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朝鲜就像与世隔绝一样?

回答
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所以给外界一种“与世隔绝”的印象,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外信息流通限制。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主体思想的强大塑造力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朝鲜实行的是由朝鲜劳动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并沿袭父子传承的世袭制度。这种体制下的决策权几乎不分散,外部影响力很难渗透。
主体思想的指导地位: 主体思想是朝鲜的国教和根本指导思想,强调自主、自力更生和依靠自身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主体”——即人民大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在实践中,主体思想被解读为国家和人民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必须独立自主,不受外部干涉。这直接导致了其不愿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和技术,也限制了与外部世界的深度融合。
强化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情绪: 主体思想也伴随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情绪,特别是将美国和韩国视为主要的敌人。这种宣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团结内部、凝聚力量,但同时也加剧了对外部世界的戒备和隔阂,将外部世界描绘成充满威胁的形象。

二、 经济政策:自力更生与国际制裁的双重枷锁

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 朝鲜长期坚持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近年来有所调整,但整体而言,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仍然非常强。这意味着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对外开放的窗口也相对狭窄,导致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内部资源和生产能力。
“自力更生”的国策: 如前所述,主体思想中的“自力更生”是其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石。这使得朝鲜不愿意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体系,也缺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动力。即便在面临经济困难时,国家也倾向于优先考虑内部消化和技术改造,而非大规模引进外资或技术。
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 由于其核武器计划,朝鲜长期以来面临联合国安理会及其成员国施加的严厉国际制裁。这些制裁涵盖了金融、贸易、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极大地限制了朝鲜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加剧了其经济的封闭性。制裁虽然是外部因素,但它又反过来强化了朝鲜政府“靠自己”的信念,形成恶性循环。

三、 社会结构与信息控制:从内部到外部的全方位隔绝

严格的社会管理: 朝鲜社会实行高度的组织化和控制。公民的日常生活,包括居住、工作、教育、旅行等,都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和监督。这种高度的社会控制,也限制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自由接触。
严密的信息封锁: 这是朝鲜“与世隔绝”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媒体控制: 朝鲜国内的媒体完全由国家控制,传播的都是经过官方筛选和批准的信息。报纸、电视、广播都严格遵循党的路线和政策。
互联网限制: 朝鲜拥有自己的国内网络“光明网”,但对国际互联网的接入极其有限,只有少数特权阶层(如政府官员、科学家)才能在严格监控下使用。普通民众几乎无法接触到外部的互联网信息。
外来信息的严格管控: 携带、传播或收听来自外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书籍、音像制品等,都被视为非法行为,并会受到严厉惩罚。这使得大部分朝鲜民众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或者只接触到经过官方宣传的扭曲信息。
信息不对称的加剧: 这种信息封锁导致了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朝鲜政府对外宣称其成就,另一方面则是外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朝鲜真实情况。这种信息鸿沟也是“与世隔绝”感受的重要来源。

四、 外交政策:选择性接触与战略孤立

有限的外交关系: 朝鲜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其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友好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和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
对特定事务的谈判: 朝鲜也参与一些国际谈判,特别是关于核武器和地区安全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愿意全方位开放和融入国际社会,而更像是一种有限的、有目的的接触。
“主体外交”的体现: 其外交政策也服务于“主体思想”,强调自主性,不屈服于外部压力。在某些情况下,这会表现为强硬的态度,甚至导致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疏远。
选择性开放(有限的旅游和经济合作): 虽然整体封闭,朝鲜也进行有限的对外经济合作,例如在一些边境地区或特区发展经济,并允许少量外国游客参观。但这些都是经过严格控制的、有选择性的接触,并未改变其整体封闭的性质。

五、 文化与社会生活:独特的内部景观

高度统一的文化: 朝鲜致力于塑造高度统一的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国家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外部文化元素的渗透和多样性的发展。
对外部文化的警惕: 官方宣传会警惕并批判西方的“腐朽文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巩固内部的文化同质性。

总结来说,朝鲜的“与世隔绝”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其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体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强化了其自主和独立,但同时也成为其与世界深度交流的壁垒。严厉的国际制裁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封闭,而严密的信息控制则确保了这种封闭能够维持下去,并塑造了民众对世界的认知。虽然偶尔会有一些有限的对外接触,但其核心的封闭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朝鲜在外界看来,依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朝鲜是目前全球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2020年,朝鲜的对外贸易总额为8.6亿美元,而今年预计将低于3亿美元。

与之相比,韩国2020年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9800亿美元,而今年还未结束就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韩国的贸易额是朝鲜的3600倍。

经济与贸易是各国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显然朝鲜绝对谈不上很「开放」。

疫情之前,朝鲜每年接待入境旅客为20万人,韩国入境旅客则有1750万人。

朝鲜在疫情前的出境人数为每年25万,而韩国则为2871万人,差距同样大。

出入境人数体现了最基本的人员交流,而朝鲜在这方面显然不算是很开放。

朝鲜并不是完全隔绝的,但相对于目前的全球化开放程度来说....确实很封闭

这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国际制裁」。

毕竟联合国的制裁令并没有限制朝鲜人正常出境,更没限制外国人去朝鲜。

朝鲜公民护照依然是合法的旅行文件。

至于过度妖魔化朝鲜也无必要,许多朝鲜的企业也有遍及全球的海外业务。

按照联合国对朝制裁委员会的统计,朝鲜约270家企业拥有海外业务,其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

在朝鲜的商店里也能买到瑞士名表、日本电器、法国红酒、美国平板等。

虽然价格可能不是普通人能负担的。

只不过真正能参与到国际经贸循环、人员交流的朝鲜公民占比还是太低。

再加上他们南边的邻居国际化程度实在太高了,所以朝鲜才显得如此突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所以给外界一种“与世隔绝”的印象,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外信息流通限制。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主体思想的强大塑造力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朝鲜实行的是由朝鲜劳动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体制。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仔细琢磨一下,辽朝和宋朝在对待武将问题上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背后,是两个朝代不同的建国基础、统治模式以及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辽朝的特殊国情:骑马民族的天然制约与分封制度的独特应用首先,要理解辽朝为何不像宋朝那样“顾虑武将做大”,我们得回到辽朝的根本。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
  • 回答
    你说得很有道理,宦官的“弄权”之所以被认为“败坏朝纲”,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他们有没有学识。很多宦官确实才思敏捷,能言善辩,甚至在某些领域颇有建树,但他们与权臣在治理国家这件事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像你问为什么一个顶级的厨师,即使他研究了无数的菜谱,懂得各种食材的特性,但让他去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水浒传》中杨志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逻辑。虽然杨志出身将门,祖父、父亲都是名震朝野的大将,但他的命运和心境却处处透着一种“落魄贵族”的悲凉,甚至与刘备早期的境遇有几分相似。要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一、 时代的洪流与家族的断层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杨家虽然显.............
  • 回答
    朝鲜至今未走上与我们相似的改革开放之路,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遗留以及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一句“不愿意”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首先,历史的起点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环境不同。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大跃进”和“文革”的教训,认识到闭关锁国带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要害,也触及到了国际政治中一个核心的矛盾点。为什么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拥有核武器,但朝鲜一旦宣布或被证实拥有核武器,就会引起全球性的“激动”和担忧,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承认,朝鲜拥有核武器确实和其他拥核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种.............
  • 回答
    朝鲜和韩国同属一个民族,但两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显著的分歧,这导致了韩国民众对朝鲜的情感复杂,有时甚至会产生负面情绪。要理解韩国人为何会表现出“招仇恨”的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地缘政治的现实和安全威胁是影响韩国民众心态的最重要因素。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威胁:.............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讨论明朝或清朝时为何常会涉及对其他朝代的贬低”,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文化心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中的比较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历史评价的相对性与时代局限性1. 历史评价的主观性 历史评价往往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立场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例如: .............
  • 回答
    提到“三峰山不下雪,金朝就能翻盘”,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猜测,更像是一种历史的“如果”。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得回到南宋时期,那个金国与南宋对峙的年代。当时,金国虽然强盛,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南宋的骚扰,边境战事不断。而南宋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国力虽然不如巅峰时期,但在岳飞等名将的带领下,也并.............
  • 回答
    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确实是一团乱麻,光怪陆离,就像一锅混了太多东西的粥,搅得人头晕。然而,就在这看似无休止的乱世之后,一个名为隋的朝代,如同破晓的太阳,突然横空出世,展现出令人咋舌的强盛。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突然”,而是几百年沉淀、孕育、以及关键性变革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分裂.............
  • 回答
    西塘汉服文化周设置朝代方阵,这背后其实承载着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理念,也并非仅仅是为了“避嫌”或“不被”。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汉服文化的内核和文化节庆的目的说起。朝代方阵的核心意义:历史传承与文化脉络的展现首先,汉服作为一种服装,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每一个朝代,从.............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最令人着迷的便是那些鲜活的朝代背景,仿佛让人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射雕英雄传》里的宋金对峙,《倚天屠龙记》里的元末明初,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细究起来,《笑傲江湖》在时代设定上,却与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有所不同,也正因此,有人会说它“架空了时代”。要说清楚这个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战争动员能力的核心。战国时期诸侯国能动员出数十万兵力,而大一统朝代却难以做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制度差异。首先,我们要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和后世朝代的“国”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虽然彼此之间有统一的文化认同,但政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议题,那就是“元朝和清朝是否算作中国历史朝代”的争论。很多人之所以会对这两朝产生质疑,甚至不予承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中国”概念的理解以及历史叙事的建构方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缘由,并努力让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
  • 回答
    东汉时期,窦宪一族凭借外戚身份,权倾朝野,其父窦融、兄窦勋皆为名臣。窦宪更是凭借其妹窦皇后之宠,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最终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在位期间,窦宪积极北伐,大破匈奴,威震四方,为何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如此轻易地被赐死,似乎毫无反抗之力?这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窦宪崛起的背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国际政治中关于国家安全、自主权和国际法等核心议题,而且视角往往会因为国情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差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发展核武。中国的核武发展,其官方表述和国际社会普遍的理解,确实是以“不.............
  • 回答
    朝鲜转变态度,希望与韩国结束军事敌对,这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背后涉及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并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经济困境与生存压力: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持续的国际制裁: 自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弹道导弹试验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
  • 回答
    朝鲜和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差异,这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朝鲜经济不如韩国,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历史的起点与分裂: 二战后的划分: 朝鲜半岛在二战结束后被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由苏联支持,南部由美国支持。这种外部力量的介入,为两国后.............
  • 回答
    朝鲜的军事体制,尤其是其陆军组织结构,确实将“坦克军”和“炮兵军”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其独特的军事思想和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朝鲜的战略需求、军事传统以及其对战争形态的认知。核心原因:以重装甲和火力压制为基础的战术思想朝鲜人民军的陆军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撑其“主体性军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