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语里面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来语?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恋爱”一词是日本流入的,甲午战争后的事了。——《恋爱之发生与现代文学观念变迁》

……………………………………

可想而知中国古代男女爱情是什么境遇。古诗有很多闺怨诗之类的爱情诗,但我想不到一首和《当你老了》一样,表达一种“他不如我好”爱情竞争的诗歌,望指正。


user avatar   thinkra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仙贝,音译自日语「せんべい」。



「せんべい」音译自汉语「煎餅」。




user avatar   guo-feng-xiao-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鸸鹋 emu

焚风 德语Föhn(英语可写作foehn)

———————————————————我是分割线—————————————————

@安森垚 的答案提出几点意见,以供讨论,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 simha跟波斯语的shir毫无同源关系,shir原来有人说是和shah(国王)、shahr(城市,原意是王国)同源,但Bailey说原意可能是“creep and bounce”,从狮子捕猎的动作得名。
  • 至于说吐火罗语的sisäk(A)、ṣecake(B),Van Windekens说可能跟梵语kesara(毛发、鬃毛)有关,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太靠谱……
  • Sri Lanka也不是来自simha la,意思是神圣的岛屿。
  • 茉莉还有一个中文名是耶悉茗花,就跟jasmine同源。
  • arhat来自词根arh,值得的意思,arhat意思即是值得尊敬的人,分解成a-rhat是folk etymology。
  • 塔那个用巴利语辅音丛同化就可以解释,不需要什么卒塔婆的卒和婆脱落(梵stūpa>巴 thūpa)。
  • asura也不是“非天”,那个是folk etymology,asura跟波斯的ahura-mazda的那个ahura同源(印度雅利安语里的s在伊朗雅利安语里都规则地对应h),虽然在波斯ahura是至高神,到了印度就成了邪神了……

user avatar   qingshao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个暴露网龄的吧。

晒。

某位在早期的中文互联网上冲浪的LZ把share直接音译成了晒。

与其类似的并且沿用至今的还有粉丝(fans),极客(geek),血拼(shopping)等等。


user avatar   yu-tun-zhou-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母暗沙


user avatar   lucas-esterill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血浓于水”,这个经常用来形容中华民族的亲情以及两岸关系的词,看着像个成语,实际上来自西方谚语,最早出自12世纪德国寓言诗Reinhard Fuchs(《狐狸列那》)。

德语:Blut ist dicker als Wasser。

英语: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user avatar   sou-gou-shu-ru-fa-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歇斯底里


这个词看着很像我们原本就有的成语,但其实它是英语“Hysteria”的音译,即癔症或一种精神病,表现为易激动、敏感,发作时哭笑无常,言语错乱。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


乒乓球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最初,由于球打在桌上的声音是乒乒乓乓的,商业广告上便出现了“Ping Pong”这个词,英国也曾经使用过“Ping Pong”作为乒乓球运动的名称。但是,在1928年第二次国际乒联全体会议上,此项运动被定名为“Table Tennis”。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对“乒乓球”这个词的来源解释是,来自英语的拟声词“Ping Pong”。不过值得说明的是,汉语里的象声词“乒乓”并不是外来的,在英语出现这个拟声词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汉语里了。


幽默


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这个词现在的意思是英语“Humor”音译的,最早由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引入中国。而“幽默”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在屈原《九章·怀沙》中的“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是寂静无声的意思,但现在我们基本不用这个意思了。


宠儿


借自日语,《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人们对名声很响的年轻人总当作宠儿。”以前经常能看到“时代的宠儿”这样的表达,不过现在这个词好像有点过时了……


前卫


英语“Advance Guard”,指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同时也指社会政治运动中的先锋或领导者,现在还指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助守的队员,也有新异而领先潮流的意思。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最早将这个词“汉化”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对象


这个词本来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后来也指恋爱的对方,最早是日语对"Object"的意译。


同情


这个词原本是日语从汉语中借走的,我们的很多古文中原本就有“同情”这个词,比如《史记·吴王濞列传》中“同情相成,同欲相求”,《韩非子·扬权》中“参名异事,通一同情”。后来,日本人用这个词意译“Sympathy”,赋予了这个词新的意思: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此后,这种用法又被我们借用了回来。


失恋


也是出自日语的一个词汇,最早是日语中“Unrequited Love”;“Disappointment in Love”的意译,表示恋爱的一方失去另外一方。


干部


日语意译法语“Cadre”,本义是“骨骼”,引申出担任一定领导工作的人,比如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担任公职的人员,这个概念是在民国时期引入的。


最后一点补充说明:对于界定一个词是否是外来语,学术界有很多争论,尤其是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争论尤为激烈,因为我们都知道,日语中的很多文字表达是由中文借鉴过去的,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并不算外来词,可是换个角度想,许多词汇也并非日本人所创,他们也是意译了英语法语等语言中的词汇,似乎又算是外来词了……具体如何认定,就看大家如何理解了~


PS:以上外来词语,均选自198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外来词词典》。


user avatar   an-sen-yao-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做一点补充,昨天忘写了。

其实如果客观的来看,汉语从古代开始因为和西域的交流,受到印欧语系影响的状况就一直存在的,尤其是里面的梵语,就比如很常见的这个“狮子”——

我们都知道狮子这玩意本来就不是我们这片土地有的动物,亚洲狮多见于南亚印度,尤其狮子在印度一带还是个很神圣的存在,如果熟悉“大悲咒”的话就知道里面有一句是——“僧何 穆佉耶 娑婆诃”(siṃha-mukhāya svāhā),其实就是“狮子面圆满”的意思。

所以我们要是抽离一下的话,其中里面这个simha,就是梵语里面狮子的意思。不过自从汉武帝时代和西域建立广泛联系,印度地区一直不能算是最直接和东土交流的,反倒是印度西北的波斯一带和东方来往更多,如果熟悉我专栏的应该也知道印度人和波斯人也就是伊朗人的祖先都是广义的“雅利安人”,所以按照波斯的转写,狮子又被称为shir,这么一来这个词到了东部也就被我们把“师”加个犬字旁,读成了狮。(按照季羡林对吐火罗语的研究,焉耆语是sisak、龟兹语是secake,那就更说得通了,关于吐火罗人是啥可以看文尾的链接。)

所以从汉武帝一仗打到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宛,那一带的雅利安人开始和汉人交流变得丰富,这些印欧语言跑过来的也是很多的,就比如“葡萄”也是来自大宛语budawa,大宛虽说是个希腊化国家但一般认为还属于伊朗语族的。在《史记》里面称呼葡萄还用的是“蒲陶”,到了《后汉书》里才搞出了“葡萄”这两个字。

而这种外来果蔬很多都是外来语,就比如唐代从印度传过来的菠菜,原来被叫做“菠薐”,就是源于南亚古国palinga。

话说回来,按理说欧洲人本来是和印度三哥一家亲的,都是广义的印欧人,所以他们的狮子按理说也是这个词变过来的,但是现在整个欧洲的“狮子”词源都是希腊语的leon,所以现在一般认为这个词应该是来源于闪米特人(犹太人、阿拉伯人等的祖先)而不是印欧土生土长的词。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社会和simha这个词有关的都有什么,首先就是很有名的两个地方“斯里兰卡”和“新加坡”,其实这两个地方的词源非常接近,只不过因为音译的不同一个看起来有浓厚的印度风一个就满满的南洋风。

新加坡本来的名字是——“Simhapura”,后来英语转写成了“Singapore”,其实这个“Simha pura”的意思就是狮子之城,唐僧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面也称呼印度的城邦国叫做“补罗”,所以新加坡追根到底是一个非常有印度风情的名字,而同样不远的斯里兰卡,原来被叫做“Sinha la”,也就是狮子之地的意思,熟悉印度的都知道我们古代都叫他们“僧伽罗”,只不过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Srilanka”。

说完狮子,其实还有个很常见的词也是来自于梵语,也就是还被江苏列为省花的茉莉,茉莉本来就原产于印度,在梵语里被称为“mallika”,我们的音译本来很多,比如“末利”、“末罗”、“摩利”等等,但是最后还是觉得这个“茉莉”最中国,也就一直用下去了。

当然了作为同样是印欧语的古希腊语,希腊人也叫茉莉花“iasmelaion”,结果一来二去转到波斯又转到阿拉伯最后又转回英语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jasmine。

  • 同样在梵语里面,佛教用语也是大量应用到汉语里的,尤其因为佛教对于东方文化的巨大影响,很多意译词汇从某种程度说也都算是外来语,就比如“世界”、“不可思议”、“真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文字然后解释了佛经的用语,之后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俗世生活里。而音译的其实也不少,就比如刹那“Ksana”、夜叉“Yaksa”、禅“Dhyana”等等,但是这个禅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单纯的音译应该叫做“禅那”,只不过后来这个那脱落了,才变成我们的“禅宗”。而在佛教用语里,这样的脱落还是不少的,就比如魔罗(Māra)变成了魔,僧伽(SaMgha)变成僧,甚至表示一种时代状态的词汇劫波(kalpa)最后也简化成了劫,而这些词我们早就看不出来是个外来语了,当然还有跑偏到别的宗教里的,就比如我们常说的“阎罗王”。

阎罗这个词其实本来是两个梵语词的组合Yama Raja,其实那个yama我们一般也叫阎魔,本来就是印度神话里面毗沙国国王转生的地狱之王的名字,后面那个Raja其实也就是梵语王的意思,所以我们翻译的阎罗本身就是一个缩略的“阎王”的意思了,而这个阎王后来又从佛教跑到了中国神话体系里面,就像现在一般认为盘古很可能也是来源于印度的“梵天”论。(何新的看法。)

其实在梵语词源里面,这种脱落来脱落去最后和原来词意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情况也是有的,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罗汉”,罗汉这个词本身是佛教概念中最低的一种佛果——阿罗汉果,梵语被称为Arhat,其实这个词的词源是有争议的,但是一般来说被翻译成“无杀”或者“无学”这两种说法,也就是说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死”或者“所学圆满”的意思,这个词源a,就是整个印欧语系,包括希腊语拉丁语英语等常见的否定前缀(anti也是),可是我们音译之后民间叫来叫去把这个关键的“阿”给脱落了,那意思也就正好相反了。

同样道理的还有把阿修罗给叫成修罗,把阿弥陀佛叫成弥陀佛的情况。阿修罗(asura)本身的含义是“非天”,也就是非神的含义。而阿弥陀佛(amitabha)本来是“无量光”的意思,整个词里面都不存在佛这个字,只不过经过鸠摩罗什翻译之后,也就慢慢的和本来意思出现了偏差,但是如果把这个关键的阿都给去掉了就不太好了。

而还有一个词,也是以前说过的,我们常见的“塔”这个字,这个词本来来源于梵语里面的stupa,我们曾经翻译成卒塔婆,后来时间长了脱落成了塔婆,最后又脱落成了塔,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塔字现在也是个土字旁的,而卒塔婆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图 印度桑吉大塔。

而现在英文里的塔tower来源于希腊语turris,至于这个turris和那个梵语stupa到底是不是同源,目前学术界也有争议,这里我就不下结论了。(关于塔的演变在文末放了链接回答。)

最后说几个题外话,也是目前有争议的,一个是提到上面的茉莉,我们应该知道有个台风也叫茉莉,而台风这个词的来源争议就很大,有一种说法是广东的白话叫大风“daai fong”,后来传入英语变成了现在的typhoon,后来这个词又到了日本被音译成“台风”,最后又回流了中国。

但是现在根据对于14世纪的一些文献调查,现在比较被认可的还是,typhoon源自于希腊神话里的风暴巨人“泰丰”(Τυφωευς),而且英语里源于希腊神话的名词还是相当多的,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台风”应该是个很像中文的外来语。

而前面说阎罗的时候说到这个Raja代表王,也说个题外话。说回原来的那个狮子,我们知道狮子座虽然叫leo,但是狮子座的α星其实叫Regulus,当然了我们中国叫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奢华叫“轩辕十四”,这个轩辕十四Regulus里,后缀ulus本来是拉丁语小的意思,而之前那个reg其实就是来自于印欧语系君王的意思,所以这个Regulus本来含义是“小君王”,也和狮子座的含义很合适。其实就包括现在英语里的right也是来源于这个词源,本来含义是“合乎于王道”的意思。

当然了,最后说两个最不像外来语的外来语,这个也是钱文忠提出过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里面很多词汇的传入,其实都和汉唐有关,尤其是隋唐因为和鲜卑、铁勒(突厥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受到了这些民族影响就太正常了,而这波人的阿尔泰语系语言里,鲜卑人称呼父亲、哥哥为“阿干”,如今的哈萨克语里哥哥的名字还是“akan”,而kan又很容易产生音变,就比如同语系的满语就是age(阿哥)。

而在古汉语里,哥这个字本身就是作为歌的意思的,甚至在东汉之前都没见过“歌”这个字。我们称呼哥哥也一直用的是兄而不是哥,我们最早看见这个称呼也是从唐朝开始的,而那时候“哥”这个词汇又可以称父又可以称兄,就比如李世民就和李治自称“哥哥”,而根据钱的文章,这个说法在清代《通俗编》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近代研究北亚中亚历史语言的学者增多,就又被论证可一下。

其实唐朝作为古代进入中古的一个重要阶段,语言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和外来文化是分不开的,古语的单字词汇开始逐渐向我们的现代汉语过渡。不过这种变化其实更早的时候还是存在,就比如我们曾经一直称呼牙为“齿”,结果华南一带越人带来了动物牙齿如象牙等,他们称呼这东西为类似nga的发音(现越南语),后来这个词就慢慢和齿合并,甚至喧宾夺主变成了我们的主要名词。

暂时不往太远的说了,如果我有想到的古代常用外来词,也会继续在里面补充。(其实江南很多城市的名字比如姑苏(苏州)、余杭(杭州)、义乌等等名字也都来源于百越,只不过目前资料不够系统,等有时间我会在专栏里去写。)

今天正好是我在知乎回答问题的一周年,可能到时候会在专栏写一个总结,也真的谢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了。

加几个文章里提到的问题的链接,也算是自省一下这一年走过的路吧: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最早是哪个民族在新疆生活? - 安森垚的回答

在知乎回答过最早的一个问题之一了,关于新疆从古到今民族变化问题的概括。(当然了,现在看来里面还是有一些不严谨的地方的,也谢谢大家当时的支持了。)

历史上有哪些发明到后来脱离了发明者的初衷? - 安森垚的回答

里面有关于塔的演变的描述。

英语的祖先 - 知乎专栏

另外的一个专栏,按照一些故事讲英语词源。


最后还是说,这一年,真的谢谢大家了,能够与大家交流学习,不胜荣幸。

以上。


user avatar   mu-tian-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5.5.6日補充:


佛教中也有很多利用原有漢語詞來解釋佛教教義,因篇幅和學識故,不能詳盡備至,這裡所寫的大抵遵循:1、佛經中首次使用或首次出現;2、佛語用法成為最通用的用法;3、有梵語源的會列出語源。更多詞詳見《俗語佛源》,在下節錄了一些,并自行補充了一些說法,便於理解。


龍王:梵文nāgarāja,音譯「那伽羅惹」的意譯,nāga:那伽,又作「娜迦」,為印度中的蛇神,中國意譯為「龍」,rāja,梵語中對國王的稱呼,音譯「拉惹」,意譯為「王」。《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復有無量諸大龍王,所謂毗樓博叉龍王 , 娑竭羅龍王 , 雲音妙幢龍王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烕。」


方便:梵文paya的意譯,謂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義。是佛教中很重要的概念。


真空:空,梵文śūnya,音譯舜若,是佛教基本概念,西遊記以「悟『空』」為主角。《大般若經》:「般若波羅蜜多Prajnāpāramitā『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佛家弟子要否定妄心所生的妄相,並不否定一切事物現象。「真空」也就是「妙有」,所謂「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未理解佛,偏執於「空」論,甚至於否定因果,便成了「頑空」。


信仰:梵sraddha的意譯,又作仰信,謂對佛、法、僧三寶的崇信欽仰。《法苑珠林》:「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引申為對一切主張、宗教的極度相信。


行者: yogin的意譯。指觀行者,或泛指一般佛法之修行者。又稱行人,修行人。與之前所所写頭陀(抖擻dhūta相近。也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如《善見律》雲:“‘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今詳,若此方行者也。” 如「孫行者」、「行者武松」。


妄想:梵vikalpa的意譯,指妄為分別而取種種之相。《楞嚴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有「癡心妄想」一說,「癡」、「妄」皆是佛教術語。


習氣:梵文Vasana的意譯,謂現行的煩惱(kleśa)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引申為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習氣」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


入流:梵文Srotāpanna的意譯,音譯又作「須陀洹 」,源自巴利文sota(意為河流),與巴利文:āpanna(意為進入者、勝者)構成「入流」一詞;《金剛經·一相無相分》:「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加上原本漢語「流」有「風氣」、「派別」的意思,相互雜糅,引申出「不入流」


奇特:梵ascarya的意譯。超異,不同尋常。《賢愚經》:「如來出世,實複奇特。」佛有三種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攝受奇特。


戒律:梵Sila,譯為「戒」,含有防非止惡的意義;梵語vinaya,譯為「律」,律也就是「法」、「威儀」。法師、律師:指精通佛教教義,又能如律修行,並善於為他人演說教法的僧尼。《涅槃經·金剛身品》:「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説,是名律師。」 現代lawyer在古代有狀師、訟師,清代才開始成為律師。


悲觀:《法華經·普門品》:「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注:『以大悲人觀眾生苦,拔其苦難,名曰悲觀。』」


化身:為了方便地度化眾生,佛、菩薩應化變現出各類眾生的形象,可為植物、動物、人身。佛、菩薩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之一。《大乘義章》卷十九:「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引出分身現身說法


曇花一現:此處的「曇花」不是現在一般所指的「曇花屬」,而是「優曇華」(梵文:udumbara)花的簡稱,優曇華為聚果榕,不嚴密地按植物學分類的話,就是「無花果」。《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想入非非三界中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楞嚴經》:「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故言亂想為「想入非非」。


皆大歡喜:原為佛經結束時(流通分)的套語,有點(只是有點……)類似于「阿門」。《金剛經·應化非真分》:「佛説是經已,長老 須菩提 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以下原答案-----------------------------------------------------

魏晉隋唐時期,佛教傳入中國,隨之興盛,很多佛教用語也匯入漢語,語源多來自梵語,佛、菩薩、僧尼、羅漢不用多說。但有些現在用起來很平常的詞,很難想到是外來語:

抖擻:梵文dhūta,直譯「頭陀」,意譯「抖擻」,指一種修行方式:滌除煩惱、塵垢,捨去不需要的外物,修煉身心。

茉莉花:梵文Mallika,音譯「茉莉」。

導師:梵文Guru,導引眾生入於佛道者的通稱。《佛報恩經·對治品》:「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湼槃徑,使得無為,常得安樂。」大導師指佛陀。

平等(無差別):梵文sama,又譯為「」,指無差別之義。差別和平等是相對概念,《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然諸眾生橫計是非,強生諍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金剛經·淨心行善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正等菩提。」派生出了「差別」這個概念。

執著: 梵文Upādāna,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説實是非法。」

世界:梵文lokadhatu,loka,意譯為「世」,指時間;dhatu,意譯為「界」,指空間。世界指宏觀宇宙,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楞嚴經》:「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煩惱:梵文kleśa,指謂迷惑不覺。人心中所有負面情緒,以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總稱為煩惱,包括貪、嗔、癡等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

魔:梵文Mara,舊音譯「磨羅」,簡稱「磨」,意譯「奪命者」、「障礙」,故有「魔障」一說。南朝梁武帝時,以其為能惱人者,改石為鬼,作「魔」。

愛河:佛語中「愛」指情欲,其害如河,可以溺人。 《楞嚴經》:「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小品:鸠摩羅什翻譯《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小品,指「佛經節本」。引申為篇幅較短、受人喜愛的作品。

投機:指「徹悟」,契合佛祖心機,謂之「投機」。《續傳燈錄·法光禪師》:「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機」。故有「話不投機」一說。引申為迎合局勢,從中牟利。

當下:佛教用語,指「現在的這一刻」。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故有「活在當下」一說。


user avatar   tsimp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顶

shedding




     

相关话题

  我看到微博上的欧美奇幻风地名翻译,就想请教【常州】能怎么翻译? 
  孙仲旭先生的离去是不是表现了当前社会翻译家们生存状况堪忧? 
  为什么能复原出两千年前的希伯来语,而却无法复原出两千年前的古代汉语呢? 
  雄安被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通过 3 年实验遏制婚俗不正之风,或将产生哪些具体影响? 
  网络文学终将压倒传统文学吗? 
  留学时如何融入当地的圈子,而非华人圈? 
  为什么有不能请美国黑人吃西瓜这种说法? 
  如何看待叔本华的「民族自豪感是最廉价的骄傲」这句话? 
  中文、日文、韩文等从象形文字发展来的文字会不会最终被淘汰? 
  封建时代父母打死了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孩子卖掉会受到制裁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李雪健的演技?
下一个讨论
一流高手和绝顶高手的差距在哪里?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