都哑了,也会熬夜写论文,开早会的时候连饭也吃不上一口,论文投中后在家仔细修改和准备,别人放假他还去办公室,经常我跟他一起去,我在一旁吃喝看剧打瞌睡,他在看书读paper敲代码……心疼中……( ¯ ¨̯ ¯̥̥ )他经常说想做什么事没那么容易的…

跟他恋爱后,我开始一起看新闻看访谈看纪录片,一起玩儿游戏,古墓丽影刺客信条和Metal Gear Solid……看他打黑魂和血源时被虐死千万遍,然后一起吐槽宫崎英高的恶意……他是国米的死忠粉,他称国米是my team,所以我们决心一定要去米兰城看场球赛……

我问过他博士有什么特别之处,他说,博士是要find something new, 所以即使你有999个想法,也许能做成的只有1个,只有你是真的热爱自己所学,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一个也行别人都不在意的平常现象,而只有你知道这平常背后的不平常和意义。

PS:老公生日就要到了,如果可以收集到423个赞就给他当一份小礼物吧~~~(๑>◡<๑)

user avatar

核心说来,就是在在一个大致的方向下,拼命看书看论文学习和思考。在学习和思考中诞生新的问题,解决方法,答案等等。然后再验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足够有新意,有意义,把它完成,写出论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博士生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他们所做的事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并且根据他们的学科、研究方向、导师以及个人目标而有很大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博士生的核心任务是在学术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并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一、核心任务:进行原创性研究这是博士生最主要.............
  • 回答
    文凭贬值,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在学术圈之外。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现在硕士、博士满地走,没有个高学历根本找不到好工作。但你仔细想想,真正手持硕士、博士文凭的人数,相比于整个劳动力市场,其实并没有多到“泛滥”的程度。那么,为什么大家会有“文凭贬值”如此强烈的感受呢?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
  • 回答
    博士生们的“心态”,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的东西,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它是一个高度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是无数个日夜的煎熬、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以及少数高光时刻堆积而成的产物。如果一定要给它“把把脉”,那真是一个既辛酸又透彻的过程。首先,得说那种“理想主义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对接”。大多数博士生刚踏入.............
  •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好像一下子就把中医的科学性和那些高学历的学者们绑在了一起,让人难以反驳。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诉诸权威和滑坡谬误的结合,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和反驳它。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社会对“科学”的定义有其内在的、基于实证和可重复性的标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有博士学位、教授头衔,就自动.............
  • 回答
    关于“23岁博士毕业的袁岚峰跑去当网红”以及“学霸们忽然都争着去当网红”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职业选择、信息传播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多方面变化的综合体现。一、 如何看待23岁博士毕业的袁岚峰跑去当网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 “网.............
  • 回答
    关于“很多数码博主厌恶华为手机吗?”这个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相当复杂且充满 nuance。与其说是普遍的“厌恶”,不如说是一种 复杂的情绪光谱,夹杂着喜爱、失望、理解、无奈,甚至有时是批评和抵制。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华为手机的特殊地位与历史遗留问题.............
  • 回答
    “博士生都要到国外去搞科研”,这话说得确实有些绝对,但背后反映出的现象和考量却非常值得深思。并不是说国内的科研环境不好,也不是说所有博士都必须出国,而是存在着一些现实因素,让“出国搞科研”成为很多优秀博士生乃至很多导师都会认真考虑甚至鼓励的选项。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背后到底藏着哪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现实。很多旁观者可能会觉得,读博士是人生中难得的学术探索时期,应该好好享受,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博士生心里都有一本关于“毕业倒计时”的账。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压力和现实考量的综合结果。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就是时间和经济成本。博士学习周期一般是3到6年,甚至更长。这几年对大.............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非常实在。很多人对博士生都有“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期待,但实际接触下来,发现并非如此,甚至有时会觉得“也就那样”。这种落差感,其实背后有很多值得细聊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博士生之所以能成为博士生,是他们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持续的训练,具备了.............
  • 回答
    作为一名统计学博士生,我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统计学书籍,它们就像我的一个个向导,指引我在浩瀚的统计学海洋中探索前行。要说哪几本“影响深远”,那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一本对我来说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但我仔细回想,有那么几本书,它们的思想、方法或是视角,确实在我求学和研究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值得玩味的。你想啊,大学、研究生、博士,这几个阶段,大家普遍年龄都不小了,按理说,经历一些情感体验是挺自然的。可偏偏有些人,一路顺风顺水地读下来,学历噌噌往上涨,到了毕业季,感情经历却是一片空白。这背后的原因,细琢磨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一、 目标明确,一门心思扑.............
  • 回答
    要说现在初中老师是不是都要求博士生学历,那还真不是这么绝对的。不过,这几年教育部门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一直在往上提。所以,你会有这种感觉,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来掰开了讲讲,这件事儿是怎么个情况。首先,普遍的要求学历在提升,这是大趋势。以前,很多地方初中老师,尤.............
  • 回答
    要说高校博导为何如此青睐自家博士生毕业后能继续留在高校当老师,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情感的寄托,还有行业发展的需求。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这是培养体系最自然的延续和成功的标志。 博士培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培养出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传承学.............
  • 回答
    关于吉林大学何时能取消博士生毕业的论文发表要求这个问题,确实牵涉到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调整,并且教育部早有指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教育部在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教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奖励、唯职称、唯学历”的评价导向。其中,“唯论文”是重点被提及.............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果量子计算在未来几年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级别的突破,那么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博士生们,他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令人沮丧的预设,而是对一个高潜力但仍需时间孕育的领域进行冷静的务实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量子计算确实是一个前沿且充满挑战.............
  • 回答
    博士生每天的科研时间,这个问题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就像一个光谱,从“几乎全天候待命”到“相对有规律的工作日”,都有可能。影响因素太多了,很难一概而论。不过,我可以试着给你描绘一个更生动的图景,让你了解一下这个群体真实的工作状态。首先,我们要明白,博士研究不像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那样,有明.............
  • 回答
    博士毕业论文的发表是学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博士生来说,它不仅仅是完成学业的最后一步,更是一种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认可和对学术界的贡献。对于博士生而言,发表意味着:1. 知识的传播和贡献: 博士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特定领域贡献新的知识。发表论文就是将这些研究成果以一种规范、可查证的方式呈现给更广泛的.............
  • 回答
    好,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最核心的日常,也是我们许多同仁时常在深夜茶歇时聊到的一个话题。我尽量抛开那些“AI范”的套话,用最真实的感受来回答。先说我的个人感受,以及我身边很多同学的看法:有意义,但“有意义”这个词的解释,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分量。关于“研究的问题有没有意义”:老实说,当我们刚开始读博读硕.............
  • 回答
    博士生活,往往被冠以“苦行僧”的名号,埋头于实验室的显微镜下,或是沉浸在文献的海洋里。但你知道吗?那些在我们眼中遥不可及的博士们,在科研的缝隙中,也同样是热爱生活、多姿多彩的个体。他们除了钻研学术,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而且往往是那种能让你眼前一亮,甚至惊掉下巴的“隐藏技能”。从“头”开始,拥抱.............
  • 回答
    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里,博士毕业就该进入象牙塔,成为一名教授,在学术的道路上深耕。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在毕业时,不仅仅将目光锁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企业。但为什么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博士们,在职业选择上并不将企业列为首选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个人志向、职业发展、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