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其实不光中国人,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无数黑人暴力革命组织去“拆屋”,才有了马丁路德金“开窗”被认可,而今竟然有人认为得以“开窗”是马丁路德金的功劳,岂非本末倒置?
从来也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所以陈胜吴广比高祖文景伟大
所以黄巾张角比曹操刘备伟大
所以王薄翟让比李渊太宗伟大
所以刘福通彭莹玉比朱元璋伟大
所以李自成张献忠比康熙雍正伟大
所以洪秀全杨秀清比慈禧鬼子六曾国藩伟大
1949年,
中华民族终于在世人面前再次挺直了脊梁,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历史事件,
他们在北京修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牌,
以纪念从1839起就为此付出卓绝努力的人们,
碑上的浮雕栩栩如生,
记录了百多年间多个重要历史时刻,
为世界人民揭示了他们取得胜利的关键,
高度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
请客吃饭。
民权运动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一个观念深入人心:隔离,天然就是不平等。蒙哥马利市一名黑人女士坐上了白人专座,后来,再也见不到黑人专属车厢。
当今美国,人们普遍能意识到,无形的隔离依然存在,但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冲破这一道隔离。他们走上街头,他们砸碎玻璃,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打破这一道无形的厚障壁。
在民权运动前,政府宣扬的理念是:如果马路两边的风景一样好,那么规定白人走左边黑人走右边又有何妨?但现实表明,马路两边的风景就是不一样好。例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佛罗里达州,供白人上学的教学设施,估值超过 7000 万美元,同期,供黑人上学的教学设施估值只有 490 万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14 倍。
在民权运动之后,政府宣称,黑人可以享受平等的机会,但隔离却改头换面继续存在。
有一个最高法院 1971 年的判例,Griggs v. Duke Power Co. 401 US 424,就在试图纠正这一问题。被告公司有一条规定,凡是没有高中文凭的雇员只能拿最低等级的薪水,不得加薪,这一规定看似是企业的用工自由,但事实上却没这么简单。
在50年代,被告公司就明文规定黑人只能拿最低水平的工资,而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公司采取了更为隐蔽的做法来给黑人的升职加薪下绊子。原告主张道,被告实质上是在利用当时黑人劳工普遍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这一点,给加薪设置了种族门槛。
本案中,由于存在这一事实作为背景,法院认定了被告公司的行为属于变相进行的种族歧视,原告得以胜诉,但如果没有掘地三尺的举证、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的决心和条件,又有谁能像本案原告一样幸运呢?
更何况,教育系统已经分化了,公立学校不再进行隔离,但白人依靠祖上积累的社会经济地位,远离了公立学校。
上图展示了明尼阿波利斯市公立学校的种族比例,可以看到近十年来黑人贡献了将近 40% 的公立学校生源,在一些年份人数甚至超过了白人;然而,黑人占明尼阿波利斯市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 20%,白人则占人口的 60% 左右。
黑人和白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去上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选择是一种自由,自由选择背后,明显具备种族差异的结果,反映的是实质上的不平等。
马丁路德金博士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名字在后世会有一种不光彩的表现形式:在美国流传着一个说法,租房子千万远离地名/街道名带「马丁路德金」的地方,因为这里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社区环境」,用不政治正确的话来说,就是黑人多、脏、乱、穷、犯罪率高。
黑人兄弟们不知道如何冲出马丁路德金大道的枷锁,他们想获得更好的教育,但进不去私立学校、住不进好的学区;他们想获得体面的工作,但招聘中总有隐形的绊子;他们想堂堂正正做个守法公民,却看到自己的同胞被警察活活压死;他们想证明什么,但从监狱里出来的大舅、在街头卖大麻的表哥、从未露面的爸爸,都告诉他们,认命吧,我们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他们有情绪,但他们不知道该把情绪宣泄到哪里,他们能看到是什么伤害了自己:警察,政府机构,白人占据的行业,他们想砸碎这些不平等的象征,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建立一个新世界。
曾经,有一个人叫马丁路德金,他给迷茫的黑人兄弟们带来了方向。马丁路德金不鼓吹暴力,但他不惧怕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暴力威胁,他曾经被逮捕四次、受到过无数的暗杀威胁,但没有放弃组织各种集会活动,至死方休。
人们怀念马丁路德金,不是因为他反对暴力,而是因为他不惧怕暴力,在大家气也撒过了,南墙也撞过了之后,给出一条明确的纲领,领导人们前进。如果他的后人还搞不清这一点,以为马丁路德金就是让黑人兄弟们多忍让、安分守法,那真不怕金博士在地下气得打滚吗?
难得同一个答案可以发在两个不同的问题下面。美国六十年代黑人平权运动中有两个最著名的领袖,一个是马丁路德金,一个是马尔科姆•X。现在前面一位世界知名,后一位却知道的人不多。以下是后者的一些演讲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几乎可以确定是在评价马丁路德金。
“我说了那么多革命的例子,只是想告诉你——没有什么和平的革命。没有什么‘转过另一张脸’的革命,根本就没有非暴力革命这回事。”
“从前有两种奴隶,一种是屋里的奴隶,一种是地里的奴隶。屋里的奴隶和主人一起住在屋里,穿的很不错,吃的也挺好,因为他们吃的是他的事物,他吃剩下的。他们住在阁楼或地下室,但不管怎样它们里主人更近一些。他们爱主人胜过主人爱他们。主人说:‘我们的房子真不错。’他们也说:‘是啊,我们的房子真不错。’要是你对他说,‘来,我们跑吧,逃出去。’他会说:‘什么,你疯了?!你说什么呢,跑?我上哪找这么好的房子?我上哪穿这么好的衣服?我上哪吃这么多好吃的?’这就是屋里的奴隶。过去他们叫做‘屋里的尼格罗’,现在我们还这么叫他,因为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为了靠近主人肯花三倍的钱买一栋房子,然后炫耀说:‘我是这儿唯一的黑人。’‘我是学校里唯一的黑人。’你什么也不是,你只是个屋里的尼格罗。要是有人对你说‘我们离开这吧。’你会说,‘什么?离开这儿?离开美国,还有这些好心的白人?你上哪找比这儿好的工作?非洲没有我的东西了。’你会这么说,因为你把精神丢在非洲了。”
“奴隶主留下汤姆,给他漂亮衣服,好的食物,甚至让他上一点学——只一点点,给他一件长风衣一顶大礼帽,让别的奴隶仰望他。然后他用汤姆来控制他们。直到今天他们还在这么做,同样的白人,挑出一个尼格罗,宣扬他,把他捧成名人。然后他就成了尼格罗的代言人,领导者。”
————马尔科姆·X的演讲《message to the grass roots》
我一向主张,搞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一定不能天真。
暴力这种东西,就好像核武器一样,你可以承诺不滥用,可以承诺不首先使用,但是你一定要有,数量和质量至少要保证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一定要表现出敢于使用的意志和勇气。
归根结底,暴力是人类社会的元规则。
对啊,有组织有纲领的暴力才是
噢,那可真是讽刺。
马丁•路德•金本人不就是被暴力“解决”掉的“问题”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