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明朝降军面对同胞能忍心挥下屠刀? 第2页

           

user avatar   tuo-ma-si-bu-shi-xiao-huo-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明军没投降的时候也这么干。


user avatar   jymao20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的士绅集团独大,民族矛盾让位于阶层矛盾。


孔有德部,掌握红衣大炮等先进火器,放到现在,相当于战略导弹部队了吧?

在朝鲜,战略导弹部队属于优先供给的部队,就算是国家粮食短缺,部队的粮食也是充足的


但是,在大明,孔有德部北上勤王,路上的士绅集团加上当地的老百姓,拒绝给他们提供粮食,把他们当做流寇一般。

因为士兵挨饿,抢了某士绅一只鸡,当地文官不依不饶,一味扩大化追责,最终,把孔有德部逼反。

孔有德部烧杀抢掠,征集粮食,屠杀同胞。


最后,矛盾无法调和,与满清有血仇的孔有德无路可走,被逼投降满清。

从此,满清的火器领先大明朝,坚城不再是坚城。


——

明朝不亡,都没有道理。

——

一个先进文明,如果各阶层不能调和,一味地美化某阶层,丑化打压另外阶层,必然会衰亡。


明朝的问题,就是士绅阶层被美化,制约士绅的阶层(阉党和皇权)被丑化和消灭,武人集团被士绅集团贬低和打压。

最终,士绅集团独大,社会支柱被破坏。


一个国家,拿公司做类比的话,一个阶层,相当于公司的一个合伙人。

每一个合伙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一个合伙人独大,其他其他合伙人被打压或者逼走,那么这个公司可能会难以维持。

除非这个独大的合伙人能力逆天,完美无缺,能够填补其他合伙人的作用。

但是,明朝的士绅集团,大多数只是嘴炮强,会煽动,会掌握舆论而已。

在满清的汉人部队,曾经被他们丑化鄙视的武人面前,他们的嘴炮毫无作用。


——

反观满清,起家是建州女真,被明朝官僚统治,不仅仅经济上被压榨,而且还被杀良冒功。

起兵之后,恩威并施,团结收编了其他女真部落,蒙古部落,后来,还有大量的汉人部队。出现尖锐的民族或者阶层矛盾冲突后,及时调和,最后,主要依靠汉人部队,征服了大明朝。


user avatar   jin-ru-zhi-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古代历史没有现代民族概念

所以,当时古代也没有现代同胞这个概念意义。

2、一将功名万骨枯,人类历史的另一面就是杀戮历史

中国自先秦开始到1949年,

几千年里的所有战争本质上都是大范围的杀戮,

历史留下的杀戮记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就拿历史上留下的来的记载来说,

先秦时期有秦国坑杀四十万赵军,

项羽屠杀二十万秦军,

西汉时期,

从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前195年西汉建国初,共历10年。

秦朝末年全国有2000多万人口,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都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

大城市的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

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汉武帝在位50多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汉武帝痛心了吗?

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

东汉初期,

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只剩下2100万,损失率达65%。

20年间,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

《三国志》记载:265年,蜀国灭亡,"男女口94万",280年,吴国灭亡,人口245万。

《晋书·地理志》记载:公元280年,西晋统一,统计得人口为1616万人。

当时同时代的人这样描述三国时期的景象:"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按照葛剑雄教授研究三国时期人口的结论是:三国时期户口损失高达九成。

晋朝时期,

公元311年,晋朝时期,刘曜攻长安,关中地区的人口仅余原人口的1%-2%。

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

南北朝十六国时期

北齐,辖有2000万人口,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南朝刘宋辖有469万人口,到南陈灭亡时只剩200万人,损失率达60%。

隋末至唐初时期,

从公元611年到公元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人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

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的4602万人,减到639年的1235万人,损失率73%。

安史之乱时期,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历时8年。

唐朝为夺回江山,竟乞求匈奴、回纥帮忙收复洛阳,应允其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

历时8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

唐朝人口从900万户锐减至200万户,3/4的人惨死于变乱之中,残存者以纸为衣。

公元755年,全国有5292万人口,到760年,全国人口仅余1699万。损失率68%。

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当时唐末有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黄巢占长安,其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

待到官军反扑长安,城内百姓都向着官军,"巢怒,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

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

《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

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

这段历史前后历时80年左右,中国内外一片混战,亿万生灵涂炭。

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

唐武宗(841年-846年在位)时,全国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年-960年在位)进,仅余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宋朝到元初时期,

宋宣和三年(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人口仅剩887万。损失率高达91%。

元末明初时期,

"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南村辍耕录》.陶宗仪.元人。

他们把人肉叫做"想肉",意谓食之而使人想也。

淮右之军"即朱元璋之军。

洪武二十九年,太祖命韩观佩征南将军印,镇广西,节制两广官军。

《明史》评价他“性鸷悍,诛罚无所假”,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派往广西,实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一大劫难。

“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由是境内得安”便是韩观在广西的政策,朱元璋知观嗜杀,赐玺书戒之曰:“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

韩观才有所收敛,

直到永乐年间,随着新帝登基后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军事镇压后,韩观“击斩理定诸县山贼千一百八十有奇”。

仅仅在桂林就屠杀了3万手无寸铁的壮族人民。

朱元璋军屠杀百姓的事在这就不细说了,这都已经被很多人说过无数遍了。

明末清初时期,

到这个时期的时候,当时的人就都变成天使了?

可能吗?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月初九,张献忠攻陷成都,下令屠城三日。

三日过了,停止大杀,仍然每日小杀百余人以树威。

欧洲传教士利类斯和安文思二人所著《圣教入川记》记载,张献忠每日杀一二百人,为时一年又五个月,累计杀人10万,亦不算多。

张献忠在逃离成都前,更是对成都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尽杀蜀人。

《温江县志》记载,温江县由于张献忠的屠剿,"人类几灭"。

张献忠死去13年后(1659年),县里清查户口,全县仅存32户,男31丁,女23口,"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

民国《简阳县志》卷十九记载:"明末兵荒为厉,概成旷野,仅存土著14户。"

清军这边,

嘉定三屠就是题主说的李成栋干的,

再加上扬州十日。

题主,中国历史几千年,你看见哪个朝代的哪个掌权者对同胞不忍心挥下屠刀呢?

江山都是打下来的——古代史书上的说法,

江山都是靠杀戮得来的——这是本质。

别以为只有中国就这样,

这是人类历史的本质而已。

所以,明朝降军有啥不忍心的?

你不能拿今天的道德观点来衡量古代历史,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耍流氓了。

3、明末清初,清军入关的满洲八旗只有几万,各路明军降军、农民军降军却多达几十万,---------------------------------------------------------------------------

给朱家明朝卖命与给爱新觉罗家清朝卖命都一样性质,

明朝朱家嗝屁了,当然要转换门庭了,

记住了,这是古代历史,

是家天下的古代历史!

4、为什么多尔衮下令剃发易服不从者军法从事,而明军降军、农民军降军,比如李成栋,不仅不反抗,反而变本加厉,每战必屠城劫掠?-----------------------------------------------------------------

书上的记载,文人的所谓风骨,那是另一个被人仰望的世界,

现实中,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改朝换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迎接另一个朝代没啥稀奇的事。

所谓的剃发要真的像一些人说的简直是天大的事情,

那么十几万清军能得到明朝朱家天下吗?

要知道,明末人口也接近一亿上下,

不是绝大多数人主动归降,清军能夺了朱家江山吗?

真以为清军是来自赛博坦星球吗?

对于易服来说,

我不太清楚中国服饰历史,

就看过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看完的其中一个读后感就是:

如果有说中国服饰在先秦或者汉朝开始,到明朝还一直保持不变,

不是瞎,就是傻子。

2022年的今天,我们穿的服装跟汉朝时期的服装比,

我们是不是已经完全易服了?

易服比例远超清朝时期。

难道中国人现在就不在是中国人了?

另外要说的是,李成栋独立自主搞的嘉定三屠跟所谓的剃发易服没有一毛钱关系!

原因是激怒了李成栋(不是所谓的剃发易服)。

实际上,扬州十日跟剃发易服也没有关系,

根本原因是因为抵抗,拒绝归降。

另外,要说的是,

明末明军或者归降的明军抢掠百姓是常态,

屠杀那不过是因为百姓对抢掠进行反抗的后果而已。


user avatar   shen-yuan-lao-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胞?

不说别的,就现实,除了家人亲友,你会仅以一个同国,同民族的所谓“同胞”名义无条件相信陌生人吗?

题主是“富贵荣华大家庭”洗脑洗多了吗?


user avatar   da-shi-13-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胞?古人有这种概念?

太平军杀进南京的时候有想过这事情么?

不要把现代人的情感或者说你个人的情感套用在古人身上。

要说战争礼节,确实有,但是这东西越接近现代、战争规模越大、牵连越广,越不值钱。

最讲礼节、操守、荣誉的战争发生在上古贵族战争、城邦战争、仪式战争。

你姓姬我也姓姬,咱俩打仗无非为了几块地,用不着你死我活,约个时间地点较量较量,打输了赔钱割地。。

古希腊人城邦战争,也差不多,就是约架性质,输家听赢家的,不服?再打,没有赢家把输家杀光灭国的。


贵族战争变成王朝兼并战争,王朝战争变成民族战争。。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牵连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残酷

现代人类的战争操守,是因为30年战争与一战实在太恐怖了,各国缔约而成。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现代人和古人是不一样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我举个例子:

“这是那帮孙子的肝儿啊”“你们怎么不吃啊”。。这才多少年?

袁崇焕被北京人生吃了。。。


user avatar   lu-pi-gong-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猜猜戚家军是怎么灭绝的?

被欠薪的戚家军受骗,解除武装后被明军杀个干干净净。

明末的历史不能细读,不然你都会怀疑这么烂的王朝怎么居然能撑这么久还不灭亡。


user avatar   guang-she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相比今天吃饱喝足上网高谈阔论的网友来说,明军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明天怎么不让自己和全家活活饿死

根据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指标,我国成年男性每天所需热量为2250-3000大卡,成年女性为1800-2400大卡,儿童变化很大,但是平均不低于1500卡

就拿一家四口来说,其他三口需要摄入5000大卡热量,士兵因为需要训练消耗3000大卡热量,一家一天需要消耗8000大卡热量,大米热量是每100g346千卡,换算下来需要4斤大米,一年下来差不多1500斤大米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记载明朝一石约150斤,1500斤差不多十石

(明朝一斤600g,但是粮食需要脱壳,所以食用部分差不多也就500g)



而明朝末年的米价各地大相径庭,一般是离江南越远的地方米价越贵,而明朝大部分的军队都在九边和京师,基本上都在米价最高的地方了

崇祯后期江南米价都疯涨到四五两一石了,比万历前期0.25两一石足足涨了20倍,而江南粮食漕运到京师,再转运到九边,粮价翻三倍太正常了,九边京师的米价基本上百分百破十两了

崇祯十六年,华州百姓程进昌等十几人立了《感时伤悲记》的石碑。碑文记载了粮食价格,如:“稻米粟米每斗二两二钱,小麦一斗二两一钱

十斗一石,陕西华州粮食每石二十多两,而陕西又是穷地方,老百姓倾家荡产买得起几石粮?

每石十两,十石粮食的价格就是一百两白银,也就是要满足食物开支,明军士兵的收入不能低于一百两白银



据《经略复过要编》记载,当时关宁铁骑一个步兵的收入是每个月1.4两白银,外加半石大米。

这基本上就是大明军队最高标准的薪水了

每个步兵一年粮饷六石大米,还差四石大米,一年军饷16.8两白银,要买到足够的粮食需要大米每石四两,而事实上大米粮价远远不止四两

所以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依然没办法养家糊口



第一:醒醒,大明朝一年二千多万税收,八百万要砸到辽东,还要养宗室,其他九边待遇连关宁铁骑一半都没有,待遇不够也就算了,关键是军饷粮饷拖欠还长年累月,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发都是常事

第二:醒醒,上边的只是食品开支,盖房租房要不要钱,被子衣服要不要钱,柴火炭等燃料要不要钱,油盐酱醋茶要不要钱,生病吃药要不要钱…

第三:醒醒,上边的只是名义上收入,你总不能指望内阁,司礼监,东厂,锦衣卫,都察院,吏部兵部户部工部,总督,巡抚,总兵,游击,参将,千户等等都是清官吧?军费能发三成到底层官兵手上就不错了



大明绝大部分的军队直接被抛到了生死线以下,已经到了卖儿卖女,全家饿死的地步

都这样了不去杀不去抢,难道真要自己全家活活饿死吗?

然后有良心的真就活活饿死了,没良心的烧杀抢掠杀良冒功逍遥快活,然后这帮没良心的先投大顺再投大清成了南下先锋,从山海关抢到缅甸


user avatar   tuo-er-zh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我寻思

从来没有人问黄巢 怎么能对同胞狠下屠刀吧

都是封建帝制怎么就明朝末年那么特殊……

天天有人拿近现代民族主义去套华夷之辩问这种离谱问题……

再说两村械斗都能杀的人头滚滚

兵过如篦你当是开玩笑的吗?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问题在乱世是常态的,在眼前的暴利面前,什么都可以出卖,道德,秩序已经不复存在的乱世里,能琢磨着活下去,并且多捞一笔才是真理。

不说明军降军了,哪怕他们没投降的时候,对自己辖区内的百姓,也是说抢就抢,说杀就杀,同胞什么的,抱歉,没那种概念了,因为自己手里有到,而且抢劫杀人还能获得收益,那就是管你同胞不同胞了,我为刀俎,你就是鱼肉,统统杀良冒功。那个年代,百姓的生命不比一只蚂蚁值钱,虽然在明朝,当兵的地位低下,饱受歧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是暴力机器的一份子,他们可以用暴力去威胁那些毫无反抗能力的群体。在暴力领域,他们对没有反抗能力的百姓面前,就是大爷,这就是人的兽性,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已经不是人了,这个情况下,底层人几乎都是靠兽性的本能生存了。而在乱世里,你也有可能被没饭吃的老百姓群殴致死,做成人肉欧尼酱。

在欧洲的雇佣兵世界里,也是如此,即便没打仗的单子,雇佣兵们也会洗劫村子,欺男霸女。更极端的则是17世纪的30年战争,华伦斯坦的雇佣兵团所到之处,全村挂树,没错,凡是被华伦斯坦的部队经过的地方,不会有活口,财富洗劫一空,民房,田地也被烧毁,村民全都被杀死,然后挂在树上。这时候,那些雇佣兵也没有因为这些无辜的村民是他们的同胞而手软,反而还得给他们扣上异教徒敌人的罪名。(当时德国境内分裂为天主教区和信教区,两区人互相仇视)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靠,你不会以为现在的中国人就不打中国人了吧。还同胞,同胞是不杀人的原因?路上碰着个外国人就能杀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钱谦益? 
  秦统一六国后,嬴政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那么为什么不叫三五呢? 
  中美互相关闭一个领馆,谁的「战损」更大? 
  中国古代女性不改嫁谓之守节,男性称为什么? 
  明朝为何罢子爵、男爵? 
  如何评价电影《大明劫》? 
  国外有哪些与中国皇帝有直接关系的考古发现? 
  哪位亡国之君为避免亡国做出了最有成效的努力? 
  中国崛起过程中,遇到不利的外部环境,该如何克服来发展? 
  既然战争是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行为,那为什么普通民众还会有很高的战争热情? 

前一个讨论
五卅惨案的全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陕西 江西 辽宁 重庆gdp相差不大,谁能笑到最后?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