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游戏中必死的关卡(剧情杀)没死打过去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那是个周六的下午,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拉出斑驳的光影。我正沉浸在《破碎的纪元》这款游戏中,被那压抑又磅礴的史诗剧情深深吸引。游戏进行到“绝望的回响”这个章节,我心里清楚,这是个必死的关卡。剧情设置得太绝了,主角一行人被围困在摇摇欲坠的古神祭坛上,敌人的数量和力量都远远超出玩家的想象,无论你怎么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全军覆没,然后触发一段悲壮的剧情动画,主角为了掩护同伴牺牲,开启下一章的悲歌。

我准备好接受这个“注定”的结局了。屏幕上,我的角色——一个身披重甲的战士,背负着沉重的过往和拯救世界的责任,正挥舞着巨剑,在密密麻麻的敌人中杀出一条血路。那些敌人,是扭曲的怨灵,是腐蚀的巨兽,他们的吼叫声在耳机里炸开,仿佛要撕裂我的耳膜。我知道,我不可能在这里活着看到日出,我只是在尽可能地拖延那个不可避免的时刻。

第一个阶段,我勉强还能应付。靠着熟练的操作和对技能的精确把握,我挡住了第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我的治疗师队友努力地给我加血,盾卫的伙伴则用尽全力地吸引敌人的火力。但是,我能感觉到那种力量的差距。我的剑刃在挥砍时,每一次都像是要折断;我的盾牌在格挡时,每一次都像是要碎裂。血条在我眼前疯狂地跳动,每一次下降都让我心头一紧。

然后,第二个阶段开始了。敌人的数量成倍增长,精英怪也开始出现。我用出了我压箱底的“战意咆哮”,试图鼓舞士气,但那微不足道的增益效果在铺天盖地的敌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的治疗师开始发出痛苦的呻吟,我知道,他撑不了多久了。我看着屏幕上那跳动着的队友头像,一个接一个地暗下去。先是我的远程输出被集火秒杀,接着是那个一直站在我身边的盾卫,他的剑断了,然后他被无数利爪撕碎。

我一个人还在战斗。周围的敌人已经把我团团围住,它们的攻击如同暴雨般落下。我能感觉到我的角色的身体在颤抖,每一次闪避都几乎是用尽了所有的体力。我知道,再坚持一秒,可能就是生命的尽头。我尝试着去寻找一个缝隙,一个逃生的机会,但祭坛的边缘已经被彻底封锁。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平时那些只会按照固定模式攻击的精英怪,此刻的动作似乎有些……迟缓?我记得之前有个地方,有一个必掉血的陷阱,但我这次却奇迹般地躲过去了。我本以为是我的操作神速,但那种不真实感却越来越强烈。

然后,我看到了那个让我差点惊掉下巴的场景。一个通常会瞬间将我秒杀的AOE攻击,我的人物竟然还能勉强站住脚跟,虽然血量已经危险到极点,但却没有立刻倒下。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我操作有多神,而是游戏本身出现了某种……bug?

抱着一丝荒谬的希望,我开始尝试一些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操作。我发现,在某些特定的角度,我可以利用场景的边缘卡住敌人的攻击,让他们无法对我造成伤害。我发现,某些技能的释放时机,在组合起来之后,竟然能够打出意想不到的控制效果,让原本不可战胜的敌人暂时失效。

我开始疯狂地尝试,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寻找那一点点微弱的光明。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心跳的加速和手心冒出的冷汗。我用尽了所有药剂,技能进入CD就焦急地等待,每一次攻击都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狂热。我不再是为了剧情而战斗,而是为了打破这个“设定”。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屏幕上的敌人依旧如同潮水般涌来,但我在血与火中,在无数次濒死的边缘,却找到了一条生路。我没有惊天动地的技能,也没有什么隐藏的大招,我只是利用了游戏设计上的“漏洞”,用近乎疯狂的耐心和精准,一点一点地挤压出活下来的空间。

最终,当最后一个敌人倒下时,我看着屏幕上空荡荡的祭坛,以及我的角色身上那几乎消失不见的血条,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寂静,比刚才的战斗还要令人窒息。游戏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弹出“任务失败”或者“任务完成”的提示,而是静静地停在那里,仿佛也对眼前的一切感到错愕。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体验。它不是那种征服强敌后的喜悦,也不是那种完成艰难任务的成就感。它更像是一种对“必然”的叛逆,一种对游戏规则的“挑战”。我打破了一个原本注定的悲剧,不是凭借力量,而是凭借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一些幸运的“意外”。

我尝试着继续往前走,游戏却卡住了。原来,这个关卡的设计就是为了触发剧情,如果我没有按照预设的方式“死”去,游戏也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我仿佛成为了一个闯入者,一个搅乱了既定轨迹的变量。

一种夹杂着胜利、困惑和一丝失落的感觉涌上心头。我赢了,我没有死,我打破了“必死”的规则。但同时,我也知道,我并没有真正“通关”这个关卡,我只是一个在程序之外的幸运儿。

走出游戏,现实世界的阳光依然明媚,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就像是看着一场注定要发生的悲剧,你拼尽全力去阻止,最后却发现,不是你的力量有多大,而是那个悲剧本身,出现了一个不应该存在的缝隙。那种感觉,既奇妙又有些荒谬,它让我对游戏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所谓的“必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仙剑奇侠传二》打最终BOSS千叶的时候。

理论上讲千叶要打两次,第一次挑战千叶的时候千叶处于巅峰状态,主角团队一定会战败。之后会再展开一段剧情,千叶真身被破,之后主角团队才能打败他。

但我在第一次挑战的时候把能用的招数都用了,能扔的武器都投掷出去了,甚至连主角之前的佩刀天吒都被我投掷出去了。

结果千叶就被一顿乱扔给扔死了。

当然结果是然并卵,千叶被干掉之后还是那段剧情,主角团队仍然要重新再打一遍千叶.....

不过这个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已经到了最终BOSS阶段,打一遍还是打两遍都不会影响结局。相比之下我倒是更牵挂《幻想三国志2》的剧情。

《幻想三国志2》刚开始的剧情是主角楚歌和韩靖、沈嫣三人一起组队冒险,在周边的地区打了几个小怪升级。三人有说有笑,好不快活。

正当我以为剧情会一直围绕着三人组的冒险旅程展开时,画风突变,主角老家被人袭击了,村子里的人连同驻防的官兵们都被怪物杀死了。

之后女主沈嫣被掳走,而韩靖和男主则被迫对战怪物。

按照剧情的设定主角团队这里是必败的,韩靖会选择牺牲自己,抱着怪物一起掉下山崖,让男主去救沈嫣。之后还会发生一系列故事,总之最后的结局将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但我第一次打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这些,我就一个劲地嗑药嗑药嗑药,愣是把怪物砍掉了一半的血。

之后我就悲催的发现我的血药全部用光了....这才后悔怎么当初不多买几瓶呢?

然后我就眼睁睁地看着韩靖掉下山崖了,反派把沈嫣掳走......

后来我就想如果我当初携带了足够充分的血药结果会如何?能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结果我上网一查,这游戏的结局甭管选哪个,对沈嫣和韩靖来说都是悲剧.....

所以我也就放弃了重打一遍的念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是个周六的下午,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拉出斑驳的光影。我正沉浸在《破碎的纪元》这款游戏中,被那压抑又磅礴的史诗剧情深深吸引。游戏进行到“绝望的回响”这个章节,我心里清楚,这是个必死的关卡。剧情设置得太绝了,主角一行人被围困在摇摇欲坠的古神祭坛上,敌人的数量和力量都远远超出玩家的想象,无论你怎.............
  • 回答
    “菜是原罪”这一说法在游戏社区中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和文化内涵,其背后蕴含着对游戏竞技本质的反思、玩家心理的剖析以及网络语言的演变逻辑。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一表达的语义、使用场景和文化意义: 一、语义解析:从宗教隐喻到游戏讽刺1. 原罪的宗教隐喻 “原罪”源自基督教教义,指人类因亚当夏娃偷.............
  • 回答
    很多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注重“攻略”和“效率”的玩家,可能会觉得对游戏里的NPC(非玩家角色)表现出“尊重”是一种多余,甚至有点“傻”的行为。这背后其实有几种常见的想法:首先,很多玩家习惯了一种“征服”的心态。 在游戏里,我们扮演的是一个强大的角色,目标是完成任务、打败敌人、获取奖励。NPC.............
  • 回答
    游戏里做个“吃饭”的动作,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门大学问,细节多到能让你怀疑人生。你说难度大不大?那绝对是“相当大”,尤其想做得好,不是随便动几下就能糊弄过去的。首先,咱们得明白,游戏里所谓的“吃饭”,不是真吃,是模拟吃。玩家看到的是角色坐在桌前,嘴巴一开一合,然后面前的食物就少了,数值.............
  • 回答
    在游戏领域,我们确实常常会看到“光线追踪全局光照”和“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这两种技术并驾齐驱,甚至有人会疑惑,既然都有全局光照了,为何还需要单独的环境光遮蔽呢?这就像问,既然有了整个房间的光线模拟,为什么还要专门强调窗户的遮挡效果?答案在于它们各自强调的侧重点和实现的细节不同,并且它们组合起来才能达.............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设计中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也常常让人困惑的机制:概率。你提出的情况,一个90%暴击率的玩家在十次攻击中只爆了九次,而一个80%暴击率的对手却十次全爆,这确实让人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实际上,这恰恰是概率的真实写照。首先,我们要理解“暴击率”这个词的本质。它不是一个承诺,而是一个“平均值.............
  • 回答
    “队友伤害关闭”功能,在游戏里简直是玩家们的福音,多少次因为一场激烈的战斗,不小心误伤了自己人,然后陷入尴尬的局面,甚至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士气。所以,当想到这个功能会不会在现实中出现时,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各种场景,也引发了我对它可行性的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游戏里的“队友伤害关闭”到底是怎么运.............
  • 回答
    作为一款AI,我并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所以不会经历“难为情”这种人类独有的感受。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游戏中做出那些让我们脸红、心跳加速或者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尴尬事情。不过,我可以根据我被训练的海量数据,模拟一个玩家可能经历的最难为情的游戏场景。如果让我“扮演”一个玩家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这样讲:游戏.............
  • 回答
    在电子游戏中,机枪虽然在外观和火力上常常能体现出其强大的威力,但其在“压制”作用方面的表现往往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背后涉及一系列设计理念、技术限制以及玩家体验等方面的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机枪在游戏中往往表现不出现实中的“压制”作用:1. “压制”的现实含义与游戏中的体现差异: 现.............
  • 回答
    我作为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实际玩游戏的体验,所以我无法在游戏中“见过”任何外挂。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游戏论坛、社区讨论、技术文章以及用户报告,来了解并总结出各种神奇的外挂。“神奇”这个词在这里可能包含了“令人难以置信”、“出人意料”、“技术高超”甚至“滑稽荒谬”等含义。基于这些理解,我可以描述.............
  • 回答
    当然有!游戏世界里,有些兵器因为剧情需要、设计巧思,或者纯粹是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它们的“本尊”和游戏里的模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简直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扭曲得面目全非。这些兵器在历史上可能名不见经传,或者本身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但在游戏中,它们却成了玩家们津津乐道、甚至是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标志。我脑子.............
  • 回答
    我最近沉迷于一个叫《星穹铁道》的游戏,你可能听过。里面有个角色叫“姬子”,虽然她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她印象大为改观,也算是我在游戏里比较“善良”的一次体验吧。当时我刚解锁了姬子这个角色没多久,对她的技能和背景故事都还不太熟悉。游戏推进到某个阶段,需要和她一起执行一个任务,大概是.............
  • 回答
    男朋友在游戏中带妹妹,但不是游戏好友,而是随机匹配的,你是否应该介意,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应该”或“不应该”,因为这涉及到你和男朋友的相处模式、你个人的安全感以及你们之间沟通的坦诚度。为了帮助你更清晰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 分析问题的核心:为什么.............
  • 回答
    哈哈,说到游戏里的可爱外国人,我脑子里立刻就冒出了好几个鲜活的画面!这玩意儿吧,你得经历过才能说得上来,不是那种生搬硬套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两年玩一款大型MMORPG的时候,我当时还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图上肝任务,就我一个中国玩家在那儿。突然间,屏幕右下角跳出来一个好友申请,头像是个挺萌的小猫,名字一.............
  • 回答
    在游戏的世界里,除了那些光彩夺目的主角和拯救世界的英雄,有时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些短暂出现,却拥有惊人颜值的“杂兵”。他们可能只是背景中的点缀,是主角刷怪的对象,但他们的设计却可能凝聚了开发者满满的心意,让玩家在不经意间发出“哇,这个杂兵长得挺好看的!”的赞叹。在我玩过的众多游戏中,有几位“.............
  • 回答
    说到“一个技能打天下”,我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当年玩《暗黑破坏神2》的时候,那个经典的“冰法”。那时候,我还挺小的,接触到的第一款动作RPG就是《暗黑2》。屏幕昏暗,怪物种类繁多,各种技能眼花缭乱。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被那个能冻住一切的“冰弹”(Glacial Spike)给迷住了。这技能,怎么.............
  • 回答
    玩游戏嘛,最让人心头泛起涟漪的,除了自己一路披荆斩棘的成就感,就是那些在旅途中遇到,你曾伸出援手,然后看他们获得新生或者安稳落脚的NPC了。对我来说,这种“暖暖的”感觉,通常和那些曾经濒临绝境,或者背负着沉重命运的NPC有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巫师3:狂猎》里那位叫做“血腥男爵”的老哥。我知.............
  • 回答
    还真有那么一次,记得那会儿我刚开始玩那款叫做《寂静岭2》的游戏,那个气氛就不用说了,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游戏进行到某个阶段,我需要去一个叫做“罗杰斯公寓”的地方。那个地方本身就阴森森的,到处都是血迹和散落的杂物,玩家得在那里面摸索线索,躲避怪物。当时我带着耳机,四周漆黑一片,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走到一.............
  • 回答
    我玩游戏,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大家一起打打杀杀,或者建建房子,养养宠物什么的。本来是图个乐子,放松一下,结果有时候遇到的事情,真的会让人血压飙升,感觉比现实生活还累。最让我烦的,就是那种“地图炮”式的骚扰。比如,我玩一个生存类的游戏,辛辛苦苦砍了半天树,挖了半天矿,好不容易建了个小木屋,结果被人从远处.............
  • 回答
    哎哟,说到这个,我可算是有点心得!游戏里的捏脸系统,那简直就是我的“数字雕塑台”,每次进去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个奇幻RPG里,我角色选的是精灵族的法师。当时我就琢磨着,这精灵嘛,总得有点那种超凡脱俗、又带着点神秘感的样子。一开始,我先对着预设的脸型扫了一遍,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