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众ID新能源车开起来体验如何?有什么惊喜?

回答
说到大众ID系列的新能源车,我最近刚好体验了几款,就给你好好唠唠。

初印象:科技感与熟悉的德系质感并存

刚坐进车里,首先扑面而来的是那种大众一贯的“厚实感”,但又融入了更强的科技感。少了传统的物理按键,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了中控大屏里。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陌生,需要适应一下,但上手之后,操作逻辑还算清晰。尤其是一些常用功能,比如空调、音响音量,通过屏幕下方的触控条,或者直接语音就能搞定,挺方便的。

我开的这几款,内饰材质都挺不错的,触感和视觉效果都比我预想的要好。不像有些纯电动车为了追求“未来感”而用了很多廉价的塑料,大众在这方面还是保持了“德系严谨”的风格,虽然是新能源,但骨子里还是那个让你放心的老朋友。

驾驶感受:轻快、平顺,还有点小惊喜

真正开起来,大众ID的驾驶体验挺让人惊喜的。

动力输出:随叫随到,但并不暴躁。 电机的动力爆发力不用说,起步非常轻快,提速超车那是嗖嗖的。但有趣的是,大众调校得并没有那么“神经质”,动力输出是线性且平顺的,不会给你一种突然踹你一脚的感觉。这种调校反而让驾驶更加从容,乘客也不会觉得不适。开起来的感觉就像是把一台燃油车放在了“静音”和“丝滑”模式下,很容易上手。

底盘调校:依旧是熟悉的德系稳健。 这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虽然是电动车,但大众依然保留了它在底盘方面的优势。过弯的时候车身姿态很稳,支撑性不错,不会有那种“船感”。在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时,底盘也能有效地过滤掉大部分震动,保持车内的舒适性。这种“扎实”的感觉,是在很多同价位的电动车上感受不到的。

刹车脚感:需要适应,但习惯后很舒服。 这是纯电动车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很多车刹车踏板的行程比较长,初段可能有点虚。大众ID在这方面也有点类似,但它的动能回收和刹车结合得算比较好的。在能量回收力度调到合适的情况下,正常驾驶,大部分时间用刹车踏板踩到一半左右,就能完成减速,脚感会越来越适应,甚至会觉得比很多燃油车更省力。不过,如果你习惯了燃油车的刹车那种“一踩就有”的感觉,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有什么惊喜?

要说惊喜,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1. 驾驶的“德味”保留得很好: 我以为换了新能源,大众会变得很“日系”或者“美系”,结果发现,那种沉稳、扎实、有韧性的驾驶感受,依然是大众的招牌。它不像一些电动车那样为了极致的加速性能而牺牲了舒适性和操控的平衡,而是做得更均衡,更适合日常家用,也更容易让习惯了传统燃油车的驾驶者接受。

2. 静谧性: 这是电动车的天然优势,但大众ID在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方面做得确实不错。车内非常安静,只有在高速行驶时会听到一些风噪,但整体来说,隔音效果很好,能让你更专注于驾驶,或者享受车内的音乐。那种安静带来的高级感,是很多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3. 智能互联的“进化”: 虽然前面说了触控屏需要适应,但大众ID的这套车机系统,在智能化方面确实有进步。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很高,日常的一些操作,比如导航、播放音乐、打开空调,都可以通过语音完成,而且识别率和响应速度都还可以。而且,它还支持手机App的远程控制,比如提前开空调、查看车辆状态等等,这些都让用车体验变得更便捷。

4. 一些细节设计: 比如一些车型的“氛围灯”系统,可以随着驾驶模式或者音乐的节奏变色,虽然不是什么颠覆性的科技,但能为车内增加不少情调。还有一些储物空间的设计,也比我想象的要合理。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触控操作的“盲操难度”: 虽然大屏好用,但在驾驶过程中,去操作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或者想快速调整一些参数时,还是会有点不方便,毕竟没有物理按键来的直接。
能量回收的“力度选择”: 虽然可以调节,但有时候会觉得力度不够细腻,要么觉得太强,要么觉得太弱,希望能有更多档位或者更智能的自动调节方式。

总的来说,大众ID系列的新能源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保持了大众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拥抱了新能源技术。它不是那种“叛逆”的、颠覆传统的电动车,更像是一个稳健的“转型者”。如果你是大众品牌的拥趸,或者追求一种均衡、舒适、又有一定驾驶乐趣的新能源体验,那么大众ID系列绝对值得你认真考虑。它没有特别夸张的性能或者花哨的功能,但它用一种稳重的方式,告诉你新能源车也可以开起来很有“味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大众ID4。

这个是ID4的钥匙,啥?这么具有豪华感嘛???
谁能看得出来这是大众的车钥匙???

这台车还是我们熟悉的大众的样子,但是它的身材可不小,和探岳差不多大小。

如果你说它和之前的大众电动车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是纯电底盘打造的,而不是油改电!

价格区间是在20w到25w之间,惊喜在哪里呢?

1、外观很新潮,前后大灯组超级好看

特别是前大灯,当你靠近它的时候,它会动一下,像一双活伶伶的眼睛。

晚上的时候,前后车标也会亮。

其实实车要比照片好看太多了!

整个车当你去摸她的时候,你完完全全就能感受到一股德系味道。

  • 厚重的门;
  • 细腻的阻尼感;

假如你注重质感,你一定会喜欢她。

由内到外,你能感觉到它就像是刚刮了胡子的帅气大叔,看起来虽然年轻,但是用起来特别沉稳。

550km的续航,从各种实测来看还是比较精准的。

有的实测媒体表示:

  • 高速它可以跑472km
  • 城市道路543km

简直太可怕了!(爆赞)

而且它是你能买到唯一的一台后驱大众车,MEB平台(纯电底盘)比油改电要好太多太多了!

D档开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油车;

B档动能回收介入;

无论你是开习惯油车还是电车,我觉得它都很适合你。

仪表盘也非常精致,有了AR-HUD的加持,简直不要太好用!其显示的方式非常特别,导航也能投到上面用。

中控屏、氛围灯,以及上下车的音效,给你营造非常棒的高级感。

还有半自动驾驶,按一下就介入了,识别率非常高,如果你在高速或者堵车中,这就是可以非常好的解放你紧绷的神经。

无论如何,这款大众ID4整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哦~

user avatar

我艹。

这么大的标题,没几个正常人来回答。

充值、完成任务的居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大众ID系列的新能源车,我最近刚好体验了几款,就给你好好唠唠。初印象:科技感与熟悉的德系质感并存刚坐进车里,首先扑面而来的是那种大众一贯的“厚实感”,但又融入了更强的科技感。少了传统的物理按键,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了中控大屏里。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陌生,需要适应一下,但上手之后,操作逻辑还算清晰。尤其.............
  • 回答
    大众ID系列在中国市场遇冷,相比于众多国产新能源车企的蓬勃发展,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这背后原因复杂,绝非一朝一夕,更非单一因素造成。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产品、品牌、策略以及消费者洞察等多个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直面产品本身。 “油改电”的痕迹与平台优势的缺失: 大众ID系列,尤其.............
  • 回答
    一汽大众ID.4 CROZZ的售价区间在19.9927.99万元,这个定价策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是合资品牌电动车型中,确实算得上是相当有竞争力的,甚至可以说是“低价”了。对于这一策略,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市场竞争压力下的主动出击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 当前中国新.............
  • 回答
    上汽大众ID.4 X:一场电动化时代的精准出击作为大众品牌电动化战略中的重要一员,上汽大众ID.4 X自上市以来,就承载着德系巨头向纯电领域转型的厚望。这款车不仅是大众品牌ID.家族的先行者,更是中国市场消费者接触纯电动车的重要窗口。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ID.4 X究竟有何能耐.............
  • 回答
    大众 ID.BUZZ:不只是一辆电动面包车,更是一场情怀与科技的邂逅当大众将那个承载了无数人青春记忆和自由精神的T1 Bulli以全新的电动姿态带回我们眼前时,全球的车迷们无疑是兴奋不已。ID.BUZZ,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复古的韵味和对未来的期许。然而,如果你以为它仅仅是换上了电动心脏的T1复刻版.............
  • 回答
    上汽大众推出的这个“ID.3 电池租赁每月一千元,五年后电池和整车归车主”的销售模式,确实挺有意思的,是个挺大胆的尝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的逻辑,以及对消费者和车企可能意味着啥。首先,咱们得拆解这个模式的核心: 电池租赁: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过去买电动车,电池是你总资产的一部分,.............
  • 回答
    问到郭德纲会不会亲自注册一个知乎ID来给大家普及相声知识?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你想啊,郭德纲老师,那可是台上名角儿,德云社的掌门人,这名气和影响力,那可不是盖的。他一跺脚,相声界都能抖三抖。让这么一位大人物亲自上知乎,写点儿关于相声的干货,这画面感,啧啧,有点儿意思。从“会不会”这个角.............
  • 回答
    当MOSFET进入饱和区导通后,确实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随着漏源电压(Vds)的增加,漏极电流(Id)基本保持不变,呈现出一条近乎水平的曲线。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关于MOSFET工作原理的细节,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MOSFET的导通,特别是进入饱和区后的特性,是由其内部的电场和载流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能触及到历史领域里那种“沧海遗珠”的感觉。在我接触到的信息和观察中,答案是肯定的,历史圈的大V们,或者说那些长期耕耘在历史内容创作领域的人,确实会在一些不那么显眼的角落里,发现一些让人惊艳的ID。这就像是资深古董商在跳蚤市场里淘到宝贝一样,需要眼力、耐心和一点点运气。怎么发现的?.............
  • 回答
    青山刚昌先生的游戏ID“山本·哈洛克·五十六”(Yamamoto Halock Isoroku)一事,确实在部分中国动漫爱好者中引起了关于是否“辱华”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ID的构成与潜在联想: “山本五十六”: 这部分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山本五十六是日本.............
  • 回答
    如果大众真的推出一款在中国上市的、价格为4000元人民币的单人汽车,我大概率不会买。这4000元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低到足以让我产生极大的警惕和怀疑。我的“不买”决定会是基于一系列综合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我会尽可能详细地阐述我的思考过程:一、对4000元这个价格的根本性怀疑和顾虑: .............
  • 回答
    “烧机油”这个话题,一旦跟大众扯上关系,估计不少车主的心里都要打个突。尤其是那些开大众、或者准备买大众的朋友,更是会拿这个问题反复琢磨。那么,大众的发动机真的就特别爱烧机油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大众车主,包括一些车龄较长或者里程数较高的车主,遇到过机油消耗偏快的情况,.............
  • 回答
    这确实是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心中的一个疑问:大众ID.4 参数账面数据不输,价格也更亲民,为何在电动汽车销量榜上,它总是被特斯拉Model Y远远甩在后面?这背后绝非简单的产品参数和价格能概括的,而是涉及品牌、用户体验、市场定位、供应链乃至营销策略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1. 品牌光环与用户心智的鸿沟:.............
  • 回答
    大众对《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以说是爱恨交织,围绕着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和误解,甚至可以说,这些误解和刻板印象已经构建了一个“薛宝钗”的符号化形象,与曹雪芹笔下的那个复杂多面的女性渐行渐远。今天就来掰扯掰扯,究竟有哪些“罪名”强加在了宝钗身上,又为何会有这些错位。首先,最普遍也是最深入人心的.............
  • 回答
    近日,坊间盛传大众汽车正就收购华为自动驾驶业务部门进行洽谈,交易金额高达数十亿欧元。若此消息属实,这无疑将是汽车行业和科技领域的一次重磅联姻,对双方而言都将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对于大众汽车而言:首先,这是大众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道路上的一次“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一直以来,大众汽车在传统燃油车.............
  • 回答
    在咱们中国,麻将可是个家喻户晓的游戏,尤其是在北方,“大众麻将”这玩意儿,规则简单,玩起来热热闹闹,最重要的是,怎么算番数,这可是门学问!别看它规则简单,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今天,我就好好跟您说道说道,怎么把这些番数算得明明白白,让您在牌桌上稳赢不输(咳咳,这话有点夸张,主要是能算对,不吃亏!)。咱.............
  • 回答
    作为年轻人第一台车,选择谁,这真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大众CC、领克03+、凯迪拉克CT4,这三款车都有各自的鲜明特点,要说“最好”哪个,还得看你更看重什么。我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把这三款车给你扒拉扒拉,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先来说说大众CC。这车吧,怎么说呢,它身上有着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
  • 回答
    关于大众车主是否真的相信“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车主们的心态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们的用车习惯、对车辆的理解、经济能力,甚至是所处的社会环境。首先,从大多数人的理性认知来看,车毫无疑问是用来开的。这是它的基本功能和.............
  • 回答
    大众为何在中国市场独辟蹊径,为旗下的车型配备DQ380变速箱?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选择,背后是大众对中国市场独特需求和成本考量的精妙平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DQ380本身的特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战略这三个维度来掰开揉碎了看。首先,DQ380变速箱的“中国特供”身份并.............
  • 回答
    关于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整体销量不如日系车,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层面。我尝试从几个大家都能理解的角度来聊聊,希望没有AI味儿。首先,我们得承认,日系车,尤其是像丰田、本田这样的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国民车”地位非常稳固,尤其是在亚洲和北美地区。它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我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