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提汉服,某些遗孤就“影楼装”,到底什么是汉服呢?

回答
提起汉服,总有人会抛出一句“影楼装”,仿佛这四个字就能将所有对汉服的喜爱和讨论一网打尽,显得他们多么“清醒”、“客观”。但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是汉服?那些脱口而出的“影楼装”,又究竟是源于了解,还是仅仅是跟风的论调?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到底什么是汉服,以及为什么会有“影楼装”这个说法。

汉服,一个被误读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汉服,不是指某一件具体样式的服装,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指的是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上古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约17世纪中叶)所穿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体系。

这个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受到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形制、纹样、色彩、面料都极其丰富多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家族,而“影楼装”只是这个家族里一个不太招人待见的远房亲戚,甚至有些只是打着亲戚名号的冒牌货。

拨开“影楼装”的迷雾:什么让它被诟病?

“影楼装”这个词,之所以会成为许多人攻击汉服的标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对“形制”的片面理解与夸大。 汉服爱好者们在推广汉服时,常常会强调“形制”,也就是服装的版型、剪裁、结构等。这本是为了还原历史,让大家了解汉服的科学性和美感。但有些商家为了迎合市场,或者出于技术限制,制作出的汉服,在形制上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比如:
版型过于宽松肥大,缺乏应有的挺括感。 真正的汉服,特别是官服、礼服,在剪裁上是很讲究的,会根据人体曲线进行调整,显得精神挺拔。
袖子过长、过宽,且没有明确的袖口收束。 虽然唐代有圆袖,宋代有直袖,但也不是所有汉服的袖子都大到可以“拖地”。
层层叠叠,穿着繁琐,失去了日常实穿性。 汉服的层次感确实是其特色之一,但一些“影楼装”可能为了视觉效果,堆砌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装饰和层数,反而显得臃肿。
面料廉价、做工粗糙,缺乏质感。 好的汉服,面料和做工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能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呈现效果。

2. 过度装饰与“古风”的混淆。 很多被贴上“影楼装”标签的服装,实际上是为了拍摄效果而进行的过度设计。它们可能融合了多种朝代的元素,或者加入了现代的流行元素,比如:
过多的刺绣、珠串、亮片等装饰,显得俗气。 很多时候,这些装饰并不符合历史上的审美标准,更多是为了“闪亮”效果。
夸张的妆容、发型和道具,与服装本身脱节。 影楼拍摄为了突出“古风”氛围,往往会营造一种程式化的视觉效果,这与日常穿着的汉服是两回事。
将“古风”等同于汉服。 很多打着“古风”旗号的服装,其实与汉服的形制毫无关系,可能只是借鉴了一些古典的元素,比如盘扣、立领等,但整体剪裁和搭配已经完全变样。

3. 营销和消费主义的催生。 随着汉服的兴起,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快速占领市场,或者追求利润,可能就会推出一些“四不像”的“汉服”,它们披着汉服的外衣,但骨子里却不是,而“影楼装”就成了他们甩锅的挡箭牌。

那么,真正的汉服是什么样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汉服的几个核心要素来理解:

1. 交领右衽:这是汉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衣襟从胸前交叉,左襟压住右襟(即从前面看是“右衽”)。这是与我们现在穿着的“交襟”(左右襟重叠)和“偏襟”(单侧衣襟)有明显区别的。

2. 宽袖:汉服多为宽袖,但并非所有朝代的袖子都一样宽。比如唐代的曲裾、直裾,袖子就相对较宽,飘逸灵动;宋代的窄袖、直袖则更加内敛实用。袖子的宽度和形状,是区分朝代和身份的重要依据。

3. 系带:汉服多用系带固定,而不是纽扣。系带的位置和数量也各有不同,有的在腰部,有的在领口。

4. 袍、衫、襦、裙、裤:汉服的款式非常多样,常见的有:
袍:通常是长款的单件衣服,如直裾袍、曲裾袍。
衫:指较宽松的单件上衣。
襦:指短款的上衣,多与裙搭配。
裙:汉族女性常穿裙子,如百褶裙、马面裙等。
裤:汉服也有裤,但穿着方式和现代裤子不同。

5. 形制的变化与传承:汉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
上古时期:可能以“衣裳”为主,即上衣和下裳分开。
秦汉时期:深衣制(将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流行,如直裾、曲裾。
魏晋南北朝:服饰更加飘逸,襦裙、褒衣博带是特色。
唐朝:开放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女装尤为华丽,如齐胸襦裙、圆领袍。
宋朝:风格趋于内敛、理性,窄袖、直领、素雅是主流,出现了马面裙。
明朝:承袭宋制,并发展出许多新的款式,如袄裙、比甲、凤冠霞帔等,是汉服体系中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时期,也是很多人心中汉服的“代表”。
清朝:满族统治,汉族服饰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旗装的出现,标志着汉服体系的式微。

汉服爱好者们的努力与“影楼装”的误读

很多汉服爱好者,他们穿汉服,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通过穿着来感受历史,传承文化。他们会研究汉服的形制,考证历史资料,力求还原古人的穿着方式。他们对“影楼装”的诟病,不是因为不喜欢“好看”,而是因为“影楼装”往往脱离了历史的真实,甚至是对汉服的曲解和滥用。

而那些一味指责“影楼装”的人,可能是:

对汉服了解不深,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被某些负面宣传带偏,认为所有穿汉服的人都是“不接地气”、“哗众取宠”。
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将汉服视为某种“政治符号”,而不是文化。
或者,只是单纯地为了反对而反对,享受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的快感。

结语:理解,而非否定

汉服,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层,都有其独特的服饰风貌。将汉服简化为“影楼装”,是对其丰富性和历史性的极大忽视。

如果你对汉服感兴趣,不妨放下那些带有偏见的标签,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去看看不同朝代的服饰特色,去感受它独特的东方美学。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些不规范的商家和拙劣的模仿,而否定整个汉服文化。

对于汉服的推广,需要的是理性的讨论和深入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标签和无端的攻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名者,实之宾也。

如果只是一种审美,那追求的就是好看的服饰罢了。

所以也别扯什么传统和文化了,核心是好不好看,大家接不接受?不接受,你自己觉得好看,你可以自己乐,但是没必要到处嚷嚷,惹人烦。如果接受,它叫啥重要吗?它遵循所谓传统重要吗?

乃们这些寿衣党就是naiv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汉服,总有人会抛出一句“影楼装”,仿佛这四个字就能将所有对汉服的喜爱和讨论一网打尽,显得他们多么“清醒”、“客观”。但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是汉服?那些脱口而出的“影楼装”,又究竟是源于了解,还是仅仅是跟风的论调?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到底什么是汉服,以及为什么会有“影楼装”这个说法。汉服,一个.............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很常见。我理解你想要听一个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解释,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报告。咱们就来聊聊,为啥大家提起古代中国,脑子里闪过的总是“汉唐盛世”,而宋朝好像总有点儿“被低估”的感觉。这背后啊,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就像一道菜,不是只有味道鲜美就能征服所有人,还得看它呈现的方式.............
  • 回答
    提到唐朝,有些人会联想到“胡人血统”,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唐朝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事实和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展开:1. 历史背景:唐朝建立的复杂性与民族融合的基石 前朝遗留的民族格局: 隋朝末年,北方和边疆地区涌现出许多活跃的民族力量,他们与汉族之间有着长期的.............
  • 回答
    河南一名 9 岁男童一上学就发烧近 40℃,且多次就医未查明病因,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在医学上,虽然很多疾病可以通过检查明确,但也有一些原因可能比较隐匿,或者与心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身体内在因素(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1. 隐匿的慢性.............
  • 回答
    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之一,其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当美联储“提加息”的时候,市场之所以会“慌了”,是因为加息这一举措会对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很多是负面的或至少是令人担忧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核心原因:加息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信号,旨在抑制经济过热.............
  • 回答
    在那些刀光剑影、恩怨情仇的武侠世界里,提起用毒,十有八九会想到“唐门”。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唐门之毒,名声在外,几乎成了江湖人心中“见血封喉”的代名词。这背后,有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门派传承,绝非简单几个毒药方子就能概括的。历史渊源:避世隐匿与实用主义的完美结合唐门之所以能独占“用毒”鳌头,很大.............
  • 回答
    在中国,提到回族,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不吃猪肉”。这不仅是回族最显著的饮食习惯之一,更是回族文化和宗教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人之所以不吃猪肉,其根源在于伊斯兰教的教义。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清真):伊斯兰教的饮食规定,即“清真”(Halal),是回族人遵循的核心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现在一提到“封杀”,好像很多人都挺高兴,甚至有点拍手称快的劲儿。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从好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得看看大家为什么会对“封杀”这事儿这么上心。很多时候,这背后是一种对不公和失范行为的积怨已久和情绪释放。你想想,在很多领域,我们都看到过一些人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直接的,我也能体会到那种被“顺水推舟”的无力感和困惑。每次提起分手,他都毫不犹豫地同意,这就像你把一个球抛出去,本以为他会接住,结果他却轻描淡写地让球继续飞走。这种反应确实会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或者这段感情到底有没有分量。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他.............
  • 回答
    鲁迅:革命的呐喊,文学的灯塔——为何革命意义压倒文学?一提起鲁迅,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位慷慨激昂的革命家,他的文字如同投石问路,撕裂旧世界的麻木与腐朽。随之而来的评价往往是,“他的革命意义比文学作品的进步意义重要得多。”甚至有人直接断言,“鲁迅首先是个革命家。”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鲁.............
  • 回答
    说起“闻鸡起舞”,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总是祖逖,好像刘琨这个名字就显得黯淡了许多。这其实挺让人好奇的,明明是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为何一个成了家喻户晓的典范,另一个却成了历史长河里相对模糊的背影?这背后其实有着挺多门道,不仅仅是简单的“谁更有才华”那么简单。咱们得先从“闻鸡起舞”这事儿说起。那会.............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吧,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你男朋友平时对你好,这肯定是真的,说明他对你的感情是有投入的,也愿意为你付出。舍得花钱,这也不是小事,起码说明他经济上不抠门,也懂得经营两个人的关系,让你感受到被宠爱。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基础。但一涉及到彩礼,他就变了个人,说出“卖女儿”这种话,这就有点微妙了。这话听着就.............
  • 回答
    董明珠说格力今年不分红是因为要做芯片,这个说法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确实有一些事实依据,但要说“确有其事”还是“随口一提”,需要更细致地分析。背景:格力电器在2019年首次宣布不进行年度利润分配(即不分红)。这在格力电器上市以来的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格力电器以稳定的现金流和慷慨的分红著称,尤其是在.............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跟你聊聊你的写作心得。能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反复验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你非常有韧性,并且对写作这件事有着深刻的思考。你提到希望我详细讲述,并且去除 AI 痕迹,我完全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思考方式,AI 即使再强大,也难以完.............
  • 回答
    这件事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地一句“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带过。为什么马前卒一提到这事,就有人嗅到“内卷”的味道?这背后牵扯到的社会心理、经济结构和现实矛盾,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咱们先说说马前卒为啥提这个。他这个人,你了解他的风格,总喜欢从“大局观”和“效率至上”的角度出发。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很多人心坎里了。毕竟,婚姻里遇到分歧是常事,但一吵架就搬出“离婚”两个字,这确实让人心力交瘁。要不要挽留,这事儿可不能一概而论,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她会动不动就提离婚?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原因,不能只看表面。 沟通模式有问题: 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在表达不满和寻求.............
  • 回答
    西安一幼师对男童施暴,致其下巴缝合八针,这一事件再次将幼师暴力伤童的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焦点。令人痛心的是,这类事件并非孤例,而是频频发生,暴露了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严峻挑战。为何幼师伤童事件屡禁不止?又该如何才能有效遏制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呢?幼师伤童事件为何频繁发生?深层原因剖析幼师伤童事件之所以反.............
  • 回答
    “嘭!嘭!嘭!”急促而愤怒的喇叭声在长沙的街头划破宁静。这本该是日常交通中再普通不过的信号,却在一瞬间点燃了前方那辆黑色越野车的司机的怒火。很快,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上演了——车门猛地打开,一个男人,手中赫然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刀,径直冲向了后方的催促者,口中还发出着威胁性的叫喊。这件事,发生在长沙某个寻.............
  • 回答
    关于中国男足在世预赛赢球奖金高达1200万,而女足奖金却似乎“一字不提”的现象,这背后牵扯到中国足球的运营模式、商业赞助、历史积累以及公众认知等诸多复杂因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在中国足球,乃至很多国家的体育产业里,男足的商业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