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汉字”和“读写汉文”是两回事。
前者根本不需要懂语法,照着念就行,练过字就能抄写。
以《桃花源记》开篇部分为例,
学过汉字的越南人读出来大概是这样的(暂时忽略古今语音差异):
学过汉字的朝鲜人读出来大概是这样的(暂时忽略古今语音差异):
他们是否能读懂具体内容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只学过汉字,那么 …… 很难读懂。
仅仅知道单个汉字在常用场合的大概含义,连起来就只能连蒙带猜。
拿英语母语者打个比方,即使能认读每个汉字,这句话理解起来也就类似下面的感觉
或者…… 稍微靠谱点像这样
如果还是觉得不够直观的话,不妨试读一段汉字占比极高的越南语:
里面大部分字应该都不难认出,看连起来可以读懂多少?
原文节选自北大版《越南语教程》:
Sinh viên tốt nghiệp các trường công nghệ không chỉ thông thạo công nghệ thực hành mà còn nắm vững kiến thức thuộc các lĩnh vực quản lý hành chính, luật pháp, kinh doanh. Những học sinh xuất sắc ở các trường phổ thông sẽ được ưu tiên tuyển thẳng vào các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ổi tiếng.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
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不仅精通实用技术,还掌握了行政管理、法律、商业等领域的知识。 高中成绩出色的学生可以优先直接进入名牌大学。
古代越南人、朝鲜人如果只认识汉字,没学过“汉文”,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阅读整段文章不会比上面的例子轻松,写作就更无从谈起了。
想必有人会奇怪,那为什么古代越南、朝鲜的官吏和学者似乎很多都能读写汉文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系统地学习过汉文,而不仅仅是认读汉字。
经常有人以为,古代越南、朝鲜官方用汉字书写他们自己的语言。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他们用汉字写的文书,完全就是汉语,语法都是按照汉语文言文来的,跟他们母语的语法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阅读从中国传来的文章,需要句读,返点,拆解成分,梳理整句逻辑…… 有点像精读外刊。
比如:晉太元中에 武陵人이 捕魚為業하였는데...
分析得出「晉太元中」是时间,「武陵人」是主人公,「捕魚為業」是主人公做过的事情...
基本上可以说,学外语要怎么学,他们学汉文差不多也就是怎么学。
唯一的差别是,这门外语只要能读写书面语就行,口语听说不用管。
延伸阅读: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40种语言
越南学汉字本身也是童蒙教育一部分,在没有什么学习情况下轻松阅读并书写也是不大可能,现存越南文献中就有汉字教科书,可见不存在越南天生就能掌握汉字情况。
一个例证就是一些越南蒙学读物后还有喃诗
此外,知乎上关于越南人如何学习汉字的回答目前来说可以说很多了,也有很多可能比我这个更好的回答,但是甚少有见从越南文本分析的。相比起朝鲜的老乞大等,越南的字书,教科书以及越汉翻译的文献很少被提到,当然不敢说我能对这上面有什么精细独到的分析,但是权作抛砖引玉,介绍一下文献材料我还是有信心的,
1909維新二年五月日这本幼學漢字新書是越南从旧学向新学过渡的一本教科书,当时尽管国语字已经得到广泛传播,但是科举考试的要求依然需要掌握汉字,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越南当时的国语翻译运动和国语通史已经比较兴盛了,又一方面又可以看到各种字学教科书层出不穷。从嗣德末期开始,出于民族主义和救亡的需要,越南新知识分子开始不断尝试改变汉字在知识层面的垄断地位,从大南国史演歌开始,国语字或者喃字的历史作品日益增多,汉籍的翻译运动也日益兴盛。总的说,越南童蒙书大多有这么一个历史背景,再回到这本书的内容上
这本书在内容上分成几个板块:
第一册、字学,韵学,句学
单字联字(四字对句)
句学(杂言句)
介字谴字课(虚词)
问解课(经典、干支、时辰。。。)
之后几册则是道德伦理,古今事迹的内容
可见,越南人学汉字除了学习字音字形之外,也要学习语法,篇章,句读;内容也基本以和“举业”“书契”“历算”“专业性概念”等实用/书面领域有关,并不存在轻易就能读写汉字的情况。当然越南有一部分是通事,通事是需要掌握汉语等(法属时期还要掌握法语)。
汉字在社会上除了举业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文书,越南的书契基本都是汉文写的,包括越族和越族的书契,越族和非越族的书契,例如顺城镇档案中就有大量汉文地契和行政文书:
在非公文领域,越南的神谱,事状等宗教文书,甚至还有刻坊的广告都有汉文的应用
说起来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越南的喃传等书有一部分是西贡的商人联合广东的刻坊刻印,然后在越南出版的(法属华人书店还出版中国的维新书籍)
(越南的俗文学有相当部分是模仿中国的体裁形式然后通过翻译改写重新在越南流行的。)
在现可见越南出版的汉喃典籍中有过统计,在俗文学领域喃字典籍占比是很大的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尽管在越南社会的应用范围远比喃字广得多,但是汉字喃字的分工其实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即汉文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越南社会一种书面语,喃字是辅助汉字来表达口语的,在非俗文书中喃字的运用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因为汉字的典籍不利于快速记忆,所以为了方便记忆,每一类专业书籍都有或多或少的歌诀存在,而如三国演义,才子佳人小说虽然符合民众的胃口,但是用汉语白话写成的原本对于一般民众很难能理解,往往在传入越南后翻译成三国演歌等
先写这么多,以后想补充了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