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本来无感,但是竟然看到
@马前卒给我反对的一个匿名答案点赞,不由恶向胆边生,来水一发。
如果这条大河里沾有细菌的小石子只有这么一颗,自恋一点又如何?
文学自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为了“描绘这个世界”而存在的,描绘这个世界在我们古人的说法里叫格致,格物致知,与文学没什么关系。
什么是文学?雨果写冉阿让,偷银杯被判刑,后来当市长,再后来死掉,是为了“描绘这个世界”?或者村上春树写一个女孩患了忧郁症最后自杀,或者莫言写地主投胎做马做驴子,是为了“描绘世界”?又或者卡夫卡写人突然变成甲虫,是为了“试图描写人与人关系之外的,人与更大 存在的关系”,“宏大叙事”?
可拉倒吧,宏大叙事从一开始就不是文学的目的,文学从一开始关注的就是人类自身的痛苦和挣扎,脱离了人类自身之外的文学,不值一提。
而刘先生的作品其最糟糕的部分,也在于他所描绘的人性过于单薄,甚至于可笑。这也是通常说《三体》文学性不足的原因所在。
或许心理学,医学也在关注人类自身,但那仅仅是一种手术刀般冷静下剖析出来的人类自身,那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心理学和医学很难关注人本身的痛苦,思念与快乐,那些东西容易被归纳成“反应”,但文学并不,文学还要把那些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记录下来,并以此告诉另一个痛苦的灵魂“你并不孤独”。
如果脱离了文学的自恋,人类的灵魂会否陷入绝望的黑暗,我们不得而知。
PS:看到大刘提了卡尔维诺,并将其作为“试图描写人与人关系之外的,人与更大 存在的关系”的代表人物,那么我不由反问一句,卡尔维诺写的
《马可瓦多》,算不算“自恋”呢?
一个在领袖余晖中成长的人,模拟习得了一种大视野,并且不断地应用在自己的创作上,从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诗云》《山》《乡村教师》……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
在刘慈欣的作品中,和传统文学有非常大区别,甚至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本体出场的次数,何其多,太多太多了。
有人提到了《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名篇,提到了优秀作家们的文笔,也还是解释不了刘慈欣作为一个作家,对之前的主流文学和主流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恭敬”。
这年的7月,在美国佛罗里达洲东部的卡纳维拉尔角的宇航中心发射场上,一枚巨大的运载火箭喷出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以第二宇宙速度飞向远方。这艘名为“阿波罗ll号”的载人宇宙飞船载着人类的希望穿过黑暗的茫茫太空,第一次将人类送上月球,从这一天起,人类向宇宙进军的新纪元开始了。在这个躁动的、喧嚣的,充满暴力、鲜血和争斗的地球上,各种不同肤色、不同政治信仰的人群都暂时停止了争吵和厮杀,全人类都怀着庄严肃穆的情感迎接这伟大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的骄傲,人类的希望。
伟大的、举世无双的贝多芬,他把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对人类的无限爱恋和希望溶进了一曲响彻天宇的颂歌。在这伟大的时刻,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响起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那辉煌的第四乐章。
那规模宏大、气势磅碍的大合唱《欢乐颂》,把全人类的情感都推向了极致。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
让全世界接着吻!
此时,在这个喧闹、杂乱无章的地球上,只有少数人类的智者能够以窖智的眼光透过重重迷雾,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将席卷全球。人类和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结构将随之而引起巨变。这场在量子电子学、信息论、分子生物论、海洋工程、核子学、生态学和太空科学的综合科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新工业浪潮将要使人类从此步入辉煌的时代。不仅如此,还要深刻改变人们赖以行动与处世的信息结构。改变人类对思考问题、综合情况、预测行动后果的方法,改变识字在生活中的作用,甚至改变自己大脑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
这一年,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及后人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都展动起日渐丰满的羽冀,开始了后来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起飞。……
如果没看过原著的人,一定想不到这段文字出自哪本书,实际上这是《亮剑》尾声一章,再有寥寥数笔,就是全书的结尾。和书中那么多有血有肉的主人公们,都不挨着,但是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要想写出从文革到改革开放这段岁月的白驹过隙,和岁月疏离,相信相当多的现当代作家们,都有一番好文笔,来把这段写得细致入微。
然而这段我最喜欢的,《亮剑》中的文字,不单单因为写了阿波罗登月一节,和《欢乐颂》出现而变得宏大不已,而是因为,它能够让读者有一种真的把目光,由坐在书桌前投向地心,变成仰头,穿过天花板和大气层,直达遥远星空的短暂超越。
刘慈欣的作品,常常使人有这种感觉。这就建立在全球化的视角和语境下,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通过传媒与物流,与全世界相连,感受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律动。假如传统文学总是下意识的忽略这种“拥抱起来,亿万人民”的浪潮,而是总独坐书斋,目标矛盾文学奖,写一些中华儿女多奇志,或者阶级仇民族恨的宏大叙事,实在是会被刘慈欣这样的“文笔差”的作家,都抓到理由吐槽一番。
科幻作者似乎天生对未知啊,未来啊,不确定性,可能性一类的东西着迷。他们脑海中开拓宇宙与生命价值才是全人类的存在意义。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人本身越来越处于被圈养的状态。我们在享受技术所带来的各种福利的同时,越来越为各种技术所奴役。君不见一起攒个局多少人断了网就焦躁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虽然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越来越少的走到外面去看看不属于人类的世界。最远也就是铁丝网中的野生动物园去喂一下老虎。
虚拟经济变成了未来最优质的投资方向。多少人在写科幻小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攻壳》。近几年呼声最高的科幻剧集《黑镜》翻来覆去的跟你讨论的就是社交。然后大众喜滋滋地这样消费着,一个个的大呼牛逼。之前看《蚁人》的时候最让我觉得不寒而栗的是那只变大了的蚂蚁,却被导演拍成了一条宠物狗……
现代城市人有几个人知道如果蚂蚁变得那么大意味着什么,有几个人知道野生动物四个字意味着什么。现代商业把大众娱乐变成了一门很棒的生意。同时也圈养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我们探索地球的时间已经够久了。久到很多小时候很多未解之谜都一一个被解释成了论文,鸡汤。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恐惧,知道的越少你活的越轻松。
大刘谈论的是文学,可是细想下又似乎不全然是文学。
文学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圈子就这么一亩三分地,所以我们的题材终究会仅限于这些。我们会害怕丧尸,贞子,寄生兽。现在就连丧尸也慢慢变成了故事里的背景设定。但是看到老虎和熊猫,大部分人会把标签贴到宠物的那一栏……
大航海时代过去了,宇宙探索竞赛的时代过去了,人类现在唯一恐惧的是人工智能。我们恐惧的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现代人的脑子大概就像是三体里的联合舰队。以为靠飞船多就能打赢。却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是水滴和二向箔。
这个世界急需触碰到一些未曾想象过的东西。要不然,可能灭绝了也只会有一些从哪里读档的无聊想法。
哦对了,在这种话题下,居然会有人继续拿大刘的文笔说事。只能说,请继续小确幸。
看看方方和贾浅浅,何止是自恋,还近亲繁殖的退化呢。
我到现在也没看见中国文学界写出像样的关于航海,航空,现代战争,重工业等具有专业细节描写的书。看看美国,《猎杀红十月》里有对潜艇反应堆蝶阀破损的描写,《机身》里有对飞机事故勘察的描写,《白鲸》就如同水手亲自写的书一样,《野性的呼唤》把淘金路和加拿大荒原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的杰克伦敦何在?迈克尔克莱顿何在?汤姆克兰西何在?这种缺乏专业知识,满嘴人性社会性,躲在屋子里闭门造车的文学界,还有脸对刘慈欣秀优越感?
怒其不争,这是我在知乎最不友善的回答。
————————————————————————
某天突然赞就破百,很高兴大家的认同。
评论里有人说到中美作家收入的问题,其实这不是重点,每个国家都有穷作家有富作家,而且同一个作家前半辈子穷后半辈子也许一下出名了就有钱了。可以对比莫言,还有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
有人认为宏大叙事不是文学所必须的,但我的回答与宏大叙事没什么关系,我只是觉得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机械制造,生物学,化学等等如此深入到我们生活里的这个时代,文学作品刻意去回避这些专业知识真的好么?我喜爱的作家无一不是深入生活并且深究其原理的,这不仅是一种职业素养,也是敏感心灵对世界的好奇。
再举些例子,雨果的《海上劳工》有大半篇幅在描写主角与海浪礁石的搏斗。《悲惨世界》里整篇整篇地介绍巴黎下水道系统,介绍滑铁卢战役的过程。《笑面人》里也有不厌其烦的航海细节。这种汪洋恣肆,信手拈来的知识面让雨果的作品百看不厌。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畅所欲言,不胜感激!
在宇宙学描绘的世界图景里,地球人类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物理尺度不是评价重要性的唯一方式。
虽然整数在实数里只是零测集,故宫建筑面积不到全国建筑的十万分之一,人类也只是一百五十万种动物的一种,但它们因其特殊地位而值得我们专门仔细研究。
言归正传,在宇宙中,人类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因为这是我们在宇宙中所知的唯一一种建立了文明社会的生物,所以值得文学特别关注。另一方面,文学是一种供人类消费的精神产品,那么当然要首先考虑人类的需要,而人类关注点主要还是落在人类社会里。
如果文学真的走向“自恋”,那当然是有害的,但现代文学里并不缺乏宏大叙事。刘慈欣所谓“自恋”,无非是缺乏一种视角转换,永远是用人类视角观察世界。但如果文学按刘慈欣的方式发展,它会有脱离现实走向虚幻的危险,例如,我们并没有见过外星人,如果从外星人的角度观察世界,那也无非就是从作家想象的外星人来观察,而缺乏观察的随意想象和凭空编造无异。正如韩非子所说,对绘画来说,“犬马最难,鬼魅最易。”这样,这种文学既没有关注人类,也没有真正在关注宇宙,它只是按照作家个人的想象捏造出来的,可谓“超级自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