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资本家是否真的替工人承担了风险? 第2页

              

user avatar   yang-ai-ho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和问题下的回答,对我这种小白来说非常有意思,比如,如果只看 @王瑞恩@司马懿 两位大佬中任意一个人的回答,都会觉得很有道理,至少挑不出什么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把他俩合起来看就不对了:他们的结论怎么完全相反呢?

(王瑞恩的回答:

司马懿的回答:

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琢磨了一下,关键就在于:

司马懿先假设了一个没有任何雇佣关系、大家全是个体户的市场(“本来就没有人会定期给你发工资”),然后再引入雇佣关系、考察有何不同,从而得出YES的结论;

王瑞恩则是先假设了一个已经有雇佣关系、且雇佣关系稳定存在的市场(“本来有人会定期给你发工资”),然后再拿掉雇佣关系、考察有何不同,从而得出NO的结论。

既然基础假设不同甚至相反,那么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也就很正常了。

如果我们脑洞再大一点,完全可以说:

司马懿的回答体现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进步性——相比于个体小生产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把人组织起来投入社会化大生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王瑞恩的回答则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它又无法容纳新增的生产力,带来失业和周期性危机。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思聪,有了钱,他花花公子,玩耍+乱投资,赚了20个亿。

然后他创业了,亏损全部投资,倒欠30亿。


user avatar   sun-li-63-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马克思的回答,实在不是人看的,太绕了,脑细胞在燃烧,哲学家实在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为了给很多智商和我一样跟不上哲学家节奏的看懂,我捋一捋。

1、首先先简化上下游关系,现在有一个山泉,有人需要喝水,你去山泉里打一杯水给他,他给你1块钱,杯子是喝水的人提供的。你打一杯水所付出的劳动值1块钱。

2、然后喝水的人多起来了,有10个人,你发现你来不及打水了,于是你雇佣了1个人和你一起打水,他每打一杯水你也给他1块钱。1个小时下来,你打了5杯,他打了5杯,你5块他5块。

3、然后你觉得这个事好像不太对,如果你不雇佣他,你1小时也能打5杯水,也是拿到5块钱,但你雇佣他以后,也是拿到5块钱,那你又为啥要雇佣他呢?当然,有没有人渴死,你可不管。

4、接着你就索性雇佣了10个人打水,打来先给你,你再给顾客,你收顾客1块每杯,给打水的人0.5元每杯。这样你不但不用动,还赚得更多。

5、打水和你说为啥卖1元的水,只给我0.5元?你想了半天说因为你要承担风险,承担水卖不出去的风险,而且你在水卖出去之前就已经给他们0.5元了,还要承担时间成本,可能这水要好久才卖得出去。

6、然后过来了一个批发商,要向你批发100杯水,你向他收100块钱。他说,慢,他说他这个水是要拿去卖给别人的,不是自己喝的,我买你的水,要承担水卖不出去的风险,和放得时间太久的风险,所以你得按0.5元一杯的价格卖给他。

7、你听了以后感觉很荒唐,把人赶走后继续卖你的水。打水的工人听了后,若有所思。

8、第二天,打水的人不替你干了,自己打水自己卖1块钱1倍。

9、因为假设需求永远有,所以你敢把批发商赶走,也因为需求永远有,所以工人敢自己干。

10、假设需求不是永远有的,那么劳动力也不是永远有的,就会存在价格博弈,水的价格会变,劳动力的价格也会变,但变的是价格,不是价值。

11、如果天气太热,人太渴,你可以把水的价格提高到2块,但它的价值还是1块,还有1块是你获得的超额收益;同样,大热天的劳动力也会涨价,你得多给钱工人才干,不然他们完全可以等到天气没那么热了再来干,反正又不缺钱。所以,0.5元不够了,得0.8元才行。

12、好,现在水的价值为1元,价格为2元;劳动力的价值是1元,工资是0.8元。你投入0.8元,收入2元,1元是你的超额收益,0.2元是工人的剩余价值。这是市场好的情况下。

13、现在下雨了,没多少人来喝水了,你得把价格降到0.9元才有人来。而下雨天也没人干活了,你还是得把工资提高到0.8元才有人来。你觉得你还是能赚1毛钱,其实不是,因为劳动力值1元,水值1元,你剥削了工人0.2元,经营亏损了0.1元。

14、好,开始下雪了,你把水的价格降到0.1元才有人来。而打水的工人要2元才肯干。你怎么都算不过来了,你不干了。工人也拿不到不管多少钱的工资了。

15、那么,你真的替工人承担了风险了吗?


user avatar   dan-dao-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的100多年以来,资产阶级对其展开了近乎疯狂的攻击,可毫无疑问的,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剩余价值的存在,为了将获得剩余价值变得合乎常理一些,理所当然一些, 这套资本家替工人承担风险,所以理所当然获得利润的说辞就横空出世了。


那么,到底是谁承担了风险呢?要想揭开资产阶级虚伪的画皮,我们就得搞清楚当风险发生时,资产阶级是怎么做的。举个例子吧,在某快递资金链出现问题时,“企业家”东哥是怎么做的呢?通过末位淘汰制,强制提升兄弟们的工时,开除伤残病痛的兄弟。人民出版社《资本家对工人的四不要》漫画中就深刻提到了资本家的手段"年纪大的工人不要,受了伤的工人不要,生孩子的工人不要,生了病的工人不要。"这些简单的语句却刻骨铭心的写出了工人阶级的血泪史。讲到这里,谁承担了风险已经明了了:资本家可以通过裁员、降低工资等手段强制转嫁风险给工人,但可见过资本家主动把利益转嫁给工人?资本主义逐利的实质昭然若揭。


狡诈的资产阶级并不会就此认输,他们依然高声叫嚷"但我们也损失了资本啊!”是这样吗?表面上资产阶级确实可能破产,一夜之间一 -无所有。但让我们剖开这逻辑的内核吧。某个具体的资本家在原料采购或其余环节中损失的资产去了哪里呢?变成了其余资本家的盈利,这所谓的损失本质上是到了其他资本家手上,也就是说,工人产生的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中流动,可唯独到不了工人自己手上!资本家的风险是大房子变小一点,车子少几辆。但在大型经济危机中的工人则动辄面临失业、饥饿甚至死亡。


总结起来:反倒是工人阶级替资产阶级承担了风险,可我们亲爱的人民富豪反倒倒打-耙,可真是印证了马克思所说‘'愚蠢懒惰、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那么我们无产者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揭穿资产阶级虚伪的真面目了。

果不其然,资本家开始攻击了hh


user avatar   chen-feng-bao-lie-jiu-3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工人失业了,有人说这是优胜劣汰;当资本家破产了,这人却说营商环境太差。当工人要求高收入,有人说资本家替工人承担了风险;但工人真的工伤了、家庭遇到困难了,资本家会毫不犹豫裁员甩包袱。


工人选择在这个资本家这边干活,是自己支付了机会成本,怎么能说是资本家支付了其选择去另一家公司工作的机会成本呢?那要是工人跳槽後被跑路的老板骗钱了,前雇主会来理赔吗?


若论组织生产,所谓资本家必要论更是虚伪,因为现代化大企业几乎都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控股方甚至可以完全不需要过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只需要选择一个高效负责的经理人团队即可。甚至于某些大企业高管也记不住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名字。


我们甚至可以想一个究极的情况,一个资本家如果让他的公司嵌套式持股,A公司控股B公司,B公司控股C公司,并且这个资本家委托信托基金打理资产,股权交给专门团队经营。一套操作下来,这个资本家就算完全对经营不管不问系统依然可以运作。。


只不过因为我们眼前几个资本家刚攀上红顶富了起来,没有形成庞大家族所以没有回到幕後,这给人一种“资本家在第一线工作勤劳努力”的错觉,无非就是网红老板演讲骗人罢了。


精神资本家的逻辑就是这么搞笑且低幼。先发明历史,认为“无故辞退补偿”、“失业保险”、“失业救济金”都是亘古以来就存在的。另一方面,又如我之前说过的,工人受穷它们说这是优胜劣汰不值得叫苦,但为什么资本家破产时就说“工人有保障资本家没有所以吃亏了”?接着此人情绪激动写下长篇回复,论点就一个“注册公司很简单,所以当资本家很简单;因为当资本家很简单,所以人人能当;既然人人能当资本家,那么你不去当就是你的错;既然你错了,那剥削有理,资本家无罪”。。。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孩子怕是不知道租一层楼做为办公室得多少钱。。怕是不知道什么叫资本的原始积累。。没资本,光注册了就是资本家了?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风险不是遇到问题冲出来抗雷,不是说公司经营不下去资本家要卖房,也不是说公司要倒闭员工就得不拿工资。

承担风险的意思是为了可能的风险,资本家出多少钱。

本来,这个事情是对等的。比如我们考虑两个人合作买卖,一个出生产技术一个出销售渠道。两个人也都要投钱。

合作有风险,双方会根据各自的投入和风险进行谈判,形成股权结构。这就没有谁替谁担风险的问题,所谓股权与风险的共识。

问题,在于资本家和工人是不对等谈判。

1

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个人劳动:时间、精力、体力。本身投入的资源就不对等,一个属于高流动性资本,另一个属于长期人力资本。

长期资本定价困难,资本家会利用专业优势将工人投入的资本风险,故意低估。

~35岁就是这么来的。资本对扔进去多少每天说的天花乱坠,而对工人35岁以后的风险轻描淡写。

全市场都是这样,你看初级岗位有多少人和公司有议价工资的能力?

2

公司经营权受到资本的指挥,在企业经营发生变动的时候,本来应该双方协商,往往变成单方协商。

比如两个人合伙卖苹果,结果苹果价格太低,公司损失。作为股东这两个人要重新调整增资计划,买树苗计划,甚至调整股权。

还是那句话,两个人一旦谈成了,新的风险定价就形成了,不存在谁为谁承担风险。谈不成可以散伙,这也是风险之一。

工人就不一样了,996也好,降薪也罢,谈判没有集团优势,相当于双方共担风险会被转移到工人——故意。

3

无论是辞退补偿,还是加班费制度,都是在法律层面保护劳动者的错失。如果真的认真执行,资本家也算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问题,又出了不对等。一个企业的HR和法务专业程度远高于工人个人,他们知道如何使用擦边球,如何软硬兼施。


总之风险定价是谈出来(工资,工时,员工持股),资本家从雇佣时的压价到出问题的故意转移风险,哪一点都在一点一点让工人替资本家背资本的锅。

毕竟为了赚钱,资本家经常自己脸都不会要


user avatar   mou-tong-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本家替代工人承担了风险。这句话没错,但是不完整,资本家还拿走了大部分的利益。

而且资本家可以通过破产,裁员,降低工资等手段强制转嫁风险给工人,你可见过资本家把利益主动转嫁给工人的?

挣钱的时候大家都是我兄弟,我不会放弃一个兄弟。

亏损的时候要坚决抵制性价比低的员工。

什么叫资本家啊?(战术后仰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地主是否真的替佃农承担了风险?

奴隶主是否真的替奴隶承担了风险?

头人们是否真的替农奴承担了风险?

1,

古代遇到大荒之年,往往是地主们发大财的时候,佃农的租子不减,地主们可以低价买进自耕农的的土地,并且放出高利贷,利滚利的吞噬佃农的资产和人身自由。

近代遇到大经济危机,往往是资本们重新洗牌扩大社会财富占有率的时候。

在经济危机中被祭天的经济体,往往是有点小钱的小国弱国。

丛林法则下,弱者一直在替强者承担的风险。在强制的行政和道德干预下,这个情况也只是被缓和了,并未解决。

资本家相对工人是弱者吗?大多数情况下,显然不是。

2,

资本家的风险来源于什么?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的胜负,决定了其中个体的地位和阶层。

工人薪资、生产资料、流动资金是这个竞争中的必要投入。也就是说,你想当资本家,无论如何都要支出这三样。这是基本门槛。

资本家承担的风险是他应当承担的,他不会为工人承担风险,但他往往可以用组织的共同命运来绑架工人,制造超出雇佣关系的忠诚链来提高剥削效率。

所以会出现常常把“兄弟”“家人”挂在口头上的一些资本家。

一旦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形成了除了市场雇佣关系以外的人身依赖和资产投入,工人就在替资本家承担风险了。

在17~18年,股市韭菜不好割的时候,很多上市公司搞了“员工持股计划”,半骗半强迫的让自己的员工购买自己的股票。

如果股票有信心大涨,他们好心让员工发财?如果要搞全员持股为何不在上市前搞呢?

3,

还有一些资本家,连生产资料都是PPT搞来的,薪资是拖欠的,原料款是拖欠的。

这类牛人,是所有围着他转的人都在替他承担风险。

4,

只有一种例外,就是你是某种特殊专家。

游戏行业被“技术天才”CTO,“运营全才”COO、“著名归国制作人”CEO等等坑死的资本家,估计这么多年得上千人了。

游戏行业太牛了。割韭菜的收割机就这样被游戏行业收割了。

——————

以上。

在统计上,不要对资本家抱有道德幻想。

在个例上,要寻找有底线,有道德感的资本家,这样的人还是有的。

要多想,还不够,还得多观察。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本家是替自己承担风险。我一直认为,资本家的罪恶,跟普通人差不多:不就是喜欢更多的钱么。但是,“替工人承担风险”,这也拔得太高了。君不见,但凡能多赚点,不是你裁员,就是我跳槽。谁替谁挡过子弹啊?


user avatar   richard-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是笑死我了,底下这么多答主在这里摇旗呐喊批判所谓“资本家承担风险”的观点,殊不知题主所引用的“需要资本家承担风险”的这句话,恰恰来自于另一位左派答主 @Minamoto 的回答:

回顾了一下这位答主的回答,大约可以归为接受了部分新古典的方法论来研究政治经济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马的范畴,底下大部分答主的水平大概都不到人家的皮毛……


然后认真说一下,咱们不讨论上述回答中最前和最后关于意识形态的部分,单说一下“资本家承担风险”这句话(和必需的上下文)。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委托-代理模型的结构,由于工人的资产较少,资本家的资产较高,导致了资本家更加风险中立(risk-neutral)而工人更加风险厌恶(risk-averse)(翻译成人话就是原文所说的,资本家赚五万亏五万都没啥,工人赚五万不错但亏五万就得睡大街甚至饿死),此时最优的做法就是让资本家承担全部风险,于是工人拿固定工资,资本家有可能赚有可能亏但是期望上总是赚了个差价。

(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资本家要付五万而不是不付一分钱或者付期望值五万五,但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我们也可以续着上面那个回答,问问为什么是资本家而不是别的机构来承担风险,比如工人合作社或国企为啥不能充当这个风险中立的角色——我的猜测是因为此时缺乏激励,当然这也是另一个问题了)

显然,起码在上述回答当中,上述答主使用“风险”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纯粹学术意义上的“风险”,或者说是从投入到产出(或者说从投入到确定的产出到“命悬一线的一跃”能否卖掉产出)的不确定性。

至于其他答主所说的……我怎么感觉你们说了半天反而论证了资本家确实在承担这个“风险”呢?

按照你们的说法,资本家把员工裁了员工就要睡大街甚至跳楼,那员工为啥不自己创业呢?员工自己为什么不能做自由职业者养活自己呢?这不正是 @Minamoto 的回答中所说的这种情况,由于“命悬一线的一跃”的风险太大以致于不得不将风险转嫁给一个更加风险中立的资本家吗?

你们说员工有被裁的风险,或者资本家会转嫁“破产”的风险(必须指出,这并不是 @Minamoto 所说的由资本家替工人承担的“风险”),当然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你们回到那个回答里看看,人家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了, 首先资本家有足够高的资产才导致的风险中立(因此我们根本就不在讨论那些有可能“破产”的资本家,如果风险太大以至于资本家都有可能破产,那么资本家也谈不上风险中立,模型就得推翻重来),其次资本家承担风险发生在员工为资本家工作期间(因此我们也不是在讨论员工被裁的不确定性,在那个世界里员工必定是在工作的,因为没有工作=直接饿死=负无穷的效用,员工不能有任何被裁的可能性,既然没有不确定性那有什么“风险”可言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 1/3 员工不支持取消大小周? 
  给全国居民发钱会出现什么样有趣的社会现象? 
  相比欧元 ,「亚元」的产生有哪些阻碍? 
  美联储怎样预测宏观经济? 
  有40万资金,如何做到年收益10%以上? 
  什么是反事实分析呀? 
  经济学(劳动、卫生等应用微观计量领域)为什么没能广泛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机器学习的算法? 
  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的,但实际上又非常重要,在我们做决策时不容忽视的? 
  世界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看了张猛导演,范伟主演的电影《耳朵大有福》,有什么评价? 

前一个讨论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是什么?是否有可行性?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文化底蕴究竟有多高深?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