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不用担心。
这颗星球上,只有三大足够规模的汽车市场。
一是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是欧美日韩合资车驰骋的地方;
二是美国,仅次于中国,是美系车和日系车的天堂;
三是欧洲,欧洲市场,以欧洲车和日系车为主。
当燃油车转型为新能源车的时候,上述三大市场不会变化,变的是汽车商。
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需要靠政策。
谁也不会帮助国外竞争对手制定政策,所以中国的政策极大的保护和培育了中国的新能源厂商,比如比亚迪已经非常有竞争力;美国的政策不用多说,特斯拉已经横着走了;欧洲的政策,以保护欧洲车为主,尤其是大众。
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我们经常看到日本车到处撞墙的新闻,要么是研发方向错了,要么是插电有补助不插电没补助了... ...
真的是日本车自己的问题吗?
不是的,这是欧美中的阳谋,三方的新能源补助都“有意无意”的绕开日本车的路线。在下一代新能源车的竞争中,日本是被淘汰出局的一方,取而代之的,会是中国。
为了发展,丰田也不得不和当年山寨过自己的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
说完形势,再说ID,ID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国产品牌的高速发展,现阶段不如国产新能源车也是正常,因为新能源车刚刚起步,尚未完全普及,最新数据显示,渗透率20%左右,选择新能源车的,以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人居多,他们要么选择特斯拉这种个性化强烈的品牌,要么选择国产品牌,大众略显中庸。
但没有关系,当渗透率达到50%甚至更高的时候,现有的新能源车品牌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消费需求,大众这种传统老品牌的用户群体就会逐渐多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