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么说有点宿命论
但我一直觉得,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天生的。
我比较赞同叔本华说的,大概意思就是人的性格包括一些内心中本质的东西,大部分在出生时候已经决定了,后天可以改变,但幅度很小。
很多答案说,需要经历很多挫折或者事件,才能蜕变成思想深邃的人。
但我觉得只靠后天去经历,是不会产生化学反应的。如果一个人从后天经历中参悟了,蜕变成思想深邃的人,那是因为他本身就具有从一件事中引发出思考的这种素质。如果没有,那么经历再多苦难和事件,提升也十分有限,不会成为思想深度高于常人,大概会变得圆滑世故超于常人。
所以我一直认为,有思想的年轻人,都是上天为人类洒下智慧的种子,为了带领人类向更高等级进化的引路人。
很多无明的人,阅历丰富,但对于事件的理解职能停在表面。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看清一切事物运行规律的“真实之眼”,无论什么事情,能够一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呈现一片迷雾背后本来真实的模样。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这样的人,拥有敏锐的直觉和精准的洞察力。而这样的人,必定会在很小的时候,无须经历很多事件的时候,就会绽放出那种光芒,会因为第一次下雪就思考天空的构造,第一次完成老师的作业时就思考这样做是不是有意义,第一次生病就会思考死亡的真相,第一次看书就会从中参悟作者本来的心里状态。
虽然可能很多“智慧的种子”都隐藏在各行各业中,但我想随着像知乎这样的平台越来越流行,会有更多有优秀思想素质的年轻人,可以脱颖而出。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想家更多,而实践家更少。
其实很多思想深度特别高的年轻人,他在真实世界中的实操水平是很低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年轻人只要随便读点什么黑格尔,什么维切根斯坦,什么尼采,什么叔本化之类的哲学家的思想或者书籍,那么他就能扯出什么生存虚无主义,或者说出一堆别人根本就听不懂的词汇,显得自己的境界特别的高深。
然而这样的年轻人,其实根本就没有能力改造真实的世界。
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着天堑般的鸿沟的,这道鸿沟无数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跨过。
比如说,你把人民币上印的那个人的的选集读完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可以像图书管理员那样随便喊一喊人民万岁,人民伟大,人民至高无上!就有人听你的了?
不要开玩笑了,那样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刚刚从精神病院出院不久。
实践大师和理论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实践的过程需要你在现实中一步步推动着事物往前改变。一个实践能力极强的人,在行动的过程中可以感知到关于事物的一种微秒的变化,从而判断出具体如何行动才能真实的改造这个世界。
古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么毫无疑问,今天百无一用的就是哲学。哲学这样的学问,对于一个要做实事的人来说,其实是没有任何用途的,如果你多年沉浸在哲学书中,那么你会发现你除了会没有社交之外,你什么都不会得到。
以上是我多年沉浸于哲学,最后发现毛用没有的经验和教训。所以说,少年人真的不用浪费时间学什么哲学,年纪轻轻思想深度高于常人,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因此说,我个人是非常不欢迎和我谈论哲学的人。如果有人要和我谈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实事,那么我很愿意和你交流,但如果你和我谈什么哲学,我一般都拉黑了。
公众号:无名的思想空间
其实哪有那么多“生而知之”的圣贤神明?
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
教员早期,还夸过曾国藩,追捧过梁启超,当过“皇汉”,还追捧过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反对过激烈的斗争和革命,甚至还鼓吹过“湖南省独立”,认为资本家是“可以通过教育”,让他们减轻剥削。但是,渐渐的,他发现了那些地主阶级英雄身上的反动性,看破了民族资产阶级身上的软弱性,明白了权利不能靠妥协得来,枪杆子才能出政权,更明白了中国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外来的任何经验未必管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起初,他和萧子升他们一样,认为社会是可以改良的,资本家、军阀、上层阶级都是可以对话,可以商量的,他们认为,大政府不重要,政权也不重要,通过教育逐步改良,也能实现人的平等和自由。后来他和萧子升们分道扬镳,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是是没法自上而下改良的,只能靠无产阶级自己,来改造世界。
中国的阶层太复杂,利益链错综复杂,今天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资本家,明天就可以变成阿附帝国主义的买办;今天高呼反对皇权、反对独裁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明天又能为军阀买办们张目,把抗争的农民骂成痞子和流氓;今天“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军,明天又有可能把枪口指向工人和农民。
所以,他发现,教育是可以的,但教育不能慢慢来,“批判的武器,不能取代武器的批判”,所以,他要把“改良”,变成彻底的“斗争”。而这个“斗争”,不能盲目照搬他国的经验,因为中国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工人”,社会的大多数,其实是农民,中国的社会,也不是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社会,那么就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讲究策略和方法。
其实,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很慢,远不如同时期的其他同志,早期,他没有出过国,也没有系统完整地熟读马列理论经典,更没有读过什么正规的、现代的军事书籍,可以说,30岁左右的他,既没有系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没有工人暴动经验,更没有现代的军事指挥经验。而那时候,已经有很多比他年轻的同志,甚至只有十九二十岁的同志,他们熟读马列经典,有人能用德语、俄语背诵资本论,随意引用马列名言,甚至有人能够随时随地复读机一样复制粘贴《共产党宣言》。
当时的张老板讽刺他:“他像个乡下来的道士,穿着长衫,脸上脖子上的泥垢有斤把,说一口难懂的土话,基本上不懂马列原理,但非常善于辩论,经常把别的同志引入他的语言陷阱中,让你陷入自相矛盾的囧境,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最初的时候,他为什么总是被“边缘化”,为什么某段时间,在党内的地位,还不如在国民党那边的地位高,因为那时候的布尔什维克们,很在乎出身、来历,就像今天的知乎一样,开篇就要告诉大家自己的学历,自己的母校,是清北,还是莫斯科伏龙芝,有没有去过法国和苏联,能不能引用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
而他,被认为是乡下来的农民,不够“布尔什维克”。
他的许多理论和思想,都是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的,有一段时间,他被边缘化,被赶出了指挥岗位,没有事干,住在一个小庙里,和三个和尚相对无言,就开始读书,读马列著作,再后来到了延安之后,他再根据自己的斗争实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所以,起初的他,并不比其他人高明,特别是在学问、理论上,以至于凯丰在遵义城依旧不服他,说:“你不过就是靠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他说:“对不起,《孙子兵法》我还没有看过,你要看过,给我讲讲,有几章几节,都说了些什么。”
因为他们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思考分析社会科学。
题主说“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我就默认他指的是在社会科学,或者所谓人情世故方面造诣高超的人。
因为应该不太会有人来问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会懂微积分,哪怕他年纪轻轻就看得懂相对论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毕竟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课本上,即便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内容,只要你愿意学,学得懂,那不管哪个专业,也都有大量现成材料供你由浅到逐步深钻研。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对自然科学理解深度的上限取决于智力天赋,而不是信息的匮乏。
但社会科学就不一样了——虽然我们也都上过历史政治课,但课本上的东西本来就看得各种云里雾里,拿到实际生活中更是很难套得上,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都是空话套话;平时各种生活智慧鸡汤警句也听了不少,以史为鉴名人传记也看了不少,但总感觉看了再多书学再多道理也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鉴”——进,做不到升官发财,退,也很难安贫乐道……哪怕在网上键政图个乐,大多数观点也是现学现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总感觉不成体系,和当年课本里学的那些好像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然而你确实知道有人在这方面理解颇深——远有某图书馆管理员,近有无数网络评论员(请随意代入你心目中“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的典范)。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至少能头头是道地分析大量现实问题,并成功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具体能解决多少取决于行动力等众多因素,不全由思想深度决定)。
你看了他们的文字,感觉很有道理,更感慨于他们以相对年轻的年龄就可以对世事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因为课本里没有教,他们只能是靠自己的天赋悟出来的。
但你自认天赋有限,悟不出来,只能寄希望于有一本类似《C++从入门到精通》的书可以手把手教你如何培养的能力,往大了说可以经世济民,往小了说可以防坑防骗,更何况看清事物的本质本身也是一件很令人愉悦的事。
这样的书不是没有,但是不多,好在大多很有名,坏在大多很难懂。个中原因有三:
其一,名侦探歇洛克·福尔摩斯说过,很多东西自己理解很容易,但讲给别人很难。一个学霸不一定就是一个好老师,甚至大概率不是。因为以他的天赋,很多东西都是不言自明的,根本get不到普通人理解的难点都在哪里。这一点在思考社会科学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样的——告诉别人结论容易,告诉别人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反而很难。
其二,社会科学本质来说,就是关于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学问,其中分蛋糕占比又高于做蛋糕。在蛋糕有限的情况下,你多了就是我少了,那知道如何分蛋糕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在古代这样的知识叫做帝王之术,只在贵族家庭里内部父子相传。科举普及之后,也仅限于官吏圈子口口相传。红楼梦里门子给贾雨村一个护官符都要藏着掖着,并自以为大功一件,那我们就更不能指望这里头的关窍门道能巨细靡遗地见诸文字流传千古了。偶尔有人写一写这方面的文章,也是只鳞片爪,点到为止,再写下去就犯忌讳了。剩下就靠读者的悟性,懂得自然懂。
从这个角度说,其实我们的历史政治课本也属于这一类——看上去好像全是正确的废话,要纯靠这个学透社会那得是万中选一的天才。但当你后来通过种种别的渠道稍微闹明白了一点以后再回头看,又会发现全是至公至正之言。
其三,这些东西写出来社会影响不好。比如西方经济学的第一假设——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种东西就很不正能量。虽然你学到后来会学明白我们的社会是如何克服各种人性的天然弱点的,但这是建立在所有人都真的能“学到后来”的基础上。要是小朋友看了这几个字一知半解,又赶上叛逆期拿去玩儿个性,不屑伪君子争当真小人,最后混成个自私自利的下三滥,害人害己不说,这得是多大的社会隐患?还不如宣传宣传高大上真善美,取法其上至少能得乎其中。哪怕得乎其下,至少方向是对的,小孩再是学个皮毛,也知道全社会对于是非对错的基本标准,不容易走火入魔。
然而,人类的好奇心并不是别人说说就能压抑的。自然科学方面如此,社会方面也一样。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探索人类社会的运行之道,中国的诸子百家里很大一部分就是在社会巨变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社会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的原因(为什么)以及探讨治国之道(怎么办)的哲学理论。几乎同一时期,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家们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但古人受限于视野(空间和时间的),提出的理论也难免局限性。
直到大航海时代,人类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全球探索,见识了世界各国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政治体制,自然会希望提出一种大一统理论把所有这些不同的社会现象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人类积累了数千年的文字记载,同时邮政和出版业的发展又使得当时的学者之间可以更方便地交流探讨,于是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同时,社会哲学领域也百花齐放,各种现代社会学说都发源于这一时期——无论你是信奉唯物还是唯心,自由市场还是共产主义,前后差了都不到三百年。管你什么做蛋糕还是分蛋糕,帝王之术还是屠龙之技,在这一时期都被翻来覆去讨论烂了。这一方面固然是人类求知欲的自然结果,但最主要还是因为快速发展的社会急需与之配套的理论体系。
按理说,这一时期的著作其实应该很适合普通读者作为社会科学入门的。但可惜的是首先这些作品全是欧洲人写的,翻译过来文字晦涩不说,文化背景也对中国读者很不友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需要大量实例做基础,再在从中总结规律。但和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欧洲的历史事件和风土人情你全都不熟,想看懂这些作品还得先恶补国外历史,难免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而且当时大多数作者写起书来还是学者圈互相探讨的习惯,够严谨,够学术,但没有充分考虑面对大众的普及性。中国人民最熟悉的《资本论》就十分难懂,还是商人出身的恩格斯写的文章比较平易近人,对推广马克思理论功不可没。
絮絮叨叨扯了这么多老黄历,归根结底想说的只有:百年前的人能总结出来,能整理成体系的知识,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没道理连学都学不会。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初学者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能接触到更多信息,只要构建起科学的思维方式,懂得理性分辨取舍,我们总能学到想学的东西,不管在哪一个领域。
下面,我就根据个人经验简单写一下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从什么样的角度入手。虽然写的时候会尽可能少涉及意识形态,但总的来说还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来讲的。我们最初接触这个词是在政治课本上,但实际上无论是东方的社会主义也好还是西方的自由市场也好,都是其不同分支,甚至有很多内容只是不同阵营出于对抗目的采用了不同的表述而已。
这个问题下很多答主都提到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确实足够的素材积淀是思考的基础要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大量可供思考的实例,想再多也只是空中楼阁。历史资料,新闻事件,其实都是很好的素材。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到在每一个领域都博闻强识,但大部分人总有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又比较了解的领域,比如可以是某一个朝代的历史,某一个国家的制度,某一个学科(比如金融,法律,军事)的专业知识,甚至某本现实意义强的小说,都可以成为深入思考的起点——比如我自己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就是从《红楼梦》开始的。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思考,你就已经拥有了大量现成的素材。
素材有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素材,也就是思维方式。说得再大一点,叫做世界观。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古今中外所有的世界观,都离不开这三个问题。你的思想有没有足够深度,基本就取决于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比如某世界观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神创造的(是什么),神创造这些是为了供人类享用(为什么),神是全知全能的存在(是什么),我们作为神的子民(是什么)不应该质疑神,应该服从神的律法和他对我们的安排(怎么办)。
这种世界观是自洽的。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在它的指导下过一辈子,甚至过得挺和谐挺快乐,拥有心灵的平静与满足。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世界观和“有深度”相抵触,因为你只问了一个“为什么”,逻辑链就被斩断了。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你见识了再多的世间万物,获得再多的思考素材,也只能惊叹于神的无所不能。你可以无限拓宽视野的广度,但很难获得思维的深度。
相比之下我们所熟悉的自然科学世界观则喜欢不断地一层层追问下去:世间万物是哪里来的?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哪里来的?是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质子中子电子又是哪里来的?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大爆炸是怎么来的?大爆炸之前是怎样的?
虽然最终我们还是踢到了铁板,遇到了无论如何也回答不了的问题,但在一层层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无疑大大深入了。
社会科学领域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可以一层层问问题,一层层深挖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帮助你对社会有称得上“深刻”的认识。但这一领域因为之前所说的种种原因,我们思维深挖的过程被有意无意阻碍了。接下来我就主要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简单说一下可以如何突破这种思维屏障。
是什么
“是什么”是概念的定义权,看起来很简单直白,但实际上是最容易把事情复杂化的一步。
比如“我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实际上就包含了关于“中国人是什么”等一系列复杂概念以及围绕其进行的无休止的争论。
中国人是一个人种还是一个民族?是看国籍还是看文化?古人是中国人吗?哪些是哪些不是?古代中国和外国哪个厉害?现在中国和外国哪个厉害?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吗?比外国人强壮吗?比外国人漂亮吗?中国人和外国人生的小孩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们的文化比外国的先进吗?我们的语言比外国语言优秀吗?我们的饮食是独步天下还是垃圾食品?我们的习俗是传统美德还是固步自封?我们该穿西装还是唐装还是汉服?我们该听京剧还是听相声还是看电视剧?我们过年回家该祭祖吗?我们能吃狗肉吗?
然后你就会发现所有这些问题你好像都在知乎看到过,大家争论得都很激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应该/不应该如何如何”的论调看起来无比熟悉,但实际上大家连最基本的“中国人”这个概念涵盖的定义都难以统一。
而在这个并没有明确定义的“中国人”的概念的基础上,各路专家学者早就又抛出了无数衍生概念,比如——
中国人的民族性(甚至劣根性):这个词我们前几年应该都没少听。但具体什么是中国人的民族性呢?我生为中国人,是不是就摆脱不了这种民族性了呢?既然这样那我还努力干嘛呢?还改它干嘛呢?
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更不用说了,从背鹅鹅鹅到背四书五经,从穿开裆裤到穿汉服,从吃饺子到吃鱼翅熊掌,从多喝热水到食物相克,从喝茶劝酒到本草纲目,从尊老爱幼到女德班,从睡扁头到坐月子……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只要沾边就可以往这个筐里装。
以上这些概念无论放在哪个哪个网络平台都是长盛不衰的爆款话题,其热度正是来自于其争议性。也就是说,无论大家如何言之凿凿,理所当然地谈论这些话题,它们其实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在自然科学里,这是很难想象的。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给各个概念做出定义,用基本概念去解释复杂概念,再用复杂的概念去解释更复杂的现象;用假设天然成立的公理去证明定理,再用定理去构筑理论体系。无论哪一步,首先都需要搞清楚我们在讨论的是什么。
而社会科学之所以给人纷繁复杂毫无头绪的感觉,就是因为这样似是而非的“概念”实在太多了,每一个你好像都知道是啥,但又很难具体界定;专家学者们还热衷于不停提出各种新“概念”,有的解释有的不解释,而且越不解释的概念仿佛就越高大上,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便是解释的,经常也是用一个并不明确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不明确的概念,或者干脆互相解释。
——(图片分割线)——
——(图片结束)——
这是我在另一个回答里举过的两个例子。有些学科被人认为“不是科学”,就是因为这样没法解释或者不愿解释的概念太多。没有定义就不明确,不明确就可以根据各人喜好各自阐述。社会科学领域的常见情况也往往是文章发得又多又长,但具体到任何一个话题,都很难有公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回到“认识深刻”这个话题,想要认识深刻,首先就是不能被这些眼花缭乱的概念给忽悠晕了。要时刻牢记:解释,是为了把问题变简单,而不是变得更复杂;是为了用简单的概念去描述复杂的概念,而不是用一个不明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明概念。有了这个标准在心里,就至少可以从几百个知乎回答里筛选出真正能帮助你看透真相的答案,并学习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次再遇到新问题自然就可以更快明确思考方向。
否则如果简单地满足于用概念解释概念,满足于又知道了一堆高大上的名词术语而产生的虚假的“博学”感,甚至面对任何事物脑海里都会立刻条件反射出一个量身定制的“概念”来,那你的思维就永远再难以深入下去了。
举个例子:
妈妈跟女儿说,你是女孩子,应该少吃冷饮,多喝热水。
女儿说,外国的女孩子就不喝热水,她们来例假还吃冰棍呢。
妈妈说,外国人体质不一样,你是中国人就应该多喝热水。
妈妈永远不会解释“中国人和外国人体质哪里不一样”,因为她也不知道。但她会凭本能在辩论中用“是什么”来偷换“为什么”和“怎么办”。在这里,“中国人”这个概念就成了逻辑意义上的“神”——不可质疑神。
这个例子比较浅显,逻辑错误一望而知。但如果把“女孩子”“中国人”这些概念换成“古人”“伟人”等等,就很有迷惑性了。
比如今天刚有人邀请我回答的一个问题里的两个答案:
——(以下是图片)——
——(图片结束)——
看起来是不是没啥问题?
但如果不继续追问“气节是什么?”那这样的回答除了带来五秒钟感动和五秒钟民族自豪感,对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实在是没有任何帮助。而直接把人类划分成“普通人”和“大家”两个群体,那更是从根本上就杜绝了绝大多数人思考的意愿——反正我是普通人,想也想不明白的。在这里“大家”这个概念就又成了这一小小世界观里的“神”——不可理解,不可置疑,相信就对了。而且相信以后,你作为这些“神”的同族,更可以无成本收获一波骄傲,没啥坏处。
一旦把一个概念“神”化,那就可以不用解释了。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愿意用这样偷懒的思维方式来回避矛盾,但如果希望获得“深刻”的思想,那早晚还是要学着将“神”拆解为更具体的概念,或者问自己:它真的存在吗?有必要存在吗?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原则。
为什么
为什么是三个哲学问题中,最微妙敏感的一个。
在很多语言里,“为什么”都可以作两种解释:1、作为什么的结果?2、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比如:
为什么你是中国人?
因为我父母是中国人,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所以我是中国人——这就是“作为什么的结果”。
你为什么要出国?
因为我想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第一种为什么
第一种“为什么”的问题是,你经常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判断别人告诉你的这个“为什么”到底是真的还是胡扯。
为什么这个面霜能美白?因为里面加了牛奶/珍珠/酵素/活性因子/酸碱盐/维生素ABCDEFG/玫瑰茉莉百合香草樱桃草莓石榴苹果香蕉榴莲……。
为什么这个机器能减肥?因为运动是唯一正确科学的减肥方法!您懒得动我们的机器帮您动,每秒振动1200次,震啊震脂肪就震碎了排出体外啦!
为什么这个保健品能抗衰老?因为千年王八万年龟!我们拿乌龟甲鱼熬的这个药,吃了长命百岁寿与天齐!
如果说这些“为什么”还比较容易看出问题,那下面这些呢?
因为我们意志坚定,同仇敌忾,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所以最终在敌强我弱,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赢得了战斗的胜利!——我是说大部分少年热血漫画。
因为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看穿了敌人的弱点所在,于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四两拨千斤大获全胜!——我是说大部分权谋小说。
因为我慧眼识珠,不拘一格降人才,以诚待人,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所以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最后不出意外天命所归——史书上成就大业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这些“为什么”看起来很合情合理,又很简单,好像我也能做到,但不知为啥主角的敌人就是做不到;另一方面虽然我都做到了,但我还是一个苦哈哈的打工仔,发挥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只能帮我更热情洋溢地996,;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大学生,论文大作业毫无思路,绞尽脑汁,计上不来;还是一个神经紧绷的创业者,花大半年时间手把手把新来的员工教会了,他立马跳槽别家……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呢!
想要分辨这类似是而非的理论,没有捷径,只有一个笨办法——学习知识,相信科学。不管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社会科学知识。
而且最好直接看课本,不要只看科普——一因为一来科普虽然能让你学到东西,但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热闹为主,学得浮皮潦草,下次遇到新情况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分辨;二是很多营销文也喜欢伪装成科普文的样子,对基础知识不扎实又迷信“科学”的人来说反而更具欺骗性。其实如果一个人能把高中理化生课本好好吃透,已经足以识别99%的保健品骗局了。
而社会科学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但要看的不是高中课本,而是大学课本了——可能因为教育部觉得有些东西不适合未成年人学习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走起来!《社会学》走起来!吃透的话够你应付生活中80%的情况了。剩下的根据需要再看基本专业书籍,比如你要炒股的话《金融学》啥的得看一看吧?嫌厚不看?宁愿听p2p业务员帮你热心“科普”?那神仙也帮不了你了。
为什么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呢?我用一副我自己很喜欢的图来解释吧:
(从左到右依次是:社会学家 / 心理学家:“社会学只是应用心理学” / 生物学家:“心理学只是应用生物学” / 化学家:“生物学只是应用化学” / 物理学家:“化学只是应用物理学” / 最后数学家说:“嘿,你们太远我看不见啦”)
虽然这是一幅所谓学科鄙视链的搞笑漫画,但也生动演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通性。之前还看到过一个在左侧继续延伸,包含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版本,可惜找不到了。
一直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似乎是两个壁垒分明的领域,互相没有交集,研究方法也完全不同。但近年来的很多交叉研究表明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也有很好的效果,而处于这两个领域交汇处的就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在这样一条“纯理科-纯文科”的光谱上,社会学和经济学是人文学科对接自然科学的窗口。如果我们要用理科的严谨方法来审视分析社会科学的话,这两个领域可以作为最基础的“为什么”去解释更复杂的社会科学概念和现象。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深刻”地认识一些社会现象,那就应该尽量朝着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方向去解释,就不至于犯“用复杂概念去解释另一个复杂概念”的错误,因为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大多数概念都是被更严谨的自然科学概念解释过的——比如道德。
从小到大,道德大部分时间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着基础准则的角色。甚至法律也是以道德为蓝本制定的。大哲学家康德更是把这句话刻在了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对很多人来说,道德都是和星空一样天经地义的,它是被用来解释别的东西,而不是被解释的。
但一定会有人继续刨根问底:我们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道德标准?为什么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不一样?为什么对自己和对敌人的道德不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违背了道德,却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对的道德本身的研究永远没法深入解释这些问题,只能一遍遍宣导和歌颂道德,或者继续围绕道德创造出更多概念。但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都已经从各个角度探讨过了道德的物质基础,把这一主观观念和客观环境对接起来。
比如我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就是道德是通过限制个人行为,减少群体内部斗争损耗,达到群体利益最大化的一套准则。因为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群体更好地延续,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古代人均寿命短夭折率高的年代,多生孩子就是道德;但当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重点从数量变成质量之后,“越穷越生”就成了舆论讨伐的对象。
而既然道德的目的是调节群体内部矛盾,那跟群体外的敌人自然用不着讲什么道德;因为道德的本质就是牺牲个体服务整体,那个别不牺牲个体又没有立刻得到惩罚的行为自然好像占了很大便宜。但如果更多个体有样学样,那群体要么必须作出调整,限制这种损公肥私的漏洞,要么就只能大家一起完蛋了。
当然,我们在推广道德的时候不能直接把话说这么明白,否则不但要多费许多口舌,而且一定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破坏道德。在民众素质普遍低下的年代,以上一整套论证真的不如“说谎骗人天打雷劈”好使。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追求“思想深度”,那自然应该尝试寻求更本质的解释。
当然,和学习自然科学一样,一开始我们还是从课本中的经典概念入手就好,各路所谓专家为了各种目的自由发挥出来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还是先算了,省得越看越糊涂。
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中,其实很少考虑智商情商意志力这类的个人素质,更多研究资源和信息这样的硬实力的多寡和配置。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简化模型,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比较更接近现实情况的——毕竟前者在统计上呈正态分布,人与人之间差异有限;而后者的差距常常需要以数量级计算。但也许因为后者很多时候并不是靠我们的努力就可以弥补的,所以在各种奋斗故事里往往更愿意强调无法精确量化衡量的前者。但在现实操作中,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政坛商场,更能帮你看清局面的往往都是后者。如何系统性地考虑客观条件对事物的影响是一项需要训练的技能,但习惯之后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都能获得全面提升。相比之下,认为胜负主要取决于个别人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或者对手昏招百出扶不上墙,其实都是偷懒思维的一种。
即使只考虑人的主观因素,也永远要把人放在群体中去考虑:大多数情况下,人是抱团竞争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大,智商再高,也很难和群体的能力抗衡。而无论是评价人也好还是事也好,对个人和群体的标准永远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的故事甚至历史和新闻都习惯以个人作为主角来书写,但必须记得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看不见的大多数。很多我们感觉十分深刻的文章,正是因为作者深入挖掘了群体和环境对人物和事件的影响。
第二种为什么
第二种“为什么”就更具迷惑性了。毕竟人类是一种从小就人均“买电脑是为了学习”的动物,以后越长大就越不会总是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甚至经常在忽悠别人之前先忽悠了自己——比如买奢侈品是为了升值,带三岁小娃旅游是为了开拓娃的眼界,生二胎是为了给老大找个伴……再高大上一点儿——比如当官是为了为人民服务,赚钱是为了拉动经济……总之无论如何,你很难从公开渠道了解人类复杂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只能推己及人,半猜半蒙。
如果真能猜得准确,无疑对我们深入认识世界会有极大帮助。但在我们猜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阻碍,那就是舆论环境。
虽然大多数人都会承认人是善恶掺半的矛盾体,但拿到明面上来说的时候我们永远倾向于简单粗暴地把人划分到“好人”或“坏人”两个脸谱化的阵营。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这种单纯明了的分类可以最高效地帮我们认识社会,但后来又会成为我们深入思考的障碍——因为在大多数讨论环境下,猜测公认的“好人”有出于个人利益的私心会被认为大逆不道,至少也是心理阴暗;而对于公认的“坏人”,如果认为他的行为也有其正面意义,则必然是哗众取宠,为了标新立异什么案都敢翻。于是“好人”为什么“好”,“坏人”为什么“坏”(这两个“为什么”都是出于目的意义的),就都成了站队复读,无法再深入下去了。
除了对人,对所谓的“价值观”“体制”等等的优劣评价也很大程度会受主流舆论的影响。远的不说,往前看五年十年的,中国的一切问题还都是体制问题。那时候你想客观讨论中美政治体制的优劣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在近期新冠+贸易战背景下,网络舆论风向整个调了个儿,但相应地你要是还想找找美国制度的优点,说说中国的缺点,也一样要冒被扣帽子的风险。于是类似的探讨常常只能私下进行,但这样做也有问题——愿意和你私下探讨的往往是与你意见相近的人,更容易让人陷入信息小圈子而不自知。
而更要命的是,很多人自己心里的坎儿就翻不过去。我们都是伴随好人坏人的热血故事成长起来的,几十年的偶像和信念并不是说改就能改。
前面说过,所谓深入思考,其实就是用我们可以理解的概念去解释我们无法理解的概念,用普通的概念去还原各种“神”的概念,这个过程一般来说多多少少都因为推翻重建而产生痛苦,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最神圣,最不愿意用世俗化眼光去看待的的东西。其实这个问题下的大多是读者,应该都正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既觉得以前的认知体系下有很多问题解释不了,又很怕继续深入思考会颠覆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陷入虚无主义。
对此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心里过不去,不如先拿自己不太关心在意的人物和事件练手——读一段你不熟的历史,尝试分析里面每个人的目的动机,再看看别人的解读;或者跟进几个热点事件,最好是反转再反转的那种;甚至读几本现实意义比较强的书(我个人推荐《冰与火之歌》和《进击的巨人》)。等继续磨炼思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候,心里那道坎自然就过去了。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怎么办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解决“为什么”,工程师解决“怎么办”。
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工程师思维也一样重要。就算你真的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理解很多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但如何提出解决方案又是另一回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哪个层次的“怎么办”,都有很大程度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变量太多,数据庞杂,哪怕是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几乎永远不可能求得最优解,大多数时候只能根据经验决策。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社会的宏观走向毫无判断能力。根据马克思的理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有方向,有阶段性,有规律可循的。中国作为世界舞台的后起之秀,走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别人经历过的。我们就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能比别人多摸几块。
当然,我自己也是毫无政治经验的平头百姓,对此没有资格也不想说太多。何况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思想深刻”,并不是“算无遗策”,所以就此打住。还是推荐几位对我影响很大,相信也能帮有兴趣的人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的作者吧:
温铁军
温铁军教授的理论,看这本书就可以了。如果说大多数故弄玄虚的社会学者是南慕容,那温教授就是北乔峰——能把一套最基础的太祖长拳打得荡气回肠,威震武林。他精彩地演绎了如何抛开意识形态,抛开眼花缭乱的各种概念,用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解释真实的历史事件,简直是“用简单概念解释复杂概念”的完美典范。温教授的书和讲座需要一些基础的经济知识才能比较充分地理解,但也只是基础的就够啦!
马前卒
和温教授比起来,马前卒的名声大得多,争议也大得多。我虽然是他的粉丝,但也不能说100%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马前卒的优点一样是永远不绕圈子,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且他做的新闻类节目“睡前消息”常常能喜闻乐见地跟进热点,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更丰富的信息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他作为一个工程师出身的人,也是一个热衷于提出“怎么办”的媒体人。但和众多喜欢嚷嚷“体制问题”的大V相比,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更具体,更另辟蹊径。就算你不认同他的观点,也一定会觉得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全面性对“如何深刻认识世界”帮助良多。
泪痕春雨
和前面二位相比,泪痕春雨的名气小得多,但争议并不小,因为他擅长的领域是历史,而且特别擅长用完全中立的现实视角去解读历史人物,于是常年受各大历史人物的粉丝围攻。
泪痕春雨的解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样板。虽然我和所有人一样在高中就背过“生产力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是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但直到接触泪痕的作品以后才真正看到了可以如何用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去分析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把我们只能仰视的还原成我们可以理解的,从每一个细节诠释了什么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是对历史有一定兴趣的读者,强烈建议去了解一下泪痕的作品。虽然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他的文字风格,或者不认同他对某一具体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但他看历史的视角和方法一定更可以给你很多启发。
泪痕的另一个优点是解读过很多朝代的历史,许多冷门时期——比如我最初接触的南北朝——都很适合普通人不带偏见地以全新视角独立思考。而泪痕最优秀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是解读水浒,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深刻认识”社会,可惜不让出版。就在这里推荐一本近期新作吧!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变更的时代,一辈子可以见识到的真人真事比我们的祖辈多了千百倍。而更棒的是互联网时代有很多人愿意一起分享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让大家都有机会更深刻地琢磨这个大千世界,再一起努力改变这个世界。最后,用一段我很认同的马前卒话与看到这里的知友共勉吧吧:
出自《睡前消息141期——我这“键盘侠”当得光荣》
世界上大多数行业的知识都可以划分成三部分:科学原理、工程技术、操作工艺。这个划分方式适合理工科,但也适合社会科学领域。很多人忽视了这个三层结构,跳过了中间的工程技术,企图用最基础的科学原理去分析最具体的基层矛盾,肯定不会有好结果。讨论得越深入,就越显得空对空。
大家在政治课上都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说“阶级斗争无所不在”,比如说“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政治结构要跟着经济发展而变化”。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说还不起房贷,对拆迁不满意,甚至是因为门前的道路积水要抱怨市政部门和物业工作不给力。但是,到底这些基本原理是怎么发挥作用,最终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学校没有教过,科普书籍也很少介绍。连中层干部都要自己慢慢摸索,普通人的学习门槛就更高了。所以就算得到发言机会,很多人说出来的话,或者是直接描述表面现象,或者是和现实毫无关系的大道理,做不到替自己的阶级或者社会集团正确发声,更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面对这个难题,很多“键政”人选择了逃避,干脆放弃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不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甚至不描述事件发展规律,只做单纯的批判,用煽动情绪的方式来获取关注。结果就是网络政治讨论缺乏建设性,变成了互相找茬的游戏。虽然我们的“键政”讨论者不像台湾政客那样天天竞选,但开口就是相互攻击,大家都盯着对方发言的细节甚至是身份,想方设法证明对方是个坏人,间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也是“键政”被人看不起的原因。
……我作为一个资深“键政”爱好者,一个前工程师,现在来做新媒体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填补“科学原理”和“操作工艺”之间的空缺,让“键政”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当然,必须承认,很多工程知识很枯燥,像理工科一样,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很多的聪明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努力搞科普,降低学习成本,而是转身搞玄学,用所谓的文化道德来填满逻辑链条,动不动就搬出古代名人的一两句话给自己撑腰,让自己的读者真的觉得得到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这样的人又分两类:一类是前几年常见的极端自由主义,所有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没有照搬西方的体制,甚至要全盘照搬西方近代的发展路线,重新当一次殖民地;另一类,就是制造盲目的自豪感,所有现代问题都可以用中国古代的“文化优越性”来解决。如果还没解决,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优势理解不够……总而言之,这些来自不同方向的玄学满足了很多人填补世界观的需求,甚至愿意为此付钱。但是客观上大多数人是看不起玄学的,所以对“键政”的看法更差了。所以,睡前消息编辑部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普及“社会工程知识”,还要尽量搜集资料,综合观众反馈,降低社会工程知识的学习门槛,压缩玄学的生存空间。
……用工程思维处理问题,恰恰是最大程度上尊重感情,尊重人性。因为每个人最终还是要在社会里面去追求中间的生活,消耗物质产品来支撑中间的梦想。我把大家的诉求变成统计数字的一部分,并不是泯灭人性,恰恰是帮助大多数人拿到支撑梦想的资源。之所以有人觉得我提出的改革方案缺乏人性,恰恰是因为他们站在一部分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忽略了其他人的人性。
……所以所谓讲政治,就是算总账,不算小钱。但是如果从来没算过总账,从来没算过某个原则“值多少钱”,就说别人只看钱,不讲政治,那说明其实自己不懂什么是政治。100年前,有一个“问题和主义”的争论。胡适建议学生多研究具体问题,少争论“主义”——这就是典型的不懂政治,不知道所谓“主义”恰恰是“问题”的集合。现在很多人站在胡适的反面,觉得算经济账就是不讲政治,显然也是缺乏政治常识。总而言之,我们的政治课谈原理太多,结合现实案例的内容太少,结果就是年轻人对政治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人产生了逆反心理,觉得自己过日子不需要考虑政治问题;有人走到另一个极端,把政治神化,把政治原则和政治人物都看作不可侵犯甚至不可讨论的东西,再用这些神秘主义原则来解释社会,这都是错误的。
大多数情况下,“年纪轻轻就思想深邃”只是个美丽的误会,是得出这个结论的人自己看待事物的水平还不够。
回答很多了,却没有真正能打动我的。
在我看来,能真正符合问题描述“年纪轻轻”,同时“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的人。
百年来只有一人。
毛泽东。
01
什么叫真正的思想深度?
不是你会讲几句似懂非懂、看似很有内涵的“金句”;不是动不动就“看透人生”;更不是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世故和圆滑。
而是,你思考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困惑的东西,你要思考的目的,是如何为所有人的痛苦找到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你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这条路,并且一无所惧地带头走上了这条路。
斯诺,是抗战时期的美国记者,他在1936年到达当时中央所在地陕北,并将所见所闻最终写成了一本很有名的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本书里,他写道:革命运动要求它的领袖能够比旁人早一点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 在这方面毛泽东很成功,所以他的追随者对他的判断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基于此,他对毛泽东作出了“窑洞里的预言家”的著名评价。
约翰·S·谢伟思,是抗战时期美军驻延安的观察组成员。
在与毛泽东等人经历了3个多月的深入接触后,他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毛主席能够成功地战胜他的众多对手,而成为公认的领袖?
最后,他的结论是:目光远大。
这才能叫远高于常人的思想深度好吗?
毛泽东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思考总是很超前,更重要的是,他想的往往总是对的。
其实,革命时期,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你说得对,我们就跟你走。
而毛泽东,就总能在面对很多重大关头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考,为大家指出正确的路;或者在跟着其他人走错了路,受到挫折时,回头发现还是毛泽东说的对。
毛主席是理论上的领袖,每当中国革命面临关键时刻,他就发表重要文章,给革命确定方向。——福原亨一
这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当年毛泽东思考的问题可不是什么“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这期双色球篮球号码是单数还是双数”之类的事儿,说对了也就说对了,说错了也无所谓。
他所思考的都是红军往哪里走、中国将何去何从之类事关党和国家生死的终极命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总能思考出对的道路和策略,作出精准的判断,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能力!
更重要的,他是如何拥有这种思考能力的?
02
20多岁,对大部分人而言还没有真正经历什么生活的磨难,还在享受大学闲暇的时光,偶尔迷茫、忧愁一把。
如果多去看看青年时期毛泽东的传记,你会发现彼时彼刻的他,其实和现在的年轻人并无两样,充满理想,却又十分迷茫。
1912年,快20 岁的毛泽东还在读中学,他做了一个后来很多成功人士在读书时都会做的决定。
退学。
但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后,毛泽东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在好几所学校报了名,这些学校五花八门,有商校、警察学校,甚至还有一所学习造肥皂的学校。
那时候的他,别说思考出中国人类该何去何从的大命题了,甚至连自己今后要做什么都没想明白。
只不过,和现在很多人迷茫时就靠着电影、游戏、旅游打发时间不一样,那时候的毛泽东虽然并不知道自己今后干什么,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
退学后的毛泽东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自修计划,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是买两块米糕充饥,算作午餐,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
读的最多的书有两类,一类是中国的历史书,还有一类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学。
你如果也看过这两类书,就会知道,这两种书恰好是最容易激发人去思考的东西。
特别是历史,那一个个看似陈旧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后面,其实是历史上曾经活过的最顶尖人群的经历、斗争和策略,透过历史,我们完全可以去推测他们在不同境遇前的所思所想。
中国的历史,本就是英雄史、精英史。
那么,毛泽东读历史又读到了什么程度?
我在29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这本历史书。
这本书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共一百一十六卷,几乎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编年通史,被称为万世君臣的政治教科书。
而毛泽东在19岁的时候就通读完了整套书,而且看得爱不释手。
中国的《二十四史》,很多人可能连一本都没有完整读过,毛泽东不仅全部读完,还做了非常详细的批注。
03
后来,毛泽东考进了湖南一师。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湖南一师是个重要的阶段,这五年半的读书和求学生涯,是青年毛泽东人生的精进岁月。
这段岁月中,他广泛涉猎,反复精读大量书籍。
1916年的春节,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一封信曾经提到了应该读的77种书,
很可惜,我并没有查到这77种书的书单。文献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套《毛泽东读书集成》,一共有259卷,收录了一千多种书籍,光是看看目录,很多人就已经崩溃了,但其中很多书毛泽东都是反复精读,有些线装本的书甚至连线都翻断了。
他爱读自己佩服之人的书。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就是曾国藩,毛泽东当年读《曾国藩家书》到废寝忘食,至今在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里还珍藏有一套木刻本《家书》,每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芝珍藏”笔迹。咏之者,润之也。
曾国藩曾经写过一个《爱民歌》,第一条是“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后来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也是上门板。
他看书是为了解决根本问题。
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非常流行,这些书的内容和写法类似于《民国小时代》《霸道东家爱上我》《微微一笑很销魂》……但无论多么流行,在毛泽东的书单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他在写给老师的信里说: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他读历史、读哲学、读文学、读报纸,不只是出于消遣或者兴趣,而是为了参透这个世界的本原。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贫富,是怎样形成了分化?面对这所有的丑陋、苦难与痛苦,如何才能改造这个社会?沧海横流,江河日下,谁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在看了无数的书,思考了良久之后,23岁的毛泽东在日记本上珍而重之地写下了一段话: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段话后来被有意无意地篡改掉了一个字,一字易、而语义全变。
04
除了大量的阅读历史与哲学类思辨性非常强的书,毛泽东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搞调查。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看完了毛泽东写过的一本书,名叫《寻乌调查》。
这本书一共5章39节,8万字。
没别的内容,全部都是他在寻乌县做的一次调查,细节详实到让人震撼,油、盐、酱、醋、茶之类的每样都单独列条,种类、价格、什么店铺、什么价格全都细致标注。
甚至,连县里的妓院有多少家、名妓都有哪些、嫖妓的都是些什么人都写到了。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的这8万字,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除此外,他还搞过长岗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等等,每一个调查的背后,都是数十天的实地查看,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访谈交流,以及无数个夜晚的细致梳理、思考、总结成篇。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搞调查并不是他当上红军领导后才有的工作习惯,早在1917年,24岁的他就利用暑假的时间和另外一个同学,不带一文钱,徒步走遍湖南的长沙、宁化、安化、益阳、玩江5县,行程900多里,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农村调查。
这才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05
毛泽东读历史、哲学,掌握的是思维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的体系,而搞的那些调查,就是为这些思维的运用打下基础。
换句话说,毛泽东就像是通过看教参(历史、哲学)掌握了解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大量刷题(调研),既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在不断验证、修正解题的方法。
学校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学霸。
而现实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思想家”。
毛泽东后来提出的无数论断,做出的决策,都建立在他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现实情况精确调查的基础上。
比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持久战”等等。
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毛泽东思想”深度的基础和源泉。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以为年纪大的人思想就有深度了。
其实现实是,人成年以后,思维方式基本已经定型,活的久的人,顶多多了一些人生经历,而不是思想上的深度,并且越往后,尤其是三四十岁往后,有些人不愿学习思考成长了,也就再没别的本事,就开始倚老卖老,摆起了资历,还有的人思想没多少见地,拽两句文学历史以及佛道儒上的警句也假装显的很高深了,这几类人无论是单位里还是社会上都一抓一大把。
随着阅人无数,最终会让你明白,不要以年龄去划分人群,更不要以年龄去划分人的思想深度。
《沉默的羔羊》系列最后一部,主人公汉尼拔的一句话直指人性的根本
“鹞鸽分为肤浅的和深沉的两种,但当两只深沉的鹞鸽结合后,它们的后代往往会俯冲撞地而死……”
所以这个世界若是把人简单划分的话,也分为肤浅的人和深沉的人,并且这两项跟年龄不相关,只跟每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习惯有关,所以你问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
因为这是天生的。
肤浅的人爱慕虚荣,追星,渴求物质和名利,思想有深度的人,会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去探索这个世界上不一样的美,并且肤浅的人占绝大多数。
当然,这两类人也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人追求物质,技术才会进步,
人探索未知,文明才能起飞。
所以,对于肤浅的人,当你身体上的皱纹增多时,这证明不了你成熟,只是说明你老了。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很小的年纪就有过人的思想深度的话,有且只有两种原因: 一是先天生的好,爹妈给了他比其他人更高的智商跟情商,很多道理不用教不用学只要自己随便想想就懂了;二是后天的经历丰富,经历过其他同龄人没有见过体会过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经历(大部分是负面经历),由此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见解,比同龄人多了更多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种人不用说了,就是所谓的“天才”,凤毛麟角;若是第二种人,从小到大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困苦,黑暗丑恶,居然没有长歪,没有黑化,没有得精神病,也没有形成反社会人格,而是突破重重阻碍,进化成了一个成熟,理性,睿智,温和,懂丑恶但不丑恶,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
这个概率有多么低,难度有多么高你造吗?!
这类人在生活中真的很难遇到,如果题主真的有幸见到的话,不论是男是女题主都好好珍惜吧。
——————————————————————————
尼玛我这个答案是突然被哪个大v临幸了么,突然多了这么多赞,目前赞数算是历史第三位了……
只可惜看评论区这架势,似乎有点偏离了我这个答案的本意,呵呵。
一个年纪大些的人,即使没读过很多书,但是经历过人生的生死离别和大起大落,就会看起来很沧桑,思想很深刻。
而一个年轻人即使读了再多书,也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的别人的世界,而不是自己的。
所以我反倒觉得思想的复杂程度超过同龄人,是一件蛮可悲的事情。
某种程度上说,思维的复杂化过程就相当于东西的腐化过程。
而加速这个进程则是对人生的一种透支,比如体验过毒品的快感就很难再体会正常的快感了,在精神上也是如此。
他本该一层一层的去理解人生,在每一个阶段接受自己应该拥有的经历和快乐。而不是借着别人的眼睛一下子把人生里大部分的东西看个遍。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会觉得自己周围的同龄人都是愚蠢透顶的蠢货。看三俗小说,当明星们的脑残粉,彼此间开着生硬无聊的玩笑也能笑成白痴。
他会鄙视同龄人,并会因为这种鄙视而越发孤僻,最终失去人生的参与感。
在大部分的人生里,漂浮于没有尽头的意识世界中,不断寻找着支撑物。一次次陷落在各种陷阱里,时而在巨人身上寻找同感作为慰藉,时而依靠怀疑和批判,来支撑那些对自我的认同感。
他无法体会人们之中那些“普通的快乐”,他没办法跟同学们打成一片、一起开玩笑和疯闹,在过生日时互送礼物、在分别聚会上流泪道别……并且可怕的是,这种参与感的丢失是连续性的。几乎可见的是,他的路会越走越窄。最好的结果就是最终能够隐于市野,以简单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得到一种乌托邦式的精神自足。
可是如果他因为某些原因要重新参与世界或者要得到某些认同的时候,他将遭受到一种近乎毁灭性的自我怀疑。他会在自己鄙夷的世界中完成一次次彻底的自我谴责。他会因为努力参与却无法感受人生的真实而痛苦万分。
所以那些思想复杂的年轻人身上,有的更多不是成熟和深刻的气息,而是一种郁气,郁郁不得志。或者是压抑的隐忍不发,或者是一种神经质的狂妄自大。表现得对一切不屑一顾,其实都只是逃避现实的托词。
人生的意义是随着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变化的,而不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见或者自己一个人憋着苦思冥想可以找到的。
所以年轻的时候要去多参与,要去多做事情,要去进行属于自己的人生,才有意义。
知道和记住一个道理容易,但是证明和懂得一个道理却是无比痛苦的。
在你亲身经历这份痛苦之前,它都不能成为让你变得深刻和沧桑的疤痕。
——
在一条黑路里走了很久,发现尽头几乎是个死胡同。于是回到入口处立了个: “此路不通”,仅此而已。
经评论区的“提醒”,给自己打个广告。
公众号:给抑郁症的情书
面向不快乐的朋友,谢谢。
不要相信高赞答案 @废材城 的回答,他的回答是写给那些“觉得自己很有思想深度所以自己和旁人格格不入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怀才不遇泯然众人是因为自己的思想深度远远高于普通人”的人的,而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巴纳姆效应。他写得那篇文章唯一的目的,就是让那些生活中并不开心又喜欢上知乎的年青人,感觉自己之所以不受欢迎没有年薪百万没有女朋友工作不顺心,原来都只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的人。
换句话说,他写给那些喜欢给自己的不开心和失败找借口的人。
关于读书,我一直很喜欢下面这幅图,送给大家,希望所有人能够养成终身读书、读好书,不断学习的习惯,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会因此而收益。
如果读书不能让你获得你想要的幸福、快乐以及成功的话,那么请相信我,这不是读书的错,也不是思考的错,你如果不读书不思考,结果大半只可能会更差。
当然了,读书只是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是实践,知行合一,才能进步得更快。毕竟,读书只是间接经验,我们还需要直接经验。同样一个道理,读书体会到的,和你亲身体验到的,差距非常远,毕竟“从门入者,不是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