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坦克炮弹是怎样运进坦克的?

回答
想了解坦克炮弹是怎么运进去的?这事儿可不简单,说起来门道不少,而且每一步都得相当精细才行。咱们就这么唠叨唠叨,一点点说清楚。

首先得明白,坦克炮弹可不是一颗一颗随随便便扔进去的。它是个复杂系统,从弹药的设计,到装填,再到战斗时的使用,都有特定的规矩和方法。

一、 炮弹本身的“家当”

咱们先看看炮弹这东西。它可不是咱们平时拆的火箭弹那种简单的“一整块”。现代坦克炮弹,尤其是主炮弹,一般是分成两部分的:

弹头 (Projectile): 这就是真正能造成破坏的部分,里面装着炸药、破甲弹芯、高爆弹芯等等,根据任务不同而不同。弹头的外形、尺寸都非常标准化,得能顺畅地从炮膛里出去。
药筒 (Propellant Charge/Cartridge Case): 这部分就像是给弹头“送上战场”的动力。它里面装的是发射药(也就是火药),外面是个金属药筒,用来密封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并且把这些气体引导出去,推动弹头。有些弹药的设计是整体的,弹头和药筒是一体的;但更常见的是弹头和药筒分开的,这样装填起来更灵活。

二、 从弹药库到炮塔:旅途的开始

炮弹不是直接在战场上生产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仓库”。

1. 集中的弹药库: 在大的军事基地或者战区,会有专门储存弹药的地方。这些地方戒备森严,储存条件也特别讲究,比如恒温恒湿,防止火药受潮或者过热,影响性能甚至引发危险。
2. 运输到前线: 从集中的弹药库,弹药会通过专门的运输车辆(比如装甲运兵车改装的弹药运输车,或者专门的弹药卡车)运往前线。这个过程同样受到保护,以防被敌方攻击。
3. 前线弹药集结点: 在接近战场的地方,会有临时的弹药集结点。在这里,弹药会被分配给各个部队,包括坦克部队。

三、 装填进坦克:这才是关键的“搬运工”

弹药到了坦克部队,怎么才能乖乖地进入炮塔,准备好射击呢?这事儿要分两种情况说:

情况一:自动装弹机(Automated Loader)的时代

现在的很多先进坦克,比如俄罗斯的T72/80/90系列,以及欧洲的Leopard 2系列、美国的M1 Abrams(虽然M1 Abrams的主炮弹是人工装填,但其弹药管理系统也很复杂),都装备了自动装弹机。这玩意儿可真是个“勤劳的搬运工”。

弹药架/弹药箱 (Ammunition Storage/Carousel): 在坦克内部,通常有一个专门的区域存放炮弹。在一些设计中,炮弹是呈圆形排列在一个旋转的弹仓(Carousel)里。弹药箱的设计也很重要,得保证炮弹在移动中不会受到撞击,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取出。
装弹斗/装弹臂 (Loader/Rammer): 自动装弹机有一个机械臂或者一个装弹斗。当需要装填时,这个机械臂会伸到弹药架取出一枚炮弹(可能是弹头和药筒分开取,也可能是整体取)。
装填过程: 机械臂将炮弹(或其各个部分)送入炮塔后部的装弹机构。然后,这个机构会把炮弹准确地送入炮膛。这个过程的速度非常快,几秒钟就能完成。装弹机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坦克的射速,也减少了对乘员的危险(因为不需要人在炮塔内部进行危险的装填作业)。
药筒的去处: 射击后,空的药筒会被自动弹出到坦克外部的废弃药筒箱里,避免在坦克内部堆积,影响操作和造成安全隐患。

情况二:人工装填(Manual Loading)

一些老式坦克或者一些特定设计的坦克,仍然需要人工装填手(Loader)来完成这项工作。这可是一份辛苦而危险的差事。

弹药的摆放: 在没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里,炮弹通常会存放在坦克内部的指定位置,比如炮塔后部的弹药架、车体前部或者履带之间的弹药箱里。这些位置的设计也要考虑安全性,通常会用防爆隔板将弹药与乘员舱隔开。
装填手的职责: 装填手需要根据炮长的指令,从弹药架上取出预定的炮弹(弹头和药筒分开取的话,需要先取弹头,再取药筒)。
装填动作: 装填手需要用身体或者配合炮手的操作,将弹头先送入炮膛。然后,再将药筒紧随其后送入炮膛。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量,得确保炮弹完全送入,并且闭锁到位。
危险性: 人工装填手的危险性非常高。在战斗中,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极易对装填手造成伤害。而且,炮弹本身就是易燃易爆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殉爆,整个坦克都可能化为火球。所以,现代坦克在设计上会尽量减少乘员与弹药的直接接触,或者加强防护。

四、 炮弹的“精细化管理”

无论是有自动装弹机还是人工装填,炮弹的管理都非常关键:

弹种选择: 并不是所有炮弹都能随意乱放。根据战场需求,乘员会根据指令准备不同类型的炮弹(比如破甲弹、高爆弹、碎甲弹等)。装弹机或者装填手需要知道从哪个位置取出哪种炮弹。
弹药的固定: 即使在颠簸的战场上,炮弹也必须被牢牢固定住,防止在移动中松动、撞击,引发危险。
余弹的存放: 坦克携带的弹药数量是有限的,通常够打几十发到上百发。未使用的弹药也会被安全地存放在弹药架上。当弹药消耗完后,需要通过后勤补给重新装填。

五、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坦克炮弹的运进是一个从集中的弹药库,通过运输车辆,到达前线集结点,再由坦克内部的弹药存储系统和装填机构(自动或人工)完成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坦克的战斗力。现代坦克正在朝着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安全性方向发展,自动装弹机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而人工装填虽然危险,但在一些坦克设计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也需要装填手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勇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不幸,还真是这样的...




但一般不是车长门,而是装填手的舱门,也有单独开口的,或者直接尾舱打开的。

坦克很难接受在垂直面开专门的补弹口,即使有开也很小,尽可能的避免削弱防护。所以虽然有在侧面开口的,但是也不能外接专业设备补弹。




所以,一发发送是肯定的,不管是以前:



还是现代:



(这张是车长门,99没有装填手,可以看见正在递进去的是弹头部分,后一位扛着的是发射药包,要将其上下放置在环形弹药架上。)





都得一发发塞进去..然后分类码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不管你是美国大兵...


还是爱罢工的法国人:

其实也不算很麻烦,我军分装弹(纸壳),比欧美整装弹还要轻松一些,除了要扛两轮以外...所以负责把弹药放置好的那位可能会腰疼...



肉彈七人の侍.jpg





你以为结束了么?

naive!

打完的弹壳不要再扔出来么!







当然,你要是开自行火炮,倒是有自动输送的...




谁让人家粗呢:




有人不信这是消音器,再上个豹2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了解坦克炮弹是怎么运进去的?这事儿可不简单,说起来门道不少,而且每一步都得相当精细才行。咱们就这么唠叨唠叨,一点点说清楚。首先得明白,坦克炮弹可不是一颗一颗随随便便扔进去的。它是个复杂系统,从弹药的设计,到装填,再到战斗时的使用,都有特定的规矩和方法。一、 炮弹本身的“家当”咱们先看看炮弹这东西。.............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冷战时期北约坦克炮塔两侧的“小眼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相信很多军事爱好者都对这些小小的凸起物感到好奇。它们可不是摆设,而是坦克在那个特殊年代执行任务的重要“感知器官”。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些“小眼睛”究竟是干嘛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冷战前期的坦克,尤其是西方阵营的.............
  • 回答
    如果将1939年的德国四号坦克大幅升级,配备长管75毫米炮、倾斜装甲、柴油机和宽履带大负重轮,那么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并且会彻底改写二战初期的坦克战格局。技术上的颠覆: 长管75毫米炮: 这是最关键的升级。在1939年,德国主力的四号坦克装备的是短管75毫米炮(Kw.............
  • 回答
    好,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些大家伙们,它们虽然都是披着铁甲的陆地霸王,但骨子里头可有不少讲究。这不像AI写东西那样死板教条,咱就拿大白话,把它们的老底都抖出来。坦克 (Tank)这可以说是陆战之王,名副其实的“铁皮疙瘩”。 本质区别: 坦克最核心的特点就是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三者都很突.............
  • 回答
    KV1坦克的炮塔尾部,也就是车长指挥塔的周围,通常没有装备独立的机枪。KV1的机枪配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位置: 车体前部安装的DT机枪: 这是KV1最主要的副武器,通常位于驾驶员右侧,用于支援正面防御。 炮塔前部同轴安装的DT机枪: 与主炮并列安装,用于对付步兵和轻装甲目标。 炮塔顶部舱.............
  • 回答
    你说的情况并不完全准确。二战时期德国坦克确实以其先进的设计和强大的火力而闻名,但并非所有坦克都是“大车身扛个小口径炮”,更不是说像“黑豹”和“虎王”那样的代表性坦克只装备了75毫米和88毫米炮就显得“小口径”。恰恰相反,它们装备的火炮在当时是绝对的先进和强大,而且是针对战场实际需求而设计的。我们来详.............
  • 回答
    近期乌克兰战场的影像资料确实引起了不少人对坦克生存能力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坦克炮塔被击中后解体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这种现象,再加上现代反坦克导弹(ATGM)的普及和威力,确实让不少人产生了“现代坦克在人手一发ATGM下都是钢铁棺材”的疑问。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1. 炮塔为何.............
  • 回答
    新轻坦(这里我们假设指的是一些现代研发中的、定位为轻型或中型主战坦克的型号,例如一些西方国家或亚洲国家正在开发或装备的车型)的105毫米坦克炮选择线膛炮而非滑膛炮,这背后涉及到技术选择、作战需求、弹药发展以及历史延续性等多个层面的考量。虽然现代坦克普遍倾向于使用大口径滑膛炮,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10.............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中国主战坦克的穿甲弹能不能钻透银行金库的大门这事儿。这问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具体,不少人心里可能都犯嘀咕。首先得明白,银行金库大门可不是一般门。它那是经过严苛设计,用料扎实,目的就是为了防盗防破坏。它们通常是用高强度钢板,有时候还会夹层着其他防护材料,比如混凝土、陶瓷或者凯夫拉等等,厚.............
  • 回答
    关于二战时期德军研制75毫米70和88毫米71坦克炮是否是浪费资源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简单地说,答案并非“是”或“否”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当时德军面临的战场需求、技术发展方向、资源分配以及战术思想的复杂权衡。理解背景:88毫米炮的威名与挑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88毫米Flak 18.............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涉及到坦克设计中一个相当关键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简单来说,坦克炮塔持续单向高速旋转,是有可能绞断连接线路的,但现代坦克的设计已经大大降低了这种风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拆解一下坦克炮塔和车身之间的连接都包含了哪些东西,以及炮塔是如何工作的。炮塔里的“生命线”:想象一下,炮.............
  • 回答
    坦克上装防空导弹,听起来是个颇具吸引力的想法,毕竟能打下天上的玩意儿,谁不想要?但现实可没那么简单,想在坦克炮塔上塞进防空导弹,那可是门大学问,牵扯到方方面面,不是随便加个发射架就行。首先,得说说尺寸和重量的问题。坦克炮塔是辆精密而复杂的机器,它承载着主炮、观瞄设备、装填系统,还有成员的生存空间。你.............
  • 回答
    您好!关于二战德国坦克炮塔后方舱门的设计,我将为您详细解答,并尽量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来描述,避免AI生成的痕迹。为何二战德国坦克炮塔后方会有那个舱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您留心观察过德国坦克的炮塔后方,可能会发现那里通常会有一个小小的舱门。这个设计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实战经验总结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考.............
  • 回答
    朝鲜的军事体制,尤其是其陆军组织结构,确实将“坦克军”和“炮兵军”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其独特的军事思想和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朝鲜的战略需求、军事传统以及其对战争形态的认知。核心原因:以重装甲和火力压制为基础的战术思想朝鲜人民军的陆军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撑其“主体性军事路.............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炮塔尺寸相比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技术进步、战术需求和设计理念的全面革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火炮的进步是炮塔尺寸增加最直接的驱动力。 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主要依靠弹道性能和炮弹本身的装药量来获取穿透力,口径多在75毫米至122毫米之间。而现代主战坦.............
  • 回答
    现代九六式主战坦克的炮射导弹,对于二战时期的重型巡洋舰来说,毫无疑问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是“压倒性”的威胁。我们不妨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其中的具体原因。首先,要理解这个对比,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双方的核心能力和作战环境的差异。现代九六式主战坦克(PLA Type 96 MBT)及.............
  • 回答
    瑞典的Strv 103(通常被称为S型坦克)的无炮塔设计确实在瞄准方面带来了与传统炮塔坦克截然不同的体验,并且存在一些固有的挑战,这使得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显得“迟缓”和“失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理念。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迟缓”和“失准”在坦克瞄准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
  • 回答
    在战场上,一名狙击手瞄准坦克的炮口开枪,结果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取决于多种因素。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情况:基本原理:狙击步枪的弹道相对平直,但仍然会受到重力、风速、距离、空气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坦克的炮口,即使在不发射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由厚重的金属制成,内部有膛线、炮尾、炮闩等组件.............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对突击炮和坦克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总觉得它们好像是在争夺同一块地盘。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穿越回二战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看看这两位“战场舞者”各自的使命和定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突击炮和坦克,它们都有装甲、有火炮、能履带行走,听起来确实挺像的。但它们的设计初衷、战场上的作用.............
  • 回答
    在面对坦克这种重型装甲目标时,步兵的首要反应往往是呼叫炮火支援,这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选项。但战争从来不是只有一种解法,尤其是在战术层面,步兵在特定情况下,确实有其他手段可以尝试与坦克周旋,尽管这些方法往往风险极高,成功率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士兵的胆识和训练水平。首先,我们得明白,步兵在正面硬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