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吴三桂一伙为何输掉了战争? 第1页

  

user avatar   meng-meng-da-de-gai-jiao-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尔衮的满清政府封他们三顺王的时候,又不是傻子,封的都是边陲边境开发度低蛮荒之地(相比于中原地区、江浙地区,宋朝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江浙也起来了),你看历史,争天下的话,拿住陕西河南山东河北这一线的政权基本上统一全国是时间问题,拿住江浙巴蜀一线的如果经营的好更主要是北方政权失误的话,也能维持住南方割据政权。他们三基本盘是云南贵州福建广东,最多在渗透到四川和广西 。永远就是拿一隅之地对抗全国,以卵击石,案板上的肉。话又说回来,人家满清也不会傻到给他三封地封到陕西、河南、山东啊。

日本战国时代一个事也能说明类似的问题,蒲生氏乡是日本战国时代一个非常牛的人物,关白丰臣秀吉因他有功,将会津92万石领地赐给蒲生氏乡。传说氏乡当时便半倚着大堂中的柱子泪如雨下,周围的人都以为他这是感动的表现,但氏乡却随后说到:“虽然身份低微,但靠近京城,还有号令天下的希望。无论是多有身份地位,身在千山万水的远方,则彻底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希望。看来我已经是没希望的人了,因此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这蒲生氏乡意思就是如果能选,宁愿要个京畿附近哪怕9万石的领地也不想要个边陲90万石的领地。这句话套在三藩身上也说得通,别看吴三桂是平西王,辖地云南贵州,这旮旯到雍正时候才改土归流完成,中原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实力对他们这旮旯是碾压性的优势,说难听点就是拿人头拿钱粮跟你硬怼消耗,吴三桂输一清廷输五,到最后也绝对是你吴三桂先破产玩完。跟诸葛亮北伐曹魏意思差不多。吴三桂也不是完全没机会,虽然双方实力差距悬殊,但也类似于诸葛亮北伐不是没一点机会,机会就是曹魏清廷发生致命性错误大乱(不是没可能,比如前秦、北魏,只是这概率实在太低了),然后一鼓作气拿下中原地区消化掉,再统一。

还有一点就是,吴三桂当初勒死永历帝的时候,就是刻意给满清看的,表示自己跟过去身为明臣的自己已经割裂了。到吴三桂叛乱的时候,其实满清入关问鼎天下已经29年了,29年啊,满清已经站稳脚跟了,在全国早都已经形成了完备有效的管理体制了,君臣名分已定,这时候吴三桂起兵从性质上就是地方叛乱,除了野心家和军头们,大众早都反感厌恶战争了,所以周吴也不得人心,各级官吏知识分子也把他们指成乱臣贼子。


user avatar   mo-wu-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吴周集团在政治上的缺陷(注意,是政治上的缺陷,而非军事甚至物质上的缺陷),使得它需要选择与清廷速决(或者至少也要攻下南京划江而治)的坚决策略才能成功。但吴三桂本人一贯“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的本性和吴周集团政治上的缺陷导致反清阵营内部极端脆弱,使得吴军在占尽优势的前几年既没有占据地缘上的优势也没有在阵营内部做有效统合。最终被缓过劲来的清廷靠着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以及巨大的物资优势,分化瓦解吴军的盟友和部署,最终依次在政治、物资、军事上将吴周逼入绝境。

其一,在讨论吴周面临的政治危机前,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吴周核心领导层起兵为了什么,匡扶明室?驱逐鞑虏?也许刘玄初等少数人怀抱着这种理想,但对吴三桂而言“我长伯起兵只为几个亲戚()”。对大多数吴周高层而言,只是为了保住手中荣华才力劝吴三桂起兵,夏国相、胡国柱等人归根结底不过怕手中依附吴三桂而来的权势因削藩而消散罢了。换言之,吴周高层的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保住家产妻小而起兵,又怎么可能有不惜一切也要博取天下的决绝!

其二,三藩之变参与的大部分人,是什么人,简而言之,一群屑(即答)。说得更具体一点,参与三藩之变的吴三桂、耿精忠、孙延龄、祖泽清、尚之信等人,是明末跟随八旗入关镇压汉人起义的汉奸武装集团的大头目或部将。这批人起兵反清本身就颇为滑稽,而由于政治上的“原罪”,无论是像前期的吴三桂一样打着复明旗号,还是像耿精忠一般希望自立为帝,都会带来很多问题。吴三桂无法下定决心扶持一个明室傀儡上台,因为正如夏国相所说,立了还要再杀,到时又是麻烦;而耿精忠自建年号希望自立,却实在没有任何号召力可言,不少部将后面都跑到正牌的大明诏讨大将军政经那里去。

这些以反清为唯一共同利益诉求捏合在一起的集团内部脆弱不堪(尚家甚至连反清都不是,而是纯粹为了自保),由于政治上的复杂性,没有哪一方势力,甚至哪一个政治旗号能得到绝大多人的公认。其结果就是,三藩之变极盛之时,吴周及其盟军看似声势浩大,但实力最强的吴、耿、郑三家同床异梦,基本谈不上有效配合,尚家首鼠两端,找机会就想跳反,而更小一些的次级军阀,如刘进忠、祖泽清、马雄、孙延龄等人则乐的表面投效几个大势力,实则割据一方做土皇帝,而对面的岱清好歹是个令行禁止的整体。

“周王你带着这么一群屑,怎么搞得好反清事业(震怒)”

其三,就是吴长伯的个人性格,典型的“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叛顺迎清,上三患二难疏杀永历之类的烂事就不提了,起兵之初居然还在幻想能通过谈判要回世子。虽然吴应熊在历史上以亲清派的面目出现,但他让人将嫡孙偷偷带回,其实是当时唯一明智的举措。清廷又不是傻子,耳目众多的情况下,吴应熊根本不可能脱身,也不可能说些多余的话。这种情况下,能将嫡孙送回云南,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吴三桂也应该明白儿子“勿要以我为念”的言外之意。可吴长伯不知足,居然还在发梦能通过谈判要回吴应熊,以当时清廷的处境,怎么可能放一个正值壮年的继承人回去补齐吴周集团的短板,最后不过为天下笑又浪费了儿子的一番苦心。


考虑上述三点后,再来看吴周政权在1673-1678年的决策,那么大致的败亡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1673-1676年初吴军占据主动权的第一阶段,但也是吴军犯错最多的时候。先是因为吴三桂个人利令智昏,吴军顿兵荆州不前,给了清军勒尔锦军团在荆州重建的原因。其次,即使不渡江北进,那次好的选择也应顺江东下,而吴军当时已经占据岳阳,南线攻入赣州,完全具备实施东进的条件,唯一的问题在于吴军全力东下后也许留在云贵的家小有危险,而吴军主力选择既不东进也不北上,而是开始经略湖南,同时力图打通襄樊到汉中的通道,这个战略表面复制隆中对,但汉末和清初的人口和经济情况完全不一样,当时的四川和湖南均尚未从战乱中完全恢复,不夺取江南和河南,清廷就始终具备物质上的优势,而将重兵投入狭窄且山水环绕的夔东一带更是不知所谓,这个战略唯一的优势就是——老家云贵确实很安全。

再次,就算采取深根固本的战略,也未必完全不可,但由于吴藩核心集团与周边各军阀如孙延龄、马雄、祖泽清、尚可喜等人旁根错节的亲缘和利益关系,吴三桂下不了如国主般彻底将之改造和统合的决心,拒绝马宝武力收取广南的建议,而是只要其在政治上对吴周表示服从即可,甚至连起兵初期完全忠于清廷的尚家,吴三桂在和郑经联手将其击败后,也只满足于派驻特使对尚家进行监视,而不敢剥夺尚家的独立性。其结果就是吴军全盛之时,恍然占据大半个南中国,但泰半领土被这些大大小小的“盟友”割据着,而这些盟友两两间甚至彼此是仇敌,如郑经-耿精忠, 尚之信-祖泽远,马雄-孙延龄,谈个屁的资源整合。最后,道义固然不能当饭吃,但如果一个集团或联盟完全没有政治理想,纯粹靠现实利益聚合在一起,那么稍有风吹草动,必然土崩瓦解,吴军的那群盟友胜利时无非摇旗呐喊,失败了则必然争相出卖吴军以求自保,甚至吴军内部除了那些最核心的家族亲贵,清廷开价够高那么跳反也不是不可能。而吴军在占据优势的这几年,既不愿以坚决的出击战略展示自己的力量震慑盟友,又不敢真下狠手将盟友真正改造为自己的力量,统合资源与清廷打持久战,那么之后必然以血的代价为此买单。


1676年底-1677年初吴军的政治同盟全面瓦解的阶段,正是吴周为自己前一阶段错误买单的时候。吴军不在1676年以雷霆之势将湖南的岳乐部消灭,那么自然迎来了比岳乐一个军团更强的清军岳乐与穆占两个军团的汇合;吴军的领导层既然主要是为了荣华富贵,那么除了你吴三桂的亲戚外,我投靠大清不也是发财?于是,吴军战力极为强悍的江西军团在失去夏国相监军,韩大任篡权后,在马宝等援军离赣州城数里之近时拒绝援救,韩大任将整个吴军的江西军团作为进身之礼卖给了清廷;吴军只派董重元对尚之信实施监视,而不剥夺尚家对广州的实际控制权,那尚家自然在江西和福建局势明朗后,毫不费力地擒获吴军的特使后卖给清廷;吴军既然不对孙延龄、马雄、祖泽清等人进行整合,那他们一看风色不对,自然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争相对清廷献媚,吴军的侧翼陷于土崩瓦解之势。


不过怪诞的是,在1677年以后吴军在政治上几乎失去了所有盟友,吴周政权不得不全力独自为生存而战的时候,反而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吴三桂不再相信孙延龄的忠诚,派吴世琮武力收取广西后,广西局势稳定了;吴军与清廷在岳阳、长沙、韶州、衡阳一带反复爆发大战,固然并非每次都能取得有利的战果,然而即使未能实现原定目标的战役,比如马宝、胡国柱进攻韶州力图收复广东之战,吴军强悍的战力还是极大震动了周边势力,尚之信自此不敢派兵去广西与吴军直接对抗,祖泽清更是再度起兵反清。而吴军下决心和清军打对攻的高潮就是永兴之战,吴军千载难逢地遇到了能吃掉清军一整个兵团的机会,而周边清军都被打得闻风丧胆不敢支援,然而此时...吴三桂去世了。诚然,由于第一阶段的失误,吴清之间的物资差距已经极大,因此在清军及其盟友绝对的兵力和物资面前,吴军总体而言打得极为艰难,但观察吴军第三阶段的成果,有理由认为采取坚决而果断的主动进攻战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那么是否吴三桂不死,吴军就一定有转机呢?也并非如此,因为吴三桂自己,先逐步丧失了斗志,最后时刻的吴三桂已经进入沉迷于研究乌龟爬来推测吴周疆土有多大的神必阶段。最重要的是,在如此关键时刻,他没有给吴周众人留下一个坚决的策略去执行,最终导致吴周在最需要拼死一搏之时,只有吴国贵等少数人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大多数人还抱着退守云贵,保护家小的幻想。而一个在政治上连和岱青角逐天下的勇气都没有,一个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拥有大量物资的湖南基地,只想守住云贵一亩三分地的小政权,谁会去保护这样的政权呢?结果就是吴军从湖南前线的撤退,变成了自溃,大量的士卒溃散,绝大部分物资被放弃,勉强撤回贵州的吴军士气、装备和兵力与自己全盛时相比都十不存一,这之后也只能是必亡的结局。


user avatar   jian-xi-xi-xiao-ha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岁数太大了,六七十了还创业,你以为你姜太公吗能活一百多?

第二个,名声太臭了,吴三桂反清,谁愿意信啊,大半国土你打的,皇帝你杀的,反过头来说你要反清复明,你闹呢?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吴三桂是没有战略眼光的人。但凡有个战略眼光的人,永历都不会死,好吃好喝哄着,甚至借兵给永历帝在缅甸立足,该演戏演戏,缅明不灭,三藩不灭。

到了岳阳,饮马长江,第一件事不是南下江南,迎立朱皇帝。还停了,最起码划江吧


user avatar   zhi-yu-ke-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尚可喜上书奏请撤藩,吴三桂得按照套路也上书客气意思一下,也得要求撤藩。那谁知道十九岁的康熙帝不按套路出牌啊,当场就说“好的”。吴三桂的撤藩,在法理上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不过真正让吴三桂下定决心造反的最后一根稻草,还真不是康熙帝下令撤藩,而是云南巡抚朱国治。很多人知道朱国治是因为有一部叫《我孝庄》的神剧,里面把朱国治演绎成一个公忠体国的大忠臣。实际上呢,历史上的朱国治不是好人善类。按照古代标准,朱国治就是个酷吏。曾经搞出哭庙冤案,害死了大才子金圣叹。朱国治善于搜刮民财,如果按宋朝的标准,他属于王安石最爱用的那种掊克吏。所以朱国治有个外号,叫“朱白地”。凡是有朱国治当官的地方,必然被搜刮成一片白地。在撤藩前两年,朱国治当上了云南巡抚,和吴三桂交接过一些云南的政务。这哥们当掊克吏上瘾,居然克扣云南的军粮,导致军中怨声载道,纷纷找老吴告状。但是呢,云南巡抚朱国治一点都不给平西亲王吴三桂面子。为什么呢?人家朱巡抚是朝廷派来的,就欺负你吴三桂。朱国治不怕吴三桂造反先杀他吗?不怕。因为朱国治知道,吴三桂不敢反,儿子吴应熊还在北京当人质呢。从吴三桂的角度讲,这还没撤藩呢,工资就不如数发放,是不是很让人寒心?这吴三桂可没造反,而且还有一本厚厚的功劳簿。那可想而知,今后要是被撤藩肯定任人宰割。撤藩的政令加上朱国治的耀武扬威,让吴三桂决定起兵给朝廷看看。本意上,吴三桂没想推翻清朝取而代之,而是想要曲线学宋江,逼朝廷再招安一次。正因为如此,吴三桂先去问朱国治要不要共襄盛举。但朱国治觉得吴三桂疯了,儿子还在北京呢,造什么反?你吓唬谁啊?所以朱国治严词拒绝吴三桂的邀请,估计他盘算好怎么上书朝廷告吴三桂的刁状了。那谁想到吴三桂这回玩真的,朱国治的不配合,给了早就忍不了他的云南官兵一个借口。吴军官兵不仅杀了朱国治,而且还不解恨,进而把朱国治当烤鸭给片了,然后大家分吃了。从这就可以想象朱国治在云南期间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吴三桂造反杀的官员是不少,但能引起如此大义愤,被吃了的仅有朱国治一人而已。别看康熙帝撤藩时慷慨激昂的,但吴三桂造反的消息一传回北京,康熙帝也吓了一跳。这回吴三桂也不按套路走了,如果按套路的话,吴三桂得顾及儿子的性命,不能干这么激进的事。结果老吴来真的了,康熙帝就晕了。索额图当即上书,请杀明珠、莫洛等主张撤藩的大臣,再下旨安抚吴三桂,以求平息事态。康熙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读过史书,知道汉朝七国之乱时,朝廷真把藩王逼反了,并不是杀个晁错就能平息事端的。所谓高风险要有高回报,吴三桂都反了,不拿到高回报估计不会收兵。但是康熙又舍不得给他高回报,那既然事到如今了,康熙帝一不做二不休,急调荆州都统巴尔布进驻常德,武昌都统珠满增援岳州、西安将军瓦尔喀率部进驻四川,另下诏让直隶、河南、和山西各地驻军分别进驻西安、汉中、安庆、兖州、南昌等要地待命。然后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统满汉各路兵马,指挥平叛。同时下诏停止裁撤尚、耿二藩以孤立吴三桂。这些都是应急反应,所以并不能遏制住吴军初期的势如破竹。吴三桂造反后,就号召反清复明,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那他奉的谁的旨呢?吴三桂说了,他发现了前明朱三太子,自己要效忠朱三太子。吴三桂的大军出动,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马上响应,云贵总督甘文焜手下无兵,紧急组织了一直队伍迅速被打败,甘文焜自杀,吴三桂的大军占领云贵,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杀向湖南,一路进攻四川。


吴三桂初战告捷,于是京城就有人借吴三桂的口号闹事。有个叫杨起隆的人自称是朱三太子,他自己私下登基,改元广德,然后在京郊四处放火,煽动闹事。


一时间北京人心惶惶,感觉好像吴三桂打到了北京一样。都统图海迅速出兵平叛,结果发现这只是一小撮人,很快京城就恢复了平静。

但是,吴三桂在湖南和四川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导致广西将军孙延龄、靖南王耿精忠、台湾延平王郑经、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的尚之信纷纷响应而谋反。


这么多人谋反,让清朝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觉得大清快完了,于是也纷纷作出行动。四川、青海的少数民族也响应起兵,最狠的是蒙古察哈尔部也开始反

清。


看上去山雨欲来风满楼,康熙帝都有点坐不住了。但实际上,这么多的叛乱并不能拧成一股绳,大家也都是各自为战,并不能协调统一。尤其是耿精忠和尚之信,在反与不反之间,左右摇摆,并没有特别坚定的信念。


但不管怎么说,吴三桂起兵第一年,江南几乎都脱离了清朝统治。于是吴三桂自称周王,亲自到湖南前线。很多人分析过三藩之乱的转折点,有人认为是岳州之战,也有人认为是王辅臣的态度转变。但个人觉得战争的转折点其实在于吴三桂的心态。吴三桂起兵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正在吴三桂节节胜利的时候,他居然停止攻势,委托西藏活佛去北京当和事佬,想让朝廷知道他吴三桂不想谋反,一旦反了威力也是绝大的,所以希望朝廷下旨招抚,并给他一块封地了事。


那康熙帝岂能答应这种事,坚决要跟吴三桂玩命。其实朝中大臣也劝康熙帝,不行就招抚吧,吴三桂胸无大志,让他继续镇守云南好了。康熙帝脾气一上来,把吴应熊推出去开刀问斩!这回行了,彻底没法和谈了。吴三桂非常的生气,于是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川北,他想占领四川全境,然后到陕西与王辅臣会师,然后东进京城。


然而,这时候时机就不太好了。


因为从1675年开始,主攻岳州的将军尚善就大搞政治攻势。宣传吴军将领只要投降既往不咎,另一方面派水师阻截吴军北上,遏制住了吴军在湖南的势头。


尚善不打算与吴军硬碰硬,而是打算拖死吴三桂。因为别看吴三桂现在闹得欢,但是吴三桂可没有朝廷有钱,他根本耗不起。


这个战略虽然遭受到康熙帝的严厉斥责,但确实非常的有效。


另一方面,吴军在川北的攻势刚到陕西,就被清将张勇、王进宝击败,不得不退守汉中。而其他几路人马,也都开始不顺利。察哈尔部叛军被图海和科尔沁部联合击败,康亲王杰书击败了耿精忠,压制了尚之信,让吴三桂更加孤立。对于吴三桂来说,这个时候只有希望王辅臣能成为吴三桂最强外援。吴三桂起兵后,王辅臣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到了京城。朝廷让靖逆将军张勇和提督王辅臣共同镇守陕西,并派出莫洛总督陕西、山西的军务。


这个张勇,就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结拜兄弟。原本陕西军务是王辅臣说了算,现在是王辅臣和张勇俩人说了算,这很容易引起二人的矛盾。张勇到任后,那是故意找王辅臣的茬。那么张勇一个外来户,怎么敢跟王辅臣叫板呢?


那是因为张勇有后台,他老大是总督莫洛,所以他不怕王辅臣。而王辅臣和莫洛又不和,那可想而知王辅臣的日子有多难过。


莫洛把王辅臣挤兑急了,王辅臣一怒之下击杀莫洛。这一下闯了大祸,所以他不得不反。康熙帝知道情况后,一方面派抚远大将军图海前往陕西平叛,一方面下旨赦免王辅臣的罪过。再加上图海曾经是王辅臣的老上级,这样恩威并济,王辅臣就再

度归顺朝廷。王辅臣的归顺,让吴三桂彻底凉了。倘若如此,那么他攻打川北、汉中的战略就没了意义,只能重点押宝湖南。


原本广西的孙延龄归顺了吴三桂,结果朝廷安插在吴三桂内部的特工傅弘烈忽悠吴三桂说孙延龄想要降清,于是吴三桂派人刺杀了孙延龄,命傅弘烈去招抚广西人马。结果傅弘烈占据广西之后,马上宣布归顺朝廷,让吴三桂失去了广西。


虽然在湖南战场上,康熙帝一遍遍严旨要求前线大将速战速决。但是前线官兵倒是一直不着急决战,而是避实就虚,专打吴三桂防御薄弱的地方,留下那些军事重镇就是不打,还不断宣传朝廷的“好政策”希望吴军赶紧投降。因此呢,吴军中一些将领真的投降了。吴三桂分析了一下形势,认为一定是自己的口号出了问题,军中没有了凝聚力。


而且,吴三桂也死了心了,看来朝廷绝不会招安了。


于是在1678年,吴三桂决定称帝,改国号为周,不再提反清复明。然后在吴军占领区开科取士,反而让即将瓦解的军心凝聚了起来,这些军中大将开始想着当开国功臣,于是吴军的攻势又起来了。


不过,不到半年,吴三桂就病死了,享年七十岁。


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吴世璠坚持了三年,从湖南退到了云南。定远平寇大将军赵良栋、彰泰、赖塔等从蜀、黔、桂三路入滇,吴世璠拼死抵抗,最终粮草不济,吴世璠自杀

,三藩之乱结束。

所谓三藩之乱,其实一乱到底的只有吴三桂一藩而已。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历史悲剧。要说影响的话,三藩之乱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


其一,这场战争是清初的一场政治洗牌。从此清朝开国功臣的后裔开始退出政治舞台,除了吴三桂一系之外,尚之信因反叛情节较轻,还曾帮清军平息过一些叛乱,赐自尽。而尚之孝一脉不仅得意保全,而且依然是清廷贵族,只不过没了权力。


耿精忠狼子野心,首鼠两端,被凌迟,其弟未参与叛乱,没有权力,但爵位如旧。



祖大寿之子祖泽清反清被招安,结果见风不对又造反,被尚之信活捉送往朝廷,被车裂。


王辅臣严重焦虑,曾多次自杀。康熙帝严旨图海对王辅臣严加看护,保护王辅臣的安全。但王辅臣还是自杀了,图海报告康熙帝说王辅臣病死。


再算上范文程之子福建总督范承谟被耿精忠杀死,清初这些开国大功臣的后裔都退出了政治舞台。从此康熙朝的大臣就专心致志的玩党争,玩到九王夺嫡,算是玩到了极致。第二个影响是清朝从此裁撤藩镇,福建、广东设省,云南、贵州高度自治,恢复到明朝的土司制度。另外,更重要的察哈尔部的特殊地位被裁撤,改为盟旗制度,让清朝中央集权更加彻底。


第三,其实康熙帝如果想裁撤藩镇,一定有更委婉的方式。即便是想要暴力撤藩,也应该有成熟的方案,让吴三桂在刚反的时候就灭掉吴三桂。可康熙帝只喊撤藩,以为拿住了吴应熊就摁住了吴三桂的命脉,但真把吴三桂惹毛了,他又措手不及,导致战争迁延八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user avatar   zheng-yi-qi-shi-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看康熙对战争的评价,你还会说吴三桂输了? 吴三桂仅仅输给自己的寿命:

“吴三桂兵围永兴城破在旦夕,吴三桂一死,其兵皆退,此亦天意也!”

----《康熙起居注》 康熙45年11月

康熙类似的话,在《实录》、《起居注》等一级文献中还有多处,说明了康熙对当年平定三藩根本没有把握,胸中全无办法,一片惊慌,将三藩之平,完全托于天意和祖宗。
据《起居注》记录,康熙20年12月,康熙这样评价三藩事变:

“八年之间,兵疲民困,幸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

--------意思是:不是上天保佑,吴三桂在关键时刻去世,他康麻子根本不知怎么办

满洲权贵察觉到康熙此处流露出明显的怯懦、无能的情绪,严重不伟光正,于是《实录》篡改原话,改成:

“倘复再延数年,百姓不几疲耶?”


康熙将他人生中最经典的功业:平三藩,竟完全托归于上天之意,而非人力可为,反衬了他的斤两成色。所以,康熙此语一出,权贵大臣皆惊,竟当面指责康熙

“皇上若如此,则怯懦不及祖宗矣!”


只可惜吴三桂天不假年,否则,康熙也活不到这个岁数再去表达感慨了。


最后,附注本文第一条,康熙谈及的永兴之战的经过,这一仗,吴三桂部队已经摧毁了大批八旗有生力量,可惜在围歼八旗以竟全功的最后时刻,吴三桂去世。

吴三桂在世最后一年---公元1678年
这年三月,时年66岁的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登基,国号大周。此时清朝已平定西北,清廷命令穆占为“征南将军”统帅大批满、蒙八旗精华部队,配属汉军八旗和少量绿营兵,实行战略大迂回,从江西、广东方向进占湖南边镇郴州,威胁衡阳后背,这就使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的永兴县,突然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因为,永兴是清军从郴州向北推进的基地,亦是吴军捍卫衡州的门户。
康熙17年(1678)6月,称帝才三个月的吴三桂,调动大将胡国柱、马宝,集中了2万吴兵,向永兴县的满蒙八旗大军发动突袭。
要知道,永兴城聚集的满蒙大军,荟萃着全国的八旗主力、精华,是天下最大的一支战略级兵团,康熙的看家镇国之物。顺治、雍正等皇帝都曾一再指出

“满洲甲兵,系国家根本”、“八旗满洲,乃我朝之根本”

自三藩起事以来长达六年,吴三桂主力与满洲八旗都未曾有过的战略级决战,现在终于爆发了!


可惜吴兵没有人数上的优势,清朝在总体上占据了明显优势。然而,当决战大幕拉开之后,战局竟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胡国柱、马宝统帅下的吴兵势不可挡,军锋锐利。不论正面拼杀,还是对部队的运用、突破点的判断,都压过满洲旗兵,一鼓将永兴城外满清大军的多座营垒全部扫平,满洲、蒙古八旗兵均被打得一败涂地。
满洲正白旗都统宜理布(从一品)、满洲正蓝旗护军统领哈克山(正二品)均被当阵打死。二人以下,大批满蒙武官被团灭:


一等轻车都尉噶尔都(满洲正黄旗),三等轻车都尉盖思海(满洲正白旗)、护军参领觉罗岱衮(满洲正红旗)、原任副都御史缘事降四品官阿思虎(满洲正红旗)、二等甲喇章京巴渣立(满洲正白旗)、前锋参领门都(满洲正蓝旗)、护军参领果色(满洲镶白旗)、署护军参领色赫(满洲正白旗)、委署副参领多尔科(满洲镶黄旗)、刑部郎中衮泰(满洲正白旗),佐领拜桑(蒙古镶红旗),骑都尉佛保住(满洲正蓝旗人)、护军校武都里(满洲镶白旗)、诺穆欢(满洲镶黄旗)、乌喀达(满洲镶红旗)、尼雅汉(满洲正白旗)、索尔敦(满洲镶黄旗)、纳星额(满洲镶黄旗)、图福纳(满洲镶红旗)、伊德(满洲镶白旗)、沙浑(蒙古正黄旗)、库苏里(蒙古正蓝旗);前锋校音达阍(满洲镶黄旗)、瑚什布(满洲正黄旗)、阿尔喀(满洲正白旗)、阿兰(满洲正白旗),副前锋校伯诺和(满洲镶黄旗),骁骑校玛海(满洲镶黄旗)、西扎布(满洲镶黄旗)等; 六品官外山(满洲正白旗)、海兰(满洲正蓝旗),以及校官、七品、八品等一大堆。总计都统1人、护军统领1人、轻车都尉2人、参领4人、副参领2人,均为满人。

死了一堆的满洲“师长”、“旅长”、“团长”,而击毙的“营长”,也就是佐领才仅1人,还是蒙古人,显然这个名单依然是个漏记严重的名单。

另有四品骑都尉1人,校官21人(满洲16人、 蒙古4人、汉员1人)、另六品官2人、七品官1人、八品官2人,笔贴式1人,这些人均为满人。总之,仅见于童屹立从《八旗通志》中摘录出来的阵亡满、蒙将官,就有41人,其中满洲占36人之多,这还是有漏记的情况下。

而吴兵获得如此压倒性大捷,震惊了天下,满洲主力旗兵眼看要被打光了,以至吴兵乘胜进攻永兴时,驻在不远处的茶陵的简亲王喇布、就在永兴边上的郴州的征南总司令穆占,竟都吓得丧胆落魄,眼睁睁看着吴军围攻永兴,就是不敢来援。清军残部在前锋统领硕岱率领下据城挣扎,城墙被吴兵大炮轰塌多次,清兵冒死随塌随堵。但依然难挡势盛的吴兵。 一旦永兴被吴兵攻破,意味着满清在天下最大的一支八旗力量将被成建制歼灭,清廷将失去以满洲兵为核心的力量与汉人军头争衡的本钱。残余的八旗兵将极可能丧失打下去的意志。 因为就在同一年,郑成功儿子郑经,从台湾派兵登陆,以大将刘国轩为统帅,大破满洲八旗于海澄郊外,随后将海澄团团包围。这支满洲八旗兵和永兴的八旗表现完全一样:

城内的三千旗兵不敢突围,一心盼着不远处的满洲部队救援。可城外的满洲兵在都统赖塔统帅下(正白旗,此人正是十八年前厦门大战的覆军败将),大有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党国做风,懦弱不敢来援,只一味发文让被困满兵自行突围,两支满洲部队,彼此之间竟然隔着围城的郑军打起了嘴战,互相推责任(奴儿哈赤的棺材板要摁不住了!)。
最终郑军攻克海澄,全歼满洲兵,统帅博尔济特。穆赫林(满洲正蓝旗、清廷议政大臣、副都统)战死。而城外满兵迫于不敢援救导致的责任,正红旗参领达色畏罪自杀。
可见,整个南方战场,八旗兵战力和意志实际已被打垮,只要吴军再加一把力攻克永兴,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彻底发生有利于汉人的逆转。

据满人贵族《啸亭杂录》的记载,八旗兵的血库在在三藩之役中被放干了,“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以致康熙“憮然曰:‘吾二十年之久,始得获一 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厚恤也‘?”

所以康熙才会那么焦虑,几十年后依然心有余悸,对满洲八旗不得不大量“注水”,大肆从吉林、黑龙江搜肠刮肚,征调大量锡伯族、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族男丁进入八旗,填补缺额。

所以,当初一旦攻克永兴,全歼这支满洲兵团,南方在握的吴三桂很难说不会改变初衷,产生进取中原,趁虚直捣燕都的打算。
然而,8月17日,吴三桂偏偏在这个当口上去世
接到周帝驾崩的消息,前线的胡国柱、马宝大惊,为了在未来政治遗产争夺战中占领有利位置,无心作战,竟置必克的永兴不顾,草草收兵。
从此,将汉人从辫发旗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驱逐鞑虏的机会,要等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了。


不过,吴三桂的反清,毁灭性打击了轻视汉人,迷信满人武力的青年康熙的傲慢。对康熙一生都造成了浓浓的阴影,以至晚年仍未能消散,经常心有余悸的念及。使康熙产生了畏汉、仇汉之心,以致于挫辱太子的汉人老师,更对汉人群臣请求八旗兵归还所掠大批无辜汉民的儿女问题上,态度极其凉薄不耐烦。


user avatar   andysun-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兵力绝对没有清军的两倍,反而是清军在兵力上是占据优势的。

吴三桂在当年降清之后就被编入八旗,到镇守云南时,吴三桂共有八旗五十三佐领,共计旗兵一万多人,外加两万多人的绿营兵,这些军队是吴三桂的账面力量,若是合计军中家眷男丁,吴三桂大约有5万多军队。

当然,这点人绝对不够造反的,到吴三桂旗兵时,其手下兵马差不多已经约10万人,最起码也得有七八万人,不及清军兵力。

其实吴三桂最初也没想造反,作为一个贰臣,他提清廷打下了半壁江山,甚至绞杀永历帝朱由榔,如此情形之下吴三桂的首选必然是就此效忠于清廷。但是在康熙上台之后,康熙皇帝就一直希望撤销南方的三藩,这让吴三桂非常担心。

按照吴三桂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效仿明代的沐英,世代永镇云南,做一个土皇帝。其实凭借着吴三桂的军功,他的要求也不过分。

清廷在入关之时,八旗蒙古和满洲兵加起来也就七八万人,要占领整个国内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清廷对于关内的战事采取以汉治汉的策略。

在入关之初,清军是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帜,宣扬自己是为了崇祯皇帝报仇而来的,这个口号成功地蒙蔽了许多汉人。并且由于李自成的战略失误,导致清军轻而易举的便南下了直隶、山西、山东一带。

在稳定住中原之后,清廷就撕下了伪装,开启了对南明的灭国战争。不过面对着南方复杂的地形,八旗骑兵的优势也施展不开,因此在南下的路途中,一直是八旗汉军在充当先锋。其中平西王吴三桂取陕甘、川渝、云贵,平南王尚可喜取江西和广东,定南王孔有德取广西,靖南王耿仲明取福建。在这一路走之上,清军又相继收编了左梦庚、金声桓、李成栋等南明悍将。尤其是李成栋,接连擒杀南明两个皇帝,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在这几位的冲锋陷阵之下,清军才占领了江西、湖南、广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明就是亡于自己人手中。而在这些人中,吴三桂的功劳应该是最大的,整个西南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平定的,平西王的封号实至名归。



(吴三桂)

不过摄于三藩势力强大,在大局初定之时多尔衮就有意削夺三藩的权力。

顺治六年,有人揭发靖南王耿仲明私藏逃人,按律当斩。不过由于当时清廷还有拿下广东,所以清廷有意对耿仲明宽达处理,但耿仲明则非常害怕,最后竟然自杀了。

在耿仲明死后,多尔衮以耿仲明之死不是善终为由,拒绝让其子耿继茂袭靖南王爵位。直到是顺治帝亲政之后,清廷才准许耿继茂继位。

顺治皇帝亲政后,对于三藩还是比较信赖的,其中平南王尚可喜曾多次向顺治帝提出返回辽东,但都被顺治皇帝挽留了。而在整个顺治朝,三藩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



(在顺治朝时期,三藩和清廷的关系还算融洽)

但是在康熙帝亲政之后,朝廷对于三藩的态度就大为不同。康熙皇帝一直热衷于削藩,希望能够将南方诸省大权收归中央。早在康熙六年,康熙帝就要求吴三国交出西南地区督抚职务,由朝廷统一任命。

对于朝廷的撤藩热议,三藩也都是心知肚明,但吴三桂认为即便是康熙再如何意气用事,也不至于贸然撤藩,干出这等卸磨杀驴的事情。但令吴三桂震惊的是,康熙还真就卸磨杀驴了。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他请求清廷让儿子尚之信袭爵继续镇守广东,随即吴三桂和耿精忠也跟着上书做做样子。

然而让吴三桂始料未及的是,康熙同意了尚可喜的退休申请,但却拒绝让尚之信袭爵,下令直接撤销平南藩国 。并且康熙也一并同意吴三桂和耿精忠的撤藩申请,这下子三藩都坐不住了。

吴三桂在得到朝廷的命令后大失所望,如果撤藩,吴三桂不仅失去了西南地区,就连王爵也不一定保得住。因为清廷已经出现了两次禁止靖南王和平南王袭爵的事情了,倘若交出兵权,那么自己的平西亲王爵位估计也就没了。

想自己为清廷征战半生,为此不惜背上汉奸的罪名,而如今却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吴三桂当然非常气愤,于是决定反清。

相比于清军,吴军的兵力是不占优势的,但吴军虽少,却是兵精粮足,这些人可都是跟着吴三桂南征北战的骁勇之师,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吴军一路连败清军,也很好的证明了吴军战斗力之强,就连八旗铁骑也难以硬钢其正面。

然而吴三桂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犯了个大错误,吴三桂在打到湖南一带时突然停止进攻,没能趁机打过长江,给了清廷以喘息之机。

吴三桂可能真的是老了,他没敢在鼎盛时期北上中原与清军决一死战,也没有继续东下拿下江南地区,这是非常重大的战略失误。即便是吴三桂震慑于八旗的余威,也应该占领江浙一带,拿下了南京这个局势就大为不同了。只可惜吴三桂没能再进一步,以至于此后长期与清军在两湖一代拉锯。

除了吴三桂以外,跟随吴三桂一起起兵的还有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台湾的郑经。而平南王尚可喜却拒绝反清,并攻击吴三桂。

由于尚可喜对清廷的效忠,导致吴三桂还得分出一波兵力防备广东的清军,为此吴三桂开始离间尚可喜和尚之信父子。后来尚之信发动兵变囚禁了父亲尚可喜,随后便投入了反清阵营。



(三藩之乱鼎盛时期局势图)

虽不过,然这时三藩都跟着吴三桂造反了,但是大家却各怀鬼胎,在起兵后不久耿精忠就跟郑经爆发了内讧。

最初的时候耿精忠是邀约郑经一起出兵,但是当郑经率军抵达福建沿海时,耿精忠却认为郑经兵少,因此不愿意再跟郑经合作,导致双方爆发冲突。

作为报复,郑经相继攻克海澄、同安、泉州、漳州等地,导致耿精忠无心全力北上,并造成耿精忠两线作战,给了清军机会。

康熙十三年,清廷派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南下进攻浙江福建地区,耿精忠首尾不得相顾,被迫降清。而在耿精忠降清之后,清军迅速扫荡了福建沿海的郑经军队,至此东南地区的反清势力基本被肃清。

至于尚之信,在起兵后他就没怎么出过力,这位仁兄打着坐山观虎斗的算盘,希望吴军与清军死磕,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但眼瞅着旁边的耿精忠和陕西的王辅臣相继降清,尚之信这跟墙头草也跟着降清了。于是在短短三年内,三路反清大军被灭了两路,只剩下吴三桂一支队伍苦苦支撑。

在几路反清力量都被平定之后,清军得以全力对付吴三桂。不过说实话,吴军的战斗力真的很爆表,在与清军的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只可惜吴三桂此时年事已高,在起兵后的第五年病逝,而他一死,吴军军心大乱,失败已成定局。


user avatar   jiang-zhong-zi-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藩起兵,是清朝入关以后的一个大事件。

在三藩之中,主角当然是吴三桂。

在吴三桂起兵之时,声势颇为浩大。他在云南振臂一呼,即有督、抚、提、镇大员共计二十人响应,且能出兵十余万迅速“接收”西南数省,远非“众才一旅,人唯八千”、没有立锥之地的洪杨之辈可比。不过,周军(吴三桂所建政权名号为“周”)的战绩还远不能和太平军相比,对清朝统治造成的冲击也要小很多,以至世人几乎已经遗忘了那个曾经雄踞一方的吴周政权。

与纵横十八省、坚持战斗近二十年(以1869年袁大魁部于陕北失败为太平天国结束的标记,袁大魁是最后一位打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义军将领)的太平天国相比,吴周并未将兵锋指向中原,而且只坚持八年就失败了,确实有些虎头蛇尾,似乎与其实力不相衬。事实上,吴三桂率部曾与清军大战六次,四胜而二负,周军一度也是占尽优势的,甚至迫使江南的若干清军主帅龟缩坚城不敢出战。那么,吴三桂一伙(不包括尚之信、耿精忠和郑经,他们至多算是平西王的猪队友)为什么输掉了战争呢?笔者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吴三桂一伙缺乏“力气”。

力气,指的就是清、周二国的综合国力。吴三桂一伙力气不足,则指周国的总体实力逊色于清国(康熙帝一方),周国可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远不及清国。

尚之信和耿精忠虽是吴三桂的盟友,但是缺乏斗志,很快就退出战争,其力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吴周所能稳固控制的地盘,不过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五省,外加陕西、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其幅员远小于清国。

吴周辖区,基本就是南明故地,是宇内最后结束战乱的地方,此时远未恢复元气。同样经历了战乱,当天下已定之时,这里仍然是烽火连天的景象;至于其中的四川等地,更是因清军“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的政策而荒无人烟。延续数十年的战争,已使西南地区残破不堪。从人力资源上看,吴周是明显居于下风的。

吴周辖区僻处西南,以山地、高原为主,适于耕种的平原非常少。平地稀少,就意味着难于发展农业生产,在农业社会甚至意味着经济的落后。而山高地险,则意味着交通不便,意味着运输成本高企。如此一来,吴三桂一伙在筹集粮食、运输战略物资方面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有人指出:吴三桂不能乘胜渡江作战以攻取中原,实为最大失策,因为这使他失去了推翻清廷的最佳机会。其实,他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吴周国小、兵少、粮缺、辎重运输困难,根本就无力长驱直入大战一场;如果挥兵冒进,难逃失败的厄运。吴三桂在占尽优势时求和,其实也算是明智之举。对他来说,在人力、物力、财力居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在速战速决的基础上彻底消灭敌人,如果陷入持久战,形势是极为不利的。

再有,吴三桂一伙缺乏“底气”。

与兵雄天下、早有异志的安禄山不同,三藩的首脑似乎从来就不曾有起兵造反的念头,而且从来没做发动叛乱的准备。

处于夹缝中的尚之信和耿精忠迅速降清,固然不值一提。就是吴三桂本人,也是缺乏反清自立的底气的。

我们知道:吴三桂早年乃是边将,却不顾民族大义而引清军入关;他助清作战,因功勋卓著而成为大清的“平西亲王”;他打击南明不遗余力,甚至曾亲自下令杀害永历皇帝;他还与清皇室联姻,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儿女亲家。客观地说,他已经与前朝“恩断义绝”,他已经以实际行动将自己融入新朝,他已经自绝于广大明朝遗民。

他得到了太多,也失去了很多。在享尽荣华与尊荣之时,他也背负了“汉奸”的骂名,也因屠戮反清义士而为人所不齿,也因犯上弑君而声名狼藉。太绝的处事手段,使他早已失去了退路;形势的步步紧逼,使他只能将自己与清朝捆绑在一起。

如果他起兵谋反,便会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先叛明、后反清的无常之人,就会进一步失义于天下,进一步失信于天下。他应该能意识到,自己若起兵,响应者也不会太多。

正因如此,他一直在寻求妥协。质子吴应熊被害之后,和谈之路被彻底堵死,他才迫不得已起兵。

挑起反清大旗以后,天下响应者甚多。这种现象,也许会出乎吴三桂的意料。即便如此,他还是信心不足。他本是有明叛将,又有弑君之恶名,却只能祭出“兴明讨虏”的旗号来反清,以大明的“周王”自居;直到临死前半年,他才强打精神称帝,建立起吴家王朝。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吴三桂最大的硬伤,就在于其异常尴尬的身份;而其异常尴尬的身份,又令其大举反清出师无名。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反清之举不具备道义支撑,不具备足够的底气。

底气不足,使吴三桂行事多有顾忌,也令吴三桂集团的软实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是导致吴周失败的诸多因素之一。

还有,吴三桂一伙缺乏“才气”。

与太平天国相比,周国不仅有着高出很多的起点,而且其内部高层又不曾发生“天京事变”之类的严重内讧,理应在反清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业绩。事实上,周国在清朝发起总攻以后没过两三年就土崩瓦解了。

能出现这种情况,与周国人才匮乏有着很大关系。

就吴三桂集团而言,有能力统兵、长于冲锋陷阵的大将并不少见,但能总揽全局的统帅、可独当一面的英才寥若晨星。

吴三桂反复无常,其人品饱受世人诟病。不过平心而论,其政治、军事才能还是不容低估的。他僻居一隅,仓促起兵,又于罢兵十余年后造反,本来处境十分不利。可是一旦战争爆发,他还是能够有效集结旧部,在多条战线发动攻势,迅速占领数省之地。后来,尽管尚之信、耿精忠迅速归降于清朝,但他依然调度有方,屡挫清军,使自己居于不败之地。吴三桂堪称老奸巨猾,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强劲对手。

至于其孙吴世璠,则与其祖相去甚远。他过于年轻,不曾有过从政经历,没有足够的威望,不具备驾御群臣的能力。吴世璠即位以后,虽然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虽然吴家的旧班底存留大半,虽然兵多将广的局面不曾改变,但因再无雄杰掌舵,凝聚力急剧下降,战斗力大不如前,周军还是节节败退,迅即全军覆没。

吴三桂征战大半生,其集团之内可谓将星云集。然而,其中可堪大用者并不多见。

若说可独当一面者,主持江西战场的高得捷(亦称高大杰、高大节)应该算是一个。高得捷足智多谋,能征善战,屡次大胜,曾统兵占领江西全境。在其打击之下,清帅岳乐、喇布只能龟缩于皖南一带,多年不敢出战。可惜的是,清周鏖战不久,高得捷就因病辞世。

高得捷之外,吴三桂麾下还有一批部将,比如夏国相、马宝、王屏藩、王辅臣、郭壮图、李本深等。他们各有所长,都曾大破清军,攻城略地,取得辉煌战果,也不失为良将。可惜,他们并非帅才,能力有所不足,并不能巩固其既有成果。特别是在吴三桂去世以后,他们不能有效配合,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

至于胡国柱、韩大任、郭壮谋之辈,更是等而下之。他们不能成事,只会给吴家天下带来巨大的损失。

总体来说,吴三桂一伙人才不足,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太平天国总体实力明显逊于清国,曾出现致其元气大伤的天京变乱,后来还要面对远比清军更强大的英法侵略军,所面临的各方压力要比吴周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的战绩还要比周军好很多。何以至此?要得出答案,我们不应忽视双方的人才因素。太平军中的统帅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都具备雄才大略,而这样的人物在周军中是很罕见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一个正在创业的集团来说,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才匮乏,也是一个导致吴周迅速败亡的重要因素。

另外,吴三桂本人缺乏“精气”

吴三桂作为一国之元首,尤其是作为创业时期的元首,对周国的发展轨迹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史实入手,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吴三桂的生死,决定着周国的兴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忽视吴三桂其人的健康状况了。

吴三桂出身将门,明朝末叶镇守辽东,降清以后出征西南,暮年时节镇守云贵,前后从戎数十年。在紧张、劳碌、充满不可知风险的军旅生涯中,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在起兵反清之时,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底,他已经62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对古人而言,其寿命普遍偏短。清朝及清朝以前的国人,年过六旬已算高龄,即使中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帝也只活了69岁。而当康熙帝高调削藩之时,吴三桂也已是风烛残年。

吴三桂身体状况如何?史籍罕有相关记述。从《东华录》《清史稿》的只言片语来看,晚年的吴三桂确实身体孱弱,难经风浪。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已经67岁、起兵不到5年、即皇帝位不足半载的吴三桂突发“中风噎嗝”之症。雪上加霜的是,旋即他又患上“下痢”之病。此后,虽有太医调制,他还是快步走上了黄泉之路。

历史留给吴三桂的时间极短,仅数年而已。在精气不足的前提下,他显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至关重要的创业者,吴三桂只能于风烛之年掌舵;至于其后继者,却没有机会快速成长起来。如此一来,则吴周政权之前途可想而知。

还有一点:吴三桂缺乏“运气”。

夺取天下,当然需要足够的实力,却更需要相当的运气。如果不是群雄风起,如果没有元廷的内讧,朱元璋也不会成为明太祖;如果不是明末局势动荡,如果没有一批降将效力,清军也不会顺利挺进江南。

当吴三桂起兵之时,天下的形势已经与1360年和1640年大有不同。早在1664年,大陆的各路反清势力就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此时,一旦发动反清战争,吴三桂就只能单枪匹马与康熙决斗(耿、尚、郑等人几乎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给他太大的帮助),根本就没机会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稳健路线。这样,他要想取得天下,其难度就绝非前人可比了。

17世纪晚期的清朝,正处在国势上升期,不是可以轻易被消灭的。一个封建王朝,往往是在衰落期被武力推翻的。衰落期的王朝,难免会有一些不祥之兆:天灾频仍、财政危机、党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烽烟四起等等。只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一个王朝才会迅速走向崩溃。而当吴三桂起兵之时,清朝刚建立不久,上至庙堂下至江湖,都没有积累起尖锐的矛盾冲突。与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兴封建王朝发生正面冲突,吴三桂还能与之长期拉锯而不落下风,其实已属难能可贵。

吴三桂的对手,也是不容忽视的。1673年,康熙帝虽然年轻,却已经有效地整合了各路势力,实现了“朝纲独断”。他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生性果敢,勤于政事,知人善任,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遭逢这样的强敌,也是吴三桂的一大不幸。

运气不足的吴三桂,根本就无力光复明朝旧土。他曾致力于与清朝划江而治,其实也算是很明智的。

综上所述,吴三桂力气不足,底气不足,才气不足,精气不足,运气不足。如此一来,吴周政权怎能不迅速败亡?


在知乎的其他文章,列出来与大家交流: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heha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滿淸主要是防漢,害怕漢人通过對外開放,借此推翻自己的統治,閉關鎖國也是為了防漢制漢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说有房产税的地方,房产税越高,学校越好么??


如果担心教育问题,那就搬到房产税更高的地区,或者花更多的钱去私立学校不就完了么……




  

相关话题

  美国现在在走明朝清朝的老路么? 
  1840-1898清廷及国人对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何会失败? 
  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为何感觉像是隔了好几百年? 
  有哪些“不学如清”的典型例子(不学如清,出自左侯,用于批判清朝在文史哲方面不学无术,胡编乱造之举)? 
  为什么有人很恶心清朝,有时甚至不能客观看待问题? 
  如果中国现在有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会怎样呢?更好么? 
  万历皇帝“消极怠工”之后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向君主立宪? 
  美国的FBI跟CIA像不像明朝的东厂跟锦衣卫? 
  如果郑成功北伐时顺利拿下南京,那么恢复大明江山的概率如何? 
  请问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屠城只有清朝为人所唾弃,而项羽和朱元璋等人的屠城很少有人提及? 

前一个讨论
在部队剃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厂家用原厂机油,而有些厂家直接使用市场上的产品?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