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找這些題材的,不過注意一定要找英文的。
喜欢特斯拉就说明他有可能对电子电路感兴趣,题主完全可以买几本趣味电子实验之类的书籍,再买一些简单的电子元器件,让你的孩子在家里组成一些比较简单的电子电路。这样孩子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我之所以不推荐他去读那些宇宙学的科普书,是因为我觉得在他这个年龄段恐怕很难真正理解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何况就算他真正理解了,他也不能亲自参与其中吧?除了看点科普书外他也没有别的方法去表达自己对宇宙学的喜爱。相比之下如果喜爱电子学的话他至少能够亲自动手参与进去,而能够亲自动手参与的喜悦是非常巨大的。在这份喜悦的刺激下说不定他会迷上电子学呢。
不太理解为什么排在前面的所有答案都是在表达孩子就应该老老实实看课本,做习题,而且还隐隐约约表露出对这种“未来民科”的嘲讽。
讲道理,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民科,又有几个人真的会把小学或者中二时期的爱好作为自己毕生的信仰去实践?
在我看来,不管是高票的回答者,还是提问者,可能都过于高估了孩子喜欢“量子”,“特斯拉”,“暗物质”的这种行为。
提问者可能认为孩子说不定是个物理天才,应该多买点相关书籍书让他往这方面发展;知乎上的专业人士看到的却是“民科潜力”,“不务正业”。
而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小男孩们最最普通的力量崇拜罢了。
曾经有个人(忘记是谁了…)在知乎说过这样一个观点,让我立刻点了赞和关注。他说,男孩子从生下来就是崇拜力量的,小的时候往往喜欢老虎和大象,再大一点,就迷之喜欢各种恐龙,然后,就该迷上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各类工程车了……总而言之,就是喜欢他理解范围内最有力量感和毁灭性的东西。
小学六年级这个年龄段,确实是该喜欢暗物质,特斯拉这种传说中可以毁灭行星的力量了……
你觉得他这种行为很特殊,但实际上,他很可能就是普通男孩中的普通一员。
作为一个八五前,我回忆一下我的小学及初中时代,我们那时(九十年代)特别流行《奥秘》《飞碟探索》《科幻世界》等杂志,我基本上每期都看,除了这些,我还买过好多类似“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书,天天研究恐龙,飞碟,百慕大,亚特兰蒂斯之类的玩意儿。
我并不特殊,因为这些杂志当年真的是极其畅销,很多男生都看。除此之外,我们一群初中生还买什么《舰船知识》《兵器知识》《世界军事》来班级传阅……
我们不一定懂书上那些参数的意义,也没有想过拿那些名词去博女生的好感,说到底,还是天生的力量崇拜,以及对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对世界好奇,对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好奇,是特别正常的,不好奇反而会让我觉得不正常。
作为家长要做的,只能是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买正规出版社,知名作者出的科普书籍,以及不让孩子沉迷于真假未辩,类似于特斯拉策划了通古斯大爆炸之类的网络信息中。
孩子看的书越多,知识面越广,才越不会沉迷于某个特定的点。换言之,如果在他读了很多书之后,他还是坚定地对某个领域感兴趣,那才能算是真正的兴趣。尽早地发现自己真正的特长和兴趣点所在,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不知道现在的风气,或者知乎的风气是怎么了,是不是真的觉得孩子如果学完小学课本还学有余力的话,就该提前去学初中课本,做初中习题,不要越雷池一步,不要看课本以外的杂书。
就连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思想也没有这么保守,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的行为,也是被家长和老师肯定的。而且,从我们的实际经验来看,看书多的孩子,成绩往往也都不错。
民科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看书太多,恰恰是因为看书太少。
一个小学生未来可以走的路,除了读博士,做科学家,也有好多好多。
如果要说防止沉迷的话,让孩子不沉迷恐龙,最好的方法不是把他恐龙玩具收走,而是告诉他世界上还有坦克,航母这种东西。
想让读小学的孩子不要沉迷于百度百科里的那个特斯拉,最好的方法也不是塞给他初中课本,而是再讲点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的故事,说不定讲点巴顿,隆美尔,朱可夫也行。
谁还不是从小学过来的呢?
同意回答教材的,这里讲一些其他的。
我建议中学生家长把中学生看科普读物和看一般休闲读物等同起来,不要认为读科普是件很好的事,更不要认为科普比教材重要。
大部分科普书除了教会学生几个名词之外不能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反而会成为他们傲慢或懒惰的借口——“我们老师都不懂我嘴里说的狄拉克海杨米尔斯场论,考第一的小明也没听说过,我是知识水平很高的只是不会考试而已”,“我看的这些东西老师都不会,这不是课外书”。
实际上我自己的感受科普书提供的思维和能力训练的强度是远远不如初中教材的,除了有些显得比较高深的名词外科普书比教材简单多了,但正是这些高大上的名词会给孩子误导让他以为自己会说这几个词就比认认真真学习的同学懂了很多。而且看起来高深实际上简单的科普书可以成为一些学习吃力想放弃的孩子逃避学习的手段——“我不是没在学,我学的比其他人学的厉害多了。”
夸张一些说,在某种程度上科普书的危害是高于休闲书的,因为沉迷休闲书的学生至少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正道不放弃自己的话该抱佛脚还是会抱,但沉迷科普书则会给人理直气壮放弃学习的理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