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考不上一本正常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ao-wu-40-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不正常是要看你的条件的

假如你家境优越,父母知识水平高,将你送到一本率90%以上的重点高中重点班,这种情况下考个985,211都可以说轻轻松松,考不上一本要不贪玩要不弱智

假如你家境小康,高中算比较好,那么一本还是很有可能的,努把力985,211也是够得到的

假如你家境一般般,父母受教育水平也比较差,高中一般般,一个班也就10%不到的一本上线的情况,那你想上一本就要很努力了,985,211不仅要努力还要点运气

假如你家境较差,高中里没几个认真学习的,一年一个学校也就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一本上线,那么你考上一本的难度就相当大了,想上985,211近乎不可能。

我所在的省份能上211的占5%,能上一本的占10%,能上本科的不太记得了估计有40%或者50%吧,剩下的就是本科都上不了的,我估计我所列出的4种家庭占比我估计也应该大概如此吧。

所以说,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竞争这句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毕竟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和二代们拥有同一条终点线的赛跑,可是你们的起点线却可能相隔甚远。


user avatar   chao-ji-sai-ya-ren-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这样一句话"别人都行为什么你不行"。我至今依然认为,用这句话去指责孩子的成年人,无一例外都是傻x。

每个家庭能提供给孩子的资源是不同的,而由此带来的差距甚至不是一星半点。你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已经在学竖琴学编程了。这就是家长财力上所带来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导致你从小看到的世界就与他相去甚远。

我们再来假定,玩泥巴的你和刚才的学竖琴的孩子家里有同样的资产,但如果你的父母是农村出身没什么文化,除了给你出钱学课外班剩下一律不管的暴发户,而那个孩子的父母是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和逻辑思维的高级知识分子,你觉得结果会如何呢?即便都学编程和竖琴,恐怕也同样会产生很大差距吧。

我们又来假定,玩泥巴的你有一个亲兄弟,你们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下长大,父母几乎一碗水端平。学习都不太好的你们去了同一个学校不同的班级,你的班主任每天对成绩不好的你破口大骂,说你是社会的垃圾,是吃shi都赶不上热乎的蛆虫,而你学习不好的兄弟的班主任会和他谈心,和他一起分析他的强项弱项给他提学习方面的建议。你认为几年下来你和你兄弟会产生怎样的差距呢?

看到这里你觉得你似乎有点太惨了,那我们就让你的兄弟也和你一样惨。你们俩现在都进入了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都有一个动辄就骂学习不好的你们是垃圾的班主任。两年下来你兄弟还是阳光开朗,而你得了抑郁症。你的父母问你: 同一个班级,别人不得抑郁症为什么就你得抑郁症?你兄弟都没得抑郁症为什么你得抑郁症?听到这个问题,本来就抑郁的你更加自责。因为你也想不通,为什么只有你会这样。

其实很简单,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每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和心里弹性都不一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你就是你,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乍一看,你和你同学都在同一个学校学习,实际上由于家庭,老师,个人成长中遇到的种种的不同经历和不同的的心里弹性,你们其实并不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所以出现别人行你不行,别人都能考上一本你考不上一本,这种情况是极其正常的。

你说,为什么我就偏偏生在高考大省,偏偏有只逼我学习的父母,偏偏遇到不会教书育人的老师?这个世界也太不公平了吧。

对,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来穷困潦倒,有的人生来大富大贵,有的人偶遇贵人扶持,有的偏偏遇人不淑。这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是充满变数的。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让大部分孩子走一条不变的钢丝,仿佛一直都在告诉你,中考考不好你就完了,高考考不好你就完了,大学挂科你就完了,考研考不上你就完了。另一方面在给你灌输,只要考上某某中学,某某高中,某某大学,你就会理所当然的未来要成为人上人,就必定会在未来飞黄腾达。

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

你努力了,去考一本,没考上,不代表你是个失败者,也不代表你这一生就完了。而考上了一本,也不代表日后就必定会找个好工作,必定有个好前途。

世界很大,人生无常,不要那么紧张,边走边看呗。你可能努力去争取过,但没能成功。然而你要意识到,很多事不是你单靠努力就能成功,高考也是一样的。

至少在那个节点上,你尝试了,你没有因不去行动而后悔,那就够了。至于结果,随缘就好。




  

相关话题

  如果知乎是一所大学,它培养出的学生是怎样的人?你希望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读书到底为了什么,读研到底值不值? 
  北京高考人数近 10 年来下降了一半,是什么原因? 
  P4实验室为什么建在武汉? 
  一高校教授让学生改微信名以便备注,因为「没有改学生备注的习惯」,你觉得情有可原还是不太妥当? 
  女生腿长是什么样的体验? 
  今天是高考倒计时30天,你有怎样的高考故事? 
  家庭教育如何塑造人? 
  江苏卷迎来最后一年,你有什么想法? 
  自己带孩子,还是交给父母带?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抗日剧里日本人总要说「你的」「XX 的干活」?
下一个讨论
如果宋青书开了上帝视角,有没有逆袭张无忌的方法?





© 2025-02-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