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人民公社以后,你们对传统私产制度,是一点都不了解了。不要去算林家有几两银子,这根本不是重点。一般流程是这样的:林府的房产、田产归贾府了,这才是贾府赚到的大头;而贾府的义务是,比照贾府同辈女眷待遇,养大林黛玉,并为其准备好同等规格的嫁妆。其中的利润,的确是一笔小财。
暗含的内容是:如果林黛玉比姓贾的孙女待遇差,贾府是要被外人说过于刻薄的。而如果林府固定资产不丰厚,贾府也会觉得吃亏。说林黛玉寄人篱下,是说林府没男丁给她撑腰了。但贾府其他女人,是不敢拿寄人篱下来贬低林黛玉的。这就是林府并入贾府的房产和田产,在给林黛玉撑腰。
林说一无所有,是,背后无男丁,脚下无固定资产。说她一根簪子能换几斤米,那是刘姥姥的思维。
这个“三两百万”的财并非是真的存在。就算存在,未必一定就是指林如海的遗产。
但是,林家不可能一点钱都没有。
按清朝法律,林黛玉这绝户女有权继承家产。而且因为林家是人丁少,没有旁支,所以没有近亲能够继承遗产,所以林如海留下的遗产应该就是林黛玉的。但是,林黛玉未必能管理和支配这些遗产。
林如海有钱么?
肯定有。四代列侯,又人丁单薄,没有分家,财产不可能少。而且从林家诗书世家的情况看,并没有败家的子孙,财富应该累积了很多。再说,有史以来还没有听说过穷盐课老爷的——看贾宝玉讲的笑话,盐课老爷是会“偷香芋”的,而且林黛玉也没有表示反对。就算林如海不贪污,但是合法收取下面盐商的孝敬在满清是合法的。满清官员系统都是这样的,默认捞钱合法。因为满清入关时还是留有游牧狩猎民族的分配习俗,工资很少,捞钱靠自己,只要完成国家规定的上缴份额就行。所以满清官员工资很低,低的不像话,要发财靠自己。后来满清才觉得这样不行,肥差官员还行,对捞不到钱的官员来说就不公平,所以后来才出了养廉银制度来补贴。林如海在盐课任上好多年,不可能不发财,就算廉洁奉公也可以合法发财。
林如海有钱的证据:贾雨村复官的钱就是林如海掏的。给一个西宾掏复官钱,你得多有钱?贾蓉捐一个虚衔的五品花了上千银子,贾雨村复官是实缺的四品知府,而且是赋税重地。这复官钱要多少?而且林如海并没有让贾雨村从扬州带钱去京中,说明林如海在京中存有钱,也许就存在贾府中。
证据二:林黛玉带来很多书籍,古代书籍是很值钱的。
证据三:林如海有几房姬妾,没钱人娶不起几房姬妾。
林如海的钱哪儿去了?估计是贾母保管着,将来作为林黛玉的嫁妆。或者一部分被贾府挪用了。
记得贾琏带林黛玉回扬州是去看望林如海的病情,而不是安葬林如海。去了以后林如海才死的。走之前贾母交代贾琏一定要把林黛玉带回贾府。中途林如海去世后,贾琏派人回来请示过贾母,为什么事请示贾母?首先不是带回林黛玉的事,因为走之前贾母就交代过,一定要带回来;也不是安葬林如海的事,因为在职官员去世由朝廷出钱、按规定安葬,不需要贾母操心。唯一需要讨贾母示下的就是林如海的遗产处置问题,这里面估计还包括当初贾敏的一大笔陪嫁。贾敏作为贾母最疼爱的女儿,又是贾府鼎盛时以国公女儿身份出嫁,嫁妆应该是非常丰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