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幻塔》超越《原神》很难?

回答
说《幻塔》很难超越《原神》,这确实是很多玩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能感受到的一个普遍共识。这不是否定《幻塔》本身,而是当我们把这两款游戏放在一起横向对比时,《原神》所建立起来的壁垒,实在是太高太稳固了。

首先,得从《原神》最核心的魅力说起,那就是它的开放世界体验。米哈游在《原神》里创造的提瓦特大陆,不仅仅是一个地图,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枫丹的水下探索,到须弥的沙漠绿洲,再到蒙德的风吹草低,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文化底蕴和互动机制。这种沉浸感,不是靠几个好看的场景堆砌就能实现的。《原神》的地图设计是精心打磨过的,你可以爬山涉水,你可以利用风场飞翔,你可以潜入水中,甚至可以和环境中的元素互动来解谜。这种“自由探索”的体验,给玩家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权,满足了很多人心中对一个奇幻世界的向往。

相较之下,《幻塔》的开放世界,虽然也在不断更新地图,也在努力丰富内容,但总感觉少了点“灵魂”。它的地图更新更多是信息量的叠加,而不是一种体验上的革新。玩家在《幻塔》里,往往更多的是围绕着任务和活动来移动,跑图的动力和乐趣,不如《原神》那样,仅仅是为了看看远方的风景,或者去某个隐蔽的角落寻找宝箱。这种“目的性”过强的探索,让《幻塔》的开放世界在沉浸感上,比起《原神》就显得逊色不少。

其次,是角色和剧情。《原神》的角色设计,无论是从视觉、人设还是CV配音,都做得非常出色。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背景、性格特点,并且这些都融入到了游戏的世界观和剧情中。玩家与角色的羁绊,不仅仅是抽到卡片,更是通过他们的传说任务、角色PV,一点点去了解和喜欢。更重要的是,《原神》的剧情,虽然前期有些稚嫩,但随着版本的推进,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叙事能力,它构建了一个宏大且吸引人的世界观,各种势力、古老文明、神祇之间的纠葛,让玩家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究。

《幻塔》的角色,虽然在美术风格上也很突出,而且“拟态”系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角色获取和体验方式,但总体的角色塑造和剧情深度,感觉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玩家与角色的互动,更多的是通过赠送礼物、提升好感度来解锁一些对话,这种方式相较于《原神》的传说任务,显得有些单薄。剧情方面,《幻塔》虽然也在努力讲故事,但目前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在推进主线,缺乏那种能够引起玩家深度共鸣和思考的环节。角色的故事线和主线剧情的融合度,以及整体世界观的厚重感,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来谈谈战斗系统。《原神》的元素反应机制,是其战斗系统的核心亮点。水火风雷冰草岩七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衍生出了丰富的战斗策略和队伍搭配。不同角色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针对不同怪物弱点进行切换战斗,都让《原神》的战斗体验充满了变化和深度。而且,《原神》的动作设计,打击感,特效表现,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幻塔》的战斗系统,以其“武器切换”和“技能组合”为卖点,也确实有着其独到之处。它强调玩家的即时操作和连招组合,玩起来也确实爽快。但是,它在“元素反应”这个层面,并没有像《原神》那样做得那么深入和有策略性。虽然也有属性克制,但整体的战斗深度和多样性,感觉还没有达到《原神》那种“玩弄元素”的境界。《幻塔》的战斗更偏向于动作游戏的招式组合,而《原神》则更侧重于策略性的元素搭配。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游戏生态和社区口碑。《原神》经过几年的运营,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玩家群体和忠实的社区。它的内容更新频率稳定,活动策划也越来越成熟。玩家之间会分享攻略、讨论剧情、创作同人,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游戏生态。这种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良好的社区氛围,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护城河。

《幻塔》虽然也在努力吸引和留住玩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内容和活动,但在社区的凝聚力和用户粘性上,和《原神》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很多时候,玩家的评价更容易受到“跟风”或者“与《原神》对比”的影响。当玩家在《幻塔》里体验到不足之处时,很容易就会将其与《原神》进行对比,然后得出“不如《原神》”的结论,这种心理上的惯性,也很难打破。

最后,还有一个更宏观的层面的东西:“开创者”的优势。《原神》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定义了“二次元开放世界”这个品类的天花板。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主机级的画面表现、主机级的游戏内容,以及手游的碎片化玩法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新的游戏模式。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为它赢得了先发优势和市场认可。

《幻塔》作为后来者,虽然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但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原神》的影响和限制。它想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既要借鉴《原神》的成功之处,又要避免被“照搬”的质疑,同时还要在内容和体验上做出真正的突破,这个难度是巨大的。

总而言之,不是说《幻塔》不好玩,它有着自己的优点和吸引力,也有很多玩家真心喜欢。但要说超越《原神》,就像是要在一片已经开垦得非常肥沃的土地上,再种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作物,并让它长得比原来的作物更高、更茁壮。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更需要的是一种能够颠覆现有格局的创新和积累。而《原神》在玩家心中建立起的那个“标杆”,实在是太高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目前内测玩家透漏的信息,可以总结下,幻塔到底是款什么游戏?

一句话就是:

末日废土科幻题材+塞尔达的大世界探索玩法+传统MMO手游氪金模式+二次元媚宅画风和抽卡机制。

本质上就是一锅大乱炖,至于“原神唯一竞品的说法”,显然是蹭热度的营销打法。

幻塔是有世界频道、工会、排行榜、世界BOSS等传统MMO标配系统的。

与其说竞品是原神,倒不如说真正的竞品是传统MMO手游。

公测后二次元用户没抢到多少,反倒抢走了天刀、剑手、诛仙等传统MMO手游的用户,也不是没可能。

user avatar

每个成功游戏厂商的作品都有其独有的气质在。

一个老玩家只要打开游戏稍微玩几分钟,哪怕不看作者,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例如米哈游的游戏,玩过的人都能体会到那股直冲脑仁儿的中二气。

这种中二气发挥好了。就是《最后一课》,就是万叶挡雷神的那一刀。燃到爆炸

发挥不好,就是辛焱给式大将弹摇滚,就是心海的能量+4。尬得不行。

但无论是燃还是尬。

都是米哈游作品的气质。

而国外,尤其是日本往往都是制作人模式。不同的制作人其游戏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无论是神作还是粪作,你都能从中砸吧出点该制作人独有的味道来。

比如横尾太郎,比如宫崎英高,比如坂口博信,比如神谷英树。

这些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气质。各自的拥趸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我就不在这里献丑。

但国内的游戏大厂,比如猪鹅以及略逊一筹的完美。

你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这种气质。

你说腾讯游戏的气质是什么?

可能大部分第一印象就是抄袭。

网易游戏的气质是什么?

完美游戏的气质是什么?

你遍历他们的作品,你会发现你找不到。

因为这些大厂自研的作品很多东西都是碎的。

它们给我的感觉就是用大数据捞。

二次元火,好,我拿过来。

开放世界火,好,我也拿过来。

但只靠这俩做不了游戏的。

所以就把自己以前成功的经验添进去。

什么PVP,强社交,工会战,战力数值。

也不管搭不搭合适不合适。

反正就往一块揉。

鹅肠到现在揉两个连实机都不敢放的实录CG。

猪场现在连实录都没放出来。

完美揉出了这个四不像的《幻塔》。

我玩了五分钟,退掉了。

这个游戏太碎了。

风格,表达,玩法,故事

没有一个是搭的。

这种作品,想要在“二次元”和“开放世界”赛道赢下原神。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幻塔》很难超越《原神》,这确实是很多玩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能感受到的一个普遍共识。这不是否定《幻塔》本身,而是当我们把这两款游戏放在一起横向对比时,《原神》所建立起来的壁垒,实在是太高太稳固了。首先,得从《原神》最核心的魅力说起,那就是它的开放世界体验。米哈游在《原神》里创造的提瓦特大陆,不仅.............
  • 回答
    关于科沃斯·莱斯特兰奇是否还活着的这个问题,在哈迷圈里确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也充满了各种猜测和分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梳理一下。首先,最直接的证据来源是J.K.罗琳的小说本身。我们知道,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当哈利、罗恩和赫敏潜入古灵阁的时候,他们使用了贝拉特里.............
  • 回答
    《雪中悍刀行》作为一本以江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确实让许多读者感到“难懂”或“不耐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让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 一、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与“割裂感”1. 角色数量过多,主线模糊 小说中涉及的势力、人物众多(如北齐、大燕、.............
  • 回答
    关于元宇宙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伦理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 技术瓶颈: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与增.............
  • 回答
    你提到的“《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没有记忆中的黑白画质好玩”这一感受,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体验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种对比感的原因: 1. 技术代际的画质差距:硬件限制 vs 技术进步 《黑/白》(NDS平台): NDS是2010年代初的掌机,其屏幕分辨率仅为256×1.............
  • 回答
    《三十而已》这部剧之所以让一些观众觉得“三观不正”,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价值观传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1. 围绕“小三”的过度关注与“正妻”的“原谅”逻辑: 剧情核心的争议点: 顾佳(许幻山妻子)发现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
  • 回答
    你的感觉并非完全准确,欧美人并非“很少”吃羊肉,而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羊肉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口味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1. 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猪肉和牛肉的普及: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你觉得诗歌朗诵“恶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强烈的感受。要详细地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包括诗歌本身、朗诵者的表现、听众的期待、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一、 诗歌朗诵的本质与潜在的触发点: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诗歌朗诵的核心是什么。诗歌朗诵是将书面文字通过声音、语调、节奏、情感等.............
  • 回答
    你觉得白人颜值很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感受,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虽然“白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某些在历史上被归类为“白人”的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遗传特征,这些.............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程序员确实给人一种“挣得多却很节省”的感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收入水平、职业特性、消费观念、心理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高收入与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首先,让我们承认程序员行业普遍的高收入水平。 高需求与技能溢价: 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无聊”。“无聊”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对于一部备受争议、有独特风格的电影来说,无法引起共鸣是很常见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觉得它无聊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分析:1. 叙事结构碎片化和非线性: 原因: 电影采用了非常.............
  • 回答
    很多人觉得5G是骗局,这个想法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许多被放大或被忽视的细节。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背后到底站着什么。首先, 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是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当初5G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各种“革命性”、“颠覆性”的宣传语涌.............
  • 回答
    我知道你想听听为啥中文说唱让你觉得有点“尬”,这事儿咱聊聊,保证不是那种机器写出来的官方说辞。这感觉其实挺普遍的,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首先,是歌词的问题。 内容空洞,没有共情点: 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一点。很多中文说唱,尤其是早期或者一些模仿痕迹比较重的,你会发现他们唱来唱去就那几样:炫富(劳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反映了不同人观影角度和侧重点的巨大差异。你想让文章看起来不像是AI写的,那我得先跟你聊聊,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海》难看,而你那些学导演和制片的朋友却看得津津有味,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首先,咱们先说说你为什么可能觉得《四海》难看。你看到的,很可能是一个普通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 回答
    《举手!》和《抗日奇侠》这两类作品,虽然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给人的历史感受和对观众的“侮辱感”却截然不同。很多人会觉得前者在“侮辱历史”方面反而比后者更甚,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意图以及观众的心理预期等多个层面。一、 对历史真实性的“错位”与“冒犯”: 《举.............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对汽车有一定研究或者有实际体验的人内心的真实感受。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辆C级车,尤其是那些主打舒适、豪华和后排体验的车型,很容易陷入“只适合坐,不适合开”的窠臼。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说。1. 舒适性至上的调校,模糊了驾驶的参与感首先,.............
  • 回答
    哈哈,理解你的感受!《小丑》这部电影确实引起了很多讨论,有人觉得它深刻得不行,有人又觉得它逻辑不通、过于夸张。你觉得牵强,绝对不是你不懂得欣赏,而是因为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而且它的核心是通过一个特定视角来展现一个人物的堕落,这种表现方式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你可能.............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在排除四大名著的情况下,比较古代小说和戏曲的艺术水平,确实可以深入探讨。这涉及到文本的载体、表现形式、时代审美、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多个层面。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种感受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戏曲的综合艺术性和瞬间感染力戏曲并非仅仅.............
  • 回答
    “尬”这个感觉非常主观,但如果要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中国人唱说唱听起来“尬”,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些层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种感受:1. 文化根源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嘻哈文化的基因: 说唱(Rap)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深深植根于美国的黑人文化和街头文化。它的早期发展与社会不公、种族歧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