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港中大研究显示「中国人对肉类需求增加成为空气污染源头之一」,并建议采用多菜少肉的饮食模式? 第4页

                    

user avatar   wang-kui-yuan-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应该少吃肉,我说的是香港。

有人喜欢拿总量说事,很抱歉,中国吃菜总量也是世界第一,还遥遥领先的世界第一…

都这样了还多菜少肉,怎么,你寿光有股份吗?

吃肉,还不行呢,领先第二名也没多少。


2019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51千克。

2019年的美国人均肉类消耗量101kg。

同期其他国家人均年肉类消耗量:

俄罗斯60kg

英国84kg

法国87kg

合着五常里面我们最弱…


五常之外,以色列80kg、阿根廷90kg、土澳95kg,欧盟国家平均80kg


至于我国的香港地区…每年要吃掉150万头猪左右,大部分来自于大陆,是全世界人均消耗肉类最多的地区,根据香港大学的研究表示,香港人平均年肉类食用量为242kg。

很多人可能都不信…我也有点觉得匪夷所思,港大说香港人平均每天吃掉664克肉,考虑到有老幼,成年人要一天接近一公斤…

但是这个数据确实是港大的数据。香港的东西就是多肉少菜,顿顿都是肉……

真的不理解这些学生是怎么在这样的饮食环境中,昧着良心做这个课题的…不恶心吗…


还有这个戴沛权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真的很忧国忧民。

2015年10月13日,因为研究臭氧问题,戴沛权敦促珠三角地区政府能采取行动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其途径包括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规管汽车尾气排放等。

但是那时候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是0.12辆,

那时候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超过0.8辆,是我们的七倍。

乘以排量可能有十倍以上。


不得不说,这位教授很爱国,只关心自己的国家~您辛苦了。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不让中国人民吃肉,谁就是国家公敌,民族公敌!

记住下列关键词:

这项所谓“研究”,是香港中文大学埃克塞特大学(英国)的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ENSURE)联合进行,发布在英国《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

这个所谓研究给出的建议,是让 「每个中国人每日摄取40-75克肉,即手掌大小的份量,已可维持健康」,也就是这些所谓“国际专家学者”们,给定的中国人肉食份额,是每年14.6公斤~27.4公斤。
然后,再看看现实的2020年,一份不完全统计的各国人均肉食量数据:

  • 美国:118公斤,牛肉为主。
  • 澳大利亚:121公斤。牛肉、羊肉为主。
  • 以色列:102公斤。羊肉为主。
  • 意大利:87公斤。牛肉、羊肉为主。
  • 英国:83公斤。牛肉、羊肉为主。
  • 德国:88公斤。牛肉、猪肉为主。
  • 韩国:62公斤。牛肉、猪肉为主。
  • 日本:49公斤。牛肉为主。
  • 中国:59公斤。猪肉为主。

……

看到了么?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民不是吃肉太多,而是远远不够!

谁不知道牛肉/羊肉比猪肉的营养价值更高?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提供热量?哪怕再无营养知识的人,对比三种肉类的日常价格表,也就一目了然。

中国古代经济发达、遥遥领先世界的唐宋时期,羊肉都是绝对主食。

直到人口大爆炸,从几千万人增加到4亿人、资源实在跟不上发展的明清时期,主食才换成了猪肉。

而直到如今,盎撒/日耳曼人的后裔们,一边大口咀嚼营养更高的牛肉羊肉,一边居然还指责吃着相对廉价的猪肉的中国人,“吃肉太多”“污染环境”,
简直就是——从未见过世间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让华夏子孙炎黄贵胄,彻底恢复在人类世界的理所当然位置,是我们这代中国人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当然也就包括让我们这代人、下一代人,都能理所当然地消费人类世界最多的最有营养的肉食!

当然,这也势必意味着欧美人再也过不了现在大口吃牛羊肉的好日子了。

地球的资源总量就那么多,我们多吃一斤肉,欧美人就肯定要少吃一斤肉,

如果14亿中国人都过上每年吃120公斤肉,失业人口和流浪汉,也能牛排羊排随便吃的日子,

那么欧美人的生活水准,就肯定只好一路直线下滑,向现在的泰国人(人均28公斤肉),甚至印度人(人均4公斤肉)看齐了。

所以,美国某个总统,几年前就公开宣称:「如果中国人民都富裕起来,地球就将毁灭,人类就将灭亡。」——这些欧美政治精英的内心认知,就是欧美欺压全世界的霸权一旦不再,对他们而言,便等同于地球毁灭,人类灭亡了。

所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境外势力,当然会尽可能动员一切资源与力量,不遗余力打压我们,不遗余力欺骗、分化我们,收买和洗脑那些非蠢即坏的意志薄弱者,做他们的“第五纵队”。如今更是给出了他们指定的份额: 【每个中国人每日摄取40-75克肉,也就是每年只准吃15~27公斤肉】

因此,

中国人均肉食量达到120公斤,从猪肉为主,变成猪/牛/羊三种肉类并重之前,

任何鼓吹让「中国人少吃肉,多吃素,或改吃“植物肉”」的理论言论,

无论其表面如何粉饰,都一定是其心可诛

而国内某些大学,对诸如《自然食品》(Nature Food)之类、由欧美境外势力掌控的“国际期刊”的盲目推崇与迷信,自觉自愿让渡了学术上的话语权,——此类软骨头行为,同样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身处大争之世,这是一场非胜即亡的生存战争,文明战争!



user avatar   zhang-chuan-bao-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港大吃翔都赶不上热的,回形针都被锤没了,他才发这个,美爹牛肉的甲烷排放先解决下。


user avatar   chang-fei-85-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港中大的“正常操作”,看都不看!无非是从明面上转为了阴阳怪气。


user avatar   cpc-23-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项跨学科研究是港中大、埃克塞特大学与北京大学


为什么都再说港中大,问题难道不在于北大居然也参与了这项可笑但是又给西方提供反华子弹的研究吗?

现在还有大量吃不上肉的中国人(去各个短视频平台看看那些早上吃土豆、中午吃土豆、晚上吃土豆的孩子们吧),大量无法放开吃肉的中国人,就有北京大学这种拿着中国老百姓纳税款发的工资跟研究经费来论证中国人吃肉污染环境,每年害死9万人!?

我真想对这群叫兽说一句国粹!

这位就是北大参与的,还是一名博导、系副主任。

真不明白中国人吃肉>畜牧业发展>空气污染>每年死亡9万人这种归因谬误怎么会被一名博导、系副主任奉为圭臬的。

整个就是先有果,然后再推导因。

这种论文如果要研究畜牧业发展对空气的影响,也应该是全体人类吃肉的影响,而不是特别针对某一个国家某一类人!这就是典型的反华!

如果这种推导都能成立的话,那么这个星球上所有因为污染死亡的人都可以归罪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工业进步,进一步甚至可以将这个星球上所有意外死亡的人归罪为新中国成立中国人寿命大幅增加!

直白点说就是中国人既不想跪着,那么为什么不早点死绝!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项跨学科研究是港中大、埃克塞特大学与北京大学

这个中国人里包括香港人和北京人吗?


user avatar   hun-yong-si-yan-li-chang-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境外势力又作乱。

证据如下:

前一阵子全网喊打喊杀几个账号,最大的罪名是“批评中国人吃鱼吃肉”,次要的罪名是“迎合外国人”。

——睡前消息2021年7月16日晚23:33

港中大作妖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早在2018年香港乱象期间,它们就开始玩这个了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聲書院與社會企業Green Monday合作,在上學年(2018/19)起開辦全港首個以素食為研究核心的大學通識課程,供中大和聲書院同學選修,以掌握未來飲食大趨勢和認識相關環保概念。

和聲書院一直是推動校園綠色生活的先驅。素食課程名為「Future of Food: Plant-based Living」,為計學分(Credit-bearing)的科目,共有十三課,旨在讓學生深入淺出認識食物與環保、健康、動物的關係,例如畜牧業與全球暖化、素食營養與疾病預防、動物倫理及哲學等。每個課堂分為一般講課和烹飪課兩個環節。由於素食課題涉獵甚廣,書院請來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來講課。烹飪課由知名素食博客 ─ 純素媽媽 Grace Wong 主理;外展課堂則會在 Green Common X Kind Kitchen 素食概念館找「素」,認識及體驗未來素食的大趨勢。

Green Monday 創辦人楊大偉先生指:
「今時今日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是通識教育應備的綱目,本學年中大和聲書院開辦通識課程,對素食及相關議題作深入討論,並介紹食物科技作為解決方案之一,是極具前瞻性的決定。希望學生們透過這課程,對素食和環境的互惠關繫有更深入了解,同時希望其他院校效法,推出同類課程,因為氣候危機逼在眉睫,急需立即行動。」

这个和声书院标榜自己是“校园绿色生活驱”,其实它还是个黄色先锋。

大家知道港中大以前就是一个白鬼的据点,这个和声书院也不例外,当时直接叫嚣“香港兴亡,匹夫有责。”

这个港毒书院找来合作的Green Monday又是个什么东西呢?以该组织头目杨大伟为例:

1、使用港毒代言

上图为Green Monday推广大使,港毒歌手。


2、接收白皮支持

进入2014年,白鬼在香港到处作乱,弄得人心惶惶。在搞起混乱后,它们于2014年9月28日叫嚣“正式启动占中”。

3、宣传贾贵作品

为什么说上图的《素食行者》是贾贵作品呢,请看以下回答,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有一个号称环保的势力,它披着环保的表皮,找分裂势力代言,找分裂势力合作,找分裂势力宣传,那它是不是一个用环保当伪装的分裂势力呢?


希望带头喊打喊杀的媒体能长长眼睛,不要对着韭菜喊口号,对着真实的问题装瞎。

——睡前消息2021年7月16日晚23:33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带来环境破坏,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这位学者的研究则将其中一项发展会带来怎样的环境破坏和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给相对精确的量化出来,所以从科学角度来说是有价值的,也为人们后续治理这部分破坏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从社会角度和政策制定角度,也即政治角度,这个研究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适当吃肉有益健康过量吃肉有害健康”早就写进健康饮食指导建议里了。

至于像这篇论文一样,将改变饮食结构写进摘要,则是一种假装客观的恶意。不过话说回来,他这其实只是一个假设而非政策建议,无视即可。

摘要机翻:

转向更多的肉类密集饮食可能会通过环境退化产生间接的健康后果。在这里,我们研究了198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饮食模式的趋势如何恶化了细颗粒物(PM2.5)污染,从而导致间接健康影响。我们发现,膳食结构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推动对肉类和动物饲料需求的增长,使中国农业的氨(NH3)排放量增加了63%,PM2.5年增幅高达10µg m-3(占PM2.5总增幅的20%)。这种影响是仅仅由于人口增长而增加的粮食产量的两倍多。将目前的饮食方式转变为少吃肉的饮食方式,可以减少约17%的NH3排放,减少2-6µg m-3的PM2.5,每年避免约7.5万例与PM2.5相关的过早死亡。

面对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人们有三种解决办法。

一种是边发展边破坏边治理,将破坏变得最小化,比如各地的污水治理厂,煤电站的废气处理设施等。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治理能力跟不上发展和破坏的话,也会变成“先发展后治理”。“决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个说辞一度在九十年代至零零年代的新闻里随处可见,后来最近十多年年不怎么提了…因为中国也某种程度上落入了这种老路。

不过,只要还在治理,哪怕来的晚一点也是有价值的。就像北京的雾霾,污染了那么多年没人知道实情,后来被美国大使馆揭了锅盖,国家才大力治理了几年,如今也成效显著。

还有碳中和战略,本质上也是探索“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或者也可以说是在“先发展”之后很多年找到一个“后治理”的办法。


面对发展造成的环境破环的第三种态度,是“不发展无破坏”或者“慢发展少破坏”。这种态度常见于试图阻碍他人发展的群体,如极端环保主义者,政治敌对者,和为敌对者鼓噪的某些学者。

在本论文里,作者面对“生产肉类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恰好就是“减少肉类生产和食肉”,落入了上述的第三种态度里。

但在无视掉这些所谓建议,或者数值模拟的对照组以后,定量化的环境破环数据同样可以拿来用于治理这部分破坏,实现更好的发展。

所以,面对这样的论文,一方面要承认其科学价值,并将它的科学结论更好地用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则挖出暗藏的祸心,把它的所谓建议当做一个fart放掉就可以了。


user avatar   da-jiang-jun-5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0年丁仲礼院士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的一段视频。丁仲礼在节目上与主持人围绕“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进行辩论式采访。

丁仲礼认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减排方案”实际上是“减排话语下的陷阱”,这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多数倍的未来人均排放权,其结果是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大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丁仲礼在节目中表示,从1900年到2005年这105年之间,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7.54倍。由于基数巨大,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承诺的减排指标,实际上为自己明确了还是相当大的未来排放空间。而IPCC倘若将方案定下,这个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就会变成一种非常非常稀缺的商品,“不够排就得买”。

根据丁仲礼计算,中国的排放空间只能支撑大约10年,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中国就需要购买排放空间了。丁仲礼质问,“从2020年以后,中国每年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

在被记者问到“所理解的公平是什么”时,丁仲礼院士提出他将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所以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而为力争排放权,丁院士还提出从1990年到2050年,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坚决不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80%的方案。“不管你怎么减排,我都要比你少,并且我一定要做到。并且你发达国家已经把所有的基础设施建完了,中国很多还没有建,那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背景下,中国应该提出这样的方案,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我们要比你们雄心勃勃多。”

记者对此追问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么一乘那个基数太大”,丁院士则发出了“灵魂拷问”,“那我就要问你了,你就是说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这个是以国家为单位算的,还是以人为单位算的”。


user avatar   xian-yu-xiao-pan-p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水利系统的,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农业灌溉。如果采取多菜少肉的饮食模式,只会让环境变得更加糟糕。。

第一,不是说多种菜一定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实际上有大部分绿叶蔬菜吸收二氧化碳效率比树木差很多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的最适浓度为0.1%左右,远远超过了大气中的0.03%含量。而且大部分化肥都有二氧化碳,国内外在温室及塑料大棚中采取二氧化碳施肥,其办法是增施有机肥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或者是深施碳酸氢铵肥料,这种肥料除氮素外,还含有50%左右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一部分可溶于土壤溶液中由根部吸收,再转人叶部,另一部分可扩散到空气中供叶子直接吸收。另外,田间通风良好,使空气流动增大,也可提高二氧化碳供应量。此外,在工矿区附近,有一些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乙烯、一氧化碳、氟化物、氯气、氨气等,常通过气孔和根部进人,往往因气体浓度过高,使蔬菜发生毒害。还有因化肥使用不当,易发生氨毒害。有毒气体对蔬菜的毒害表现蔬菜叶片黄化,叶片变小或发生畸形,严重时造成叶片逐渐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有毒气体的危害程度- -般在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大时更为严重。

综合考虑真的害怕空气污染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才靠谱,关键蔬菜是用来吃的真的在空气污染多的地方种菜你吃吗。。

还有现在农业都是大规模集群生产,小范围种根本卖不出钱。

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绿叶蔬菜在冬季很难供应,我们国家一直都是重金投入菜篮子工程,蔬菜大棚,冷冻物流各种基建项目配合才保证大家冬季蔬菜供应的。实际上遇到雪灾等意外情况蔬菜的供应影响就会很大。所以生猪储备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国家主要满足的是主粮供给,每年都会退下来很多陈粮实际上就是投入养殖业或者食品加工之类的。

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想中国一样蔬菜自由的,韩国就是典型例子虽然是发达国家冬天依然要吃泡菜为主。所以某些人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绿叶蔬菜购买自由吧。。

绿叶蔬菜在外国某些季节和时段比猪肉鸡肉还贵。。因为绿叶菜比主粮和猪肉产业化难度更大。。储存成本更大。。

居然有这么多人喜欢看,那我再说点。其实很多技术我们虽然不是领先的,但是我们国家应用真的是最好的。比如蔬菜大棚技术,我不确定其他国家发展这么样。不过我确定中国应用绝对是独一档的。早年我们市为了推广这个技术,每亩地补贴是1000元才形成了现在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字灌区和智能化监控中心这些措施这些被公知吹腻的技术,我们这个股级事业单位在2010年就使用了。。。

所以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在意西方人这么看这么做,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或许他们依然可以凭借专利和技术积累对我们造成技术封锁和专利勒索。可是他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很早就脱节了。根本没办法普及推广。

只要是在国有经济主导的关键领域发生重大的技术革新,不管是哪个国家先开发实践的。最后推广应用最好的一定是中国。。

因为资本家讲究效益与成本心理都是生意,他的思维和思想其实都很短视。而我们更加纯粹就是发展经济 提高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包括回答也是一样的主要是给民众科普和感受国家发展变化,等后面我们单位水利纪录片制作好了。大家有兴趣会上传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阿富汗一民俗歌手被塔利班杀害? 
  如果中国突然宣布(战略忽悠)消减核弹头 5000 枚,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和美国的环境,哪个更适合居住? 
  货车 ETC 欠费行为将纳入征信体系,这是否必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吗?还有哪些更好的办法吗? 
  女子被误诊服药后导致流产,要求诊所解聘涉事医生,你认为这样合理吗?医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怎么看待,某些韩国人会把美国的驻军,看作是他们“请来的保镖”的想法? 
  为什么中国不接受中东难民? 
  假设一个工厂生产完全自动化,没有任何一个工人,那么它的剩余价值怎么产生? 
  为什么温铁军作为水平高超的经济学家,知名度却这么低? 
  教育部「到 2024 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这意味着什么? 

前一个讨论
香港演员欧阳震华庆祝圣诞引发网友不满,如何看待此事?
下一个讨论
汉朝有多强大?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