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专业人员已经被开除出老百姓的行列了么?
题目里这个玄机我就戳破了吧:把老百姓和专业人员对立起来,是一种很幼稚的民粹叙事,是为了给民科塑造一种代表人民群众的假象,暗示专业人员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对立面。再把公平性是扯进来,先通过问题黑你一波。这种低级的话术伎俩很不专业。
其实我看非常公平,一个老百姓不管是否从事科研,想一个事情靠谱不靠谱,正是在某一领域是否专业的体现。
什么叫专业?就是指在某一个领域靠谱的老百姓。你要是错得靠谱,那就叫专业上想错了,你要是错得离谱,那就叫没有专业素养。这和你是不是专业人员没有关系,再专业的人,胡思乱想也会被人说不专业,不专业的学者少吗?再业余的人,如果基于很专业的逻辑犯了错,那也会被人说已经很专业了。
请民科们放过老百姓,这个锅老百姓不背,谁代表老百姓的科学?是老百姓里的广大科研工作者。
————
P.S. 民科(crank)这个词,我做个证,从我20年前第一次认识的时候,就是指胡搅蛮缠的偏执科盲,从来没有中性含义。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些人洗地说什么民科本来是中性词,是指业余科学家。甚至说一开始是中性含义,被慢慢带成贬义,我证明,没有这回事儿,一开始就是贬义,特指对象很明确。
更新:
评论区里有些言论真的看了有些话不吐不快。有个别朋友,看资料还都是国科大、浙大这种名校的大学生,说专业人员、科研人员不能算老百姓。我想问问这些年轻人,老百姓这个词到底哪里配不上你们心里的专业人员了?你们心的老百姓是啥?
百姓这个词是泛指人民的,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众的一个别称。如果专业人员不是普通百姓,那什么人才叫“普通百姓”?你以为工地上、田间地头的体力劳动者不专业吗?你以为街头商贩、车间工人不专业吗?你以为你拿个移液器,调个反射镜,架个冷凝管,喝着咖啡敲段代码你就比其他劳动者不普通了是吗?你以为只有搞科研需要大量学习、训练和创造力?你以为你搞搞科研就“不普通”了?你以为你发得了Nature就能养得好猪么?
普通百姓是知识分子应该欣然接受的身份,从建国以来的历史上看,曾经也是知识分子求而不得的身份。我对个别在读学生试图区分普通百姓和专业人员特别是科研工作者的认知和言论感到愤怒和失望。
公平啊。
要不专业人员怎么叫专业人员?人家的专业两个字难道是摆着看的。
有一群人,一天的典型生活是这样的。
早上起床着急忙慌做早餐,然后送孩子上学。
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浏览下网站,说不定还逛逛知乎B站,再看看邮件和文献。
上课前半个小时出门,因为要去1958咖啡厅买杯咖啡。
拿着咖啡走在校园里,发微信给爱人嘱咐一下接孩子时间,并约好中午到东活教工餐厅吃饭。
吃完午饭叫几个学生来检查一下课题进展,并商讨一下论文撰写。
学生走了再看看股市收盘啥情况。
下午下班赶紧去接孩子,然后回家做饭,辅导孩子功课,着急了也对着孩子一通吼。
买个房子遇到质量问题,到处打电话商量怎么维权。
淘宝上买件衣服也要等到618,能便宜20块钱。
这不就是普通老百姓吗?
这就是我身边的同事们,平均学历博士,第一学历大部分C9,下限985,题主所谓的专业人员。老百姓们都做的事情,他们也做,咋就被开除出老百姓了呢?
反而民科做的有些事情他们坚决不做:
1、不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不懂基本科学论证方法和逻辑,反而抱怨别人看不懂自己的作品;
2、遇到论文发表挫折的时候,不回来反思自己的研究缺陷和写作水平,反而埋冤别人迫害自己;
3、相信奇迹,且相信奇迹就在自己身上,一心想搞大新闻,但又不能脚踏实地;
4、稍微遇到不同意见,极易情绪激动,还动则人身攻击,且纠缠不休;
5、想进入科学的圈子,又不按照科学的规则行事,想裹挟着“老百姓”的名义制造和科学家的对立。
而这些事儿,但凡正常的普通老百姓也不会做的。这么看起来,专业人士才是老百姓,而民科不是。
农民种新的麦种那叫实验田。
城里住着三代都不分不辨菽麦的人去种新品种那就叫糟蹋。
我跟之前的一些答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点不太一样,我觉得科学家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这点倒是没有什么强调的价值,但是我觉得所有科学家都有可能犯错的——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很低等的错误。但是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谁都会犯错——在一个年代里面,也许大多数人都是错的,或者全部人都错了。研究方向是错的,前人的研究是错的,研究方法也是错的,研究的假设是错的,研究的数据是错的,研究的结论是错的,这都很正常。
所以我个人觉得提问者提出来的,更像是一个哲学思考方向的问题。一般来说,研究需要跟随三种不同的哲学体系——这三种哲学体系催生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验证思路:
1.后实证主义,既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实验的可重复性,认为科学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研究实证证明。
2.批判主义。即马克思主义2.0版本,研究方法上量化,质化都是可以接受的。中心为社会是不公平的,所有人的思想都是被刻画的——因为有权力的存在所以出现了剥削,所以研究应该是彻底的找出权力源头。科学未必可重复,因为权力可以改变科学的结果——真相无从得知,除非找到权力的源头,查出剥削与不公平的运行系统。
3.解释主义。他们认为很多实验不存在可重复性——尤其涉及到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人本位的社会科学。但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研究方法——既在量化和质化上不断改良之后的新研究方法,去解释当时人们的想法。
如果采取不同的哲学思考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一般接受过学术训练的人,都是从1-2-3这么学习与认知。如果要是从3-2-1的话,理论上也没有错,通过总结个人的经验去解释一个事情,但是会出现自己的经验困在A里而无法解释B,会造成思想认知偏差。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老百姓想研究一件事想错了,叫错误,明明错了还坚决不改,叫顽固,明明错了还不改还不愿意学习还自以为是还喜欢攻击别人,叫民科。
老百姓想研究一件事想对了,叫专业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