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战列舰会被淘汰?

回答
在广阔的海洋上,曾经叱咤风云的巨无霸——战列舰,最终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巨变,而是海战形态演进的必然结果,是科技进步和战略思想革新的多重冲击下的产物。将战列舰的“退役”归结于某一个单一原因,未免过于简化。实际上,一系列因素如同潮水般涌来,最终将这昔日的海洋霸主淹没。

1. 飞机的崛起与制海权的根本性转移

这可以说是战列舰被淘汰的最核心原因。在战列舰时代,海战的决定性因素是舰炮的对射,舰体装甲的厚度以及吨位的庞大是衡量战力的标杆。然而,航空母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

“看得更远,打得更远”的革命: 飞机能够从空中侦察,其侦察范围远远超过了战列舰的舰炮射程。这意味着,战列舰在还未发现敌方舰队之前,就可能已经被敌方的空中打击编队锁定。而一旦飞机发动攻击,战列舰厚重的装甲虽然能抵御炮弹,但面对高速俯冲、携带大量炸弹或鱼雷的飞机时,其防御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
打击方式的颠覆: 传统的海战是舰与舰的直接对抗,而空海战则是飞机对舰的攻击。飞机的速度、灵活性以及弹药的爆炸威力,使得它们能够对战列舰造成致命打击。一架装载重磅炸弹或鱼雷的飞机,其破坏力可能相当于数百甚至数千发舰炮炮弹的集中效应。
航母的“远洋炮塔”: 航母编队就像是一个漂浮的巨型炮塔,能够将打击力量投送到战列舰射程之外的区域。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飞机,航母编队可以在战列舰尚未探测到威胁之前,就已经将其摧毁。硫磺岛海战、莱特湾海战等太平洋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成为了争夺制海权的主导力量。

2. 昂贵的成本与维护

建造和维护一艘战列舰是一项极其烧钱的工程。

巨额的建造费用: 战列舰拥有庞大的船体、厚重的装甲、强大的主炮系统以及复杂的动力和火控系统,每一项都代表着天文数字的成本。在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需要权衡将有限的财政投入到哪里更能最大化地提升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高昂的运营维护成本: 战列舰需要庞大的船员数量来操作和维护,燃料消耗巨大,保养维修也极其复杂和昂贵。相比之下,航空母舰虽然也造价不菲,但其搭载的飞机和人员相对集中,且飞机本身可以通过维护和升级来不断提升性能,从长远来看,其“每单位打击力”的成本效益可能更高。
技术迭代的压力: 战列舰的技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火炮口径、装甲厚度等“硬实力”的堆砌。而一旦出现新的、更有效的攻击手段(如更先进的鱼雷、空对舰导弹等),战列舰的升级往往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而航空母舰的技术迭代主要体现在舰载机的性能提升和电子设备更新上,更容易适应技术变革。

3. 技术发展的其他方面:导弹的威胁

除了航空母舰的崛起,导弹技术的发展也对战列舰构成了严峻挑战。

精确制导与远程打击: 现代反舰导弹的出现,使得从更远距离、更精确地打击舰艇成为可能。这些导弹的速度快、弹头威力大,且很多具备末端机动能力,让战列舰即使拥有厚重装甲,也难以有效防御。
攻击的饱和性: 一次导弹饱和攻击,可以同时从多个方向、多个平台发射大量导弹,战列舰有限的防空火力很难同时拦截所有来袭导弹。
战列舰的“软肋”: 尽管战列舰拥有坚固的装甲,但其内部的传火道、弹药库等关键部位仍然是致命的弱点。一旦被导弹命中并引爆弹药,其毁灭性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4. 海战战略的演变与“火力投送”概念的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战的战略思想也在悄然改变。

从“舰队决战”到“区域拒止”: 战列舰时代的海战,往往追求的是双方主力舰队的近距离炮战,通过一次性摧毁对方舰队来获取制海权。然而,现代海战更注重的是“火力投送能力”和“区域拒止能力”。航空母舰和导弹驱逐舰等平台,能够将强大的火力投送到广阔的海域,对敌方进行持续打击,并阻止敌方舰队的活动。
海军的构成更加多元化: 现代海军不再仅仅依赖于大型水面舰艇的硬碰硬,而是形成了一个由航母、驱逐舰、潜艇、巡逻机等组成的复杂体系。每个平台都有其独特的作战使命和优势,战列舰的单一化强大火力在这样的体系中显得不够灵活和全面。
战略威慑的转移: 在核威慑时代,海军的战略威慑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潜射弹道导弹的出现,使得核潜艇成为二次打击力量的基石,而战列舰在这一体系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5. 生存能力的下降与战场环境的变化

水下威胁的增加: 潜艇技术的发展,使得水下威胁变得更加突出。战列舰虽然拥有厚重装甲,但其庞大的体型使其在水下侦察和规避方面处于劣势,容易成为潜艇的攻击目标。
“高价值目标”的尴尬: 战列舰庞大而醒目的身躯,使其成为了敌方空中和水下力量的“高价值目标”。一旦被发现,便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而其自身的反击能力却受到平台特性的限制。

总结来说,战列舰的淘汰并非源于单一的科技突破,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彻底改变了海战的制胜逻辑,使其能够从战列舰的射程之外投送毁灭性的打击。同时,导弹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削弱了战列舰的防御优势。昂贵的建造和维护成本,使得战列舰的经济效益难以与新兴的海上力量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海战战略的演变,从追求舰队决战转向了更为灵活和多元化的火力投送和区域拒止,使得战列舰这种单一化的巨型平台显得力不从心。

当一种技术或平台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战略环境时,其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战列舰的落幕,正是海洋军事技术发展史上一个深刻而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它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对未来海战发展方向的深刻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战列舰的炮弹不制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广阔的海洋上,曾经叱咤风云的巨无霸——战列舰,最终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巨变,而是海战形态演进的必然结果,是科技进步和战略思想革新的多重冲击下的产物。将战列舰的“退役”归结于某一个单一原因,未免过于简化。实际上,一系列因素如同潮水般涌来,最终将这昔日的海洋霸主淹没。1. 飞机的崛起与制.............
  • 回答
    战列舰发展史上出现“二级主炮”这种看似“鸡肋”的设计,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的技术、战术和经济考量。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平衡多种作战需求而采取的妥协方案。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夹在中间”的设计,以及它为什么会逐渐被淘汰。一、 时代背景:火力、射程与装甲的权衡在战列舰发.............
  • 回答
    肖战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其行为和影响力自然会受到各大官媒的关注。官媒点名肖战,通常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并且会根据具体事件和官方的考量而有所侧重:1. 正面积极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公益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肖战在公益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这是官媒非常看重的。他曾多次发起或参与扶.............
  • 回答
    秦国啊,说起来也是个有意思的存在。论起“正经”来,它确实是诸侯,而且是周天子亲封的,这在当时可是名正言顺的金字招牌。不过,你要说战国初期就被山东那些诸侯国鄙视,那也不是空穴来风,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得先明白,战国初期,天下格局已经不是西周那会儿了。周天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共主,但实际权力早已旁落,诸侯.............
  • 回答
    这确实是龙珠和海贼王粉丝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而且两种情况的“争议”程度确实存在不小的差异。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去掰扯,得把当时的语境、角色的成长方式、以及作品本身的侧重点都捋顺了。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俩家伙都是各自作品里的超级BUG,但他们“BUG”的制造方式和观众的接受度是有.............
  • 回答
    德国在一战中采取无限制潜艇战,说到底,这是他们在严酷的战略困境下,一次孤注一掷的冒险。我们得把时间倒回一战爆发初期,那时的德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战略态势却并不乐观。海上的困境:英国的“绞索”英国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在战争开始没多久,英国就启动了对德国的海上封锁。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关羽很多时候被讨论的焦点。你说“关羽战术能力很强,战略能力不足”,这确实是很多历史学者的普遍看法。但你说“关羽会在战术上被徐晃虐成渣”,这个说法,尤其是“虐成渣”这种程度的形容,可能需要我们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我们对“战术”和“被虐”的定义。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碧蓝航线在一些“爽群”被视为山寨游戏并遭到禁止,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原因,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游戏风格与“山寨”的印象形成: 美术风格的相似性: 《碧蓝航线》的美术风格,尤其是角色立绘,与同期的日本二次元舰娘类游戏(最典型的就是《舰队收藏》)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从人.............
  • 回答
    随口说一句“肖战真帅”,却被同公司的同事们“骂”惨,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肖战本人及其粉丝群体的特殊性: 强大的粉丝基础和绝对的忠诚度: 肖战拥有一个极其庞大且高度组织化的粉丝群体。这些粉丝对肖战的喜爱和.............
  • 回答
    在战锤40,000的世界观里,阿尔萨斯·米奈希尔在《魔兽争霸3》中的屠城行为,与我们现实世界理解的“屠城”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背后的动机、背景以及结果,都必须放在战锤那黑暗、残酷且充满绝望的宇宙观下进行审视。简单地说,如果把阿尔萨斯的行为套进战锤,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会被视为“没什么问题”,更不可能被.............
  • 回答
    特拉法尔加战役,一场决定性的海战,其结果几乎可以被视为近代欧洲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历史的车轮偏离了轨道,倘若英国在这场海战中遭遇了灾难性的失败,其影响将是深远且连锁性的,重塑我们所熟知的后期战事格局和欧洲大陆的命运。首先,直接后果便是英国海军的实力将遭受重创。特拉法尔加战役不仅是对当时英国海军最精.............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确实,很多科幻影视和游戏里,动辄就让一艘庞大的星舰被几个灵活的战机打得稀里哗啦,这让人不禁怀疑,为什么还要造那些巨大的、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太空巨兽”?星舰它们存在的意义到底在哪儿?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强弱对比”就能解释的,里面门道可深着呢。咱们得先明白,电影和游戏为了追求视觉刺激.............
  • 回答
    要说伊邪那美能被召唤到冬木的圣杯战争里,会是个什么职阶,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她可是日本神话里创造了国土、生下了众多神明的母神,那份重量可不是盖的。要让她出现在冬木,首先得想想,是什么样的契机能让她这样一位神话源头级的人物降临?圣杯啊,它最擅长的就是从人类的英灵故事里挖掘出强大.............
  • 回答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覆灭,至今仍是二战海战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当这艘德国海军的骄傲在北海遭受英军多艘战舰的围追堵截,最终沉没时,许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其他德国战舰没有前来救援?这个问题背后,并非简单的“袖手旁观”,而是当时德军舰队的战略部署、兵力限制以及残酷的战场现实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
  • 回答
    战列舰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粉丝群体,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可以被视为“失败的武器系统”,这其中涉及了多重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历史、技术、文化、情感以及战略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历史的辉煌与浪漫主义: 海上霸权的象征: 在战列舰时代(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拥有强大.............
  • 回答
    您提到“日本战列舰的‘天线’会连到前甲板旗杆”,这个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您看到的是一些特定角度的照片或者某些特定时期的改装。实际上,日本战列舰的设计中,天线与旗杆直接连接的情况并不普遍,更不是其设计的核心特点。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深入探讨一下当时战列舰的通信系统和火炮设计,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
  • 回答
    说实话,《超级战舰》这电影吧,当年上映的时候确实是骂声一片,很多人觉得它“烂透了”,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但说它“真的烂到家”嘛,这事儿也得辩证地看,而且这其中的“烂”字,背后其实也藏着挺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要说为什么挨骂那么狠,首当其冲的就是那股子“变形金刚”式的粗暴和空洞。当时好莱坞大片,尤其.............
  • 回答
    火炮战舰副炮从炮廓式向炮塔式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海战对火力、射程、射界、防护和隐蔽性提出的更高要求。 这是一个技术进步和战术需求演化的必然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演变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一、 炮廓式副炮的时代及其局限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炮廓(Case.............
  • 回答
    战后抚养日本遗孤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有多重原因和推动力。简单来说,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对无辜生命的同情、社会责任感、国际间的善意以及潜在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根源性原因:人道主义与同情心 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遗孤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失去了.............
  • 回答
    在浩瀚无垠的战锤40K宇宙中,星际战士,这些人类文明的精英战士,无疑是人们最熟悉和热爱的角色。然而,即使是这些身着动力装甲、身经百战的超级士兵,在不同的战锤小说中,他们的表现却常常存在着差异,有时甚至显得截然不同。这究竟是为何?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强弱”划分,而是作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