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俾斯麦号在1940年是一艘先进的战舰吗?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俾斯麦号在1940年的“先进性”这个问题。要评价它是否算得上先进,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先进”这词儿可不是凭空来的,得看它比同时代的其他玩意儿强在哪儿,又有哪些地方可能是后人看来“不够看”的。

首先,得承认,1940年的俾斯麦号绝对是德国海军的骄傲,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主力舰之一。它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能够和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一较高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

从火力配置上看,俾斯麦号搭载了八门380毫米(15英寸)的SK C/34主炮,分成了四座双联装炮塔。这玩意儿口径不算最大的,但人家发射的穿甲弹初速高,射程远,而且炮塔的仰角和俯角都挺不错的,装填速度也相对较快。要知道,当时英国主力舰普遍装备380毫米或343毫米的舰炮,美国则是356毫米和406毫米。俾斯麦号的380毫米炮,在威力上绝对是站在世界顶级梯队的。而且,它还装备了十二门150毫米副炮,用于对付驱逐舰和其他轻型水面目标,以及十六门105毫米高炮,这在高射炮的配置上,比很多同时代的战列舰都要精良,体现了它对付空中威胁的重视。

再说说它的装甲防护。这可是俾斯麦号最牛掰的地方之一。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装甲设计理念,尤其是“整体装甲”的概念。主装甲带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320毫米,而且是倾斜的,这在当时的战列舰设计中是相当少见的,因为倾斜装甲能有效增加穿透角度,让炮弹更难击穿。水下防护也下了血本,拥有多重水密隔舱和防雷隔舱,号称能够抵御相当程度的鱼雷攻击。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列舰的防护设计一直在“装甲厚度”和“防鱼雷能力”之间寻找平衡,俾斯麦号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确实是为应对现代海战中的各种威胁而生的。

然后是它的航速和动力系统。俾斯麦号设计航速高达30节,这在当时拥有重型主炮和厚重装甲的战列舰里,绝对是顶尖水平了。很多同级别的战列舰,虽然火力凶猛,但航速往往只能达到2728节。俾斯麦号的高航速,让它在战术运用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配合巡洋舰进行作战,也能更从容地摆脱不利局面。这得益于它装备了三台高质量的蒸汽轮机,总输出功率高达150170马力,以及十二座锅炉。这种强大的动力输出,让它能够爆发出惊人的速度。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火控系统。俾斯麦号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火控雷达(虽然初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光学测距仪,配合精密复杂的计算机构,能够实现相当精准的远程射击。在那个雷达技术刚刚兴起,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的年代,拥有一套可靠高效的火控系统,对于战列舰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然而,要说它是“先进”,也得客观看待。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强的地方,也可能埋藏着一些不确定性。

比如说,它的尺寸和重量。为了实现上述的火力、防护和速度的完美结合,俾斯麦号的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41700吨(标准排水量),满载时更是超过了50000吨。这使得它成为了德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强的战列舰,但也意味着建造和维护成本高昂,而且在某些港口和航道可能受到限制。

再者,虽然它的设计理念非常前沿,但毕竟德国海军在二战前大型水面舰艇的设计和建造经验上,相比英国和美国要略显不足。俾斯麦号的一些设计细节,例如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在实际作战中是否能发挥出最佳效能,也存在一些疑问。比如,它虽然有多层防护,但如果最外层的防护被击穿,内部的脆弱部分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虽然俾斯麦号在设计和纸面数据上都堪称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之一,但它最终的命运却充满了悲情,很快就在与英国皇家海军的追击中被击沉。这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在现代海战中,光有强大的单舰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整个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制空权、情报获取等等一系列因素。它所处的时代,航空母舰和飞机作为海军力量的崛起,也开始挑战传统战列舰的统治地位。俾斯麦号的服役,恰恰是战列舰时代走向落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总而言之,俾斯麦号在1940年绝对是一艘极其先进的战舰。 它集中了当时德国最顶尖的造船技术和设计理念,在火力、防护和速度上都有着世界级的表现。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对“巨舰大炮”主义的极致追求。然而,就像所有技术一样,它也并非完美无缺,而且海军技术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它先进的背后,也预示着新的技术和战术的出现,最终改变了海战的面貌。所以,与其说它是“绝对先进”,不如说它是那个特定时期,在特定技术框架下,德国海军倾尽全力打造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产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俾斯麦号,作为战列舰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德国的局促内向的海疆与别扭的战略补给线而言,巨舰大炮战略纯属人云亦云。潜艇战略是天才的,但偏于消极。

所以说,第三帝国的海军战略是有问题的,如果欧洲战场早早出现航空母舰,形势早就改变了。

路径依赖,使得德国过于迷信陆权与地面战场,这一点与日本结盟也没带来改观,或许日本人的德语英语都说的不够好。

战略贯彻上的难度并不大,既然早就准备打大仗了,就应该早就制定大计划了,暗中早就应该设计出各类舰载飞机了,早就至少与意大利的造船技术整合了。拿下鹿特丹与诺曼底后,就应该全速改装轻中型航母,用梯队疲劳攻势遏制皇家海军,威胁英伦三岛的东南西三翼,让皇家空军疲于奔命,英国就垮了。

英伦之战是二战胜负的局眼,第三帝国把持西欧的局面是非常可能的。再往后,德苏对峙局面展开,日本坚定北进策略,INJ那些徒劳的武功分一半去西欧,后来的世界就不至于此了。

惊出一身冷汗,幸好德国没有马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俾斯麦号在1940年的“先进性”这个问题。要评价它是否算得上先进,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先进”这词儿可不是凭空来的,得看它比同时代的其他玩意儿强在哪儿,又有哪些地方可能是后人看来“不够看”的。首先,得承认,1940年的俾斯麦号绝对是德国海军的骄傲,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令.............
  • 回答
    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苏德战争前夜,站在纳粹德国权力顶峰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被誉为“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换位,而是一场对帝国政治哲学、战略思维、以及国家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重塑。首先,我们要明确俾斯麦的政治遗产与个人特质。俾斯麦并非一个意.............
  • 回答
    俾斯麦号对于英国的威胁,绝不是简单一句“大”或“不大”能概括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德国海军技术实力的一次集大成体现,承载着希特勒扭转大西洋海战局势的野心,因此它对英国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存在,只是这种威胁的烈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详细地讲,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俾斯麦号的纸面实力:.............
  • 回答
    俾斯麦号,这艘德国海军的骄傲,是二战时期战列舰领域的传奇。它以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设计和惊人的生存能力而闻名。那么,俾斯麦号究竟比哪些新锐战列舰要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俾斯麦号的各项性能,并将其与同时期甚至稍晚出现的战列舰进行细致的比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新锐战列舰”的定义。通常.............
  • 回答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覆灭,至今仍是二战海战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当这艘德国海军的骄傲在北海遭受英军多艘战舰的围追堵截,最终沉没时,许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其他德国战舰没有前来救援?这个问题背后,并非简单的“袖手旁观”,而是当时德军舰队的战略部署、兵力限制以及残酷的战场现实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
  • 回答
    俾斯麦号战列舰在倾倒沉没过程中,其炮塔确实是最后才与其主体结构分离,但从最终的残骸分析来看,炮塔的脱离和沉没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并非简单地“插上去然后掉下来”。炮塔的结构设计和在舰船倾斜沉没时的受力情况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关键。理解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塔:首先,我们要明白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塔并非是简单地“插上去.............
  • 回答
    这是一场在历史爱好者和军事迷心中激荡已久的假设性对决,大和号战列舰与俾斯麦号战列舰,这两艘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之一相遇,谁能笑到最后?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和推演。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两艘战列舰从未真正交战过,它们的服役时间重叠得非常有限,而且部署区域也不同。大和号主要.............
  • 回答
    俾斯麦号战列舰,这艘曾经令人生畏的德国海军巨舰,如果放在今天来衡量,其地位和影响力与当年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它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套用现代军事装备等级去标注的“级别”,而更像是一个历史符号和工程壮举的集合体。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剖析:1. 作为一艘战列舰,它在现代海军中的定位是什么?坦白说,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人纠结的。如果说把胡德换成大和去丹麦海峡对付俾斯麦,那场仗的走向肯定会变得非常不一样。不过,能不能“歼灭”俾斯麦?这事儿可不好说,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捋一捋这个假设,把胡德换成大和,其他的条件都照旧。这就意味着,皇家海军这次派出去的不再是那艘“骄傲的巡洋舰女王”,而是日本联.............
  • 回答
    俾斯麦的外交成就无疑是基于他自身长远的战略规划,但其中也穿插着巧妙的政治投机。将他的成就完全归于其中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他是一个极具远见和原则的战略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大师,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并将其转化为有利于普鲁士和后来的德国的优势。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
  • 回答
    俾斯麦的政治遗产中,“军国主义”是一个常被提及,却又充满争议的标签。很多人将他与普鲁士王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统一德国的“铁血”手段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俾斯麦的生平、言论和政策,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图景:俾斯麦在生前,恰恰是极力警惕和抑制军国主义思潮在日本和德国.............
  • 回答
    俾斯麦和希特勒,两位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德国领导人,他们都推崇强权政治,都曾利用战争实现国家目标。然而,一个被后世誉为“铁血宰相”,另一个则被视为“恶魔”。这种巨大的反差,并非简单地因为他们都使用了“战争”这个工具,而是源于他们各自的动机、手段、战争的性质以及最终带来的历史后果。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俾斯麦级战列舰,以其威严的名字和辉煌(尽管短暂)的战绩,在战列舰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代表着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水平,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那么,俾斯麦级究竟有多厉害?它和后来的日本武藏、大和级又有什么样的对比呢?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俾斯麦级:德意志的骄傲.............
  • 回答
    说到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舰桥,大家最关心的往往是它那标志性的、仿佛延伸到船体外部的宽大舰桥结构。而舰桥侧面的窗户,尤其是那些面向船舷的舷窗,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它们会不会被舰桥本身的结构,或者说,被舰桥外侧的测距仪等设备给挡住,从而影响视线?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了解一下俾斯麦号舰桥的设计思.............
  • 回答
    要评判俾斯麦、黎塞留和维内托这三艘战列舰谁是“欧洲第一战列舰”,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但又充满挑战的问题,因为“第一”的标准是多维度的,而且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实战表现以及各自的设计局限性都必须纳入考量。更何况,这三艘船代表了不同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理想战列舰”的不同理解和追求。首先,我们得把这.............
  • 回答
    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可替代”来形容,确实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他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审视他的特质,以及当时德国各邦国面临的挑战。一、 时代背景:一个分裂的德意志在俾斯麦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德意志地区早已存在着统一的渴望,但现实却是截然不同的。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
  • 回答
    俾斯麦,这位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人物,他的“刚”绝非简单的固执或鲁莽,而是一种深邃的、极具策略性的坚韧与决断。要说他是否“刚”,那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是那种融汇了政治智慧、军事实力和强大意志力的“刚”。首先,我们得从他的出身和早期经历说起。俾斯麦出身于普鲁士容克贵族家庭,这本身就赋予了他一种与生俱.............
  • 回答
    如果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德国,他可能会经历一阵难以置信和深切的思考。这位“铁血宰相”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现实主义的策略和对国家统一与强大的不懈追求而闻名。他的看法将是多层面的,既有对某些方面进步的认可,也会对另一些方面感到忧虑和失望。让我们尝试详细地想象俾斯麦.............
  • 回答
    咱们聊聊俾斯麦号。这艘船确实是个传奇,但要说它“加强”了能干过谁,这问题就得往深处挖了。俾斯麦号本身是个设计非常均衡的战列舰,但如果真的要说“加强”,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推敲,然后看看它在不同的设想下,可能对上哪些同代甚至稍后出现的战列舰。首先得明确,俾斯麦号的时代,战列舰设计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
  • 回答
    俾斯麦在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将奥地利排除在外,并最终未能将其纳入德意志帝国,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政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19世纪中叶,看看当时德意志地区乃至欧洲的政治格局。为何要排除奥地利?“小德意志”方案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要明白,俾斯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普鲁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