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本质是树立可见的共同敌人,然后强行将所有矛盾压下去,整合为统一的战争资源,以提升统治阶层的认可度。比如说蒋介石,在抗战之前他的口碑其实并不好,但在抗战结束的那一年,蒋介石的威望在国统区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当国家进入战时体制后,政府可以使用非常手段来管理社会,许多有效但平时不太好用的手段是可以被允许的。比如说现在你出门,警察在街边拦住你要检查你手机,你肯定会骂这是侵犯你隐私。但是到了战争状态下,警察就可以以防间谍等借口对个人进行检查、窃听等操作。再比如平时的司法审判程序,在战争时期可能会被简化,政府也更容易去处理一些不方便处理的人或者事。
政府其实是天然的有着扩权的冲动的。美国也不例外。即便是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战争也都是政府扩权的过程。比如现在的CIA,就是在二战时期成立的,而CIA在美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超过了以往任何的情报机构,美国政府也更方便地对反对力量进行监管。
就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事情来说,美国这几年制裁中国企业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国家安全”。之所以这个理由这么好用,是因为在“国家安全”之下,很多法案是可以避开日常的立法机制的,甚至总统可以强行通过法律。而自从美国推出“紧急状态”法案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基本上越是后面的总统,动用“紧急状态”的次数也就越多。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后,总统可以享有许多特别权限。
如果是广义战争的话,看日常“和平时期”的舆论战就懂了。
“转移矛盾”的根本逻辑在于用“假象”或错误的原因去“解释”和掩盖现有问题的实际产生原因。
像是找一个外部的仇恨对象,之后把所有责任推卸到这个外部势力上;或者编造一个乍看起来比较能自圆其说,但实际上却偷换概念的理论,诱导人们把仇恨的目标从理论编造者自身转移到他人。
也即是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寅吃卯粮”(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直至彻底圆不了谎,导致内部彻底撕破脸)。
而且转移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递进的,“民意”的塑造,需要一个过程,就像二战前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态度,也不是一步到位直接做绝的,先是通过文化舆论来丑化拉仇恨,之后是规章制度上的限制和歧视,最后才是彻底的物理意义消灭。
具体到“热战”,当自身经济结构不健康时,也不是所有的内部矛盾都能通过发动战争就可以“转移”或者“缓解”的,对外扩张或侵略的成本相对较低时才能实现“转移矛盾”甚至“赚他一票”的效果,而有些时候把内部矛盾用战争化解实际上等同于玩火自焚(以战养战加速了自身的经济崩溃,并连带着文化与政治一同破产),这点参考二战时的日本就能理解了。
而且,发动战争的对象未必是“对外”,很多时候也是“对内”的,有些是大张旗鼓展开的,有些是暗地里进行的,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实际上都是“治不了洋人”的,问题只能内部解决,在内部踩一捧一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和矛盾(仇恨)的指向,以期达到一定程度上“治标不治本”的麻醉效果(即,“治洋人”的胆子和本事没有,但借“治洋人”的名义打击异己的胆子和本事不但有,而且很大),把实际问题的解决(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让利)往后拖,这点古今中外都一样。
17世纪后期,由于欧洲反路易十四大联盟,法军人数一度膨胀到40万大军,当时法国人口才2000万,也就是说士兵比例已达到总人口的2%。西班牙鼎盛时期总兵力也有30万,那么占人口比例应该差不多。而英格兰人口最低的时候才200万(17世纪时恢复到500多万),也就是说当时只需要征4万士兵就“达标了”,这么看历史上英国陆军规模不但不少,甚至可能还“超标”了。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欧洲的战争级别已经是征兵到人口2%以上才能维持下去的程度,而且后来这个标准反而是越来越高,到两次世界大战时已经超过10%(如二战德国15-35岁男性人口一共1202万人,德国武装力量最多时就达1200多万人)。
如果以相同标准,明朝2亿人就得有400万大军,清朝4亿人就得有800万大军,实际上别说养不起,就算真弄出这么多兵,去打谁?而清政府八旗+绿营实际养兵不到100万,还剩700万,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很多都去当太平军和捻军了。
所以大体来说,如果操作得当(也有因为伤亡太大进展太小反而暴厌战革命的例子),历史上部分对外战争的确反而是降低了国内矛盾和不满度。这里再暴论一个的话,这个理论应该只适用于欧洲一个特定时期,原因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近代欧洲超高的征兵率和激烈的竞争,在这个前提下,近代欧洲的民族国家才真正有了玩得转的大环境。这可能也是现在西方偶尔也想用这一招,却越来越不好使,越右转国内矛盾越大,反而炸自己一身沼气的缘故。
你妈和你爸吵架时,有人过来扇了你妈一巴掌。会发生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