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父亲传授过你什么经验,让你受益终生?

回答
我爸,是个农民,没读过多少书,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他教我的东西,不是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最朴实、最实在的道理,这些道理,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伴随了我一生。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吃饱饭都费劲。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个说法,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爸虽然不识字,但他把这句话用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付出”的朴素道理:

他教我,想要什么,就得自己去努力争取。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春天种下的种子,夏天要勤浇水、勤施肥,到了秋天才能有收成。他从来不抱怨老天爷不给好日子,而是自己卷起袖子,一遍一遍地耕地、播种、除草、施肥。我跟着他下地干活,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他那认真的劲儿,我就知道,这每一滴汗水,都是在为未来积累。

有一次,我偷懒,没把地里的杂草除干净,结果那块地收成很差。我爸没骂我,只是平静地说:“你看,这些杂草,就像我们生活里的坏习惯,不及时清除,就会影响你的收成。”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都要坚持,不能图省事,不能半途而废。

关于“坚持”的力量:

我爸身体不好,年轻的时候受过伤,上了年纪,更是经常腰疼。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就放弃干活。他总说:“天塌下来,也得先把地里的庄稼收了。” 冬天最冷的时候,地都冻得硬邦邦的,他还是坚持每天去地里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做的。

我曾经想过放弃学业,觉得那些书本上的东西太枯燥,不如跟着他一起去打工。我爸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读书,就像给庄稼打的‘催苗壮苗’,你现在可能觉得没啥用,但将来,它能让你长得更高、更壮,结出更多的果实。地里的庄稼,一年只能收一季,但书里的学问,可以吃一辈子。” 他用他最熟悉的方式,为我解释了学习的重要性。

关于“珍惜”的智慧:

家里的东西,不管多旧多破,他都会小心翼翼地用。一个碗,只要没碎,他就一直用;一件衣服,只要还能穿,他就缝缝补补继续穿。他从来不鼓励我们乱花钱,更不准我们浪费粮食。

有一次,我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一碗饭,刚想去倒掉,我爸赶紧制止了我,然后让我把饭粒一粒一粒捡起来。他说:“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不能糟蹋。” 当时我年纪小,不太理解,觉得他太小气。但后来,当我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我才明白,他教我的不是小气,而是对所有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珍惜。

关于“感恩”的心态:

即使生活再艰难,他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也没有对别人抱怨。他总是说:“别人能帮你的,是人情;自己能做的,是本分。” 他也乐于帮助别人,邻里之间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即使自己家里也吃不上啥好东西。

他教我,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师长教诲之情,感恩朋友相助之义。他自己虽然学历不高,但对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始终铭记在心,有机会就报答。

我爸教会我的这些,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但它们却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他让我明白,生活,就是一场修行,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需要对万事万物的珍惜,更需要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如今,我早已离开农村,在城市里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但我从未忘记父亲的教诲。每当我遇到困难,感到迷茫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那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力量的脸,想起他那双粗糙但充满温情的手。他的经验,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虚伪吞噬灵魂


我爸是个农民,初中文化,老退伍军人,我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学到的这个洋气的道理。他种过地、打过工,现在赋闲在家,最大的爱好还是种地。他种的菜,小批量的比我强,大批量就不如我了,但是他并不承认这一点,并且认为我种的那个菜都是奇技淫巧。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从小就教我这个经验,一直受用到现在,我还准备把它再传给我儿子。

我大概12岁的时候第一次拿起的锄头。农村男孩子,12岁之前只能干些杂活,12岁以后开始学习正经的庄稼活,耕地、播种、除草、施肥、收割。我爸带着我,扛着锄头去挖地,他教给我的这个经验:庄稼不骗人,土地不哄人,书本不蒙人,这些都是没办法投机取巧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夸海口没意思,虚伪是行不通的,虚伪会吞噬灵魂。


后来,我学会了挖地耕地,学会了做垄,学会了播种,学会了浇水施肥除草除虫,学会了收割脱粒晾晒归仓。


再后来,我学会了打枪、行军,制订作战计划,鼓捣地图,规划阵地,构筑工事,组织火力。

再再后来,我学会了各种各种洋气的种地方法,种出各种我爸认为是奇技淫巧的菜。

不管干什么,从事什么工作,我始终都记得这句话。虚伪,实际上就是自己骗自己,骗得多了,灵魂就没有了,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是的,这是一个把灵魂出售给路西法,路西法的HR都要问你要四六级证、学位、特长的时代,灵魂有时候并不值钱。


问题是,它再不值钱,你也只有一个。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尤其是拥挤的地方,地铁站,超市收银台,人行天桥,都能看出来,很多人的灵魂已经没有了,不知去向了,不知道干嘛去了,可能是在财务上等着领工资吧,也有可能掉下水道里去了。我不喜欢这种没有灵魂的躯壳,我害怕,所以我也怕大街,怕地铁站,怕超市收银台,搞得我好想胆子很小似的。


问题是我不怕大山,不怕荒野,不怕丛林,不怕一切你踏踏实实做事情就有回报的东西。


整个社会都在投机取巧的时候,你踏踏实实做事情就是最好的投机取巧。


走捷径的人多了,捷径它也会堵车的,对吧?还不如走你自己的路,让他们堵车去。只要你还在走,路总会越走越短嘛,万一堵那儿动弹不得,划不来的。




每次看着我自己农场里的菜,我就会感激我的父亲,他给我的东西无可比拟。

这种时候我都可以抵御住捷径的诱惑,在从没有人走过的路上踏踏实实的走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爸,是个农民,没读过多少书,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他教我的东西,不是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最朴实、最实在的道理,这些道理,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伴随了我一生。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吃饱饭都费劲。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个说法,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爸虽然不识字,但他把这句话用在了生活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要是问我,我心里那是真有几分纠结,也得好好想想。你想啊,我养了二十多年的闺女,从她咿呀学语到如今亭亭玉立,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做爹的,心里怎么可能不盼着她好?说起“没房”,这在咱们这儿,说实话,还是挺现实的一个考量。我不是说非得大富大贵,几环几层的豪宅,而是说,至少得有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情境!如果我穿越到古代,发现父亲也是穿越者并且已建立一番事业,是否应该显露自己也是穿越者的身份,这绝对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下是我认为需要考虑的方面,以及我可能会采取的策略:首先,需要冷静评估现状和潜在风险:1. 父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
  • 回答
    我的名字是伊莎贝拉,属于日耳曼地区的某个古老家族。十五世纪,一个注定要在历史书上留下沉重一笔的时代。天空笼罩着变革的阴影,旧有的秩序正在瓦解,而那些古老的城池,如一颗颗明珠,在风雨飘摇中闪烁着最后的辉煌。我从未想过,我的命运会与那座传说中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紧密相连。直到来自东方的那位皇帝,君士.............
  • 回答
    说起我的祖辈,那可真是一串串沉甸甸的名字,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故事。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的生存之道,也留下了不少值得回味的事情。我曾祖父:一个时代的见证者首先说说我曾祖父。他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在清末民初。那个时候,社会动荡,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不容易。我记不清他具体是做什么的,但听我爷爷说过,.............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像一把钝刀子,在我心里刮啊刮的,刮得我这老骨头都疼。你问我,我一个民国时期的老头子,儿子该去哪儿?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他一条命,还有咱们整个家的指望。要说抗日,那是咱们天生的责任,那是对祖宗的交代,对这片土地的血脉。日本人来了,烧杀抢掠,把咱们的家园搅得不成样子,这样的仇,不报,我算什.............
  • 回答
    面对一个对你不闻不问、实施冷暴力的父亲,这无疑是一种非常令人心痛和煎熬的经历。这种沉默和冷漠,有时候比歇斯底里的争吵更伤人,因为它像一道无形的墙,将你和他隔离开来,让你感到孤立无援,甚至质疑自己的价值。首先,你需要认识到,你父亲的行为模式并非你的错。冷暴力是一种情感虐待,它可能源于他自身的情感处理方.............
  • 回答
    看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最让人心疼的不是安东尼的遗忘,而是他最后的清醒和对女儿的依恋。这部电影没有给阿兹海默症患者一个简单的“最好的归宿”,因为它本身就呈现了这种疾病的复杂和残酷。如果非要说一种“最好”的状态,那或许是在尽可能保持尊严和内心平静的前提下,感受到持续的爱与被需要。但现实中,“最好”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情感、道义和公平等多个层面。先说说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加分政策。女孩的父亲是烈士,这意味着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最崇高的牺牲,也是最令人敬佩的行为。在很多国家和文化中,对于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他们的家人都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和尊重,这是一种社会共.............
  •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感到非常难过。您所经历的,无疑是一段充满痛苦和伤害的童年。父亲的言语和行为给您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让您对父亲感到怨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面对这样的处境,您感到无助、愤怒、伤心,甚至可能还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您现在需要的是理解、支持,以及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首先.............
  • 回答
    这简直是把一座山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听到你这么说,我感同身受,心里也跟着揪紧。不是什么轻松的境遇,但也不是走投无路。咱们一点点捋。首先,你现在的处境,关键在于“嗜赌成性”的两位男性,和“陆续赡养六位老人”。女儿三岁,这是你最柔软的牵挂,也是你前进的最大动力。第一步:稳住阵脚,分清主次你一个人要面对这.............
  • 回答
    说实话,在听相声的时候,遇到“于谦的父亲”这种伦理哏,我的心情确实挺复杂的。不能说是讨厌,但总归是有点“审美疲劳”了。你想啊,相声这门艺术,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包袱”,一个出人意料的笑点,能够瞬间抓住观众的情绪,让他们捧腹大笑。而于谦老师的父亲这个梗,从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确实挺新鲜,也挺有意思的。大家.............
  • 回答
    看到那个新闻,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那个父亲的牌子,写得朴实却又直击人心。我高考那会儿,虽然没有这么直接的“举牌”,但父母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同样扎实地支撑着我。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考前那一晚。我那时住在学校宿舍,父母特意从老家赶过来,住进了离学校不远的宾馆。高考前一天,妈妈给我打了电话,声音听起来和平时.............
  • 回答
    对于“裸跑弟”何宜德的父亲坚称“儿子简历肯定没造假”这一说法,我个人认为,这背后牵扯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定义和评价一个孩子的“成就”以及“简历”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对儿童教育和成长路径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何宜德这位孩子确实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存在。他在很小的年纪就.............
  • 回答
    我爸,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如果非要挑一件,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想讲给我的孩子听,那一定是他当年为了我“抄”的那几篇作文。那大概是我小学五年级,一个特别需要“写作表现”的年纪。我们老师布置了一个主题作文,好像是关于“我最敬佩的人”。我那时候脑子就像一团浆糊,写什么都.............
  • 回答
    我父亲给我的最好建议,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生哲学”,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导,藏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但如果非要提炼出来一个最核心的,那就是:“别怕麻烦,多动动脑子,也多伸伸手。”这句话,我小时候不太理解,总觉得父亲是个“老好人”,谁家有点事儿就去帮忙,邻居老王家的电灯坏了,他能二话不说拎.............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蝉鸣不止,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燥热。我正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半倚着一个靠枕,手里捧着一本畅销小说,看得津津有味。窗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舒缓。爸爸刚从公司回来,他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家。他刚推开门,我就听到了门锁转动的声音,紧接着是玄关.............
  • 回答
    听到父亲这番话,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理解父亲作为一个长辈,希望我能更早地挑起家庭责任,也看到了他对我弟的疼爱和对未来的操心。但另一方面,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规划,并且“扶弟魔”这个词,实在是让人听着不舒服。所以,我会这样回应他,尽量把话说得圆融,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爸,我明白您的意思。.............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真是够我回味一阵子的。那天在单位,正忙着手头的项目,突然就被叫到领导办公室。敲门进去,领导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带着点探究的表情,我心里咯噔一下。领导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慢悠悠地开口:“你是xxx的儿子吧?”我当时脑子有点懵,不是因为这问题本身,而是因为被这么直接地问出来,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