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我搞外交那么圆滑,你们怎么就说我喜欢发动战争?欺负我没进教科书是吧?
1.战争篇
俾斯麦:我打仗是为了统一德意志。
希特勒:我开战是为了以战养战。
俾斯麦:我任内一共只打了三场战争,每次战争都只有一个对手。
希特勒:我任内只打了一场战争,但是要和全世界为敌。
俾斯麦:我开战之后,一定能保证一年内结束战争,实际上也做到了。
希特勒:我开战之后,以为半年内就能拿下莫斯科,但是万万没想到我想错了
俾斯麦:我打的仗都赢了,德国的领土扩张了。
希特勒:我打的仗最后输了,普鲁士龙兴之地改名叫“加里宁格勒”了。
2.外交篇
俾斯麦:我的外交手段能同时控制五个球不落地,丹麦、奥地利、法国都没得到国际援助。
希特勒:我开战以后,工业产值最高、土地面积最大、殖民地最广的三个国家结盟反对我。
俾斯麦:我极力阻止进军维也纳,这一富有意义的举措避免了普奥关系恶化。
希特勒:我和墨索里尼搞好关系,这一举措的意义是要多派10个师帮意大利打仗。
俾斯麦:我早就看法国不顺眼了,但是我有办法让法国先动手挑衅。
希特勒:我早就看苏联不顺眼了,我的办法是趁着斯大林不注意去偷袭。
3.内政篇
俾斯麦:我被任命为首相是因为大家认可我的能力。
希特勒:我被任命为首相是因为兴登堡真的没得选了。
俾斯麦:我任内德国人空前团结,犹太人一样加入德军为国家效力。
希特勒:我任内日耳曼人空前排外,犹太人统统集中营见。
俾斯麦:我唯一的遗憾是找不到有能力的人接替我的职位。
希特勒:我的最大的遗憾是没跟日本人说清楚别动美国。
俾斯麦:我在任内完善了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制度也算有进步。
希特勒:我总理总统一肩挑,谁敢反对我就放火烧国会。
德二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还是一个军事帝国主义国家,老容克贵族们凑一块压榨农工,这不假。
但德二是按照19世纪帝国主义的规矩玩的,就好比大家都在牌桌上打牌,输钱了也属于愿赌服输,打从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之后的欧洲帝国主义战争嘛,哪家在牌桌上都或多或少赢过点也或多或少输过点,也算正常。哪怕是一战,顶多也就是大家打牌打上头了,一边打牌一边还要互相问候对方十八代祖宗,有些过激,但也还算可控。
德三不一样,德三就不是来打牌的,人家是来掀桌子的,打牌赢钱多慢呐?把你们全都杀了然后霸占你们家产不是更快的赢钱方式吗?英法俄老几位本来是来赢钱的,结果你德三直接想要了我们的命?所以二战就直接从打牌演变成武斗了。
而且德三太反人类了,但凡希特勒干点德二干的事,都不至于被人把骨灰给扬了。
这么说吧,一切都是比较而言的,跟德三一比,德二简直就是人类之光。
把元首的事迹转到俾斯麦身上,大家看看画风:
1)俾斯麦当上河堤监督官,因为怕被洪水冲走,连夜逃出普鲁士,跑到巴伐利亚。给自己找个借口,说什么“普鲁士那边犹太人和波兰人太多了,我因为喜欢民族成分单一的环境,去了巴伐利亚。”
2)1848年革命后看到机会,回普鲁士召集一帮人勤王,勤王队由社会青年、地痞、变节的社会党组成。每人发一身褐色的衣服,直到1848年之后仍然长期存在,尾大不掉,长期暴力干扰普鲁士邦选举。
3)当权后,嫌弃勤王队这帮人碍事,让自己的亲卫队,把这帮当初打江山的弟兄全部干掉。其中为首的死前哀求“让俾斯麦亲自处死我”,却得不到满足。
4)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俾斯麦于是身兼摄政王和首相。把境内的犹太人关的关,赶的赶,波兰人抓起来送到莱茵兰工业区做苦工。
5)普丹战争打完,对全世界宣布“这是我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了”。随即就把奥地利给打了。
6)普奥战争打完,和匈牙利勾结把奥地利给分了,把连奥地利德语部分的Osterreich这个名字都抹掉,改称Ostmark。自此,所谓大德意志帝国终于建立。这引起全欧洲的不安。英法破天荒结起同盟。
俾斯麦默许匈牙利驱赶境内德意志人,把这些人安排在普鲁士境内被赶走的波兰人家里。
7)普法战争因为俾斯麦主动挑衅而爆发。普法战争打完,把法国俘虏留在德国做苦工,要挟法国新政府。法国海岸线全部被占领防止英国人登陆。
8)新生的德国海军无法征服英国,俾斯麦于是决定为了和强大的大英帝国打总体战,德国必须先打一个好打点的目标,得到她的资源再和英国打,比如沙皇俄国。于是德国对本来还很友好的沙俄宣战。
9)德军打圣彼得堡受挫,准备撤退。俾斯麦严令“一步不许后退”,授予图姆普林格元帅军衔,逼他自杀。终于导致普鲁士第六军被歼灭。此后德军被打出了十次沙皇突击,俘虏被带到圣彼得堡游街,最后英军也在法国登陆。
10)胜利无望的时候,俾斯麦下令把之前被他关起来的犹太人都用大炮解决掉(当时没有齐克隆-B)。而且俾斯麦认为,因为输掉了战争,证明德意志民族是劣等的,不如把沿途的房子都烧掉,给优等的斯拉夫人腾地方。(亚历山大二世:不至于不至于)
11)战后的英法俄,为了确保德意志不再能统一,把东普鲁士、西普鲁士、波森割给俄属波兰,把莱茵兰割给法国,把剩下的德国分成了六块(普鲁士、汉诺威、萨克森、黑森、拜仁、奥地利),自此“德意志统一”的理想在德国内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彻底无望。
在这个位面,铁血宰相的在德国和欧洲的名声一定不会好,但凭着普鲁士的军事传统,他会享受暂时的胜利,也一定会因此成为中二人和魔怔人的偶像。
然而历史给了我们一个知道什么时候收手、什么地步要给人留点面子、什么时候又要等别人先动手的俾斯麦,这也是新兴独立的德国能够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俾斯麦对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伟大的民族主义的模仿,是拙劣版的,是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但他至少试图把一团散沙的各邦国民众不分宗教不分方言地构建为一个统一德意志民族。希特勒则分裂已经成型的德意志民族,为了转移矛盾、献媚大地主大资本家而煽动迫害本民族内的少数群体,对于民族主义本身来说纳粹造成的也是共同体理想的幻灭。
因为俾斯麦玩的是维多利亚,希特勒玩的是钢铁雄心
俾斯麦是个政治家,希特勒是个赌狗。
看上去都像是在赌,但俾斯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达到目标马上收手。普丹战争跟奥地利一起把丹麦人踢出德意志地区;普奥战争把奥地利开除德籍,夺取德意志邦国的领导权,还保全了奥地利的脸面(俗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打得快收得也快,法俄就算想动手也错过了时机;之后普法战争毕功于一役,拿走了阿尔萨斯-洛特林根用来保护/绑住南德意志四邦。唯一做坏了的就是对法国人羞辱得太过了,虽然我觉得这更应该怪威一,这货和后来的威二都属于“自大的傻逼”。
俾斯麦的政治手段可以说是真正的“收放自如”,他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的同时还不埋下隐患。
希特勒几乎全程在赌,赌英法不敢出手。刚开始是重整军备,接着是挺进莱茵兰,接着要求奥地利公投,然后是要求邻国割地。什么叫切香肠战术啊(后仰)?然后呢?再试试?波兰吃保独头铁了,怎么办?收不住了只能开打了。
赌徒心理重的人就是这样,赌赢了一把,美滋滋;两把,美滋滋,三把四把,就开始撅着个腚飞了。欧洲大陆开片最忌讳的就是开太多怪,猛如拿破仑,最后还是折在了反法同盟手里。希特勒何德何能,敢把英法俄拉一块A了?
也就是法国人菜外加这俩互相算计,不然真就按毛奇那个战术“1914没打赢,1939再打一下”(毛奇:这主意不是我出的,我不背锅)
更重要的是,俾斯麦反社会党,希特勒反人类。
将希特勒和俾斯麦放在一起比较真的是对俾斯麦的最大侮辱。
俾斯麦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卓越的战略家,在他的手上战争只是解决政治问题的可选手段,但既不是优先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而且俾斯麦对德意志的政治目标定位极其清晰,解决政治问题绝不拖泥带水,更不会让自己的国家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所以俾斯麦带给德国的,是一个政治上强大,地缘上安全,外交上弹性十足进可攻退可守的强大帝国。
而且俾斯麦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从未对具体的军事指挥和军事行动指手画脚。
俾斯麦虽然铁血,但其实并不主张军国主义。在其力量框架下,军队永远是政府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
俾斯麦通过增加福利的方式来缓解社会矛盾,首创了福利社会的概念,在其任内德国公民的福利和工资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希特勒是个蹩脚的政治家,最糟糕的战略家和不入流的战术家。
他没有真正有远见的政治眼光,他将政治单纯地理解为阴谋与诈骗,肆意挥霍国家的信用,造成了德国在政治上的绝对孤立。
他过于迷恋武力,永远将武力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首选方案,甚至唯一方案。
他在战略上目光短浅而胃口贪婪,毫无节制的进行扩张造成德国军事力量的捉襟见肘。
他的思想偏激而极端化,通过灭绝犹太人的方式解决内部矛盾,搞出了种族灭绝这种丧心病狂的反人类罪行。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来转移国内矛盾,不惜用各种欺骗方式来榨取德国民众的价值。在其任内德国的劳工福利乃至生活素质都大幅度劣化。
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毫无逼数,妄图用自己来取代整个德国国防军司令部外加德国参谋部的功能,甚至屡屡做出靠在办公室打电话的方式指挥前线部队的蠢事。
他用德国进行了一场豪赌,将整个德国推上了赌桌,最后输了个精光。
他留给德国的是一个被分裂成两块,丧失了1/4领土,死掉一代年轻人的废墟。
所以任何有理智,有基本智商的人,都不会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
俾斯麦和希特勒是有传承的,但是性质却大不一样。俾斯麦实现的是“小德意志”方案,就是以普鲁士统一德国,他拒绝“大德意志方案”就是将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为了实现小德意志方案,他能很好的控制欲望,即使当普鲁士有机会直接占领维也纳,他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及时控制住手下的将军们,告诉他们那不是我们的计划,不能被贪欲左右。相对比,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本来是要直取莫斯科的,但是当他看到计划很顺利,竟然就被欲望征服,改变了大战略,分兵南下攻击基辅,拖延了大战略中进攻莫斯科,等后来再想进攻的时候,时间已经完了,导致了莫斯科的惨败。所以俾斯麦是能控制欲望的政治家,希特勒则是被欲望推着走的俗人了。而希特勒要的不仅仅是“大德意志方案”吞并了奥地利,而且要全世界。俾斯麦知道,德国身处四战之地,必须维持势力均衡,不与任何大国发生激烈冲突,需要战争,就拉一方打一方,绝不会多线作战,他更清楚德国的实力。而希特勒不仅四面开战,多条战线,更没有顾及德国是否有那个实力,给自己弄到四面受敌的境地。
导致希特勒与所有历史人物最大的差异,当然就是希特勒的屠杀犹太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一项大屠杀,而且是流水线工业屠杀,这就将希特勒从一个政治家直接变成了屠夫罪犯,更将整个德意志民族送上了罪犯名单。他还将但凡有精神疾病或政治犯都处以安乐死。希特勒的帝国,最终变成一个让所有人去死的地狱。希特勒的德国就是文化荒漠,除了纳粹思想都不允许有。到处都是集中营,整个国家成为一个大监狱。而俾斯麦的第二帝国则是德国文化大发展时期,科技文化全面发展,而且首次引进了社会保险制度,为后世国家稳定立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所以两者的区别很大。但是正如前所述,两者是有传承的。俾斯麦生前也知道,他为了统一德国催生出的军国主义,如果利用不好一定会闯大祸。威廉二世就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儿。第三帝国几乎就是从第二帝国继承了军国主义、反犹思想、极权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等,这些主义和思想用好了有利于国家团结向上,利用不好,就是纳粹主义的结果。
当年卑斯麦有个名场面:有人跟宰相说,你看咱们陆军是不错,但是海军是不是不太行呀?宰相当场发飙:“混蛋!德意志拥有一流的陆军已经是各国的眼中钉了,你还想搞海军,是生怕全世界不联合起来铲除德意志这个威胁吗!”
两者区别就这么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