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辩论日久,看这问题如一剂反思
本队过往,常常深陷于想要深深思考的魔障,结果多是立论繁复,语意夹缠,姿态傲然,交锋狼狈 - 这本身其实未必是深,而多是想要深的累。那些年,我们常常失败,却依然自负。
那当然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只是过后想来,我们所谓“深度”,常常不过是为不能深入浅出的能力不足寻找的莫名清高,和永远把失败归于怀才不遇的无聊情怀。
本来嘛,以个人而言,辩论之快乐在于意趣,可是既然投身赛场,强说看淡输赢,不是怪,就是作了。何况一支队,如非致力于成功,根本少有深入的机会,也不会真正有靠得住的深度。
辩论既然是主观评决的赛场,评委的喜好与准则,本就是规则的一部分,投其所好,也是极正常,且极重要的战略。他们对深与浅的偏好,也不过是这战略的一部分。不尽客观的评判准则,不是此处才有,又何必只在此处抱怨。
因此,问题没有特定成立的时刻,也没有一直正确的答案。倒是任一坚定回答,都有危险。自懂得责任二字,大抵不敢再说但求广布真知灼见,不计成败。可如从此放下深度,亦是另一种辜负。
有许多我念念不能忘怀的失败,也有许多开悟,意义远在输赢以外。孜孜以求的,不只是遇到更“懂得”的评委,也是让评委更懂得。
不过,如要两者冲突才能看清取舍,有些魔障,是看不破。
印象极深的一例,问西方是否应该武力干预伊斯兰国,我们说不,是签运,也是真心。我知道详诉历史,妄议宗教,得来不过是繁复夹缠,打来一片无力。无意再借深度解释失败,对方攻得凌厉,其实我别无良策。如果彼时放弃深度,也未见得就能更靠近胜利,只大概不至于如当时那般激愤悲壮。何况,有的“深度”,是我们真的信。那是关乎人命的乱局,是当下此刻的惨事,虽然不过一场比赛而已,人微言轻,也有的回避,是不忍为之。
汲汲于胜利者,终有底线,也有执念。果然是一个双子座,夹缠不清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