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应到了呗。
从像素小人到高清蒂法那是立竿见影翻天覆地,但从蒂法到寡姐能让你惊掉下巴吗?
实时渲染再往前进步无非就是电影级画质,一台XSX或PS5如果能有一千张RTX3090的性能,差不多就能跑的动复联4级别的画面了。然而PS4到XSX的性能提升幅度,就这??
游戏画面距离电影级当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有距离又如何?蒂法这个老婆你不认了?(逃
边际效应过分了。
说图形技术的没突破也是过分了。
这事本来一个很简单的事硬是被你们说的很复杂。
为啥不能是本来硬件性能就没够,导致硬件的升级都被稀释了呢?
PS4一个是开始的时候图像性能就没做够,14年刺客信条大革命起版就是900P20帧,15年巫师3/辐射4起步都是平均20帧。
当时显示器和电视机主流早就是1080P,4K显示器虽然还没进消费级,但电视机已经有不少消费级产品有4K+HDR了。
最简单的,60帧相比30帧需要两倍性能——这个没啥可说的。
4K相比1080P也需要两倍性能——这不需要4倍性能,原理上不想和你们解释了。
看看实测就知道,显卡测试一般都测得到的,典型参考档位大概是60和80,50和60也许有,但不太能涉及到这一点分辨率。
大概这一部分就能吃掉4*的GPU样子。
简单计算,不用浮点而用IPC算的话,初版PS4的性能大概是
800Mhz*1152(SP)
PS5的性能大概也就只有
2230Mhz*2304(SP)*1.25(RDNA2 IPC收性能收益)
大概粗算也就是7倍左右。
但很明显4倍左右性能为了填帧率和分辨率直接白给出去了,甚至有一些游戏为了帧率模式(比如COD)给你120帧模式,这样光填分辨率和帧率就能把性能用完。
按60帧算,真的给光栅和光追的性能大概还不到100%,70%左右,肉眼可见的图像增强本来就是很少的啊。
举个形象生动的例子,X1和PS4的差距也≈50%了,不对着数毛,一般也看不出来,就这点性能余地,你指望有什么本质画面提升恐怕是略有点做梦。
家用机帧率分辨率不够不是上代哭诉的重点么?
现在真给你填了咋又开始哭起画面了,画面这个欠债,起码得PS5 Pro或者PS6才能填满吧。
而且分辨率确实也是要填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至少别和典型设备分辨率差太多吧,电视机非4K都很难买了,游戏总得与时俱进一点不是?
总不能4K电视只要1700块钱的时候,“我们为1080P和2K做游戏”,那不叫省钱,叫阿三式抠门。
分辨率和性能的关系不要我再多解释了,看实测就行,2*左右,像2080Ti跑奥德赛就是正好差不多压线。
具体性能可能还要具体分析,驱动,显示核心性能(核心大小以及频率)以及显存搭配(显存带宽和显示核心频率的不一样的搭配,在各分辨率情况下的性能发挥并不一致)。
游戏本体的素材质量,调整优化都会有一定影响,并不那么线性是真的,但大体规律是不会有变化的。
现在那堆游戏连100%性能都不需要的就能从1080-2160的主要是因为不少素材没给4K分辨率下做原生,部分东西甚至是只拉了分辨率跑,所以还不需要这么多性能。
你们在过来说之前求求你们至少看看消费级的显卡评测是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