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吕夷简死,仁宗悲哭道:“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为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去世,仁宗却不当回事? 第1页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算个什么问题?

对仁宗来说,范仲淹当然不如吕夷简更贴心啊!人家吕夷简是什么人?

仁宗亲妈死了,刘太后想走简易程序,是吕夷简掺和这事最终促成刘太后以皇后仪仗为仁宗亲妈下葬的。

宫里着火了,是吕夷简坚持要皇帝掀帘子露个脸让大伙看看的——他怕仁宗趁乱被换掉。

仁宗后院起火,郭皇后跟尚美人大撕逼,皇后一耳光拍仁宗脸上了,仁宗要休皇后。是吕夷简,顶着台谏压力支持仁宗废后的。您范仲淹干嘛了?您领着台谏官们集体跑到垂拱殿外集体上访表示不能随便废后的,还有那位滕宗谅——就是《岳阳楼记》里的那位滕子京,竟然因为皇帝多睡了几个女人就进谏说什么:“陛下日居深宫,留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这都是你们该管的事儿?

对,吕夷简任人唯亲,毛病一堆,问题是这跟仁宗有关系么?用吕夷简省心啊!你范仲淹欧阳修是一身正气,上来就撕逼,看谁都不顺眼,我就想安安静静地做个没事在后宫双飞、偶尔强抢民女的皇帝,有问题么?

作为一个宰相,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然后根据皇帝的需求治国理政、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在这些问题上吕夷简做的都很到位。范仲淹在吕夷简面前只不过是个后生晚辈罢了,而且就算是范仲淹一直跟吕夷简不对付,也没耽误吕夷简在西北战事吃紧的时候提拔重要范仲淹啊!连范仲淹自己都当面跟吕夷简说“向以公事忤犯相公,不意相公乃尔奖拔。”[1]。起码在吕夷简死的时候,这俩人完全还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以及范仲淹有政绩、吕夷简就没有么?大中祥符六年,吕夷简知滨州,回京后请罢农器税,王旦赞其为“器识远大”[2];七月提点两浙路刑狱,由于发现真宗大兴土木建宫观导致“有司责期会峻急,工徒至有死者”所以疏请缓役,被真宗赞为有为国爱民之心[3];大中祥符九年吕夷简任侍御史知杂事,弹劾李溥、为寇准辩诬、审真假李顺案、减省文书;天禧四年权知开封府,“治开封严办有声,上识其姓名于屏风,意将大用之也”[4];然后乾兴元年就进入宰执班子了,真宗死后他促成了天书陪葬事件,在顾全皇帝面子的同时解决了大宋朝的封建迷信问题,然后改革茶法、编修国史;天圣六年任相后劝刘太后厚葬李宸妃、 请荆王之子出宫为仁宗和太后的关系铺路搭桥,然后三次任相主持朝政,最后是中风中到御前失仪,自己坚持请辞数次仁宗还不想撤他,直到亲自确认他病情严重确实没法坚持工作了,才让他罢相。[5]老成持重、政绩斐然,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又硬——庆历二年契丹人乘宋夏战争之机来敲竹杠索取关南十县,问题解决后朝中大臣们想按范仲淹的观点修洛阳城以备迁都之需,吕夷简硬顶回去修了大名府,“此囊瓦城郢计也,使敌得渡河,而固守京师,天下殆矣,故设备宜在河北”[6]并亲自跟契丹使者谈判“公奏请于殿外幕次与敌使相见,置酒面议以折之,上以为然。敌使见公畏伏,语馆伴使曰:‘观宰相如此,虽留无益。’遂亟就道”[7]

有软有硬、老成持重,还能做皇帝的贴心大棉裤,我不哭你哭谁?

参考

  1. ^ 司马光:《涑水记闻》(唐宋史料笔记)卷 8
  2. ^ 曾巩《隆平集》(宋史资料萃编本)卷 5
  3.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88
  4.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96
  5. ^ 张方平:《乐全集》卷 36《文靖吕公神道碑铭》
  6.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36
  7. ^ 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宋史资料萃编)卷 6



  

相关话题

  王安石保甲法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什么? 
  北宋登州阿云案,为什么在当时能成为社会热点? 
  如何评价北宋西军? 
  如何评价南宋名将孟珙? 
  汉朝最弱的时期,与宋朝相比,哪个比较强? 
  为什么南宋经济实力很强,但军事实力很弱呢? 
  怎么评价宋徽宗赵佶? 
  宋朝皇帝为何没有宋武宗和宋武帝呢? 
  历史上金朝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北魏? 
  宋朝猛将童贯那么厉害,内能平方腊,外能收复幽燕,为什么还说他是奸臣?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中国女排主帅郎平?
下一个讨论
科比的 81 分现在联盟好多巨星都可以拿到了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