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顺手拈来。
有一门源远流长,教义深奥(现代已改良)的宗教。经统计人员对信众微结构进行分析所得结论为:信众多由负责载沉事等要务岗位工作人员组成。
嗯,就是邪恶的以拜偶像〃齐天大圣〃、〃福禄寿三老头儿〃、〃毛泽东主席〃而著称天下的,东方多偶像崇拜的宗教——均富贵主流教义派——与天齐极端主义教派。
该教有非常明显的外在体现: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又称〃不求人〃教。对此,也有不同声音,反对者持意见〃特么求人又不是没求过,人不给啊〃。
不谢。
【引用请注明出处,作者为引用数已苦恼多时,整日愁眉苦脸都不帅了。虽然学生副高自己助研的基友好几位,人家有院士罩啊,某部和某局的补助拿得手软。哎,恼怒极了。麻痹,还钱,一个个的。】
太平道,信奉唯一神——中黄太乙。
东汉时期,正是混合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各种思想的汉儒分化之时,儒教作为一个模糊的崇拜“天”或者说“上帝”的世俗姓宗教,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渐高涨的迷信需求,所以东汉时期也是道家思想重新活跃,并试图从儒教中剥离宗教话语权的重要时期。
著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太平清领书》就诞生于东汉时期,这时候的“道教”说白了只是儒教的一种“异端思潮”,而不能称之为宗教。其宗教构建方向也是争夺儒教中的话语权,试图将儒教改变为一个更注重形而上学的,能够满足人民迷信需求的真正宗教。
结果,伟大的宗教改革者天公将军张角,不幸早逝,太平道遭到残酷镇压。试图完全取代儒教的“形而上”的太平道就此失败。儒教的“形而上”化进程受阻,在经历了魏晋时代闹剧一般的边角改良“玄学”后,儒教中的形而上部分进一步被剥离。接着佛教猛龙过江,在中国取得崇高地位,儒教进一步丧失宗教意味,最终只能在“理学”“心学”方面做小的改良,变成了一个有宗教基础、但毫无宗教特征的礼仪规范和信仰。
而太平道的失败,使得想使用道家、阴阳家思想改造儒教的人群不得不放弃过大的目标,进而庸俗化,盘旋在自闭修炼和收编民间信仰甚至吸收淫祠中,最终形成了我国土生土长的,说影响大也大、说没啥影响也算的迷信团体、原始科研沙龙。
宗教方面,汉人一直是短板。儒教中的“天帝”信仰,其实跟草原民族的“腾格里”信仰也真区别不大。儒教精英,更注重实用主义,忽视形而上学,中国的哲学精英们依然痴迷政治追求在现实为人民谋利,而印度的哲学精英们整天在思考宇宙不惜饿死,这一点和印度三哥形成了两个极端。实际就从东汉时期道教、阴阳家的形而上运动来看,教义依然比较原始,在争夺知识分子和迷信群众方面是跟外来的佛教没法比的。
但如果张角哥成事了,张角哥会不会成为中国版的“穆罕默德”?太平道能否通过政权力量进一步完善教义,最终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进而在今天依然毒害我们呢?
这都说不定啊。
伊斯兰教在最开始的几百年,教义也是非常粗糙的,全靠人家能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