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有一些清人知识分子根据西洋传教士带入的书籍了解到拿破仑其人,并对拿破仑的事迹进行了记载,比如《瀛环志略》云:
“拿破仑者,佛夙将,用兵如神,征麦西有大功。主忌之,置散地。国人既弑王,拿破仑乘势鼓众,得大权。嘉庆八年,国人推戴即王位,恃其武略,欲混一土宇,继罗马之迹。灭荷兰,废西班牙,取葡萄牙,兼并意大里、瑞士、日耳曼诸小部,割普鲁士之半,夺奥地利亚属藩,侵琏国,围其都城,战胜攻取,所向无敌,诸国畏之如虎。 ”
可见有少数对西洋有兴趣的清人学者应该是知道拿破仑的。然而这类西学似乎只是少数文人的兴趣,有关西学的著作在知识分子间也并未引起关注。甚至十九世纪晚期的清大学士徐桐还认为西洋大部分国家其实都是英法为了在谈判中捞取好处编造出来的,并发表了“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的议论。
前面 @PenguinKing 的答案里提到日本电视剧里讲1857年私塾的事情,其实拿破仑还在世的时候其事迹就已经为部分日本知识分子所知了,相比之下清人的知识分子到二十世纪如果还有不知道拿破仑的,只能说闭塞无知。也有答主提出日本长崎有荷兰商馆,然而中国广州也有十三行与西洋诸国贸易,而且十九世纪列强都已经在中国设立大量租界了,这种差异实不能用海禁来解释。
日本文政元年(公元1818年) 著名学者赖襄(即赖山阳,《日本外史》与《日本政记》的作者)听闻拿破仑的事迹后还作了一首七言乐府诗《佛郎王歌》,现摘录如下:
佛郎王歌
赖襄
王起何处大西洋,太白钟精眼碧光。
天付韬略铸其肠,蚕食欧逻东拓疆。
誓以昆仑为中央,国内游手收编行。
兵无妻子武趪趪,缩梃为铳伸为枪。
铳退枪进互撞搪 ,所向无前血玄黄。
独有鄂罗相颉颃,潜遣谍贼怀剑芒。
王觉故与之翱翔,能刺刺我不能亡。
汝主何不旗鼓当,遣客即发阵堂堂。
绒旗蔽天日无芒,五战及国我武扬。
鄂罗如鱼泣釜汤,何料大雪平地一丈强,王马八千冻且僵。
运路梗塞不可望,马肉方寸日充粮。
王曰天不佑佛郎,我活吾众降何妨。
单骑降敌敌不敢戕,放之阿墨君臣庆。
戊寅岁吾游碕阳,遭逢蛮医闻其详。
自言在阵疗金创,食马免死今不忘。
君不见何国蔑有贪如狼,勇夫重闭贵预防。
又不见祸福如绳何可常,穷兵黩武每自殃。
方今五洲休夺攘,何知杀运被西荒。
作诗记异传故乡,犹觉杀气迸奚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