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学习的难易程度,第二是学习的必要性。
欧洲主要是两大语族,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这两个语族都和拉丁语有着深厚的联系。很多单词、词根、词缀都是通用的,或是相似的。因此在记忆词汇方面就有着巨大的优势。第二,在语法方面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学习起来也不难。
而汉语不但与这些语言不是一个语族,甚至不是一个语系。汉藏语系里,对于一般人来说,除了汉语,其他语言实在没有学习的必要。因此一旦要学习外语,就要跨语系学习。不但单词完全不同,而其语法体系都没有半点相似性。这学习的难度相差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第二,中国是个大国,其面积、人口都和整个欧洲相近。换句话说,要接触到同等的市场,所需的语言就比较单一。北京的公司要到上海去做生意,并不需要专门去学上海方言。用普通话就够了。但是法国公司到德国去做生意,还是要懂德语的。山东人到新疆去找工作,也不需要学个维吾尔语。但是荷兰人到意大利去找工作,恐怕还是要学意大利语。因此,一般中国人在学习外语方面就没有太多的必要。而欧洲人就必须学会其他语言才能接触到和中国类似规模的市场和就业机会。
那么举一个和中国类似的大国——美国的案例。实际上懂多种语言的美国人并不多,至少不比中国人多。美国的确有外语选修课,一般就是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或者拉丁语。但是教育水平和中国英语教育在伯仲之间。
有个笑话是这么讲的,说懂两种语言的人叫Bilinguist,懂三种语言的人叫Trilinguist,那么懂一种语言的人叫什么?答案是American。这是美国人吐槽自己的笑话。美国其实就是这样,其内部市场够大、就业机会够多,国民学习其他语言的动力就不足。
另外上面有人讲的也很好。在欧洲要学习一门外语,很容易就能进入到这种外语的环境。但在中国或者美国都是比较难的。周围没有外语环境,学起来也就更困难。
个人在欧洲的经验:
欧洲人会多门语言就是这么个情况,就像我不会无锡话,但是因为我会上海话,在无锡就可以听懂很多;我也不会香港粤语,但是因为我说汉语和英语,在香港生活就没问题……甚至去日本都可以笔谈。
一个会普通话的人学上海话,可不比一个会法语的人学西班牙语简单。
想象如果中国方言能成体系,有人整理,那你正经学四川话,能有多难?
这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了
粤语究竟是「语言」还是「方言」?一个德国人会德语、英语、荷兰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这会把人吓到。但是如果把各种汉语方言看做是汉语语族下面的语种,那么就豁然开朗了。对比一下:
由此可见,欧洲人会好几种欧洲语言根本不足为奇,尤其是会同语族里面的语种。
另外,还需要知道的是,欧洲面积一千零余万平方公里,中国面积九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整个欧洲就比中国大一点点,但是欧洲之内的迁徙似乎更自由;学习欧洲语言有更多更便捷的资源。没有多少人见过学赣语的书吧,基本没有湘语的电视和广播吧?
-------补充:-------------------------
1、只学过英语这一种外语和只学过日语、韩语这些比较孤立的外语的汉族同学也许比较难理解可以存在“汉语语族”,与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和斯拉夫语族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语族。
2、把大方言看作语言,方言还是存在的。官话下面有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八大方言。所以操官话方言的同学确实说的是方言。
3、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只会官话的北方汉族也许比较难理解汉语“方言”可以“独立”为“语种”。
4、回应「为什么很少有美国人英国人可以掌握德语」:正如很少有北京人掌握南方方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