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擅自更改作战部署是一定的:
《三国志·魏书十七》:加(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三国志·蜀书五》: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三国志·蜀书十三》: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
史料互参可以看到马谡的作战方案是:
街亭战场有山有水有城池,马谡放弃了山下的城池和水源,率军登山为凭,意图利用山势阻击。而马谡此举是“违亮节度”的,由此可见诸葛亮给马谡的作业当是“守城据水”。
(游)楚复言:"卿曹若不愿,我为卿画一计。今东二郡已去,必将寇来,但可共坚守。若国家救到,寇必去,是为一郡守义,人人获爵宠也。若官救不到,蜀攻日急,尔乃取太守以降,未为晚也。"吏民遂城守。而南安果将蜀兵,就攻陇西。楚闻贼到,乃遣长史马颙出门设陈,而自於城上晓谓蜀帅,言:"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使颙鸣鼓击之,蜀人乃去。后十馀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
且不论陇西诸郡不少人欲降蜀汉,便是坚守者普遍也是守个期限的心态——援军能到,咱这是坚守立功;援军不到,再投降也不为迟。
对蜀军而言,若能把魏国援军挡在东部战场,自然有大把时间吃掉陇西诸郡,没必要必须击破魏国援军。如此,马谡此行的任务当清晰无误,在街亭守城据水,扼守要道,阻挡魏军。
至于“违众拔谡”这件事,没啥可能是“蜀汉人才匮乏”云云。说到底,这是作者本人的观点,这种说法也早已存在。若参照史实,彼时是蜀汉人才又一个鼎盛期,诸葛亮提拔马谡,或出于以下考量:
张合名将,魏军势大,用魏延等宿将,或有与张合一较长短,争胜之心。街亭只需要稳稳守住,不需要尝试退敌,前者的难度低于后者。而马谡的能力不错,又常与诸葛亮心意相通,若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逐步磨炼成优秀的军事统帅,以后北伐自然多个合适的选择。
提拔马谡,看似冒险意外,实则在情理之中。
用宿将,是保守之举,毕竟守街亭是关乎后续战略发展的关键。
用马谡,也合乎情理,毕竟守街亭这操作的难度远不如战略意义那么大。
说白了,军中诸将,未必就人人都觉得自己比魏延、吴懿等宿将能力差。守街亭只有宿将才能胜任,不外乎关系重大,首推必然是这些宿将领兵罢了。
结果,本该最与诸葛亮意合的马谡,在得到提拔后,抵达街亭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更改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他大概率是心态有问题。
诸葛亮要求他八十分守住别浪,马谡的内心是想来个一百二十分天秀。
所以,马参军挑了自认为比“守城据水”更容易出成绩的“依阻南山”。
从政治角度看,这是自毁前程。
从军务角度看,这是自寻死路。
从作战角度看,这是自掘坟墓。
更悲催的是,马谡这番违反节度的决定,和临时起意的安排并不得人心,而他本身又自视甚高。
他的行动指挥混乱,不得当,想的很美好,落实起来一团糟。本就置身绝境,计划的实施又大打折扣,这不就是加速死亡么。
有现成的作业不抄,要去作超纲题,结果发现自己真不会……
诸葛亮未必就不知道马谡的缺点,但他给马谡作业,只要马谡照着做便是。抄不了满分,抄个几个也够完成任务了。
谁能想到马谡直接来一发违反军令,擅自行动?
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又考察了马谡几年,他能用马谡,决定培养马谡成为一线将领,应有针对性的安排——这次抄作业应当就是一桩。
但安排的再完美,遵守法令这基本盘被掀,又有何用呢。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违反军令是雷,因而军败是雷,影响全局更是雷,这逃亡还是雷,马谡用一系列操作让诸葛亮明白自己真是看走了眼,这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