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微积分那么难学? 第1页

  

user avatar   dh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要看你想学到什么程度了。

如果是要学到考试70多分那种,这是蛮容易。因为你不需要掌握准确的数学定义,你也不需要学会用数学符号去思考,比如某个回答里面就是这种人,你要做到这个程度,可以翻一些微积分的科普文或者多看看那种「数形结合」的教材和讲义,这种能让你基本会计算。但是,仅此而已。

如果你要学到90分以上,要准备考研。那么,你的训练自己符号化的思维先说好,这点是反人类的。

简单的说,学好微积分(数学分析)是一个毁灭自己的先天直觉然后重新塑造一个后天直觉。

大部分死在抱着自己的直觉不放手这点上

具体来说,第一阶段的时候,很多人能靠形象化和一些简单的例子学到点皮毛,因为形象化而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微积分要真的学到东西又不得不符号化。这是一个基本的矛盾,我奉劝那些想要获得理解的人真的努力去掌握一下符号化的语言,内化它。 你可以通过例子、通过练习、通过任何方法,但是你的目标就是得学会符号化/严格化地思考,而绝不能回避它。这是第二个阶段,当你内化完成后你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你看到一个微积分相关的问题,即使你依靠不严格的计算或者证明,你也能猜到/感觉到回答。

这个时候,微积分就和加减乘除一样对你来说是显然的。

陶哲轩在博客上管这个叫数学学习的三阶段。

转变思维永远不是简单,但是不转变,贪图一时的捷径只是饮鸩止渴罢了。高中的时候,我一个同学很背单词的时候喜欢用汉字去拼那些单词的发音,还喜欢学各种解题技巧,这个时候我和他的成绩是一样的。

我实验了各种方法都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后面我选择了一种方法: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苦吗?苦!

有效果吗?前两个月基本没效果。

效果是2个月之后出现的,我在一次月考中第一次考到了135分,然后我的英语成绩就再也没有下去了。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意识到一个简单的真理:学习本来就是痛苦的,成功是需要代价的。

对了,我把我这方法介绍给我的那位聪明的同学,他嫌太麻烦然后还一直和我抱怨英语难,成绩一直停留在100分。


某个回答是扭曲了「高数教材」,认为它傲慢。因为(同济)高数教材作为一个教材,它的目的不是让人考到70分,不是什么寓教于乐的东西。它的目的是让一些人也能用它学会真正的微积分,否则就变成儿童读物了。本来这东西也是人类几百年发展出来的东西,哪里是普普通通的呢?

恕我直言,国内大学如果你的高数考不到90以上,你离学懂微积分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作为在大学多年(作为博士生)当助教的人,我得告诉你,考90分以下的人其实并没有学懂,估计连 语言都没真的掌握。我们得花大力气才能保证一群学不懂的人「满意」,让他们以为自己懂了。

你考70分不是你的老师教得多好,只是他会出题罢了。

好吧,我也不认为那本教程多好,你可以看看「托马斯微积分」,这本比较亲民,数学严格性也没有失去太多,唯一的问题是厚度比较大。

一开始学微积分,什么逼近,什么面积,什么无穷小,什么形象化这些概念或许让你看到点微积分的皮毛,也能让你算一点基本的问题,但是深入思考你会发现,这些都没啥严格基础。严格不是数学家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不严格会导致了一个问题,你无法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甚至犯下基本的错误,比如不能理解0.99999....和1相等。比如,不能理解黎曼可积和不定积分的关系。 无法理解一个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导函数的存在等等。为了这些问题,你非得严格化不可。所以,希望大家要试图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

当然了,你非说,只要考试上60就好。

嗯,你开心就好。这个要求,恕我直言,很多人一个晚上突击看看书就能考到。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理解还是工具不趁手导致的。

这里的工具特指下面几个:

1,外部文化使大脑形成的软件;

2,表达工具;

3,信息交流与传递渠道;

第一点我是这样理解的:在我家或者我父母这边含老婆父母那边,只有我具备跟孩子讲微积分的能力,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类似的。自然而然,在文化上不具备常见的氛围,以及对应的大脑软件训练。其实我不太乐意谈传统文化,毕竟很敏感,但是有时候词到嘴边说出来又很爽。传统文化中很多人喜欢谈道德经,个人认为道德经里面的道与名有点那个现代物理和部分概率论的味道了,但是古典文字系统,比较难有匹配的注经方法。

第二点其实可以顺着那个注经的意思,就是高赞答案中的符号描述,这个从具象到抽象的提升,需要有好的工具以及好的老师才能高效的完成,具体也不用多说,相信大部分人都认可。

第三点其实讲的是人的因素,人写的教材,人讲的话,人交流的信息。在微积分领域,大众也只是在互联网技术发达后才更好获取和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何描述这个东西。当年家中亲戚在海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借书影印,他的学校影印质量奇高,还贼便宜,虽然是外语的,但是真心容易带你入境。

我身边有同学在高中就自学了初等微积分,并拿着它解过高中的题目。我也问过他,他只是说他哥哥在高中时自学了,感觉这个工具太厉害了,于是乎他进入高中后,他哥哥传授与他。前面的前面是谁,我就没有刨根问底了。当然,有个前提,数学思维要有足够的基础,上面兄弟两人,是公认的数学好手,小范围数学竞赛基本都是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存在。

但是,我坚信微积分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可以成为加减乘除那样的基础数学知识。




  

相关话题

  这个命题是错的吗? 
  如何用初等函数证明 π 不是有理数? 
  求解一道关于级数的问题怎么证明? 
  这个猜实数的游戏有没有必胜策略? 
  线性映射为什么那么重要? 
  如何用高中数学知识证明 ln(ln88)<3/2? 
  想问下大神连续函数不一定有界的证明? 
  求瑕积分∫0^1根号下(x/1-x)dx? 
  导数最早在明朝王文素算学宝鉴,为什么所有的教材都不提,而将一切归功于牛顿莱布尼茨? 
  如果黎曼猜想被证否了,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前一个讨论
微积分与线性代数有关系吗?
下一个讨论
明明现在用的微积分符号都是莱布尼茨发明的,为什么都说牛顿更伟大?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