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数学中“有且仅有”不可以说成“仅有”? 第1页

  

user avatar   liu-yang-zhou-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从汉语层面讲是没问题的,不过这已经是数学专用术语了,大家都会默默遵守吧。

第一个“有”,强调的是存在性;“仅有”强调的是唯一性。这样表达的好处逻辑上比较分明,事实上在数学实际的证明中,也会自然地将证明分为两部分。

唯一性成立的前提是:如果存在,那么唯一。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你证明了唯一性,但是却根本不存在。所以两者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我觉得更好的表达是:有且唯一。这样与“有且仅有”相比不会显得语义上重复。


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且唯一”涵盖的面没有“有且仅有”的面更宽,评论区有网友提出了这个问题。都学过语法,灵活运用吧!我说的不见得就是金科玉律,各位太看得起我了。如果仔细看过我写的回答,我还是比较建议使用数学规范语言。


现代数学毕竟是西方的产物,所以在西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西式的表达也很正常。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关于数学,相信题主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语言学问题。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使用汉语,说“有且仅有”,就会感觉很怪。一般会说,“只有”,“仅有”,“唯有”……后者更书面化。这类词汇的特点是:

程度副词+有

其实汉语本来是高度浓缩的,“有”已经表明存在性,前面的副词修饰了“有”的程度——唯一性。这里的唯一性既有“只有一个”也包含“只有一种情形”的含义,这个按照上下文可以消解歧义。

古汉语的语素(表意的基本单位)是字,但现代汉语越来越倚重词汇(一定程度上受了外语的影响,当然也包括汉语自身的演变),本来一个字就可以表明含义,但是似乎觉得不太够,所以会再增加一个字来强调语义(从信息论的角度提高冗余也是为了增加信息传递的准确率),比如:

明亮/亮,增加/加,缓慢/慢……


所以我们出于语感,认为“仅有”就够了,的确如此,但是英语语法却将汉语的表达冗余化。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表达:

有(存在)且 仅有(唯一)

从古汉语的角度(或者以汉字为语义单位),的确有语义重复的现象。但是数学家完全不关心这个问题,这如果放在其他学科,比如文学翻译可能就会被嘲笑了。




  

相关话题

  设A是一个3阶行列式,aij=1或-1,1≤i,j≤3,如何证明det(A)≤4? 
  什么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如何用最简单的例子解释下? 
  数学家 John Horton Conway 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逝世,如何评价他一生的经历与贡献? 
  如何评价「Shut up and calculate」这句话? 
  这个级数应该怎么计算呢?求解答? 
  如何理解华为任正非在《面对面》中提到的「能坐基础理论的冷板凳」?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基础研究?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有人从哥德尔定理考虑过可证性吗? 
  离散型随机变量有没有概率密度? 
  斐波那契数列是如何被应用到证券市场的? 
  请问这个如何做? 

前一个讨论
xf(x)的无穷积分收敛怎么证明f(x)的无穷积分收敛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积分能够“磨光”曲线?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