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不管是特效还是情节,都是一流。
2饱和式救援,平均一个目标超过十个队伍,比美式主角一个小团队拯救世界更符合实际。
3科学家早就提出了燃烧木星计划,并计算发现无效。也有其他小队不甘心,有三台发动机点火。空间站打算出去的也不止吴京。
主角并不特殊,这更符合实际。
相比,很多美片中科学家想不到的方法,只有主角想到了。
4 牺牲空间站的方法根本就不是灵光一闪的好主意,风险太大,如果失败,整个人类的种子都没了,连文明重启的资源都没了。这就是赌一把,联合政府不可能作这样的选择。
所以MOSS才会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这句话在原著中有,是最高执政官对叛军说的。
5电影和小说相差很大,所表达的思想也不同。
电影中的正能量太多了,小说中正负都有。
小说剧情被删除很多,一笔带过的木星引力弹弓变成电影重点。
地球派和飞船派的矛盾,穿过小行星带的惨烈,岩浆进入地下城的灾难,变轨加速的豪情,都没了。
6不认可抽签进地下城,原著也没有。
原著的抽签是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生育后代。
原著只有危机逃生法案,年轻的先走,年老的后走。
7最后说说bug。
小bug就不说了,毕竟不是科普是科幻。
木星引力对发动机的损坏完全可以预测,引力弹弓完全可以计算一条更安全的轨道,甚至不需要发动机也能实现。
空间站作为计划失败的人类种子,竟然只有一个。
我们都被之前的国产电影环境压抑的太久,对国产电影的负面评价一度成为了政治正确,我自己曾经也是这种风气下的一名跟风者。我是个很难被影视作品中煽情片段弄落泪的人,但今天观影的前五分钟,从那颗璀璨的蓝色星球一出现,我就抑制不住地热泪盈眶。我们等待了这么多年,我们一度以为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已经陷入万劫不复地恶性循环,这次我们终于有了给中国科幻刷好评的底气。感谢《流浪地球》剧组给中国人民的新年大礼!
祝中国游戏市场也早日出现这样的作品和话题。
观影中发现的10个细节
1.哥哥拉上妹妹跑,是因为妹妹能偷来爷爷的车卡。
2.哥哥要离家出走,是因为那天吴京值守结束要回地球。
3.爷爷给妹妹起女儿名字,体现同意放弃女儿生命的愧疚。
4.监狱里哥哥扳中澳合资手腕,吐槽“合资产品”。
5.哥哥甩锅妹妹撒娇完美还原现实家庭。
6.希望是什么朗读完美还原优秀课代表。
7.据说第一支救援队,冻死那个是把自己电池扣给了火石。
8.第二救援队发现车没坏,第一反应是还能接着运火石。
9.第二救援队看到人很害怕,直到哥哥说出救援队才平静下来,他在怕谁?
10.吴京准备自爆,男主大喊关掉机器,再一次验证人类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
大型剧透
流浪地球剧情不算复杂,可以从通过三个视角看待:
1.联合政府视角
太阳老化,流浪地球计划启动。在接近木星时出现意外,引力激增,大量发动机熄火,地球将要被木星引力撕碎。
联合政府发动饱和救援重启发动机,很快发现这么做没意义,随后又考虑点燃木星,但推测表明概率为0,最后只能放弃地球,启动火种计划。
太空站吴京意外苏醒,重提点燃木星计划,通过引爆空间站,葬送火种计划为代价,使点燃概率提高,最终,联合政府决定赌一把。
2.吴京视角
空间站值守15年,到期回家之际却遇上木星危机,被执行火种计划的人工智能系统moss骗进休眠舱。
起初吴京以为是moss叛变,随即才发现这是联合政府授意,虽然从休眠舱苏醒,且强行闯进总控室,但什么操作也无法做,只能眼看空间站远离火星。
心灰意冷之际接到妹妹电话,得知点燃木星计划,通过与联合政府协商,先帮妹妹全球播报辅助重启发动机,发现距离不够后又驾驶空间站自爆从而拯救地球。
3.兄妹视角
兄妹二人伪造身份偷走卡车上地面,被济南公安抓走,爷爷去捞人也被关一起,木星引力激增大地震,爷孙三人驾车逃出公安局。
路上遇到一支赶往杭州的救援队,人和车都被强征运火石,途径上海爆发第二波地震,救援队为了救火石放弃了爷爷,兄妹二人愤然离开。
之后兄妹遇到另一支遇难的救援队,数名幸存者及一辆大卡车,开车继续做任务,快到终点前系统通知任务被别人做完了,随后通知任务做了也白做大家都要死。
想到点燃木星计划,三大条件均具备,实际执行才发现没人来帮忙,初中生妹妹打电话给吴京获得全球播报权限,感动人心招来一群人,最终点燃发动机。
震撼
只有中国文化才应有的厚度。
遇到无法抵御,无可避免的灾难怎么办?
我上。
我死了怎么办?
还有你上。
你呢?
还有他们。
一年不行两年,一代人不行两代人。
两年不行两千五百年,两代人不行一百代人。
牺牲一个人不够两个人,两个人不够一百五十万人。
一直战斗到完全胜利,直到星系轮转,直到万物腐朽,直到二千五百年后。
即便是永远也看不到那个明日。
就算是明日永远只存在于地平线边的渺茫希冀光辉。
我们也要上。
牺牲的人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们不是英雄思想武装起来的道德完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最英勇,我们只需要用道德塞满大脑。
最英勇莫非不可为与可为都是完全不可知。
前路一片绝望苍白。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还要为。
因为,不为。
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了。
其实啊,他们和我们一样。
想回家。
想团聚。
有胆怯有迷茫有冲动有疯狂。
但是,他们知道的,我们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或许是浸染于包含无数先辈的汗水与鲜血的这一片黄土地的内蕴。
被迫凝结的坚冰总有一天会融合,被消亡的文明总有一天会复兴。
水,可能会变成冰。
但,冰终将成为水。
因为人还在。
希望,还在。
所以,到那一天。
我们可以一起钓鲑鱼。
不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不在祖辈牧羊的北海。
只在我们人类的那一片湖泊。
那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吧,一定很美。
鱼可以用炭火,撒上海盐,用微醺的晚霞灌注。
我们还可以一起看星星,看到朱庇特的眼睛。
罗马十二神教的神灵与我们一同。
可能它们已经被红巨星吞食殆尽。
古老的罗马万神殿被改建成天主教堂了。
但如今,我们不还是记得朱庇特么?
真的很想再次看到呢。
很可惜,我们看不到。
但是,我们能想象到你们看到瑰丽的阳光时。
那灿烂的笑颜,比再宏大的景色都要绝美。
所以,请替我们看。
光是想象你们看,我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这是跨越时空,用血脉链接的共同体。
伟大,深厚。
只有时间。
岁月以文明。
更新二
看完我想说电影太短了,不过瘾,好多我想加入的情节没有机会充分展示出来。凭着记忆,一一吐槽吧。
第零点:外骨骼套装的线缆要整理整理哇,飞线走线那么多,颜色那么杂乱,根本配不上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但是切记不要做成光晕士官长那种封闭铠甲式。既然第一代已经发布了,继续延续其风格成家族化吧,不过后面的电影记住咯:拾掇利索的男人女人才更有魅力,期待更加帅气的外机甲V2。单独再吐槽下医务兵的装备,那种低温天气,医务兵一般应该是贴身粘附多个红十字功能小盒子,里面装陈药品以及医疗装备,当然你说她腹部带的是信号弹或者远程急救弹也说得过去。
第一点:祖孙三代在湖边还是海边的露营,没讲清楚事情,外公,父亲和儿子的关系,职业,要为后面铺垫的东西没有展现清晰。但是要重点说一下儿子骑在父亲肩膀上的沙滩照真的很棒,一定要出高清屏保!!!
第二点:地下城没有纵向的长镜头,差评。至少要像其他的地下城电影,将城市的分层结构拉个长镜头出来嘛。如果成本太高,也要拉出一个工作区,生活区,娱乐区,交通区等长镜头哇。
第三点:那个兔女郎谁演的?建议把雷哥那波兄弟姐妹er们也整一系列的海报,那段场景其实有点太快太散,没有集中展现那个年代的典型中国文化特征。实在不行,我捐三十块,整一个流浪地球@地下城外传电影,主角就雷哥吧,宝藏那里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秒秒钟就来的,很是让我老婆记住。讲讲这些黑市普通居民的成长史,以好好教育10后,20后,成长千万种,光明第一条,雷guo要不dei。
第四点:车辆cg的三d效果不好,建议让特效公司开发新的引擎,强化三d效果。以及惯性系统的动作特征,前慢中快后慢总得体现出来吧。那么大的一个金属疙瘩,灵敏的像只猫,个人觉得真无必要。
第五点:蚯蚓干和VR女友是亮点,但是海草舞不行,至少戏剧冲突不够强烈。建议 @郭帆 @龚格尔 将海草舞换成一段新的@葛优音频“尊敬的zhang将军,楼外战忽局的特工不知道我的到来,以及你的儿子,章北海少校,也已经离开了疗养院。而我的到来是要宣告,你的破壁人······”。然后Mike隋可以附和道“其实我更喜欢万年风雪号,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宇航员”。既然去都去了,不整个破壁人也不合常理,是不?
第六点:济宁派出所应该设定到补给站这个级别的地下设施,这样至少在上述那段音频播放过程中,可以整一个长镜头。以呼应后面的地震效果,可以再清晰一点,细致一点,以及宏观一点,现在的版本有点过于粗砺和短促。
第七点:上海那一段冰景,说实话离指环王还差了不少。静态照片有点小震撼,但是动态的还不够震撼,可以通过无人机视角将大冰原,风霜之境来一个长镜头,比如明珠塔自上而下的运镜直到众人勘察周边环境。据说冰原下面的众多人体的镜头被删掉了,看来导演组是考虑到了。
第八点:建议新增一个装备以适应那个时期的大环境,即军用背负式六爪蜘蛛,专门用于攀登冰隙。并且可以正反装配,即人脸可朝里也可朝外。
第九点:小兴奋一下那个加特林,正像我在其他回答里的评论“男人天生对枪有着挚爱,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一把枪,以及几乎可以用一辈子的子弹。”[逃跑脸ing]怼天怼地怼空气,以及木星大眼睛。但是,但是,那几乎一个立方的子弹蛋壳哪里来的?难道是折叠空间传递过来的子弹?避免当前空间背负太重的附件?希望如此。嗯。
第十点:太空站,舱内还不错,舱外就不行了。相比于全球风暴和地心引力,机械装置的质感略差,尤其是大转轮的支撑件,貌似还有锯齿效应,这个实不应该。软件业尽快发展啊,智能时代软件才是锦上添花的利器。吐槽一下休眠仓第三位宇航员是什么情况,被强制弄醒了不爽还是胆怯了?就那么背对关键人物就木有说明了,还不如砍掉那个镜头。其实太空站最大的问题是:一个没有更好的利用视角优势,多去秀一秀宇宙的瑰丽景色。二个是老刘跟孩子的互动太少了,此版本中解释是不知道孩子们的位置,但是户口开车子一直拿的是韩子昂的卡吧?
第十一点:李长条的脸,实在是不具备戏剧冲突的脸,过于平淡。但是如果从Geek或者技术大牛的方面考虑,也能接受,关键是不能太帅,还能传递出他的标签属性,或许换换眼镜的边框会有好的效果。
第十二点:领航员号的逃生舱还没回收呐,那可是精英啊。在剧末放人名的时候,也不知道用马斯克的大火箭/俄罗斯的联盟/欧洲的阿丽亚娜/长征/H4去回收一下。或者至少要讲一下他们顺利着陆吧,比如影片开头的新闻快播就是很好的小跳蛋。
==============
更新一
终于可以更新了,来得有点晚。
首先要批评老婆,居然买了第一排最右边的位置,终于不担心人家头太高了,但这是哪门子的观影。
其次老婆想让老大开开眼界带去了,没怎么闹,但是怕宇宙背景和爆炸场景,生为地球的传人,有点丢人呐。
老婆真的哭了,至少三次吧,然后还不承认。其实我抹了四次眼泪。hahaha。
=================
我:老婆,春节去看流浪地球吧,第二次邀约了。
老婆:听名字挺不错哦!那就依你了!
我:老婆,有个电影宣传介绍,你看看先?
老婆:咦,国产的科幻片啊。。。。兴趣减半哦。
我:这个????
老婆:看在你邀请我两次的份上,还是去吧。等等,这个主角是吴京?
我:这个????只能算从二品,不是正一品。
老婆:上次他演的杀破狼,讲非洲的事情的,吹的不得了,那样牛吹到天上,很脑残哦。
我:这个????
老婆:我刚刚去查了杀破狼的评分,不高哦,我很担心啊。
我:这个????
能指出老婆的错误吗?
===========
前面的挪挪位置,头别抬那么高,挡着后面的了。:)
可惜两个娃还小,只能带着老婆过年去看了,担心老婆那颗非理性的量子态大脑壳能否有共鸣。
考虑到她看机器人总动员能哭起来,估计这部电影应该也能让花容沾露。
占座,买瓜子ing
影片质量:4/5
非常推荐观看
有剧透
对于中国的科幻迷来说,尤其是科幻电影迷来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是一个炒作了很多年的概念。有的人把这个概念当作圈钱的工具,而有的人把这个概念当作前进的信标。幸运的是,《流浪地球》主创团队是后者,所以才有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在上映前遭受了相当多的质疑,即使放出了预告片,也不太令人放心。在观影前,我是抱了一个60分及格的心理预期,但同时又有一点预感好事临近的紧张——后放出来的几款预告片像模像样,万一这次真的“元年”了呢!
没想到,《流浪地球》所做的远远不只是及格这么简单。它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它为中国科幻电影树立了一个标杆:这是该有的样子,以后应该更好;而那些低幼的、卖明星的、圈钱洗钱的所谓“科幻”电影,往后就别出来丢人了。从这个意义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的来了。
评论这部电影,就脱不开原著。在我的理解中,大刘一直是一位“软硬兼顾”的科幻作家,既对想象中的科技有“貌似可信”的描绘(硬科幻),又对被科技所改变的社会与人类有独到的思考(软科幻)。
《流浪地球》原著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从一个“让地球流浪”的点子出发,首先介绍了这个点子的可行性,然后以“我”作为线索人物,在“我”这一生的时间尺度上,对人类社会、对无数被“流浪地球”影响的生命,进行了细致入微、饱含人文关怀的观察。
读大刘的作品,你常有两种感受:人类的技术再天马行空,也不过是宇宙中的涟漪;而宇宙再广阔,也不能抹除人类存在过、奋斗过和爱过的痕迹。
可以说,创作者如果不能理解大刘这一点,那就不可能在大刘作品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在此实名diss某改编作品)。
既然我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我就想从“科幻”、“电影”和“中国”三个角度,从“过去”和“现在”两个维度,来解释《流浪地球》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在《流浪地球》前,中国少有硬科幻,更难称得上有硬科幻电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流浪地球》是几十年来首部“硬科幻”。
这么说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比如有的人认为,只有完全符合现代人类科技认知的科幻作品才能称得上“硬”,其他的都只能是“软”。如果按照这种理解,那《流浪地球》确实称不上硬科幻——事实上,这样一来,没有几部科幻电影能称得上是硬科幻了。《侏罗纪公园》利用琥珀中的蚊子克隆恐龙的情节,由于DNA衰变周期的存在是无法实现的;《火星救援》中的火星风暴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一直被救援的达蒙这次本不需要被救;而《星际穿越》中,英勇的父亲用爱穿越黑洞进入了五维空间……我们无法置评,但很难说这符合现代人类科技认知。
当一个定义几乎无法框住任何东西时,那这个定义就不该存在。所以,什么才是“硬科幻”呢?其实只要对想象中的科技提供了“貌似可信”的设定,并在设定上逻辑自洽,就是硬科幻。所以“硬”的重点不是科技,而是“貌似可信”。怎样让人相信一件事(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细节、数据、通俗的解释,都会有帮助。《侏罗纪公园》特意给角色放有关克隆的科教动画片,《火星救援》“强行”让NASA局长不懂引力弹弓效应从而让观众听到解释,《星际穿越》动用大量计算机耗时一年精确地模拟出黑洞,这些都自然而然地使电影更“可信”了,从而给人“硬”的感觉。
《流浪地球》原著就“硬”在描写十分细节化,从而非常“可信”。比如核心设定——地球发动机,还有地球开启旅程之后的种种奇观——
我们一下飞机,就被地球发动机的光柱照得睁不开眼,这些光柱比以前亮了几倍,而且所有光柱都由倾斜变成笔直。地球发动机开到了最大功率,加速产生的百米巨浪轰鸣着滚上每个大陆,灼热的飓风夹着滚烫的水沫,在林立的顶天立地的等离子光柱间疯狂呼啸,拔起了陆地上所有的大树……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电影所做的,就是狠抓细节,把每一个字变成看得到的影像。原著并没有具体描述地球发动机的样子,但电影很恰当地赋予了它苏联重工业美学风格。当你看到这些庞然大物在银幕上树立起来的时候,当你被信誓旦旦地告知它们可以为地球提供“150万亿吨”推力的时候,故事变得“可信”了,也变得“硬”了。
还有地球靠近木星时:
这宇宙巨怪在整个地平线上升起时产生的那种恐惧和压抑感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名记者后来写道: “不知是我身处噩梦中,还是这整个宇宙都是一个造物主巨大而变态的头脑中的噩梦!”
除此之外,地下城、运载车、空间站,这些在原著中或存在或不存在的一个个概念,都被成功地做成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且电影不仅忠实还原了原著中的“硬科幻”,还原创了一些“硬科幻”情节,尤其是电影高潮时炸木星,虽然是原创的,虽然在现实中可能并推不动地球,但与大刘的技术风格高度统一(知乎网友“巴甫洛夫很忙”评价说是“粗粝的实用主义猛男气概”,深以为然),足见电影对大刘风格的理解。
在《流浪地球》前,中国已经有了很多商业大片,也已经引进了很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国观众也算是见得多了。但中国还没有过科幻商业大片,《流浪地球》是第一部。
更难得的是,情节,向来是大刘作品被改编为商业片时的一个难点,《三体》是如此,《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如前所说,《流浪地球》时间跨度大、牵涉事件多,根本不可能全塞进一部商业电影,在此电影做了惊人的大胆取舍——只截取了原著一段情节,然后进行了极富原创性的改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电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有铺垫和反转,所以不要以为看过原著就能猜到结尾,也不要以为电影没什么好剧透的。
电影对原著情节有取舍,对原著主题也必然有取舍。本片是一部情节有限、侧重娱乐的电影,必然要牺牲掉原著中一些严肃的主题,比如大刘借着“叛乱”所做的对社会的思考。但我认为,原著本就是一部可以多角度挖掘的作品——在原著中“我”所观察到的地球漫长的流浪历史中,有的内容就可以拍成娱乐片,有的内容就可以拍成严肃片,娱乐与严肃之间并无高下之分。粉丝可以凭个人的喜好,选择喜欢与不喜欢某种方式的改编,这是主观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改编好坏的依据,因为评判标准是客观的。
而且这样一来也有好处,这样《流浪地球》原著的其他情节也可以被改编为电影,这个原著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系列的提纲,开发《流浪地球》电影的续集或衍生电影,然后再卖周边、出漫画、出小说、出游戏……
即使从好莱坞的标准看,《流浪地球》也是一部堪与《后天》比肩的标准的商业灾难大片,故事完整,视觉冲击力强,情节紧张刺激。缺点也有,一是剧情有一些应该但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后来了解到应该是删减了);二是大部分角色都性格简单,其发展和转变也很简单。但这些都无伤大雅,没有影响我的观影乐趣。
对于一些见惯了好莱坞大片的观众来说,《流浪地球》在商业大片方面达成的成就似乎没什么好骄傲的。毕竟,《后天》已经是2004年——15年前——的电影了。大家在好莱坞商业大片里浸淫久了,所以可以理解一部分观众给《流浪地球》打低分。
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流浪地球》可能就是电影产业里引爆的一颗原子弹。“商业大片”,不仅仅是指内容是通俗的,还要求生产流程是工业化的,就像在工厂里一样,有标准、专业、分工。市场容量扩大带来分工,分工带来专业化与标准化,专业化与标准化带来生产效率提高,这又提高了收入、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容量,让整个产业市场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一个产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拿《全球风暴》来说,它是一部普普通通、甚至不太招人待见的电影,但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在《流浪地球》前,中国就是连一部《全球风暴》也拍不出。所以在看过《流浪地球》后,我所看到的不只是一部电影,还看到了中国电影背后的工业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高度出发,中国未来是有可能做出像美国那样席卷全球的科幻电影的。对于看着“星战”、“星际迷航”这些作品长大的中国科幻迷来说,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现在令人激动的事。
所以你问我对这颗“产业原子弹”应该持什么态度?当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大家欢呼雀跃,没有人会说,“我们的成功比美国晚了19年,而且美国早都实战2颗了,这有啥可骄傲的”,对吧?
说完了“科幻”和“电影”,接下来说说“中国”,说说《流浪地球》如何成为一部“中国科幻电影”。
在《流浪地球》以前的外国科幻电影中,中国元素也时有出现,比如《2012》、《火星救援》,可里面的中国总是有那么一股违和感,因为外国人的“复原”总与我们所感受到的真实有偏差。不只是外国科幻电影,其他类型的涉及中国的外国电影都会有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中国科幻小说,用的是外国的名字、外国的背景——不是这样做不好,而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故事,就只能在外国的土壤上发生;发生在中国,就会有所谓的“违和感”。比如,你想写一个国王的故事,那他只能是一个外国人,或是古代人;你想让他是现代中国人,他就只能是一个总裁。
那我们中国的科幻故事又在哪里呢?
大刘说:“好的科幻是把最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流浪地球》原著就是一部纯正的、让你相信会在中国发生的故事;电影也完美地继承了这一点,没有任何违和感,让你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
有趣的是,从电影画面中能看到《后天》、《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的影子,但电影还有很多画面,比如地下城中的春节、学校、方言、交通规则等等,又能让人感受到这部电影完全是中国式的,时常让人会心一笑。
这里说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预告片中出现的点。第一是很多中国城市得到了展示,让不少网友高呼:我们终于能毁自己的地标啦!
第二是大门开,舱内温度急剧下降,风雪灌入,贴在墙上的“福”字上了霜。这是一个颇有诗意的中国式表达,有一种绝望的美感。
《流浪地球》不仅在画面上是中国的,在精神上也是很“大刘”很中国的。在我所参加的点映映后交流时,导演郭帆还讲了一件轶事:与工业光魔交流时,对方对故事很好奇,因为地球要毁灭的话,美国人都是坐飞船跑的,可你们中国人却要拖着地球一起跑。郭导开玩笑说,因为北京房价太贵了,舍不得扔。
这种文化差异启发了郭导,寻找这部电影中可能蕴含的“中国”精神。最后电影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国人对故土和家的情感,即使是在宇宙尺度上也不会变淡。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关于“毁灭”的电影要在大年初一上映吧。
“回家”只是电影所体现的中国精神的一部分,电影所宣扬的价值观,也很“大刘”很中国:
1.人是渺小的,而天地是不仁的;
2.所以人类需要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对一些人来说这是黑点)、反个人英雄主义,还要改造天地;
3.这些冰冷的“主义”恰恰一普世人类情感为基石,是“大爱”(这种反差最能打动读者观众);
4.绝处逢生/虽败犹荣。
电影与大刘在精神上的分歧可能发生在最后是否要驾驶空间站引爆木星那里。很多“磁铁”认为,如果是大刘,必定会赞同Moss的看法;而Moss就是大刘的精神化身。这种看法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比起电影所展现的热情,大刘的文字确实更冷、更黑。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大刘的故事中,宇宙并不能抹除人类存在过、奋斗过和爱过的痕迹(比如《三体3:死神永生》结尾宇宙超膜广播中就有人类的语言);因此电影更推崇希望和情感——父子、兄妹、战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情感——也无可厚非。
最后,大刘有的作品,比如《中国太阳》,还有这部电影,都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气魄,当代中国的气魄。我们过去讲,精卫衔木石以填海,愚公穷子孙而移山,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羿九射金乌而安民——这种精神一直在指引中国前进,尤其是在近现代面临危机的时候。可以说,借着木星危机,电影成功唤起了中国观众的历史回忆;通过解决木星危机,又准确把握了中国崛起的时代脉搏。这对处于当下历史节点的中国观众有一种骨子里的感召力。如果说“星战”是当代西方神话,那么《流浪地球》就是当代中国神话。也许有一天,这个神话能像“星战”一样走向世界。
我是什么时候知道《流浪地球》牛逼了呢?在开场十分钟的时候。
当地球发动机启动,当大地上泛出星星点点的蓝光,当地球开始加速,离开太阳系时,无数种语言——汉语、英语、俄语等等语言的广播信号在宇宙间穿梭,它们都在诉说着同一件事:道别。
“再见,太阳系。”
“Goodbye,solar system.”
“Прощай, солнечная система.”
……
看到这里,我突然流泪了。原著中本没有这一句话,但这句话就像是从原著中来的。仔细想了想,颇有《三体3:死神永生》结尾宇宙超膜广播的意境呢。
于是我知道,这片成了。
《流浪地球》不只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它第一次拍出一部中国的工业化科幻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科幻而言,还是对中国电影而言,《流浪地球》的诞生,都是一件好事。甚至对世界科幻与电影而言,这也会是一件好事——也许有一天,世界科幻电影将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是中美分庭抗礼,带给世界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
而对于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幻迷、电影迷来说,能见证这种历史的变迁即是一件幸事,套用宋丹丹的一句台词就是:想当年,看今朝,我此起彼伏。
就是这样。
有人可能会问,看电影需要补原著吗?我的回答是,电影《流浪地球》,我抱了6分的期待,感觉电影完成了7.5分,对于没看过原著或不了解中国科幻的观众来说本片观感可达8-9分——可能没看过原著的话,会更加被大刘的“粗粝的实用主义猛男气概”震撼的(笑)。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先读原著了解一下大刘的风格再来看电影,也没问题。
借用一下德国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合理。
我记得一个德国UP主关于纳粹暴行的言论,让我觉得德国部分民众是对历史有敬畏之心的。
1.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应当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罪责,因为他们不支持纳粹。如果将来纳粹复辟,他们也拒绝成为纳粹的帮凶,他们出生在战后也没有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那么谁来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的罪责呢?新纳粹应该承受,那些叫嚣这纳粹无罪的人应该承受,那些试图将法西斯在德国复辟的人应该承受,他们是纳粹的后继者。
二战的德国民众有罪责么,有的,他们有的真心诚意帮助纳粹,有的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2.德国人民即使不支持纳粹,也应当承担传递历史真相的使命。
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会去给也不需要给奥斯维辛,屠杀等行径洗地或者否认,因为他们本身不是罪人,但是他们理应告诉后代,在1939-1945年发生了什么,德国做了什么,万恶的法西斯分子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龌龊事情。
正是因为这样,德国人才有如此资格挺起腰来对历史的受害者正视,我不支持纳粹,我也没支持过纳粹,纳粹干的坏事赖不到我头上,但是我仍然告诉你们当年纳粹丧尽天良的事。
正视历史,反思历史,肩负历史,这是德国人的优良品质。
回到日本法西斯这边。
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小约翰可汗最新一期的日本变态“鸟”,其实这就是日本战后的写照。
战犯一个劲地说不是我,我没有,文化差异,试图逃避自己的罪行,似乎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还在满脸狰狞的虐待战俘营里的战俘。
民众们有的不能接受自杀殉道,有的遮遮掩掩地说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与我无关。
是的,这群人要么畏畏缩缩地求原谅,要么装的楚楚可怜,要么假惺惺的说自己是被上级逼迫的。
施加暴行的时候笑得比谁的猖狂,接受惩罚的时候哭的比谁都可怜。
在197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似乎那个战败国日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开始让军国主义和右翼抬头,因为自己是世界第二经济体,自己有权说不。
那些躲起来的军国主义者们又威风地穿着军服走上了街头,带着军刀的老不死们走过街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忘了十几年前自己如何装成一个可怜的良民丑态。
他们堂而皇之的把战犯放在神社里面供奉。他们小人得志地嘲笑那些被侵略的国家。
他们求饶只是因为弱小。
他们凌虐只是因为强大。
他们支持右翼,却说自己并无罪责。
他们声称自己并无罪责,却不敢承认犯下的战争暴行。
相比之下我甚至还觉得德国的新纳粹也算好东西,至少他们从不遮掩,他们极端排外,他们也不洗地,直接说杀的好。
坏,坏到了极致也至少敢作敢当。
而某些民族,明明是自己犯下了战争暴行,明明是自己侵略其他国家,却支支吾吾不敢承认,却明里暗里洗地,却一个劲的支持右翼,还对中国的dislike率直飙90%以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日本被中国侵略了。
也不是说这是劣根性,人民从来没有什么劣根性支撑,只是麦跑跑当初的清算似乎并不彻底,让大正时期的龌龊国风传递到了现在还能生根发芽。
千手扉间,首推二代。
第一:政治方面,扉间可谓火影世界第一政治家,军事家。
虽然是柱间率先提出了忍村制度,但是,额,那个啥,柱间,大家都知道,只是个核威慑,让他治国,他能把尾兽白送你让他治国?说到底木叶的各种政治制度还是扉间创立的。木叶创立初期,基本上就是几个大家族带着数十个小家族的玩耍,是一个相对松散的部落联合制度,但是从一战便可看出,在短短数十年间,木叶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这莫不是扉间的功劳。这就已经初步显示了不论加强中央集权的火影直属暗部系统,还是专注人才保护与培养的忍者学校系统。都是用阳谋直接削弱了各个氏族的实力,使之无法有足够的实力去叛变,反而统一为村子的实力。将木叶由藩王割据的联邦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而且,木叶忍者学校也打破了由大家族所垄断的忍术学习途径,为寒门无血脉的子弟崛起提供了条件。自来也,大蛇丸,波风水门莫不如是。
而对于实力过于强大,实在无法制约的宇智波一族,则用木叶警务部队这一虽是虚衔,但很必要的村内独立武装来将之牢牢的控制在高层的掌握中,一举一动都会收到监视。这一步棋在二代时期是相对稳妥的解决办法,但是后来被团藏的私心给走岔了。
从知晓过去之人那话中可看出,扉间还是相当了解宇智波一族的,若没有英年早逝,应该会顺势调整政策方向的。
第二:忍者天赋。虽然扉间的光芒大多被大哥所掩盖。但是 ,不能否认的是,他是那个时代两大太阳之下的最大光芒。扉间是少有的阴阳风雷水火土七个天赋全点满的全才忍者。此次,从忍术体术幻术三方面分析。
首先是忍术方面,二代是公认的忍术之神,禁术大师,水遁宗师。重伤泉奈的飞雷神斩,掀起四战的秽土转生,四代赖以成名的飞雷神,玩出花来的飞雷神互瞬回 ,七代玩到全剧终的多重影分身之术。与险些炸死万花筒带土的神之纸者之术不相上下的无限起爆符连乘之术,切开神树的水断波,嘴里都藏着暗器的天泣,大蛇丸的最后底牌八岐大蛇之术,还有水遁,水里有拖把等等。反正火影世界里一大半禁术都是扉间贡献的。。。别人开外挂,扉间开发外挂。
幻术,动画tv里扉间用过黑夜行,但是漫画是柱间用的,但是官方认证的游戏中还是扉间的,考虑到柱间的天赋图里没有阴,而幻术属于阴遁,这点,同为玩水的二代水影阔以证明(额 好像鬼灯幻月是玩油的(小胡子))所以应该是扉间的。加上长期对抗写轮眼泉奈。所以,就算是扉间的所使用的幻术比不得宇智波,但是对抗幻术绝对是一把好手,至少写轮眼幻术对扉间是无效的。
体术,对于八门遁甲出自何处,历来都有争议,也有一部分归于二代,个人是倾向的 毕竟,斑爷曾经见过八门遁甲,所以排除是戴开发的可能性,不够,就算是,二代也仅仅可能只是开发。此不做参考。而从二代拦截斑爷所用飞雷神时候来看去,二代的体术不差,毕竟嘴里都能藏着暗器。。。。
在同时代两大挂壁开高达互殴的情况下,没有任何血继限界的扉间(据指正,千手一组的庞大ckl量应该也是一种)可谓是人类第一人。至少,还是用着忍术的。。。。。
另外,补充两点,第一,查克拉量,毕竟旗木五五开在看,蓝量很关键,这点的悬殊对比, 在四赤阳阵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初代分身六个,二代两个,四代一个。别忘了,那时间四代可是有着九尾查克拉的,由此可以看出,二代也是蓝多多。。。隔壁的六代再次哭晕。。。
还有一点是感知能力,在战争时期,感知能力是可以决定战局的,参考四战单独成立感知部队可知。二代在被追杀时,手指点地瞬间便已经判断出了追兵的数量和方位,比后来那个被止水吓跑的一只白眼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初代也曾经提起过,扉间的感知能力在其之上。
第三:个人智商方面,二代的智商相比无需赘言。初代所不及的战略思考(参考初代回忆之时两兄弟对话,初代太过理想,而二代则是在理性现实的方面尽量实现大哥的梦想)鹿久所不及的战役调度(二代不是脆皮,阔以亲自上战场参战,并随时调整战略,这点是文将鹿久鹿丸所不及的),四代所不及的战术应变(参考二代救场转移求道玉,瞬间开发出飞雷神互瞬回,率先发现十尾带土畏惧仙术的破绽,)还有当初为了克制写轮眼,所以决定以速度相对抗创造飞雷神 ,为了应付宇智波一族的火遁而专门走向水影之路23333
所以,综上所述,二代是当其时代下人类的巅峰,也是忍界第一天才。
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决定历史走向的黑绝,瞬间吊打假面带土的水门 ,幕后推动月之眼的带土,像火影般思考的鼬,追求永不腐朽的蝎旦那,艺术就是爆炸的小迪,一心六体核威慑的长门,一jio踢出大结局的凯,在某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但是,按照我的综合标准,首推二代,千手扉间。
这是韩国人值得中国人学习, 而不是鄙视和嘲笑, 的方面.
特别是在目前汉民族自尊自信被砸得粉碎的现实环境之下.
这是韩国人值得中国人学习, 而不是鄙视和嘲笑, 的方面.
特别是在目前汉民族自尊自信被砸得粉碎的现实环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