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拍出来么我其实有点不敢相信……中国航母被击沉拍不拍出来倒还没关系,主要是丧心病狂的军国主义分子林云少校,要是被拍成了善良可爱的纯正面人物,那就太让人失望和悲伤了啊。
《球形闪电》这本书的底色和基调就是主人公和作者的童年,那是华北的永远灰黄的天空,火柴盒形状的居民楼,堆着杂物的大院,朴素的生活与温暖的记忆,还有那些逝去了却又似乎不曾离开的故人。在这种底色之上,是西伯利亚酷寒的冰原和广漠的风,被遗忘的前苏联科研基地,林间小屋温暖的火炉,坐在火边的老科学家苦笑着咀嚼苏维埃曾经的梦想和大厦崩塌的酸涩。在所有这些意象之间默默回响着的,是人的命运,是中越战场上的杀人蜂,是渴望一个女儿的苏联爱国者和渴望一个母亲的中国爱国者渐渐靠近却蓦然发现横亘在彼此之间的血泊那一瞬间绝望却又了然的对视,是名为国家的宏大命题,和那些将根系扎入七八十年代的时间而成长起来的坚韧但是无著的生命——是罗布泊上缓缓升起的蓝色的太阳,以历史画面重放的方式向共和国苦难而辉煌的过去致敬,唯有在这种重放和致敬里,林云少校才终于能与她的祖辈并肩,而与她的人生、她的意志、她的记忆、她的故人达成和解。也只有在这最后的和解之后,所有的冷酷、暴戾、偏执乃至于罪责都得到了报偿,唯有此时,她才能走过所有那些因为不知如何去爱而留在了过去的层层叠叠的沉默无言的辜负,在故人的桌上留下一束冰蓝的玫瑰。
程心的色彩是信息时代的五彩斑斓,温暖但是脆弱易碎。林云的色彩却是七八十年代沉默的军绿,冰冷,然而坚如磐石。
所以,我一直觉得《球形闪电》的结尾有些不尽如人意。我理想的结局不应该是什么用三分之一国土的自残对敌胁迫而达成停战,而应该是罗布泊上蓝色的太阳直接摧毁了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芯片从而摧毁了整个信息时代,现代战争体系整个崩溃之后和平以近乎同归于尽的方式达成,最后的最后,主人公在长久地凝视那束冰蓝的玫瑰之后转身打开窗子,扑面而来的信息时代崩溃之后新冷战的世界里满是七八十年代的熟稔气息,他看着楼下重新停满了自行车堆满了杂物的大院,忽然觉得好像看见了遥远的童年作为少女和少年的林云和自己,如同时光倒转。
既然是表达对一个过去的时代和一种逝去的意志的怀念和致敬,那就不妨怀念和致敬得丧心病狂一点嘛,233。
以这些胡乱写的文字献给球形闪电,希望编剧和导演能展现出这本书和那个时代的质感。尽管是科幻片,但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气质上相联通和参考的,不是好莱坞科幻大片,而是《横空出世》啊。虽然我也知道基本不可能啦,嘿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