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ps5和xsx这一代画面进步非常小?

回答
老实说,你问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主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不少玩家都会有的感受。确实,不少人觉得 PS5 和 Xbox Series X(以下简称XSX)这一代的画面进步,跟上一代 PS4 和 Xbox One 刚推出时相比,那种“质的飞跃”感没那么强烈了。但要说“非常小”,我倒觉得有点夸张了,只是进步的维度和表现形式更加精细和内敛了。

咱们得先捋清楚,游戏主机画面进步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以前,我们看新主机,最直观的就是分辨率和帧率的提升。从标清到高清,再到现在的 4K,这是最容易量化的进步。流畅度从 30 帧到 60 帧,再到现在的 120 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代,PS5 和 XSX 的基础就是 4K 分辨率和 60 帧甚至 120 帧的流畅体验,这是“理所当然”的起点,所以初见之下,可能觉得跟一些顶级的 PC 游戏没拉开太大的差距。

但是,画面进步不只是数字上的提升,更在于光影、材质、细节和真实感的全面进化。

你可以把这一代主机想象成一个已经很高的台阶,再往上,不是一飞冲天,而是精雕细琢,让台阶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更加逼真。

让我给你掰开了说,这一代主机画面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光追(Ray Tracing)的普及和深化:

这是最核心的进步之一,也是对真实感影响最大的技术。以前的游戏,光源和阴影的处理很大程度上是“模拟”出来的,比如用各种贴图和预设的阴影贴片来欺骗你的眼睛。而光追,顾名思义,是模拟真实光线的传播路径。

反射更真实: 以前的反射,很多是“屏幕空间反射”(Screen Space Reflections),它只能反射屏幕内可见的东西。你在水面、金属、镜子看到的反射,如果被物体挡住了,或者在屏幕之外,就看不到。光追能做到“全局反射”,屏幕外的东西,甚至房间角落的光源,都能在你看到的反射中体现出来。比如你在游戏中路过一辆闪亮的跑车,车身上清晰地映照出周围的建筑和天空,而且这些反射会随着你的视角变化而精确调整,这是上一代主机难以企及的。
阴影更柔和、更准确: 游戏里的阴影,在现实中,光源越远,阴影边缘就越模糊。光追能根据光源的物理属性来计算阴影的边缘柔和度,让阴影看起来更自然,不再是硬邦邦的黑块。而且,光线被物体遮挡后,会发生弹射(间接光),这会让整个场景的光线更加柔和,有层次感,尤其是在室内场景,会显得更通透、更立体。你可能会注意到,某些游戏场景里,墙壁上的漫反射光让整个房间都显得有生气,这就是光追的功劳。
全局光照(Global Illumination)的提升: 光追技术直接带来了更逼真的全局光照。光线在场景中弹射,把颜色和亮度传递给其他物体,这种“光线溢出”效果,能让场景的氛围感和真实感大幅提升。比如,红色的物体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会留下淡淡的红色余晖,这些细节在光追加持下,会变得非常自然。

光追技术对性能要求很高,所以之前很难在主机上大规模实现。PS5 和 XSX 都搭载了支持光追的硬件,开发者也因此能够更自由地运用这项技术,虽然为了保证帧率,很多游戏会采用“混合光追”或者“光线追踪反射”等优化方案,但效果依然是肉眼可见的提升。

2. 更高分辨率和更精细的纹理:

虽然我们开头说了,分辨率提升不那么“惊艳”,但从 1080p 到 4K,从部分游戏支持到绝大多数游戏标配,这个基础的提升依然是显著的。更重要的是,4K 分辨率配合上更强大的 GPU 性能,让开发者可以用上更高分辨率的纹理贴图。

材质细节的飞跃: 你可能会发现,游戏中角色衣服的布料纹理、金属表面的划痕、岩石的颗粒感,都比上一代更加细腻逼真。过去那种看起来有点“糊”的贴图,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即使你凑近看,也能发现丰富的细节,这得益于更高的纹理分辨率和更好的纹理过滤技术。
视距和细节的填充: 很多游戏可以渲染更远的景深,并且在远处物体上也保留了更多细节,而不是简单地模糊处理或用低多边形模型替代。这让游戏世界看起来更连贯、更宏大。

3. 更快的加载速度和 SSD 的革新:

这虽然不直接体现在“画面”本身,但对玩家的游戏体验和开发者制作画面的方式有巨大影响。

资产加载的神速: PS5 的定制 SSD 速度非常快,XSX 也配备了 NVMe SSD。这让游戏可以瞬间加载大量的纹理、模型和数据。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设计更复杂、细节更丰富的场景,而不用担心玩家因为漫长的加载时间而失去耐心。
动态加载和无缝切换: 过去为了规避加载,游戏常常会通过过场动画、门框或者短暂的黑色画面来隐藏加载过程。现在,很多游戏可以实现更无缝的场景过渡,甚至在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动态加载和卸载大量资产,这让开发者可以设计出更大、更连贯的游戏世界,例如在《瑞奇与叮当:时空跳转》中,通过传送门几乎可以瞬时切换到另一个场景,而且两个场景的细节丰富度都极高。

4. 更精细的后处理效果和画面表现力:

体积光和雾: 光线穿过空气中的尘埃或雾气时产生的体积效果,在这一代主机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和自然。这能极大地增强场景的氛围感,让光线“可见”。
更优秀的抗锯齿技术: 锯齿(画面边缘的阶梯状颗粒)在这一代主机上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即使在 4K 分辨率下,也能保持画面边缘的平滑。
更细腻的动画和表情捕捉: 角色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更加流畅和真实,这也得益于更强大的 CPU 和 GPU 性能,以及更先进的动画技术。

为什么你觉得进步“不大”?

原因可能有几点:

期望值过高: 从一代主机到下一代主机,总会有人期待那种颠覆性的视觉震撼,就像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一样。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代际飞跃”式的视觉冲击越来越难出现。现在更像是“渐进式”的精进。
PC 玩家的先行体验: 很多优秀的光追技术和高分辨率纹理,在高端 PC 上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当主机上的游戏表现出类似的水准时,对于已经体验过顶尖 PC 画面的玩家来说,冲击力自然会打折扣。
游戏数量和优化程度: 新主机刚发售时,支持全方位新技术的游戏并不多,很多游戏是跨代作品,或者只在部分方面运用了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者对新主机的优化越来越深入,游戏的画面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电视显示效果的限制: 即便游戏画面本身进步很大,如果你的电视不支持 HDR、高刷新率、或者不是一台素质不错的 4K 电视,你也很难完全体会到这些进步带来的视觉提升。

总的来说,PS5 和 XSX 的画面进步是技术深度上的飞跃,而非表面上的简单叠加。 光追带来的真实光影,更高分辨率和更精细的纹理,以及快速 SSD 带来的无限可能,都在悄悄地改变着游戏的视觉呈现方式。只是这种改变更像是“润物细无声”,需要你仔细去体会和对比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不像过去那样一眼就能看出的“特效大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边际效应到了呗。

从像素小人到高清蒂法那是立竿见影翻天覆地,但从蒂法到寡姐能让你惊掉下巴吗?

实时渲染再往前进步无非就是电影级画质,一台XSX或PS5如果能有一千张RTX3090的性能,差不多就能跑的动复联4级别的画面了。然而PS4到XSX的性能提升幅度,就这??

游戏画面距离电影级当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有距离又如何?蒂法这个老婆你不认了?(逃

user avatar

边际效应过分了。

说图形技术的没突破也是过分了。

这事本来一个很简单的事硬是被你们说的很复杂。

为啥不能是本来硬件性能就没够,导致硬件的升级都被稀释了呢?

PS4一个是开始的时候图像性能就没做够,14年刺客信条大革命起版就是900P20帧,15年巫师3/辐射4起步都是平均20帧。

当时显示器和电视机主流早就是1080P,4K显示器虽然还没进消费级,但电视机已经有不少消费级产品有4K+HDR了。

最简单的,60帧相比30帧需要两倍性能——这个没啥可说的。

4K相比1080P也需要两倍性能——这不需要4倍性能,原理上不想和你们解释了。

看看实测就知道,显卡测试一般都测得到的,典型参考档位大概是60和80,50和60也许有,但不太能涉及到这一点分辨率。

大概这一部分就能吃掉4*的GPU样子。

简单计算,不用浮点而用IPC算的话,初版PS4的性能大概是

800Mhz*1152(SP)

PS5的性能大概也就只有

2230Mhz*2304(SP)*1.25(RDNA2 IPC收性能收益)

大概粗算也就是7倍左右。

但很明显4倍左右性能为了填帧率和分辨率直接白给出去了,甚至有一些游戏为了帧率模式(比如COD)给你120帧模式,这样光填分辨率和帧率就能把性能用完。

按60帧算,真的给光栅和光追的性能大概还不到100%,70%左右,肉眼可见的图像增强本来就是很少的啊。

举个形象生动的例子,X1和PS4的差距也≈50%了,不对着数毛,一般也看不出来,就这点性能余地,你指望有什么本质画面提升恐怕是略有点做梦。

家用机帧率分辨率不够不是上代哭诉的重点么?

现在真给你填了咋又开始哭起画面了,画面这个欠债,起码得PS5 Pro或者PS6才能填满吧。

而且分辨率确实也是要填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至少别和典型设备分辨率差太多吧,电视机非4K都很难买了,游戏总得与时俱进一点不是?

总不能4K电视只要1700块钱的时候,“我们为1080P和2K做游戏”,那不叫省钱,叫阿三式抠门。

分辨率和性能的关系不要我再多解释了,看实测就行,2*左右,像2080Ti跑奥德赛就是正好差不多压线。

具体性能可能还要具体分析,驱动,显示核心性能(核心大小以及频率)以及显存搭配(显存带宽和显示核心频率的不一样的搭配,在各分辨率情况下的性能发挥并不一致)。

游戏本体的素材质量,调整优化都会有一定影响,并不那么线性是真的,但大体规律是不会有变化的。

现在那堆游戏连100%性能都不需要的就能从1080-2160的主要是因为不少素材没给4K分辨率下做原生,部分东西甚至是只拉了分辨率跑,所以还不需要这么多性能。

你们在过来说之前求求你们至少看看消费级的显卡评测是真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你问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主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不少玩家都会有的感受。确实,不少人觉得 PS5 和 Xbox Series X(以下简称XSX)这一代的画面进步,跟上一代 PS4 和 Xbox One 刚推出时相比,那种“质的飞跃”感没那么强烈了。但要说“非常小”,我倒觉得有点夸张了,只是进.............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多了去了。不过,要说 PS5 国行和 Xbox Series X(简称XSX)国行销量差距为啥那么大,咱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掰扯掰扯。一、 历史沉淀和品牌认知度:粉丝基础是硬道理得先说这个最根本的。索尼在中国的游戏市场深耕多年,从当年的PS2到PS3、PS4.............
  • 回答
    你想问的是,为什么像PS5和Xbox Series X(简称XSX)这样的游戏主机,它们的控制器、耳机等配件,和PC上很多也用得差不多,但它们却不能直接兼容Windows系统,而是需要一些特殊的设置或者驱动才能在PC上用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不是简单地说“技术上可行.............
  • 回答
    很多玩家在讨论下一代游戏主机时,总会提到“平台独占游戏”这一话题,而索尼 PlayStation 平台在这方面似乎一直占据着优势。这让一些人困惑:既然 Xbox Series X (XSX) 在自家平台上独占游戏数量上似乎不如 PlayStation 5 (PS5),为什么大家依然认为 XSX 有能.............
  • 回答
    xbox Series X 为什么能和 PS5 竞争?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索尼和微软这两大巨头在游戏领域的较量,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很多人觉得,既然 XSX 在画面上可能不如 PS5 那么突出,而且还少了“独占”这个杀手锏,那它凭什么能跟 PS5 硬碰硬呢?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点:成本、容量、技术成熟度、用户习惯以及游戏生态。任天堂能“反其道而行之”,靠的是他们独特的策略和目标用户群,而PS5和Xbox则必须考虑更广泛的市场和更复杂的游戏需求。咱们一点点说:1. 成本:闪存卡带 vs. 蓝光光盘 闪存卡带(尤其大容量的): 你想想现在手机、.............
  • 回答
    确实,现在很少看到有人为了表达“抗日爱国决心”而去砸索尼PS5或任天堂Switch了。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情况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砸日货”风潮比较盛行的年代,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日本经济正处于巅峰时期,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充斥着全球市场,在中国也备受欢迎。而与.............
  • 回答
    这问题啊,多少年前就有人问过了,现在到了新一代主机,又是老生常谈了。Xbox Series X 和 PS5,这俩玩意儿都是好东西,但就像女朋友一样,各有所爱,各有千秋。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光听那点营销术语。首先,咱得明白,它们俩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Xbox Series X:微.............
  • 回答
    玩家们对于游戏画面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每一次主机迭代都伴随着对更逼真、更细腻视觉体验的期待。从PlayStation 2(PS2)到PlayStation 3(PS3),再到PlayStation 4(PS4),我们确实见证了画面表现力的飞跃。然而,正如你所感受到的,PS2到PS3的进步似乎比PS3到.............
  • 回答
    网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PS5游戏画面不如PC的论调,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尤其是在大家很多人的PC配置还没那么顶配的情况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主机和PC在设计理念上就是不同的。 主机是“封闭系统”,PC是“开放平台”。 PS5就好比是一台量身定制的家.............
  • 回答
    索尼的下一代主机计划总是让人充满期待,而关于PS5 Slim和PS5 Pro的讨论也从未停歇。至于未来的PS6,更是无数玩家脑海中的终极畅想。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些可能性,以及索尼可能会在未来为我们带来的惊喜。PS5 Slim与PS5 Pro:升级的必然性与可能性首先,回顾索尼过去主机的生命周期,推出.............
  • 回答
    问到 PS5 配套耳机值不值得入手,这确实是个挺实在的问题。毕竟 PS5 本身的价格就不低了,再添置一套专属耳机,肯定得好好掂量一下。说实话,PS5 的官方耳机,也就是 Pulse 3D 无线耳机,和我们平时用的普通耳机(比如手机配的入耳式、或者电脑用的头戴式)比起来,确实是有一些核心的“不一样”的.............
  • 回答
    PS5的热度确实是比Xbox系列主机更胜一筹,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绝非单单是硬件上的优势就能完全解释的。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冠军的头衔往往是技战术、球员个人能力、教练指挥、甚至临场发挥和一点点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品牌底蕴与长期积累:情怀与用户忠诚度索尼PlayStation品牌在全球游戏圈.............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老玩家心中的一种情怀和对游戏设计变迁的感受。从客观上来说,PS5 在图形技术、性能、游戏内容丰富度(尤其是在第三方大作方面)以及在线功能上,都远超 PS2。但是,你之所以会产生“PS5 不如 PS2 好玩”的感觉,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 回答
    不少玩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像PlayStation 5(PS5)这样的次世代主机,在宣传时都强调了其强大的性能,但市面上很多游戏却做不到同时支持4K分辨率和60帧的流畅运行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的技术权衡和开发决策过程。简单来说,游戏开发就像是在一个有限的预算(在这里就是PS5的硬件能力)内,.............
  • 回答
    关于PS5为何未能完全发挥RDNA 2的全部特性,这背后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和权衡非常多,绝非简单的“性能不足”就能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深入探讨。首先,得理解RDNA 2本身是一个架构,它包含了一系列技术和功能。AMD为PC市场设计的RDNA 2,其目标客户群和应用场景与索尼为PS5设定的有所.............
  • 回答
    索尼在PS5上仍然坚持对称摇杆设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历史传承、用户习惯、人体工程学考量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历史传承与用户习惯的强大惯性 索尼的DNA: 从PlayStation初代开始,索尼的游戏手柄设计就一直是经典的“对称摇杆”布局。PS1的DualSh.............
  • 回答
    说实话,当年索尼第一次亮出 PS5 的真容时,网络上的争议声确实不小,各种“不屑”的评论也是满天飞。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不能简单地说 PS5“不堪”,很多时候是大家对新技术、新设计,以及对索尼这家公司本身有着复杂的情感和期待。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当时大家为什么会有那些反应,以及 PS5 实际表现到.............
  • 回答
    索尼在 PS5 的发售策略上,确实采取了一种“饥饿营销”的方式,每次放出的货量都不多,这直接导致了黄牛的猖獗,让许多真心想购买的玩家望而却步。那么,为什么索尼要这么做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绝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一、产能限制的现实残酷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产能限制。PS5 是.............
  • 回答
    你买了PS5,兴冲冲地把游戏光盘插进去,结果屏幕上提示下载几十个G的数据,心里是不是直犯嘀咕:“我都花钱买实体盘了,为什么还要下这么多东西?这不就跟数字版没啥区别了吗?”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其实这背后牵扯到游戏开发、发行方式以及我们现在玩游戏的一些现实情况。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张光盘,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