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瑞幸财务造假,米国罚款12亿。
獐子岛财务造假,zjh顶格罚款60万。
问题是你也没学美国的金融模式吧?
美国银行息贷差在1%以内,国内各家银行息贷差2%,简直暴利。跟民生最相关的房贷,中国是人家的几倍。
保险行业,美国赔付率甚至可以超过100%,中国保险行业赔付率在70%。
在美国创业,你有着非常广泛的融资渠道,也没有太多的政策风险。在国内,你要是没房就别想从银行贷款出来。
中国这几年每年净利润前十的公司,除了阿里腾讯外基本都是金融机构。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几家大银行的净利润加起来,可能都超过整个互联网的净利润。而互联网行业已经是提升生产制造效率的相关行业里最暴利的了。
可以说,全中国都在给金融机构打工不为过。
而美国,净利润高的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公司(微软谷歌脸书亚马逊),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苹果,英特尔)公司,你甚至还能看到沃尔玛这种日常消费服务的公司,美国作为全球金融最发达的国家,金融公司身影竟然还没有国内多。
中国金融再不学学美国如何管理金融机构,控制他们的利润,让金融机构更好服务,让金融促进生产制造行业,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未来会比美国还要金融空心化。金融空转,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最后成为像俄罗斯一样的国家。
某些五零六零后上位者,对于现代化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屑于理解。
主要2点意思:
1,不走资本主义的金融投机倒把,发展社会主义的大国重器制造。警惕外资,GDP是姓资还是姓社,这是一个问题。
白话版:不炒股,要进厂。
2,“在允许外资投资金融市场的政策存续期内”。请自行体会“政策存续期”的含义。
你们不要想太多,动不动就长江黄河要倒流的,这只是一个媒体传播中声音逐级放大的典型错误案例,把它当成某种信号实在很无聊。
我替不熟悉传播规律的各位理一下时间线吧,这个事情发生还不长,很好理。
1、3月13日 20:32,财经国家周刊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刊登此文,注明话题「#书阅」(这是该公众号用于分享书评的话题,可自行查阅不再赘述)。
补充说明:财经国家周刊是新华社的下属机构,稿件可以进新华社稿库,这造成了第二步。
2、3月15日14:12,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此稿件,发布者仍然为「财经国家周刊」,请注意该文章的发布时间已经是第一步的两天后,这清晰说明了它不可能是一条带有表态性质的新闻。
常见的判别标准: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其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显著位置放出(尤其是两家同步放出)的,有进入讨论的资格,其它可以直接不必讨论,它们不可能代表官方表态。另外新华社由于其通讯社性质,相对少会被用于表态。
3、由于百度号和新华社的app有某种合作协议(具体不知,但很显然包括了批量自动转载稿件的功能),3月15日14:13,我们已经可以在百度百家号看到这条新闻。但由于百度百家号转载时只会填写app一级作者(新华社客户端)而非该app下的实际作者(财经国家周刊),在这里就很容易引起误解了。但实际上你们看下这个账号下发布的内容,就知道绝大多数实在说不上多么严肃。
如果没有相关能力,可能就只能追溯到这里并信以为真了。
4、大量自媒体、财经媒体转发,以「新华社刊文」的噱头吸引读者进入,引发绝大部分阅读者的过激反应。
所以真的别怨我整天骂自媒体傻逼,但还有句话就是什么样的读者配什么样的媒体。如果你依赖于这样的信息源做判断,那再怎样聪明也会翻车,当然,会选择这样的信息源可能本身已经说明了读者不够聪明。
就这样。
孩子读书不好,不在孩子、老师、父母身上找原因,偏偏怪游戏。
獐子岛的扇贝又又又跑了,你tmd只罚款60万?
前面大段写的都是概念,没什么用,真正要写的在后面。
因此,在对待外资的政策上我们应该鼓励直接实业投资,慎重金融投资、金融交易。在允许外资投资金融市场的政策存续期间,除应该策略性限制外资对冲基金入市外,当务之急应该是建立外资特别是短期游资进出的实时统计、监控系统,制定不同情况特别是极端情况下的实战应对处置方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金融攻击。
第一,金融服务实体是说烂了的事,没什么稀奇的。
第二,往小了说可能是针对每次股市波动多是和北向资金流动密切相关,基于中概股即将回归和国内外资本都过剩现实,以及房地产池子萎靡不振。
国内想要把股市池子打扫干净,让中概股和海外华人资产放心回归,让国内资本都去股市池子,把国外泛滥的投机资本挡住。
第三,往大了说可能是为了强化金融防火墙,打算收紧资本项下开放预期。
因为自由派主导的方向一直是彻底放开金融,新华社每年都能看到推动金融进一步放开的文章,中央层面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出来说一次要开放资本项下。
会议确定,要围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始终是吸引外资的热土。一是持续抓好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落实,主动对标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标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金融开放。二是优化外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要求,完善金融机构母子公司跨境往来规则。优化外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和方式。推进完善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直接投资项目管理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下一阶段,金融业要持续完善对外开放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冲工具、衍生品和其他金融产品,使各类投资者能够有效对冲和管理风险。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制度型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会计、税收等配套制度,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进一步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及时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市场风险,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国际资金的投资便利性,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意愿和信心,畅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素资源自由有序流动。
如果这篇文章具有一定风向标作用,意味着国内的金融开放政策有了一定转向。国内机构国外金融投资被华尔街割韭菜,中概股和海外华人都快待不住回来了,美元又过剩,过度开放不一定会有什么好结果。
那么国内会转变金融开放方向,把投资和投机资本区分开,不让国内资本池被当做垃圾场被割韭菜。
你说职能部门,一届一届换了多少…
改过吗?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美国也有理由说的,我用的什么金融股票体系?
注册制上市、做空体系、严刑峻法…
你什么体系?小圈子审批、“恶意做空”、罚款60万,你把锅扣我美国金融头上?
A股现在什么水平?多少垃圾股还在板上赖着,他们能挺吗?挺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再下去要破3000点了,然后2800和2600,接下来没人接盘了。
股票体系的基础就没有打好,你能跟我保证在和美国的金融竞争中能赢啊?
务实一点,先把现代金融的理念搞懂,你说美国金融这不好那不好,315咱们大盘暴跌到爆炸人家稳稳上涨,你到告诉我怎么解释?
数据说话:
2021年中国金融业占GDP比例是8%,之前的2020年是8.2%
2021年美国金融业占GDP比例尚待统计,之前的2020年是8.2%
两国水平差不多,但是中国的金融业客户集中在中国,美国的金融业客户面向全世界。
这波不该是工业党狂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