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OKR在国内很多企业行不通? 第1页

  

user avatar   li-shi-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我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战略顾问和管理顾问,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不同的行业、研究不同的公司,预判各个行业各个公司的未来前景。在研究中我发现,国内的确有一些企业在盲目上OKR。

OKR是国外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不少人研究和传播谷歌使用OKR的成功案例。这些本来是好的,但是国内有很多人把OKR的作用夸大了,甚至出现了一些唯OKR论的声音。对此,我想提醒大家,OKR虽然有作用,但并非万能,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国内的企业,下面我具体说说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绝大部分的企业业务目标很「具体」,但OKR是有方向性的,强上OKR反而会降低员工积极性,这是很多企业用不起来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OKR的O是企业的目标,KR是实现目标要做的事。

那么我们看看,绝大部分目标具体的企业,他们的O是什么?

一个餐厅一个月要招揽2万个顾客

一个鞋业公司要卖5千双鞋

一个App要新增30万个用户

在这样的「具体」目标下,员工们的O本质是难逃对这些具体目标的认领,那这个和KPI有什么区别呢?真说区别,这样一来OKR的效果还不如KPI。为什么?

KPI是公司分配的,员工不得不接受。但OKR是自己给自己定的。当O已经具体为「卖xx双鞋」后,手里握着选择权的员工本能地会故意把O写得很保守,从而规避任务失败将受到的责罚。这样一来,本来是为了激发员工主动性的管理工具,反而成为扼杀员工积极性的枷锁。如果企业真着手对OKR无法完成的员工进行惩罚,结果势必将是劣币驱逐良币,想干事的人反而会离开。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不解:为什么谷歌用OKR用的好好的?谷歌情况不一样呀:

首先谷歌是不会给员工定「卖5000双鞋」这么具体的业务目标的,他们的O会更「抽象」。其次,谷歌的OKR与员工奖金和薪酬是脱钩的,在OKR之外还有单独完整的评绩效评价体系的,这些和绝大部分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说,无论什么工具,先判断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企业战略方向变化频繁,OKR的维护成本更高,占用大量人力时间,且易降低团队士气

中国的市场是世界是增长最迅速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机会和挑战并存,在世界上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疫情让旅游业、航空业疫前疫后目标完全不同;华为有多少工程师上半年还在做手机,下半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要维护OKR是需要更高成本的。因为OKR本身的维护成本就很高——组织团队较劲脑汁寻找共识创建OKR,召开研讨会评审OKR、识别跨部门跨职能协作关系定义KR、获得高管支持定稿OKR,整个过程需要非常多部门和人的大量协调工作。

而部门和员工对OKR设置的时候有多认真,调整的时候就有多大“抗性”,处理稍有不慎,可以预见能给团队士气带来巨大的负面。

很多公司的OKR系统被渐渐荒废,就是因为业务目标换了,再写第二次OKR的时候,员工都很抗拒,觉得OKR的维护麻烦且实属徒劳,而管理层也怕OKR定完再改很打脸,掉威信,所以也不愿意再提这件事了。

所以我也劝过一些身边的企业不要跟风上OKR,当心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每当说到这里,很多老板都会追问到,那么企业最应该聚焦的“西瓜”到底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关注宏观+脚踏实地。

如果对宏观变化不够敏感,也很难在战略选择上选到正确选项。2020年以后,是做出版社还是做新媒体?是做胶卷制造还是做教培与养老服务?关注宏观才能让企业在战略选择上选到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脚踏实地,着眼于提升最重要的指标,正如餐饮门店最应该花精力的永远都应该是怎么提升口味和服务,怎么提升服务效能增加用户满意度,再怎么通过用户把好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这些才是企业增长需要抓住的本质问题。


user avatar   Blossom.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海这次的抗疫整体就不说了。

单说舆论宣传阵地,表现就十分奇怪。

你说上海宣传管理不严,百花齐放,但它又能做到评论区精准清零。

你说上海舆论管制,有口难言,又隔三差五会有“内部录音”、“内部截图”之类的传遍全网。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不管是严控舆论,还是彻底放开。

在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我都不反对。

前者短期内有助于加速结束疫情,后者长期看有助于形成一个好的舆论氛围。

但是,现在这种“上面收紧下面混乱”的舆论现状,就是典型的两边不讨好。

既造成了恐慌气氛,又助长了谣言的诞生。

这种整体上的矛盾和混乱,就是这次上海整体抗疫形势的一个侧写。

至于各种“乱象”,都只不过是这种整体上的矛盾和混乱下的细节表现而已。


user avatar   jia-chao-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shang-gu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xiong-xi-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cloud-walk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编辑了题目,把“花销”改为“转账款”,把题目内容内追回“花销”改为“款项”,把“花销该还吗”,改为“该如何认定”

因为我认为,这才是公平客观符合实际的题目,而不是为了引战引流蓄意采用“春秋笔法”。

在网上稍微检索一下就可以得知,小伙起诉追回的,不是“花销”,而是给与女方李某的“转账”,所以在本题目下信口以男方追回“共同吃饭娱乐消费”等费用的进行展开评论的,都属于“恶意引战信口瞎编”。

其次,法院判决李某应当返还王某的,是一些“金额高达10000,5000,明显带有结婚目的彩礼性质或者附条件赠与的款项”。

而一些“520”,“1314”等小额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赠与,则不予以返还,该类金额也高达5万多了。说小王谈恋爱不真诚,白嫖的,也请点积口德。

因为这些是谈恋爱时候,不带有结婚为前提,而带有感情表达性质的感情性赠与,因此法院判决无需返还

判决适当,于法有据,于情于理都很符合。



最后说一句:原题主 @封面新闻

作为一家媒体,报道、提问、回答的时候,请体现出你们的专业性、中立性、客观性。

跟着走野鸡自媒体博眼球的路线,只会越走越偏。

还望自重。




  

相关话题

  离职后,老东家一直给我打工资,从法律角度讲,该如何处理? 
  到底是「做多少事拿多少钱」,还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 
  我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但是HR追问我具体原因,我该如何回复呢? 
  面试时被问到「是否还面试其他公司」应该如何回答? 
  家里有5套房子的人愿意996吗? 
  35岁以上还在通过招聘平台投简历找工作丢人吗? 
  在上一家公司待的时间短,在面试中会成为扣分项吗,该如何应对? 
  如何评价莉莉丝副总裁称「不要用人力资源的过度使用,来掩盖真正的业务问题」?这是目前大厂的通病吗? 
  如何理解王兴说「谷歌所谓 20% 自由时间是狠毒的」? 
  面试的时候HR为什么会问有没有女朋友? 

前一个讨论
ClashX Mac无限闪退?
下一个讨论
你会和房贷30 年月供7 千多的结婚吗?





© 2024-1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