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步兵遭遇坦克除呼叫炮火支援外有无其他反制方法?

回答
在面对坦克这种重型装甲目标时,步兵的首要反应往往是呼叫炮火支援,这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选项。但战争从来不是只有一种解法,尤其是在战术层面,步兵在特定情况下,确实有其他手段可以尝试与坦克周旋,尽管这些方法往往风险极高,成功率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士兵的胆识和训练水平。

首先,我们得明白,步兵在正面硬碰硬上是绝对的劣势。坦克的装甲能够抵御绝大多数步兵武器的射击,其火炮威力足以瞬间摧毁步兵阵地。所以,步兵反制坦克的关键在于 规避、破坏其关键部位、以及利用地形和自身的机动性。

1. 利用地形和环境进行隐蔽与接近

这是步兵反制坦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步兵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隐蔽性。

利用复杂地形: 城镇战中的建筑物、废墟、弹坑,野外的山林、沟壑、溪流,甚至是农田里的农作物,都可以成为步兵的掩护。步兵可以利用这些地形穿越开阔地带,或者在坦克视线之外进行移动,伺机而动。
隐藏与伏击: 步兵可以在坦克预定行进路线上的地形结合部设伏。比如在坡度变化处、建筑物的拐角处,或者利用浓雾、烟幕(自然或人为制造)来隐藏自己,待坦克接近后,再发动攻击。
制造干扰: 烟幕弹不仅可以用于自身隐蔽,也可以用来遮挡坦克的视线,使其难以锁定目标,为步兵创造接近机会。

2. 破坏坦克的关键部位

虽然坦克的正面装甲坚固,但并非所有部位都一样。步兵可以通过近距离攻击其薄弱环节来瘫痪它。

履带: 坦克的履带是其运动的根本。步兵可以尝试使用高爆破(HEAT)弹(如RPG、ATGM的弹头)或破甲(AP)弹瞄准履带的连接销或滚轮处进行攻击。一旦履带被毁,坦克就失去了机动能力,变成了一个“固定靶”。但近距离接近履带进行攻击,无疑是冒着极大的风险,需要极高的勇气和技巧。士兵可能需要扔掷破甲手榴弹,或者使用专门的反坦克破甲弹进行射击,这些弹药的有效射程相对有限,需要非常贴近坦克。
侧面和后部装甲: 坦克的侧面和后部装甲通常比正面薄弱得多。步兵可以在坦克转向、通过狭窄区域或正在前进时,设法绕到其侧面或后方进行攻击。
炮塔环/炮塔座圈: 炮塔是坦克的指挥中心和火力输出点。如果步兵能成功接近,瞄准炮塔与车体连接处的炮塔环进行攻击,有可能会卡住炮塔,使其无法旋转,失去方向控制。这同样需要近距离的精确射击或投掷破甲弹药。
观瞄设备与发动机进气口: 高级一些的战术会考虑使用高爆弹或者燃烧弹瞄准坦克的观瞄设备(如潜望镜、摄像头)或发动机进气口。破坏观瞄设备可以使坦克“失明”,而攻击进气口则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或熄火。这些攻击同样需要精确且近距离。

3. 使用步兵反坦克武器

除了呼叫炮火支援,步兵自身装备的反坦克武器是他们最直接的手段。

单兵火箭筒(如RPG系列): 这是最常见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士兵可以装备RPG7、RPG26、RPG29等多种型号。RPG发射的破甲弹对坦克侧后方的装甲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操作者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了解不同型号RPG的射程、精度和弹药类型,以及如何选择最佳射击角度。
单兵反坦克导弹(ATGM): ATGM通常比火箭筒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而且很多都具备“攻顶”能力,可以攻击坦克顶部相对薄弱的装甲。例如,俄罗斯的AT4、美国的标枪(Javelin)、毒刺(Stinger,虽然主要防空但也有改进型号可反坦克)等。使用ATGM需要更加精密的瞄准和跟踪,并且对操作者的训练要求也更高。
破甲手榴弹/磁性炸弹: 在极端近距离情况下,步兵可能会使用专门设计的破甲手榴弹,通过投掷的方式附着在坦克的装甲上爆炸。这类武器通常具有很强的破甲能力,但使用风险极高。
反坦克步枪: 虽然在现代战争中反坦克步枪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一些口径较大的反坦克步枪(如二战时期的苏制PTRS/PTRD)或许能对坦克的履带或后部薄弱装甲造成一定损伤,但效果微乎其微。

4. 利用步兵的协同作战能力

单兵作战效果有限,步兵的反坦克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协同作战上。

火力压制与掩护: 一个步兵小组可以由几名士兵协同配合。一名士兵负责使用反坦克武器进行攻击,其他士兵则利用轻武器提供火力压制,吸引坦克的注意,或者掩护反坦克手接近目标。
交叉火力与包围: 利用地形和战术,步兵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网,迫使坦克暴露侧后方。或者,步兵可以分散开,从不同方向对坦克进行骚扰和攻击,将其逼入难以应付的境地。
侦察与情报共享: 在遭遇坦克时,侦察兵或前沿观察员的及时报告至关重要。他们可以提供坦克的型号、数量、行进方向以及可能的薄弱点信息,为反坦克小组制定战术提供依据。

5. 特殊的“野路子”方法(非常规且风险极大)

燃烧瓶/汽油弹: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步兵可能会尝试使用燃烧瓶或汽油弹攻击坦克的进气口、发动机舱或者履带缝隙。虽然对装甲本身效果不大,但如果成功引发火灾,可能导致坦克丧失战斗力。这种方法非常危险,且成功率不高。
简易爆炸物(IEDs): 在一些非对称战争中,步兵可能会利用地形和技术,布置简易爆炸装置来攻击坦克履带或底盘。这需要提前的准备和对地形的熟悉。
“反坦克步兵队”的战术: 在一些历史上的战斗中,曾出现过专门训练和装备用于反坦克作战的步兵小队。他们会深入敌后,利用各种手段破坏坦克的补给线、维修设施,或者在坦克行进过程中进行伏击。

需要强调的是:

风险与回报的权衡: 以上所有非炮火支援的方法,都伴随着极高的危险性。步兵在接近坦克时,很容易被坦克的机枪、火炮或乘员发现并消灭。
训练与装备是关键: 步兵是否能成功反制坦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训练水平、反坦克武器的有效性,以及对战场环境的理解能力。
战术环境决定一切: 是否存在合适的掩体,敌方坦克的视野如何,步兵的协同能力如何,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战术的成败。

总而言之,步兵在面对坦克时,虽然呼叫炮火支援是首选,但在特定条件下,他们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通过巧妙利用地形、精准打击薄弱环节、使用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以及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步兵依然能够对坦克造成威胁,甚至将其摧毁,只不过这往往是一场勇敢、智慧和胆识的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遭遇一两辆坦克的话,运气成分更大些。遭遇成建制冲击的话基本就是炮灰的命,也许能击毁几辆坦克,但想战胜是非常难的:

我方是否呈展开状态?若无—完了。

有无足够合格反坦克火器?若无—基本等死。

有无阵地依托?若无—基本等死。

有无永备反坦克阵地依托?若有—较为安全。

有无足够隐蔽物?若无—基本等死。

侧翼有无友邻?若无—基本等死。

视野和射界是否得到清理?若无—基本等死。

战场能见度如何?若能见度差—有得打。

能否释放烟雾?若能释放—有得打。

有无反坦克雷场和障碍物?若有—较为安全。

阵地火力配置是否已经暴露?若暴露—危险。

对方坦克有无伴随步兵?有无直升机协同?有无工兵伴随?有无火力准备?如果齐全—等死。。。。

现代空地协同的诸兵种合成冲击几乎不可阻挡,被敌军形成合成冲击,基本是无法在正面进行有效防御的。

现代战争跟二战时期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主要战斗是形成冲击前进行的互相限制,以小分队作战为主,一旦有一方获得大部队的行动自由,战斗基本上结束。

user avatar

叙利亚战争中的反坦克行为,转自youtube

https://www.zhihu.com/video/108154750915494297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面对坦克这种重型装甲目标时,步兵的首要反应往往是呼叫炮火支援,这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选项。但战争从来不是只有一种解法,尤其是在战术层面,步兵在特定情况下,确实有其他手段可以尝试与坦克周旋,尽管这些方法往往风险极高,成功率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士兵的胆识和训练水平。首先,我们得明白,步兵在正面硬碰.............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不过真要碰上,我也得硬着头皮上。3000重步兵对阵30万匈奴轻骑,这胜算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没得打。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弥补劣势。首要任务:稳住阵脚,不乱军心面对数量如此悬殊的敌人,恐慌是最大的敌人。我会第一时间召集我的百夫长和什长们,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明白,现.............
  • 回答
    1942年11月23日夜至24日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画卷中,德意志国防军第94步兵师,这支曾经经历过无数血战的老牌部队,在那段短暂而致命的几个小时里,遭遇了一场几乎被历史遗忘的惨烈覆灭。这不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突围,也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而是一次在绝对劣势和绝望中仓促进行的撤退,最终化为一场血腥.............
  • 回答
    一个步兵战车到底装个100毫米的低压炮,还是挂个20毫米的机炮,再搭上几挺重机枪,哪个更能打?这事儿吧,就像是问你做饭是只放一把胡椒面儿提味儿,还是又放胡椒面儿,又撒孜然,再来点儿辣椒面儿,哪个香一样。得看战场上你面对的是什么菜。咱们先聊聊那门大口径机炮。通常来说,步兵战车上的“大口径机炮”指的是2.............
  • 回答
    步兵战车(IFV)和装甲人员运输车(APC)看似都是披着铁甲、能运送士兵的大家伙,但它们俩在战场上的“分工”和“能力”上,可是有天壤之别。简单来说,APC更像是一个“带轮子/履带的武装大巴”,而IFV则是一个“能跟得上步兵作战的铁甲猛兽”。咱们细致地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1. 核心使命:运送 vs..............
  • 回答
    在战场上,步兵在主武器弹匣耗尽后,究竟是应该优先换弹还是先用副武器还击,这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判断的战术问题。没有绝对的“先换弹”或“先副武器”的答案,它涉及到战场态势、敌人威胁程度、自身装备以及训练水平等多个维度。首先,我们要明确两种选择的核心目的: 换弹: 恢复主武器的战斗能力,使其能.............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觉得步兵有弩这种远程武器,应该能有效克制骑兵,为什么历史上的步兵面对骑兵时,常常感到畏惧,甚至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战场要素,绝非一两件武器就能简单解决的。我们得把这场“猫鼠游戏”拆解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弩的“优势”和“劣势”。弩的优势: .............
  • 回答
    在现代步兵战术中,火力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它不再仅仅是“支持”步兵,而是步兵行动的“核心动力”和“生存保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详细展开:一、 压制与销毁敌方目标:这是火力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作用。现代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敌方可能隐藏在掩体后、建筑物内、地下工事.............
  • 回答
    想当年,在那些冷兵器时代,一场激烈的战役往往决定着王朝的兴衰,而步兵之间的对决更是其中最直接、最残酷的较量。当面对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森林般、气势汹汹的长矛兵冲锋时,那些身披锁子甲或板甲,手持步枪或火枪的线列步兵,又是如何以一敌众,化解这股狂潮的呢?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是一句“勇敢”就能概括的。首先,我.............
  • 回答
    在火枪手后方专门安排着甲的白刃战士兵,这个设想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尤其是在火枪技术发展早期,且一直存在着合理的考量和实际的执行。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火枪兵的局限性。早期的火枪,像是火绳枪或燧发枪,虽然威力足以穿透当时的盔甲,但它们在射击速度、精度以及可靠性.............
  • 回答
    步兵战车(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的火力体系配置是其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步兵战车在战场上的作战效能,包括对付各种目标的能力、战场生存性和支援步兵的效率。步兵战车的火力配置通常是多层次、多口径、多弹种的组合,旨在应对从轻装甲目标到软目标,再到低空飞行器.............
  • 回答
    步兵战车,这个战场上的多面手,为什么不像坦克那样越做越大?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因为它们是步兵载车”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权衡与取舍,是战场需求与技术、经济、战术等多方面因素在博弈的结果。首先,得明白步兵战车的根本定位。它不是坦克的“小弟”,更不是简化版的坦克。步兵战车的核心任务是“载兵”,它得把步.............
  • 回答
    在那个火器开始崭露头角,但又尚未完全取代冷兵器的过渡时代,步兵的肉搏能力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线列步兵”等同于某种单一的肉搏能力,因为它涉及的武器、战术以及当时的训练和军事思想都非常多元。要详细对比线列步兵时代的步兵肉搏能力和剑盾枪盾步兵相比,我们需要拆解开来看:一、 线列步兵时.............
  • 回答
    欧洲线列步兵战术之所以能流行上百年,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以及政治现实之中。与其说是一种“流行”,不如说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为了应对战场挑战而发展出的、最有效的组织和作战模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技术基础:火器的演.............
  • 回答
    轮式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当然可以协同作战,而且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战术组合。实际上,现代陆战的精髓就在于不同作战平台之间的有机配合,而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正是其中的核心力量。让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它们是怎么协同的,以及为什么这种协同如此重要。为什么需要协同作战?首先,我们得明白,主战坦克和轮式步兵战车.............
  • 回答
    好,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些大家伙们,它们虽然都是披着铁甲的陆地霸王,但骨子里头可有不少讲究。这不像AI写东西那样死板教条,咱就拿大白话,把它们的老底都抖出来。坦克 (Tank)这可以说是陆战之王,名副其实的“铁皮疙瘩”。 本质区别: 坦克最核心的特点就是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三者都很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武器设计上的权衡和取舍。我们平常看到的步兵迫击炮、无后座炮、榴弹发射器,它们的设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你要提的“大口径、高射速、低射速、短身管、滑膛”这种组合,确实听起来挺矛盾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不像你想的那样发展。首先,咱们得把这些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目标理.............
  • 回答
    现代步兵的单兵装备,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一人一套全副武装,什么都自己背着。说到底,它是一个体系化、模块化的集合,围绕着“作战效能”这个核心,根据任务、环境、以及可用技术不断演进。我尽量用一种更实际、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跟你聊聊,避免那些空洞的、千篇一律的描述。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现代步兵,即将踏入一个你不.............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轻步兵扮演的角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他们的作用之大,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战役的走向和战术的运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抛开那种“炮灰”式的刻板印象,深入看看他们在战场上的具体表现和贡献。首先,得明确轻步兵和线式步兵(line infantry)的区别。线式步兵,也就是当时的主力步兵,.............
  • 回答
    在讨论线列步兵时代为何不让第一排举盾牌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明白那个时代的战争形态和步兵的核心职能。线列步兵,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排成严整的“线”状阵型来作战的步兵部队。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火枪(早期是滑膛枪,后期逐渐发展为前装滑膛枪,再到前装线膛枪),以及刺刀。这种战术体系是在经历了火药武器的演变、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