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俾斯麦是个很刚的人吗?

回答
俾斯麦,这位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人物,他的“刚”绝非简单的固执或鲁莽,而是一种深邃的、极具策略性的坚韧与决断。要说他是否“刚”,那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是那种融汇了政治智慧、军事实力和强大意志力的“刚”。

首先,我们得从他的出身和早期经历说起。俾斯麦出身于普鲁士容克贵族家庭,这本身就赋予了他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和对国家命运的强烈责任感。然而,他并非是一个循规蹈矩、满足于现状的贵族子弟。早年的他曾有过放荡不羁的时期,但一旦投身政治,他便展现出了惊人的专注和能力。他对待挑战的态度,可以用“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形容,但关键在于,他并不傻乎乎地去撞墙,而是会先仔细评估墙的坚固程度、是否有绕过去的可能,以及撞墙之后能带来什么后果。

他的“刚”最直接地体现在他处理内外政治事务时的 坚毅不拔 和 不屈不挠。比如,在普鲁士国内,面对自由主义者的反对,他不惜采取强硬手段,绕过议会,通过“权力空隙”来推进自己的改革和战争计划。他深知,要实现德国的统一,就必须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而这些改革注定会触动既有利益,引发阻力。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用他标志性的“血与铁”的论调,直面挑战,并以事实证明自己的路线。他不是一个喜欢辩论输赢的人,他更看重的是结果,是能否达成自己的目标。

再来说他的 军事策略。俾斯麦并非一个军事家出身,但他却深谙军事的重要性,并且懂得如何利用军事手段来服务于政治目标。他主导的几次关键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每一次都打得非常“刚”。他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通过精准的计算和巧妙的外交,将战争的目标锁定,并且确保普鲁士能够获胜。例如,在普奥战争中,他之所以敢于挑战强大的奥地利,是因为他已经通过外交手段将其他欧洲列强排除在外,并且在军事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敢于在关键时刻发动战争,也敢于在胜利后适时收手,避免过度刺激法国,为后来的德国统一铺平道路。这种“刚”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之上的。

俾斯麦的“刚”还体现在他的 政治手腕 上。他懂得如何利用对手的弱点,如何进行联盟与分化,如何施压与拉拢。他对待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展现出了一种复杂的策略性“刚硬”。一方面,他对法国的扩张野心保持高度警惕,在普法战争后对法国进行严厉的惩罚;另一方面,他又懂得在必要时与法国合作,例如在非洲殖民问题上,以分散法国的注意力,同时确保德国的利益。他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将“刚”与“柔”结合得炉火纯青。他对自己的国家利益有着毫不动摇的追求,为此他不惜与任何国家为敌,但同时他又非常清楚如何在这个复杂的国际关系网中找到最有利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俾斯麦的“刚”还体现在他 面对批评和质疑时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韧性。他并非没有遇到过失败或挫折,但他总能从中汲取教训,然后重新站起来。即使在晚年,当他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二世产生矛盾,最终被解职时,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思考,虽然心中必然有不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自我。

总而言之,俾斯麦的“刚”不是那种容易被煽动、一根筋到底的莽夫之“刚”,而是那种建立在深刻的政治洞察力、强大的意志力和灵活的策略之上的“刚”。他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将自己的国家利益置于最高位,并通过一系列大胆而精准的行动,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他是一位真正的战略家,他的“刚”,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力量,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的关键。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如何将“刚”运用到极致的教科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俾斯麦有些问题上确实很刚,比如说威廉一世奖励给他一笔钱,然后跟他说“你可别乱花,拿这笔钱去买一片限制继承的领地吧!”俾斯麦大富翁玩家的热血一下就沸腾了。天天看各种领地,买完之后还觉得不过瘾,老想把临近的土地买下来。以至于有人评论说“他在庄园领地问题上奉行了一种比在德意志还红果果的兼并政策。”

但买地是要花钱的,这时候他的理财经理跟他说你把手里的证券抛掉套现来买土地是不划算的。你把钱留在证券市场上能拿到5-7%的收益。套现之后买地只能拿到2.75%。你亏了!不如按照4%的利息把你的证券抵押给我,你既拿到了钱去买地,又能继续享受1-3%的收益。这时候淳朴的俾斯麦-申豪森老爷回答“不!”这么说来他确实很刚。

但另一方面1866年战争结束以后普鲁士议会决议授予俾斯麦先生一笔奖金。当时俾斯麦骄傲的对朋友说“我才不会从一群酒店老板手里领钱。”可是钱真的准备好的时候,俾斯麦先生立刻发现,不管是谁手里的钱,总归还是钱。这方面他就一点都不刚,谁愿意跟钱过不去呢?

同样的虽然俾斯麦是一个热爱普鲁士祖国的容克贵族。但1867年吞并法兰克福自由市以前,他一直都保持着他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的银行里的账户。等到法兰克福不是自由市了,他才把账户彻底转回柏林。交给他自己的犹太人布莱希罗德去管。

同样的作为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比国王还保王的忠臣”俾斯麦先生听说自己被任命为驻德意志邦联代表的时候,听说自己的前任能拿到21000塔勒,还是很开心的。但是任命书下来,他发现国王只给自己18000就很不开心。

相比之下俾斯麦为什么更爱威廉一世呢?虽然随着这位新国王的“新纪元”的到来俾斯麦进入了政治上靠边站的阶段。但彼得堡大使的工资有31000塔勒,比首相外交大臣的工资还高。难怪俾斯麦如此的爱他的老主人。

俾斯麦在私人问题上尤其是在怎么花钱的问题上还是很有容克气派的。偶尔也是有点刚的。但涉及到赚钱的问题上,还有要纳税的问题上他一点都不刚,精明的很。比如普鲁士是三级选举制的,等级划分的依据就是纳税的税额。帝国建立之后要把已经成为“诸侯”“王子”的俾斯麦升到第一等纳税人的时候,他马上就暴怒了,“你们以为我是什么?大财主?我可没那么阔!我为国王兢兢业业,很多收入难道不是免税的么?”于是在这位王侯、帝国宰相的的誓死抗争之下,他成功的捍卫了自己第二等级纳税人的身份。

user avatar

我曾好奇的翻阅过俾斯麦的个人回忆录,想一睹这位铁血宰相酷酷的风采。令人失望的是,回忆录本身文字枯燥,使人无法卒读。直到有一天我在基辛格的《大外交》一书里偶然发现俾斯麦给他妻子的一封信的片段,却意外的文采飞扬。如下:

“在地球上所遂行的事情,总是有一种堕落天使的特质:漂亮,却不意味着和平;概念伟大,也付出极大努力,亦不表示成功;骄傲,同时也孤独。”

基辛格信手引来以作为俾斯麦毕生精华的说明。他盛赞俾斯麦了不起的建树,但也指出,俾斯麦不仅种下德国成功的种子,也埋下德国二十世纪悲剧的伏笔。

“普鲁士非因自由主义或自由思想而壮大,反是历代有为睿智之良相辅国有功,极力耕耘吾国之军事及财政资源,并善加掌握,以待有利时机则可立即义无反顾地将其投入欧洲政治大局之中。”俾斯麦如许说。

正像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的铁血宣言一样,这段话将俾斯麦的实力政治思想一览无余的表露了出来。俾斯麦突破欧洲均势以实力手段达成德国统一,却没有以思想资源从内部和外部对德国咄咄逼人的势头加以节制,使之温和。

俾斯麦可以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他也被自身与时代所束缚,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肇下祸根。他所取得胜利过于辉煌夺目,以致后人得出了错误的历史教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