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学上,这个现象被称为“被动双语”(passive bilingualism)或者“接受型双语”(receptive bilingualism)。这个现象可以看作是双语现象的一个极端。实际上,双语或者多语者虽然会多种语言,但是极少有人能够在自己会的所有语言上有同样强的能力(competence)。大部分的双语/多语者会在不同的话题上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某一种语言的能力跟所需要表达的话题是相关的。比如说,我的英语和法语的口语能力主要体现在讨论语言学问题以及讨论足球上,而我的德语口语主要体现在买Chick 4 You上。由于我没有去过英国的麦当劳,所以我大概完全不会用英语在麦当劳点餐,在英国麦当劳里我肯定是“乸手唔成势(请学一句粤语熟语)”。我极少使用法语谈论政治问题,所以我经常看不懂Le Monde的头版,但L'Équipe的所有内容我都能迅速看完。
被动双语者则是在一种语言的使用能力上极弱,或者有足够的能力却不愿意使用。在大部分情况下,被动双语者一般会倾向于使用强势语言/官方语言,而被动接受在小范围,比如家庭内使用的弱势语言。比如说,在国外出生长大的华人孩子,很可能可以听懂自己的家乡话(如粤语、潮州话等),但极少使用,他们更经常使用当地的官方语言(如英语等),即便父母与他们说汉语族语言,他们都倾向于使用英语或任何官方语言回答。
不过题主的问题似乎跟这个情况有点区别,因为题主观察到,有许多人是被动接受普通话(官方语言),而拥有全面使用“方言”(弱势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貌似与以上提到的情况相反。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区分两种类型的被动双语。Kloss (1967)[1]区分Abstand languages和Ausbau languages两种类型。Abstand的意思就是“距离”,Ausbau就是“在…基础上建立、扩张”。Abstand languages是指双语者的两种语言没有发生学关系、不能互通或者只有遥远的关系,比如普通话和闽南语。Ausbau language是指双语者的两种语言很接近,基本能互通,比如普通话和四川话。
假设你身在四川,周围的人都讲四川话。虽然四川话不是官方语言,但是它在四川是强势语言,而普通话虽然有官方地位,但并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样分析的话,这种情况跟一般的被动双语情况实际上是相近的: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强势语言(四川话),而被动使用弱势语言(普通话)。而四川话和普通话互为Ausbau languages,所以当遇到说普通话的外地人时,四川人可以不改变自己的方言与之交谈。我第一次去成都的时候(当时完全不会说四川话),跟一个四川人打电话,此人当时也在成都,于是全程用四川话与我交谈。由于本身不熟悉四川话,而且有打电话的听力障碍,所以我居然一句都没听懂,只有最后一句听懂了,他说:“这样吧,我说话你又听不到,我们发信息吧。”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跟他通了一次电话,结果突然发现他用普通话跟我说话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跑到哈尔滨出差了。敢情您会说普通话啊?那上次为啥不直接说普通话,还让我发信息…… 我当时马上就在想:这是一个社会语言学的案例啊。这个现象,很可能也是一个被动双语者的自然现象,在环境中,产出语言的能力就自然激活了,并不是故意为之。
但如果你身处一个Abstand语言的地域,也许只有专门找事儿的人才会跟你说方言。比如下图:
对于以上这种不友好的言论,我实在有点鄙视。
好像微微地跑题了。但主要的内容是,我们要知道,接收语言的能力和产出语言的能力是独立的,当你长期浸润在强势、官方语言中,比如你看的电视、广播等等,都是使用强势语言,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你就能听懂。但如果你不使用,你的产出能力可能就相对较低。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几乎只使用“方言”,但却能听懂普通话的原因。并非什么奇怪的现象。
因为常听普通话啊。别小看新闻联播和电视剧的传播力。
不常听普通话的人(很多方言地区的老人),基本也听不太懂的。
这跟繁体字是一个道理:不是大陆人天生能识别繁体字(想想也不可能,认字都是需要教的),而是你成长的阶段中没少看繁体字。
相反,新一代零零后就有很多因为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繁体字而识别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