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第2页

        

user avatar   bi-xiao-tian-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博之后发现,博士一眼就能看出来别人是不是博士,简单的交流几句就能分辨出这个人科研做的水不水。现在我就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大家。


一、聊天分辨法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你说过的话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高手聊天,只需要简单交流几句就能聊出对方的真实水平。一个发了3篇Nature的巨巨和一个课后习题都要看参考答案的辣鸡,其谈吐和气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正统博士通常说话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话中英夹杂


其实我个人并不喜欢在聊天时突然插一个英文单词,很容易给人一种平白无故装逼的印象,招人反感。但是博士在学术交流当中有时候不得不夹带英文,这并不是装逼,而是生活的日常。


科研中有的单词很难恰当翻译。比如教授课后布置了一个project,你翻成工程?计划?任务?都不准确。


Project一般指一个需要和同学组队分工看文献写报告做成果讲PPT的大作业。但如果你和同学说:“我们老师布置了一个需要和同学组队分工看文献写报告做成果讲PPT的大作业,你要不和我组队?”你是找不到人和你组队的


像这样的约定俗成的固定说法还有很多。比如博士发文章一般说发paper;讲PPT报告一般说做presentation;学术会议的口头报告叫讲oral,站墙报叫做poster;在《科学》上发了文章会说发了篇science,避免人家去CCTV找你参加《走近科学》。


能恰当运用英文的博士一看就是学术圈里的老江湖,但如果乱用英文的话就会暴露水博的属性,我举几个例子:


高级博士:下午我有group meeting
弱智博士:afternoon我要去组里撕逼


高级博士:明天我有个assignment要due
弱智博士:tomorrow我有one作业要交


高级博士:给我看看你的data
弱智博士:let me look look你的数据


高级博士:这个session结束后我们先coffee break
弱智博士:This分会场over了咱们喝个咖啡休息一会


高级博士:最近PNAS的IF升得挺快
弱智博士:Recently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影响因子go up up


总之,聊天时的英文夹杂情况可以真实地反映一个博士是否地道,大家不妨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下。


2、互相有独特的称呼


博士之间通常拥有独特的称呼,这也是表明他们高贵身份的方式。比如材料界被引最高的男人杨培东,博士生们提到他时一般称呼Peidong Yang或者PD Yang。


这是因为理工科发paper一般不去知网,而去国外期刊,署名按英文名字和姓倒过来。这种称呼方式不仅是遵循期刊的习惯,更是表达了对大佬学术地位的尊重。


像我的好朋友蔡达理,我们在谈科研时都叫他Dali Cai。这种看似浮夸吹捧的叫法,其实抒发了我们对他发paper的崇拜和鼓励。


此外,教授们的牛逼title帽子常常是博士们望梅止渴的对象,比如院士、长江、杰青、千人、优青……因此在博士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还会根据对方的学术成果来称呼对方为某院士或者某长江之类的。


比如王师兄是学术大牛,影响因子好几十,我们就会尊他一句王院士;潘同学发了几篇普通paper,我们就叫他潘长江;张同学只发在一般的刊物上那就只能叫张青千…以此类推...


当然这只是博士相互之间的调侃,寄托了美好的祝愿,就和女生们会以刘昊然的宠妃或者是王俊凯的正宫自居一样。虽然这个阶层的划分听上去好像宫斗戏...



3、有专用的缩写暗号


缩写,是饭圈文化中史诗一般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圈内人的暗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反侦察性,广泛应用于爆料明星的八卦上


说的应该是朱棣和朱允炆


但其实在博士圈,也有这样的缩写文化。


青年教师——青椒;

博士后——博后;

第一作者——一作;

细胞、自然、科学——CNS;

影响因子——IF;


最近网上比较流行缩写是KKP,意为看(K)看(K)paper(P)。但博士用得很少,一般都是沙雕网友给别人的论文查重时用的,不能作为博士判断标准。


4、 攀比组内条件


博士生评价一个课题组的福利好坏,主要看老板性格好不好、工资高不高以及出国开会的机会多不多。这三点也都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是真博士还是假博士。


比如在一般人眼中,push的反义词是pull,但只有真正的博士才知道,老板push的反义词是nice


你还可以问他的工资,真正博士的工资不会超过两千五。超过两千五的肯定在跟着导师搞横向项目赚大钱,这是每天憋自然基金本子的博士们所不齿的。


博士们还会攀比参加学术会议,毕竟这是难得的公费旅游机会。而会议的地点就决定了其牛逼程度。一般来说地方市<北京市<国际大都市,比如纽约国际膜分离大会听起来就比亦庄研讨会要牛逼一些。


如果参加了国际大会,博士们往往会忍不住告诉他人,以此暗示自己的学术水平是足以拉到世界级的大平台交流的。但又不能直接说出来,否则吹嘘的痕迹会略显严重。举个例子:


字面表达:香山EWM会议之后的晚饭在白家大院,那里的表演很棒
实际意思:老子被邀请去了国际膜工程会议,之后还在人均500块的地方吃了饭


总之就是去了什么学术会议不直接说,但会貌似不经意间提一下会议的周边,比如茶歇、饮品,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和见识。当然特别没有见过世面的还会专门写一篇公号文来记录,毕导这个号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这么诞生的。




二、行为辨别法


博士浸淫学术多年,最擅长的就是将学术和生活融为一体,行为上难免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蛛丝马迹。比如我现在即使倒一杯可乐,都会把有字的那一面捏在手心。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明显特质


1、码字快


码字是一个人学术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博士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硕士的淬炼,写过的论文报告不计其数,码字能力也被锻炼得非常强悍。


在稚嫩的本科阶段,可能还会对1000字小论文抓耳挠腮,经常出现脑中千千万,下笔全不见的窘状。




六节课才憋出了标题...


但对于博士动辄十几万字的论文来说,容不得一丝怠慢。在读博后期,一切醒着的时间都可以码字,任何姿势都是码字的最佳造型。站着可以码,坐着可以码,只要有一台电脑,哪怕是体育课,我都能在下课前写完一篇5000字




随时随地都可以码字


毕竟根据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打字慢的博士都会延毕。


2、PPT简洁


除了码字之外,博士们在PPT制作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心得。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的PPT风格也越来越宁静致远





本科生的PPT背景花里胡哨,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硕士生时期用了统一的背景模板,但还是不够专注;只有博士生的PPT,方能完美诠释“大道至简”!


没有背景,更没有动画,将做PPT的时间挤出来做实验,这才是一个博士生的追求!


3、学术尊严高于一切


对于博士们来说,别的方面可以没有尊严,但学术尊严一定要用生命来捍卫!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博士朋友撸串喝酒,瞎聊的时候随口问了一个高分子和碳纳米管的掺杂问题。当时他没有什么答复,7天后他拿着一叠厚厚的草稿纸和文献在学校食堂找到我,神秘兮兮地对我说:“上次那题我算出来了!!!”


这就是博士。你让他分辨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他会微笑坦诚地告诉你他不懂,但只要涉及到专业相关,就会拿出12分的精神对待,只要有没解决的问题就会不吃不喝没日没夜的去思考。


所以每次我室友让我还钱我都会给他出一个专业问题,现在他已经在学术圈已经混得如日中天了。


4、热衷学术型聚会


对于博士来说,聚会分为两种:尬聊型聚会学术型聚会


在普通人的联谊聚会上,博士们表现得如同一个内向的孤独患者。但一旦到了学术型聚会,他们就会放飞自我,如同花蝴蝶一样穿梭在人群中,积极与周围人讨论影响因子课题方向老板牛逼


遇上了好看的小姐姐,博士们也不会轻举妄动正面出击,而是先去看看她们的ResearchGate(注:一个发学术动态的知名科研社交网站),了解了解学术水平。


如果小姐姐的学术水平高,那太好了,以后在一起了我可以多多向她讨教;如果小姐姐的学术水平一般,那太好了,以后在一起了我可以多多提供辅导。但就事实而言,大多数的博士还是比较容易孤独终老。




三、外表辨别法


在言谈举止之外,博士的表面特征也非常明显,让人不用知网就能一眼看透。在这里就为大家提供几种识别方法,包教包会,一秒鉴博。


1、衣着上


在乍寒还暖之前,请大家认真回想一下你身边的博士生,过去的那个冬天TA换了几件大衣?但凡有数字超过3件的,我就把我英文名倒着念。以我自己的冬天为例




流水的内衣铁打的外套


可能有人就疑惑了,在夏天都不用穿外套的时候,怎么辨认呢?其实也很简单,你会发现在圆领V领鸡心领遍地开花的今天





如果这些衣服还都来自JACKJONES,那么恭喜你,他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原生态博士!


2、造型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镜,堪称是心灵的窗帘。博士生的窗帘往往都非常的朴实无华。




从这张合照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他们一般都会戴着古典长方形、没有边框、透明无色超厚镜片。所以,如果有人带着造型别致或者特别好看的眼镜,那么他很可能不是一个博士,或者学术成果相对辣鸡。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博士的知识水平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是隐形眼镜是他们的盲区。对于博士而言,把一个圆片片戳进眼睛里比过柱子更令人痛苦。


3、发型上


在所有的外表特征中,头发是最突出也是最好识别的。从这广为流传的图中可见一斑。




同样的,博士们也很少烫发染发。因为发式花样越多、耗费的打理时间越长,说明学术压力还不够大,学术水平有待提升。如果你染了个五颜六色的头发,在导师眼中



当博士生说去剃头,也就是字面意思的剃头。对于他们来说,花了同样的钱当然是剃的越多越会划算,不过我发现一个诡异的事实:博士们的发际线都很方……


总之,这就是我在读博以后懂的一些经验,两个博士之间的生物电流,大致如此吧。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毕导”,为你展现一个理工男的风骚脑洞


user avatar   shang-xiao-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说我们人文社科领域。

大多数博士生都只是技工,教条主义训练出来的机器人。因为,研究的本质是被机构化的,并服务于机构背后的利益,所以极端专注于特定具体的课题。这导致很多博士生的视野相当狭窄,甚至超出一般人想象。

所以,就博士要毕业而言,你可以选择一种很“聪明”的方式,也就是说博士生只需要严格按照课题需求,只读只了解自己课题相关的内容,这也导致了他们的世界观几乎不成长,甚至异化成某种狭隘的定式。但是要毕业却更加容易,甚至发表出版都更有效率。

也有种就是你可以选择一种“很蠢”的方式,广泛地吸收尽量多的知识,重塑自己的世界观,就像修一套内功,再从再造的世界观里回头看待自己狭窄的课题,从而把它做好做满,让它成为宏大人文领域里的一点进步。但这种方法几乎不可能,因为人文社科领域太老了,书太多了,除非你极端聪明努力,不然一定延期甚至没法毕业。而且没法保证发表。

结果就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前一种,让他们简直狭隘到夸张,一旦出了他们极其狭隘的领域,就显得如同弱智,经常说出缺乏常识何不食肉糜的观点。


user avatar   tiancao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9.21更新。

读博到最后一年了,国内国外都待过,遇到过各种老板和同学、同事。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科研相关。

客观方面来说,

  1. 一个好老板是博士生涯顺利的必要条件。

一个为人和善、专业知识丰富、学术圈人脉广泛、国际名誉很高的老板是可遇不可求的,甚至只要满足其中两条就可以称得上好老板。但是大部分老板一条都沾不上。一个好老板可以在博士道路上指明前进方向、在遇到各种困难时给予帮助。

2. 努力很重要,但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的课题方向会严重影响论文的产出、发行速度和影响力,不谈陶哲轩这样的天才,很多学术大牛也只是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我老板经常说,如果他提前知道xxxx方向会这样,他早就敲实验室所有人的门,强迫他们换方向了。

3. 老板不是老师,这一条特别适用于国外

老板给你钱,不是让你无限制学习的,也不是帮你解决难题的,更不是看你骨骼精奇让你拯救世界的,而是让你给他解决难题的

“It's your PhD,not mine!!”

我甚至见过国外老板觉得学生做的不好,报复学生,不给学生已经得到的奖学金签字。尊师重道?想想就好,尊敬是相互的。

4. 研究是孤独的,圈子是很小的

全世界真正深入研究你的课题,还活跃的人,很可能就只有3,4个组,10来个人。组会的时候,基本都是你在给老板科普进展,他人的和自己的。 Review论文的时候,看一篇,哦是他,另一篇,咦怎么还是他?? 下次开会见到了问问他怎么这么能写。。那些没有什么好文章,只是到处水一篇换一个地方的人,是不被认为在这个圈子里的。

5. 英语很重要,文字一定要精准

我和老板曾经就co-existence 和 coexistence 哪个是正确用法争论了30分钟,后来我去查了相关的几个组的论文,选了被使用最多的一个。写科研文章不是文学作品,看论文的人也没空去做阅读理解,千万不能让别人有自己的理解,一定只能看到你的想法。英语好的话,从另外一方面来想,做得好不如吹得好。这句话不是在开玩笑。

6. 做人和研究同等重要,国际声誉决定一个学者的上限

做具体研究时的圈子很小,小到几乎所有人都认识。甚至某些教授对学生好不好,下次开国际会议间隙的时候都可能会被八卦。因为学术圈阶级很固定,对等级差不多的研究成果,没有固定衡量标准,没有标准就几乎是人在决定这一切。Peer-review 叫 同行 评议,看到熟人很可能给友情分,看到不喜欢的人会拖稿或者直接拒。因此,声誉和道德几乎是约束学者不滥用权力(review,publish等)的唯一标准。。。国际学者应当对声誉有洁癖。相信我,你不是足以忽略这一条的天才。

7. 请相信大部分审稿人都是在帮你完善论文

论文大修的意思是准备接收,好的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意见其实是在帮助你思考哪里做的不够好,并不是给你发文章设置障碍。审稿人错了要据理力争,没必要低人一等。Response Letter 比论文修改稿要重要的多的多,每一个comment请直接正面回答疑问,不能无视,能在Letter中写清楚的就不要写参考原文。Letter的作用是让审稿人省力不需要再详细看原文,如果让他们再仔细看可能会给更多comments,再来一轮大修。

我觉得这个图能很明显表示review 之前和之后,文章的对比。

----------------------------

9.21 跟朋友讨论有感而发,更新一下

8.请始终记得文章只是科研的副产物

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界评价体系都有问题,国内的尤甚。。。首先要做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才是发论文。灌水其实很简单,但是最好言之有物。。。

我自己也不好评价拼命灌水发文章,还是去做深入的研究是对的,毕竟科研评价体系在这,拼命灌水也有可能灌出奇效。。

但这个选择可能还是要看大家对自己的追求吧。。。说的过分点,博士其实还是看老板自己的追求吧。。。。

--------------------------------

主观来说,

  1. 交朋友很重要,倾诉很重要,业余爱好很重要

读博士天天都在看论文做实验,很容易与社会脱节。孤独与寂寞更是会一直陪伴,交流讨论、有一个业余爱好才是最好的解压方法。

2. 要保持心情愉快不抑郁

同上一条,自己做研究会有很多很多困难,如果没法与人交流倾诉,再考虑到未来不确定,能不能毕业,心情脆弱的话很容易陷入抑郁。尤其在国外,交流不畅可能会让这个问题雪上加霜。

3. 严谨,谦虚,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很难在科研路上走远。要相信自己的成果,相信实验事实,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做出影响世界的成果很难,需要天分和时机,但是一般的成果主要看努力程度。很多大牛都是有一种偏执的自信,这不是个例。但是最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清高和孤芳自赏,不要随便批评别人的成果,除非已经有了十分确凿的真凭实据。如果有十足的证据,那就一定不能谦虚,科学不是艺术,错就是错,对就是对。

4. 最好有自我约束和自我追求

科研是一个很主观的工作,一个课题只有你一个人做,做的够不够好很多时候都只有自己知道。有的时候,做的差一点足够发论文了,老板那里过得去,但是自己呢?这或许就是好的博士跟平庸的博士之间的区别。


PS。科研狗卖萌求赞,真心想了好久啊。


user avatar   fourtyt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博士真的不博,不如叫窄士,每个人的领域是如此之窄,同专业同方向,稍微不一样的课题都觉得隔行如隔山。


user avatar   qd6pwu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贴一篇庄子的节选。庄子真乃神人,几千年前的故事套在今天的博士生身上我觉得竟然意外的形象。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植成熟,果实容量有五石大;用它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提举;剖开来做瓢,它又太大没有可放的东西。这葫芦并不是不大,我因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打碎了。”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宋国人善于制造不龟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一个客人听说此事,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宋人召集全家族人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收入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以获得百金,就卖了吧。’这个客人得到药方,便去游说吴王。越国起兵入侵,吴王派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割地封赏了他。能够使手不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系着当做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没有东西可装呢?可见你的心还是茅塞不通啊!”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把它叫做樗。它的树干疙瘩盘结而不符合绳墨的要求,它的小枝弯弯曲曲而不合规矩,生长在路旁,木匠都不屑一顾。现在你的话夸大而不实用,大家都不愿意再听了。”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说:“你难道没有看到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低下身伏在地上,伺机猎取出来活动的小动物;东窜西跳,不避高低,往往触到机关,死于网罗之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子好像天边的云。它该算是大的了,却不能捉老鼠。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还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寂的土地上、广漠的旷野里,任意地悠游于树旁,怡然自得地躺在树下;不会遭到刀斧的砍伐,没有东西来伤害它,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哪里还会有什么困苦呢?”


我深切地感受到,现在大部分博士所做的东西不就是上文中的不龟手之药方吗,相当一部分研究工作者也安心做着“漂洗丝絮”的事情(包括之前的自己),被自己的学识所束缚,对于自己真正的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是有潜能的。

在博士的前四年半,我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些知识反而成为了我思想的包袱,束缚了我自己,因为我在潜意识中给自己的职业限制住了,觉得以后出去还要做博士期间的东西,继续做科研,然而内心其实有更渴望的东西。在经历很不少事情与思考之后,我彻底赞同了庄子这篇文章中的观点。

我的博士学位就是庄子故事里面的药方,难道我一定要靠“漂洗丝絮”为生吗?显然不是。就算我没什么用,只要我能养活自己,像庄子第二段中的那棵田野正中的树,安静地享受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人烦我不也很好吗?自由的人生应该是做感兴趣的事情,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被自己的学历和知识束缚。


user avatar   zr95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博士毕业已经快六年了,距离博士入学已经十一年的时光,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读博还是工作都能够给人一定的成长。后来回想起来的时候,整个博士生涯其实对个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的,除了学术上的一些进展之外,对人生或许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这些年来时不时地也会写一些文章和回答,但是每次回头看前几年的文字,总觉得当时对生活的理解还不够。这次的文章或许几年之后也会觉得十分略显不足,但还是有必要记录下来,毕竟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人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好的导师就是成功的一半

古人云:“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位靠谱的导师在博士生阶段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在读博士之前,笔者一直觉得教授们都比较靠谱,虽然偶尔有不靠谱的导师但也是极少极少的比例。但整个博士阶段读下来,无论是身边的同学,还是网上的吐槽,都能够看到不少导师不作为甚至作恶的案例。见过长期拖延学生不让其毕业的,见过跳槽之后把学生放在原校不闻不问的,还见过把学生的论文送给其他人的,甚至还有博士生毕业之后拒绝给博士生写推荐信的导师。在博士阶段,学生对导师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导师决定了这位博士生能否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学术圈的某些圈子是非常封闭的,常见的情况就是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一起做类似的课题,大家一起来瓜分这块蛋糕。如果博士生毕业的时候没有还不错的论文,导师的推荐力量又十分有限,那么博士生最终在学术圈肯定是找不到教职的。导师想让博士生找不到下家有无数种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博士生的生存更加艰难。

之前读书的时候就听一些老师说:“做数学科研就是加入一个又一个的俱乐部”。想要圈子里面的人带着新人玩,除了新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的引荐,而这个引荐的人通常来说就是博士生的导师。如果导师并没有将博士生引入到这个圈子里面,那么博士生到最后也只是一个圈外之人,需要花费比想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进入圈子。审稿人和编辑的数量其实是有限的,通常来说都是圈子里面的人,对于一些差不多的学术成果,其实就是看圈子里面的关系和面子了。

一个优秀的导师,很乐意将博士生,硕士生的出路贴在实验室或者个人主页上,即使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贴出来,也总能够在学术圈看到这位老师学生们的身影。例如频繁活跃在各个学术论坛上,不停地有论文发表,与各种各样的学术大佬们都有交集。如果在学术界基本上看不到导师的学生们在活跃,甚至也找不到哪些学生是该导师带出来的,那说明这位导师最多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在培养学生方面实在是糟糕透顶。

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最好是能够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上面,而不是加入一个快要死气沉沉的方向上。例如,在 2010 年学习人工智能,或者在 2015 年前在一线城市买房子,随着行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只要搭上了这一趟顺风车,以后想不发达都挺难的。当然,如何选择方向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每年或许都有让人财务自由的机会,但是能不能赶上就看运气了。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靠纯读书就想发达的日子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读书读到了一定的境界估计还是可以的。例如某人能够拿到 IMO 之类的奖牌,然后美国牛校博士毕业,一般情况下最终也不会太差。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年还在读本科的时候,私下聊天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就说:“男怕入错行”。当时没有理解其深意,后来逐渐理解了,但是总感觉走了弯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在相同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下,能够拿到的回报明显是更多的。

避免抑郁症

读博士是一件长达四五年的事情,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黄金时光,但是在科研的道路上通常没有一帆风顺,更多的是铺满荆棘的道路。这条荆棘的道路不仅来自于困难的科研课题,还有可能来自于同学,师门,学校等诸多环境因素。科研的路上有人陪伴固然是好,如果实在是没有人陪伴,那就只能够一个人奋力向前。在奋力向前的过程中,由于科研经常会给人带来各种困难和挫折,因此对于博士生而言,如何避免抑郁症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回想起当年科研的经历,每天早上醒来想得并不是写多少行公式,敲多少页的论文。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天的失败。毕竟作为一个有一定科研理想的博士生,实在是不愿意做那种可以随时添加条件的论文。如果是做有一定难度的论文,就一定要学会面对失败,学会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在失败中站起来奋勇向前。但是人的精力和意志力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除了师门的人之外,还是要多去认识一些其他院系的朋友,工业界的朋友。这种时候不仅能够开拓眼界,在关键的时候还能够找到人出点子,甚至在困难的时候进行倾诉。倾诉的对象最好是跟自身没有利益冲突,也不是身边的人,这样的话也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毕竟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利益冲突,很可能之前所维持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保持自己的节奏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时区,在不同的时区自然要做着不同的事情。在读博士的阶段,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和硕士毕业的同学说不定早早回家乡娶妻生子。这种时候如果去参加同学会说不定反而会感到不愉快,毕竟别人已经在十八线城市买房安居乐业,博士生还在国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每个人的生活节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早早结束读书生活踏入社会,有的人却要拿到博士学位才开始第一份工作。每一种选择都是一种人生,实在是没有必要一直互相比较。一般情况下,早几年晚几年其实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差距。

在读书期间可以多享受生活,无论是各种健身活动,还是各种社团活动,多参加总好过不参加,毕竟天天做科研也不见得有特别突出的结果,把科研融入自己的生活反而有可能做出更好的结果。无论是在办公室,游泳池,餐厅,咖啡馆,还是其他地方,都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当年科研的时候,就有导师不准学生换科研课题,只准学生做一个题目直到毕业为止。美其名曰:“不能够轻易更换课题”。该导师在学生发现该课题难度过高,甚至要求增加一个 Plan B 都果断拒绝。不过该学生还是能力较强,即使在种种阻碍下依然能够完成课题。但是这则故事一旦事后回想起来,就会发现这种没有 Plan B 的做法完全是进行赌徒行为。不过导师和学生毕竟也不是父子关系,坑一个学生对导师来说也没有任何成本。

对于一个人而言,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留有 Plan B,也就是原来的方案和计划一旦执行不成功,有没有退路可以走。这种退路可以是去工业界,也可以是去做学术圈的其他研究方向。在做科研题目的时候,最好不要只做一个课题,可以在有时间的前提下同时开展多个课题,毕竟多路出击总好过吊死在一棵树上。博士生对导师也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说不定导师的作用就是给个论文课题。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遇到一个坑的导师也不要把自己的前途放弃了。

读本科的时候笔者不太理解为什么数学系要开设 C++ 的课程,后来回想起来发现,这完全就是给学生安排的退路,一旦数学做不下去,还能够考虑一下编程的工作。在读本科,硕士,博士的时候,除了本专业之外,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其他专业的课程,这样有利于扩展自身的知识面,遇到某些困境的时候不至于走向绝路。(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doctorba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回答系刘博士(中山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撰文作答:

我记得我一位博后师兄说的一句话:有些道理,不读博士,难以认同,读上了博士,感同身受。

这句话,在我读博以后,很是认同,很多事情确实是要自己真正地感受,去体验才能明白和了解。

这个问题,我还是想结合自我的经历分享以下读博后的感受,毕竟早懂比晚懂总归是要好的, 虽然不及亲身体验感受深刻,但可以给准备读博和将来打算要读博的人一点小的建议和参考,以便日后可能更好更快地进入博士的工作生活状态,在心理上也能更好地接受这样的生活。

我记得在知乎上看过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分享给大家:读博就像出水痘,出过之后就产生了免疫力,之后便不再惦念,这是破除迷信的过程。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都给我们灌输了很多迷信,如:科学家光荣伟大,导师传道受业,学术圈单纯简单,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等等。于是呢,很多人怀揣着梦想在科研圈摸爬滚打。

后来......你听说 xx 大学提供了高昂的安家费,你还没毕业;你听说各大城市为了抢人,推出了人才补贴政策,你还没毕业;你眼看父母双鬓发白,年事已高,你还没毕业;你眼看昔日好友结婚生子,天天晒娃,你还是没毕业。听起来是很辛酸,这也是大多数人读博后要面临和经历的。

因此,我总结出几点自己领悟的道理分享给大家:

①不要和别人比

我相信「别人家的 XX」是很多人的噩梦,有时候我们也不免会自嘲,你的昔日同学已经年薪几十万,而你依然靠着微薄的津贴做实验、写论文,甚至有时候还做不好实验、写不好论文。

论文迟迟不见发表,毕业遥遥无期。其实,论文迟早会发表的,毕业迟早会来的。

你和「别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不能比,也没法比。

-------------------------------------

②做更好的自己

我很认同这句话「很多人还没有努力到该拼天赋的时候」。

之前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同学,你在辛苦地浪费生命吗》,的确,很多人都是看似努力,水水实验、水水论文、怼怼导师,每天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

想想自己当初如何辛苦的考上大学,读上博士,请对科研报以虔诚之心,千万不能差不多就行了,科研但求精益救精。

-------------------------------------

③跟对老板很重要

有一种老板,会让你过的很舒服,关心你的实验、关心你的论文、关心你的工作,这种老板求之不得,需要运气。

还有一种老板,会给你画大饼,挖一个大坑,全程放养,实验自费。直到毕业,你发现这几年除了挖坑填坑什么都没干成。

所以在读博之前,擦亮眼睛选好导师,网上搜集信息也好,询问学长学姐也罢,选择好的导师,终身受益。不幸入坑,要珍爱生命、学会减压,条条大路通罗马。

-------------------------------------

另外还想说几点:

我更愿意把博士学位看作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有一番滋味,只能自己体会。

至于很多人谈到的和导师的关系,我觉得自己首先要做个诚实,正直,上进的人,和谁相处都不难,何况自己的导师呢。

当然多交流很重要,特别是很多导师学生很多,公差繁多,要相互理解(生活上的事情最好别烦劳导师)。自己主动很重要。平时能帮导师省钱则省,这样的话用有限的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了。

对于SCI,有人说它是Stupid Chinese Idea,有人说它是科学界的圣经,我想如果你发了一些所谓的SCI后,你怎么说都可以,但你一篇SCI都没有,说什么都不靠谱。

至少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可以代替的标准,接受吧。大家都得毕业,不是吗?

大量阅读文献,把读文献养成一种习惯,读完后问问自己,别人做了什么,发现什么,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清楚了,那文献算是没有白读了。

SCI不会那么简单,你必须有一点点新的东西,但也不会太难,有一“点”既成文,恐惧它完全没有必要。

关于写SCI的技巧,我想不能说没有用,但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成果是根本。

很多科研的想法都来源于文献,同时要争取各种参加会议的机会,国际会议的机会更是不能错过(不少国际会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免除会议费,还可以提供部分差旅资助,试着申请,你不会损失什么的),即使不能参加国际会议,也把会议的摘要找来看看,即使很多摘要的观点是不成熟的,还有可能是错误的,但它是最新的;相比较,我们能下载的SCI论文大多是一两年前的科研成果了。

另外,国外不少教授在招生宣传里边,有一些进一步的工作设想来吸引学生,不少内容是非常好的,经常浏览行内大牛的主页,还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邮件交流。

至于SCI的写法。我倾向于:图表->方法->结果->讨论->前言->(结论,摘要,题目)的顺序。语言方面我倾向于从母语是英语的外文作者中去找出类似的句子套用(对初写SCI的人可能更有效一些)。

稿件完成后,不要急于投稿,最好找同行帮忙看看,或者放一段时间后自己再返过来修改。

审稿人往往很快就能审完一篇高质量的稿件,对于低质量的稿件通常是在截止日期前几天才会完成(所以你多花点时间把稿件写好反过来是帮你节约审稿时间)。

对待审稿意见,一定要一条一条的认真回复。要有理有据,同时语言要相当委婉,特别是对审稿人的反驳。如果稿件长时间没有消息,可以礼貌的询问一下编辑,但不宜过多的纠缠。

良好的国内外合作会使我们科研更有效率,发表SCI更加容易,文章的档次也会更高。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其实,毕业迟早会来的,论文迟早会发表的。

你已经是一个博士了,将近30岁的人,不是未成年的小孩,子曰:三十而立。是成家立业,该担当起责任的时候。不是什么都要老师教的,要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做任何事,都要为自己负责

如果早一天写好论文,早一天毕业,你就能早日工作、晋升、成为 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本回答来自湾区博士科研导师、中山大学医学影像学刘博士。

如果这篇回答有帮到你,请不要吝啬你手中的点赞、喜欢与收藏。

湾区博士是由200多名博士组成的学术平台,提供一对一学术科研项目和背景提升服务。

如有问题,欢迎咨询:haiwanlaoshi。


大家要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我和一些同事们的其他回答。


湾区博士是由200多名博士组成的学术平台,提供一对一学术科研项目和背景提升服务。

如有问题,欢迎咨询:haiwanlaoshi。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真不想矫情。为啥人生的大道理都要读博之后才懂?没有什么是读博士之后才能懂了。

对于我来说,毕竟读博士之前已经读了三年硕士,文章也发,毕业论文也写过。已经是不算科研生瓜蛋子了。

我现在遇到的困难,面临的难关,硕士期间或多或少也遇到过。

读个博士,无非就是换个地方重复一遍硕士时期的故事而已。


user avatar   PRINCCARO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很惊叹为什么没人说这个:
就是看文献以后觉得论文、著作是人类的宝库,而且是有明显脉络可循的宝库。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甚至于任何一个话题,都会有无数的前人做过一些微小的工作,期中间以几颗耀眼的明星——领域内的大牛、能力超人的推动者。自此做什么都必须先查文献,了解发展历史、目前的最新进度等才开始做,力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在不了解对象、不了解历史的情况下,开始写东西、发表观点,观点是会很肤浅很没有深度的。举个例子,对于生活中很多现象的思考,如果完全脱离哲学发展来聊,那将会是啼笑皆非的。不看文献闭门造车的研究肯定只是民科。

当然在看完了大量著作文献后,能就一个小领域写出一个小综述来,是我在发表正式观点前,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我也知道其实纸媒的时代,很多有名的厉害的编辑,写稿的时候,也是竭尽全力去“寻根问底”的,这种精神并非科研人员才有,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我要求。当然到了网络时代,这种自我要求彻底被抛诸脑后。我建议大家在看东西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发表一篇文章,不管是社论、科普、书评,即便是游戏评论,越是没有别的例子、前人的观点的,他的思考越是缺少土壤,越是肤浅、充满偏见、营养不良。而从一个人能举出来的例子,也能看出他是否博览群书,观点是不是有失偏妥。

当然越是看得多越是觉得,自己所了解的、所能做的真的是沧海一粟。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多了以后,你的生命得到了延展,你能够与世界各地几百年来的科研人员进行对话(读文献),能够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能够学习到他们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你所做的一切,你所追求的,就不再是短期内能获得回报的目标,而是同千千万万的同行们,一同探求真理、一同发现新大陆、一同为改变这个世界做着微小的努力,这种宏大的背景赋予了每个研究者一种踏实的意义感。

拓展到生活中,我不再喜欢那些没有多少营养、彼此没有多少相互继承关系、没有历史渊源、没有伟人参与其中的事,包括娱乐方式。我不喜欢听流行音乐了,喜欢听古典音乐了,我开始喜欢历史、哲学、艺术。因为我知道了这样一个能无限扩大生命体验的手段,能够从时间的维度、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宽度快速地延展开来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各个领域中的伟大。真的去了解那些东西和在知乎上刷各种人对于时事的评论有趣多了,也有意义多了,那些毕竟是经过筛选剩下的,任何一块碎片,都能够唤起那种对美的震撼感。

比如说我们常听的流行音乐,不过是几个和弦的有序排布和不断重复,没有创新,没有复杂性,所能带来的美的感受是非常少的,极个别的一些歌曲能够通过歌词描述的意象和实际事件令人产生情感共鸣。相比之下,如果你去听一首古典乐,你去一次音乐会,那种震撼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没有办法迅速归结为“失恋的情感”,但是你却想跳舞、或者感到莫名的悲伤。我只能解释,这就是音乐本身的作用,是作为天才的古典乐作曲家和作为天才的古典乐演奏家们共同撑起的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当你开始学习乐理以后,虽然还是很难解释那种力量从何而来,但是至少你知道一般的流行音乐多么的简单、乏味、廉价。

这些并不是过分广泛而无实际用处的东西。某一个时刻你会发现像geb这种书中所说的那样,不同领域中能够唤起人类最强烈震撼和共鸣的东西,可能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

朋友们,做什么都要先调研清楚,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要随便造什么新概念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科研里的创新这件事,就像是让你去在生活中找到一种新物种一样难——那些唾手可得的成果,在你之前早就有千万人已经尝试过了,不要让自己一时产生新想法的自豪感冲昏头脑哦。

————————————————————

评论区 Hypatia

写得真好 不过有一点不能同意 每个人都是渺小的 当他/她企图去解释 去感受 去探寻 着本身已经说明他/走出了山洞 这对于一个人 本身已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了 前人已经开辟了道路 有人沿着道路走下去 可以将道路开拓得更深广 有人愿意另辟蹊径 当然更多的人会在路上徘徊不前 但无论如何 只要在路上 都应该感到自豪欣喜 为先贤的日月之辉 也为自己的萤火之光
不要贬低一个人顿悟之时的狂喜 哪怕他/智力平平 天资乏善可陈 人不该只有谦卑 只有神才无时无刻不教导人谦卑
先贤之所以谓之先贤 是指引人冲击甚至摧毁的灯塔 是巨人的肩膀 更是吾辈的垫脚石
如果只有叫的好听的鸟才被允许歌唱 那树林岂不太寂寞了?

回复:

我觉得这位朋友说的很对,反映了现在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一个人站在某个比较高的位置,会去认为别人做的事情不对或者没有意义。尤其是很多有一定的知识、阅历的人,可能会觉得别人在入门时候的那种感悟是没意义的,还不如赶紧学多点东西。

尤其是之前看到的一篇叫做“没有定力的人,越聪明就越平庸”的文章,提到一个叫顿悟阈值的概念。说有些人顿悟阈值低,什么事都想找到宏大的意义或者想总结出一些规律来,实际上浪费了他的时间,因此很容易自鸣得意,最后“伤仲永”了。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后来我偶然看到一句话,邓小平说的“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实际上就是形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也不是不对,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肯定是要提防自己成为自鸣得意的人,但是关键还是千万不要成为不思考、不会思考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有很多顿悟,尤其是刚接触一个领域的时候,如果去压抑这些瞬间,反而打压了兴趣,如果忍住不去思考,反而丧失了理解的机会。但是随着学习深入,要想顿悟什么,恐怕只能去顿悟一些很深入的东西了,这个时候水平不就已经提高了?思想不就深刻了?怎么回过头又鄙视起从前的自己呢?

延展开来,和以前的自己一样,大多数人(其实我的水平也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处于鄙视链的下游)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也是可以理解的才对。并不能因为婴儿的脆弱而嘲笑他日后也不可能成为巨人——这显然不符合成长型思维模式。

所以这位朋友的观点我也同意,我也在慢慢地接受起,可能还没有成熟的自己的观点——可能确实需要学会理解别人的存在,我的答案想传达的意思,确实适用于律己而已,诸位共勉。

————————————————————

update 2018/07/25

我想我必须要为我自己进行一些必要的辩护。我认为我们在一个资讯社会中的一个很大的坏处是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消化的很少。

诸如“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却过不好一生”这样的问题,就是这个坏处的结果。

我很敬佩能够把一句话践行到底的那些人。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觉得一句话说得有道理,是不是得事事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呢?需不需要做到呢?我们该在什么程度上践行这句话呢?

如果你觉得,其实世间各种行业各种理论都有他们的历史、他们的发展过程,有千万人在你之前已经尝试过,有千万人为你今天所能做的打下了基础。你觉得这样的道理,其实也没什么,大家都懂啊。

但是你懂到了什么程度呢?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吗?

是因为他们发明了交流电我们才可以用电器这种其实与你没有多少联系、只是一时的感动的懂呢?

还是我必须反反复复地去回顾这个人的研究结果,不停地从不同层面再次挖掘,在新的语境中重新理解前人的工作,的那种懂呢?

就像是我是一只麻雀我会飞,和我是一只大雁我也会飞一样,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想对那些觉得“这也没什么,谁不懂啊”或者“不需要读到博士吧”的人说,我绝对赞赏你们能够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在不同的深度下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请你们也去和你们身边可能有90%不懂或者还没有你那么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人,用你们的方式告诉他们吧。因为这也是我现在在做的事情?


user avatar   jason_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选导师要选50以上,或40以下的。

40以下的,phd毕业没几年,整个经济社会大环境和你面对的差不多,基本上能理解你面对的环境和困难。学校学的东西还没过时,可以学术上指导学生,带学生多发点文章。


50以上,甚至55以上的,历尽人间沧桑,看透一切。早就发现做好做坏决定不了几毛钱。一般放羊,催你早点毕业。缺点是没人指导。


40到50的,那么大的人,没出过学校。还在做好好做研究,走上人生巅峰的梦。而且读书时候的社会环境和学生面对的相差很多,无法理解学生面对的环境和困难。其次,毕业时间比较长,很多新东西完全不懂,给不了什么指导。




        

相关话题

  美国的学术氛围和态度真的比国内好吗? 
  在国内高校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复旦女博士李敏? 
  英国 PhD 自费丢脸吗? 
  如何读懂很长的fortran代码? 
  在科研上,有没有工业界领先于学术界的情况? 
  为什么很多博士生宁愿进入高校当老师,而不愿意进大公司工作? 
  女博士是先拼毕业还是先生孩子? 
  为什么现在关于超弦理论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几乎听不到了? 
  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辅导员怒怼毕业生的提交材料?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咸阳不并入西安?
下一个讨论
海贼王里有哪些帅爆棚了的镜头?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