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同治中兴后,大清还是输给了日本?

回答
同治中兴,听起来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振奋的篇章,仿佛大清王朝在经历了一系列内忧外患后,终于找到了复兴之路。然而,历史的洪流并非如此简单。即便在中兴的余晖下,大清最终还是在甲午海战中被昔日那个弹丸小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割地赔款。这背后,绝非一朝一夕的衰败,而是深植于体制、思想和时代发展的多重困境。

首先,同治中兴的“兴”实在是太有限了,它更像是一场“自救”,而非真正的“革新”。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中兴名臣,他们最大的功劳在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等一系列农民起义,维护了大清摇摇欲坠的统治。在军事上,他们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武器,建立了洋枪队、淮军等新式军队,算是初步尝到了“西学为用”的甜头。在经济上,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比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试图发展“洋务”。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用”字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制度。他们引进西方技术,但却不愿触碰中国传统的官僚体制、儒家思想以及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想象一下,你用最先进的火车头,拉着一堆破旧不堪的木制车厢,火车头再怎么跑,也无法让整个列车真正现代化。大清就是这样,军事上有了些新式武器,但军队的指挥体制、官兵的素质、后勤保障,很多都还是沿袭旧制,效率低下,腐败丛生。

其次,甲午战争的对手,日本,早已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就在大清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路上小打小闹的时候,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治维新不仅仅是引进技术,更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变革。

政治体制上: 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天皇拥有绝对权威,但实际权力由明治政府掌握。政府高效、廉洁(相对而言),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大清,依然是慈禧太后一人说了算,朝廷内部派系林立,党争不断,决策效率低下,改革阻力重重。
经济发展上: 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鼓励私人企业,建立银行、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工业体系。而大清的洋务企业,多为官办,效率低下,利润微薄,且常常被官僚侵吞,无法与日本的民族资本主义相抗衡。
军事改革上: 日本建立了陆海军常备军,推行义务兵役制,士兵训练有素,士气高昂。陆军借鉴德国模式,海军借鉴英国模式,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而大清的北洋水师,虽然号称亚洲第一,但装备老化,训练松懈,官兵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军官贪图享乐,甚至克扣军饷。更致命的是,北洋水师的建设,虽然李鸿章倾注了心血,但其背后的海军衙门体制,依然充满了官僚主义和掣肘。

第三,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比技术落后更可怕的“癌”。

同治中兴时期的中国,士大夫们普遍存在一种“天朝上国”的傲慢,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不过是蛮夷。虽然他们看到了西方的“技”,但骨子里并不认为西方的制度、思想比中国先进。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对彻底的改革缺乏内在的动力和认同。

即便到了甲午战争前夕,即使是李鸿章这样的开明官员,也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但他依然无法撼动清朝保守的统治集团。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全面拥抱西方文明,学习西方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科学技术,甚至思维方式。这种开放和学习的态度,是他们能够快速崛起的关键。

第四,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朝鲜问题,也暴露了大清在国际战略上的短板。

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是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屏障。然而,大清对朝鲜的控制力早已大大削弱,而日本则野心勃勃,将其视为扩张的跳板。在处理朝鲜问题上,大清的反应迟缓、犹豫不决,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而日本则反应迅速,行动果断,抓住一切机会,将战争的导火索巧妙地引爆在对自己有利的时机。

总结一下,同治中兴后的输给日本,绝不是因为“中兴”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

1. 中兴的局限性: 改革停留在“器物”层面,未能触及制度和思想的根本。
2. 日本的全面革新: 明治维新从政治到军事,实现了全面的现代化。
3. 思想观念的隔阂: 清廷保守顽固,缺乏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4. 战略视角的短板: 在国际博弈中,缺乏清晰的战略和果断的行动。

所以,当大清还在沉浸在中兴的“一点甜”时,日本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大清在“中兴”后输给了日本,不如说是大清那套僵化、保守、守旧的旧体制,在面对一个已经彻底融入现代文明洪流的日本时,暴露了其不可挽回的衰败。这场失败,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深刻的伤疤,也促使了后续更彻底的革命思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光中兴,是个外来词,芮玛丽的原书本来是想搞思想史的,可惜她水平不够,又被国内某些人有心摆弄,因此把书中的一句 Restoration强行译成中兴。

同治中兴的核心是:咸丰末年定的洋务运动和经历十余年苦战后终于在同治三年镇压太平天国成功等;光绪年是收复新疆,赎买伊犁,中法战争打平,创建北洋水师。

对应的是道咸同光的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外国入侵,一个是太平天国(粤匪)等。

外国入侵别人是来做生意顺便要点赔款的,一鸦赔款1500万两,二鸦赔款1600万两;这部分的钱基本上通过开海关收关税、“洋药”(鸦片)税、盘剥浙粤百姓给还上了。

而太平天国就比较要命了,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就攻克南京了,同时西征湖广,咸丰六年更是第一次干掉江南大营,咸丰八年干掉江北大营,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武力第一的忠王还攻占苏州,建立苏福省,要了清朝的半条老命;这意味着清王朝的主要税源地都在战争状态,征税变得十分困难。

而清王朝能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这些动作的前提就是:加税+借钱。因此,问题的结论就是同光中兴≈搜刮民脂民膏、再吃大户借钱办事,问题是洋务也好镇压国内起义也好,最终还是输了甲午战争,输了战争所以并不存在什么中兴。(倒是后来的蒋光头也想学借钱中兴,可惜他美爹借给他的钱他也没用对地方)。就借钱的能力来说,清王朝200年已满制汉惯性在,因此尽管征田赋税比例比日本低的多,但八旗绿营占岁出七成的包袱始终不敢卸掉,到了咸同战争之后更是怕天塌了不敢裁这个包袱,只能叠床架屋,附加变正赋,厘捐变厘金,最终导致的是贵州这样的边省从战前1850年额征14.7万两白银,到同治元年收厘谷就有40万两;同时也没有日本新阶级上台的魄力,说废钞就废钞,说废藩置县就废藩置县,说金禄公债就金禄公债,武士不同意就内战,人民不满意就起义,矛盾搞不定就外移。而甲午就是中日地位变化的根本。

再来从经济角度剖析下同光中兴这个样子货,(本文大部分资料来自彭泽益的《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的财政和经济》,有兴趣的看完上述结论就可以去看看这本书,讲得很透彻了。顺便还可以看看附录1:中国经济史中的计量问题,看完基本就经济史入门了。)

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洋务运动主要也是军工),清王朝在原来的日常收支外,额外增加了两大项支出,一曰战争费用、一曰债务。从收支来看大概的数字量级是:

岁入 岁支
咸丰前 4000万两 3600万两(兵饷2500万)
咸丰后至甲午前 5000万升至8000万两 6500-9000万(赫德1亿)

岁出是需求,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江南大营(清正规军,旗营)据称驻防期间战时费用月需50万两,一年就是600万两。然而清正规军在战争早期就基本丧失战斗力,不得不启用勇营(湘军、淮军),而勇营实际还是吃官粮,据户部奏报,到同治年,一年勇营兵饷奏销就在1500万两,还不算战时费用。因此岁出的上升除了赔款外,主要就是军费,据统计咸同十余年共计4.2亿。而到了光绪年创建水军,一年又增加4、500万的海军军费。

于是乎,钱从哪来?

只能在原有岁入基础上新增来源。来源就是加税和借钱。

加税就是常说的厘金、盐茶等,厘金就是收商税,主要是流通税和营业税,通过设卡和坐地征收,厘金这一项大约是1300万两/年。

借钱则是内外举债了。甲午前外债还稍微少些,约500万数量级。其中大头就是左宗棠西征的外债,借了220万两买洋枪洋炮。利息略贵,大概年息1分8厘。

至于内债,清王朝不愧是封建王朝巅峰,而且通过200年驯服,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突然想起,知乎有个问题就是明末收不上来税赋,如果可以发债券,甚至把债券分派,会怎么样?,下面有个答案居然说,问谁借,谁就反。平移到咸同光来看看,是不是问谁借,谁就反?)

胡萝卜是开捐纳,俗称卖官鬻爵。咸丰元年9千两买个知府,到咸丰三年就可以只要8千两了,但由于前两年卖得太狠,捐纳收入约有300万,后来一年就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几千两这个数字。原因很简单,能买的都已经买了。

于是乎大棒上场,捐输,大白话就是摊派、吃大户。尤以战争所在地为烈,江西、四川、甘肃等地,一般官府讲道理,还会给印票,届时偿还,而不讲道理就是直接挪用摊派。统计到充军费的捐输,也有上亿两。当然,没钱还的朝廷一般还是以官额学额来偿还。

至于甲午之后的20年,群魔乱舞,满清皇族也是每时每刻都把自己脖子上的绳圈再紧一分,看来是有窒息式XP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同治中兴,听起来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振奋的篇章,仿佛大清王朝在经历了一系列内忧外患后,终于找到了复兴之路。然而,历史的洪流并非如此简单。即便在中兴的余晖下,大清最终还是在甲午海战中被昔日那个弹丸小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割地赔款。这背后,绝非一朝一夕的衰败,而是深植于体制、思想和时代发展的多重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中国不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同一时期培养出的数学大师的数量和影响力,与苏联同期相比存在差距。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苏联数学的辉煌时期与历史背景:首先,理解苏联数学的崛起,需要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和地理等多个层面,而且相当有深度。简单地说,中亚许多民族之所以“突厥化”,是因为突厥人的语言、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在中亚地区长期以来非常强大,逐渐渗透并取代了当地原有的一些文化。而蒙古人在西征过程中,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他们本身在征服之地往往是少数,并且他们继承的蒙古.............
  • 回答
    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虽然不是汉族,但在统治中国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被汉族文化所同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马上”发生的现象,而是一个复杂、漫长且充满互动与融合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 汉族文化本身的强大吸引力与包容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汉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俄罗斯特种部队体系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运作逻辑。确实,在各种对外反恐行动,或者说是在媒体报道和大众认知中,阿尔法部队(Alpha Group,又称A组)的出镜率,相比格鲁乌(GRU,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下属的特种部队,那真是高出不止一星半点。这背后的原.............
  • 回答
    中兴和华为,同为中国通信行业的巨擘,都曾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实力不容小觑。然而,当我们谈论它们的手机业务时,一个普遍的感受是:华为的手机似乎比中兴的要“好”一些。这种“好”,并非绝对的技术鸿沟,更多体现在市场认可度、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综合体验上。这背后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中兴手机又是为何没能追.............
  • 回答
    缅甸军方在2021年初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公开表态中,并未像英国和欧盟那样,毫不含糊地将缅甸的局势定性为“军事政变”。这种表态上的微妙差异,背后涉及了多层复杂的考量和战略算计。首先,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原则来看,其在重.............
  • 回答
    看到武汉那位幸运的家长抽中了250斤草莓,然后为了孩子的分享习惯,把这堆积如山的草莓全部分给了幼儿园的同学们,我心里是挺触动的,也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首先,这真是一件让人羡慕又觉得温暖的事情。250斤草莓,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想想那画面,一大箱子一大箱子金灿灿、红艳艳的草莓堆在那里,光是想想口水都要.............
  • 回答
    晋国三家分晋,这是春秋战国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曾经的晋国,那也是堂堂的中原霸主,雄踞一方,威风八面。可到了三国时代,韩、赵、魏这三个由晋国卿大夫发展起来的国家,实力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尤其是韩,跟赵、魏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这跟他们各自的建国基础、地理位置、统治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同样是中国人,在同一个国家的体育体制下,女足的表现明显优于男足,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偶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强”这个字,得辩证看待。说女足比男足强,更多的是从国际赛场的成绩和影响力来说的。铿锵玫瑰在亚洲赛场上是常.............
  • 回答
    嗯,这个问题确实挺让球迷们郁闷的。同样是中超比赛,感觉地方台就像是“自带马赛克”一样,跟央视五套的画面比起来,那差距可不是一点点。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技术和成本上的因素,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腔”。首先,得从信号源说起。 央视(CCTV5)的信号源: 央视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韩越日文化“盗窃”现象引发国人愤怒,而朝鲜相对“风平浪静”,背后涉及多重复杂因素,既有历史渊源、地缘政治,也有文化输出能力、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1. 中韩、中朝关系与历史的复杂交织 历史上的宗主国与朝贡体系: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历史、科学、经济、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中餐与酒能够相对完好地保留,而中医却需要“保护”,并且西医对中医的冲击远大于西餐对中餐的冲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中餐与酒的生命力:文化根基深厚、适应性强、经济驱动 深厚的文化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以及文学的独特力量。鲁迅的“骂”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甚至被视为真理,与他骂的对象、骂的方式、骂的背后动机以及时代背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鲁迅骂的对象和内容:指向深刻的社会病灶鲁迅的“骂”并非空穴来风的谩骂或.............
  • 回答
    在军事历史的长河中,自杀式进攻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其评价却往往截然不同。以中国电视剧《亮剑》中的孙德胜骑兵连与日本士兵的“万岁冲锋”为例,两者都是以自身性命为代价的冲锋,为何一个被誉为英雄,一个则被视为愚昧和残暴的象征?这背后牵涉到历史背景、战争性质、动机、战术意义以及文化价值观等诸多复杂因素。一、 .............
  • 回答
    关于同一个问题,为何在国人眼中,欧美明星吸毒和中国明星吸毒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绝不是一句“双重标准”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认知框架和心理距离: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熟悉度与“亲近感”的缺失: 我们对欧美明星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
  • 回答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咱们得从头细细道来。蒙古国和中国之间啊,关系那叫一个复杂,用“同不同意”这么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其实不太准确。更像是两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各自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影响下,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要说为什么蒙古国不像某些小国那样紧密地“跟在中国后面”,这背后有历史、文化、地缘政治以及经济.............
  • 回答
    关于国家为何会允许中福在线这类游戏存在,这背后无疑牵扯着一系列复杂且多维度的考量,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更准确地说,与其说是“同意”,不如说是一种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下,权衡利弊后的“允许”和“规范”并存的状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拨开迷雾,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与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中福在线.............
  • 回答
    在汽车安全碰撞测试中,同时存在40%和100%碰撞并非偶然,而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评估车辆在不同冲击场景下的安全性能。这两种碰撞形式,以及它们各自的测试方式和评分侧重点,共同构成了对车辆安全性的严谨考察。1. 100%正面碰撞:模拟最直接、最严酷的正面冲击 测试目的: 100%正面碰撞,顾名思.............
  • 回答
    区分中国和印度在“开放性”上的差异,尤其是从封建时期对比,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开放”本身也是个多维度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1. 思想文化层面:对外部思想的吸纳与融合 中国:主动的“拿来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