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文期刊中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出到经济学(季刊)?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吧。没有抄袭,只是撞车,反应的是国内学者研究不够深入、不够详细;如果真是抄袭,也不是抄公开论文,而是通过学术会议。

这件事我去年3月就给朋友提过,因为当时写论文需要借鉴Fisman关于院士竞选那篇论文,顺便就看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的几篇论文,发现这篇煤矿的论文和季刊的一样。当时个人感觉只是撞课题了,而且给朋友提起也只是说国内经济学研究讲故事方面还有待提高,研究相对而言不够细。

个人之所以感觉只是撞课题,是因为顾、沈季刊这篇论文思路更可能借鉴的是聂辉华2011年发在经济研究的那篇《政企合谋与矿难》。因为聂2015年左右又写了一篇政治周期和矿难的论文,当时很可能在全国很多高校学术会议讲了自己的研究。聂的那篇论文是省级数据,顾和沈可能借住灵感,甚至和其研讨,然后想用微观证据再做一次相关主题。

所以顾和沈这篇论文的研究课题本身并不新鲜,是聂辉华数年前的冷饭,新鲜的只是微观数据。相对于直接抄袭论文,换个微观数据或者换了因变量(自变量),而故事核心不变,在学术圈不是更普遍?比如Fisman自己就在矿难核心故事下,又写了一篇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死亡天花板”的论文。至于数据和回归方程选择的问题,个人感觉不是问题,因为做政治关联微观研究的数据基本就是上市公司数据、官员籍贯数据等等,处理规范也差不多。

个人觉得季刊接受这篇论文大概率是2014年末至2015年初的事情。结果Fisman同年6月把自己这篇论文在牛逼客挂出来了,编辑可能让顾和沈把最近文章放入引用文献里,并要求研究做了相关改进。季刊的编辑们之所以同意发表,是因为论文发表是要排队的,在排队过程中发生这类事情,你让编辑们怎么处理。还记得今年《金融研究》的事情么。。。

至于我什么说抄袭公开论文可能性不大,是因为我搜了一下顾振华参加的学术会议,发现2015年7月有这样一条连接:经济研究编辑部。连接的内容是“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学术简报”,简报里面有顾振华关于矿难的研究,而这类学术会议的论文都是要提前交的。所以顾振华如果真的是抄袭Fisman,也不是抄其公开发布的论文,而且之前听了Fisman或者其合作者的学术报告,然后着手抄袭。

你相信哪个故事呢?借鉴5年前一篇国内著名学者的论文,只是换一下数据,核心故事没有太大变化;或者参加学术会议,决定抄袭世界著名学术的论文,且经济学季刊编辑们明明知道这是抄袭,却在两年后将其发表了。

······························································································

截图是我看相关论文的时间(PS顾的论文看的是纸质版)




  

相关话题

  5G 技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如何看待饶毅再次致信中科院并回应张曙光,称其论文与裴钢结果矛盾,第三方重复实验才是检验对错的唯一标准? 
  如何看待申请 PhD 时重视学校名气超过导师和专业水平? 
  为什么电子书没有像视频、音乐一样走向免费模式? 
  美国科研人才会不会出现断层? 
  GDP 增速为 0 意味着什么? 
  数学学习与数学科研有多大区别? 
  国外名牌大学 PhD 的学习工作强度有多大?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张文宏/张颖共同通讯的论文被期刊撤稿? 
  为什么很多文章还有一些名人都劝说散户不要涉足中国股市?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的好编剧那么少?
下一个讨论
家用下厨做饭,选用什么样的砧板合适?





© 2025-04-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