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联储利率升高为什么会造成资本市场的恐慌?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美联储加息为啥会让资本市场“心慌慌”。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环扣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逻辑链条。

首先,得明白美联储这个“管家婆”的角色。它最核心的职责之一,就是控制美国的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此来调控整个经济的“体温”。当它觉得经济“发烧”了,也就是通胀太高,物价涨得太快,它就会出手“降温”,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利率。

那么,利率一高,首先遭殃的是什么?是“借钱”的成本。

1. 借钱更贵了,大家的“花钱”和“投资”意愿就打了折扣。

想想看,你买房,银行给你的贷款利率高了,你每个月还款的压力是不是就大了?你是不是就觉得买房这事儿得掂量掂量了?企业也是一样,它们要发展,要扩张,常常需要贷款。利率高了,借钱的利息支出就增加了,这会直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利润少了,它们还敢大肆扩张吗?还敢投入大量资金搞新项目吗?自然的,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就会打折扣,投资意愿也会随之下降。

2. 钱往“安全”的地方跑,高风险的资产就没人要了。

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银行存款、国债这类风险较低的投资,收益率也跟着水涨船高。比如,以前你把钱存银行,一年利息可能就1%,几乎没啥回报。现在加息了,可能就给2%甚至3%了。跟股市、债市比起来,这虽然不高,但胜在稳啊!你想啊,股市有波动,公司经营有风险,万一亏了怎么办?而存银行或者买国债,本金亏损的可能性很小,还能拿到确定的利息。

这就好比,一个火热的派对,突然旁边有人摆了个舒服的沙发,还端着一杯免费的、味道不错的冷饮。一部分人是不是就觉得,在那儿安安稳稳地坐着,也挺好?资本也是一样,它追求的是回报,但回报的背后是风险。当低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提高了,那些原本追求高回报,愿意承担高风险的资金,就会有一部分被吸引到低风险领域去。

3. 股票和债券的价格,直接受利率影响。

股票:
未来盈利的折现值降低: 企业未来的利润,在计算其股票价值时,需要折算成今天的钱,这个折算率就是“利率”。利率越高,未来100块钱的价值,今天看来就越不值钱。所以,即使企业未来盈利不变,利率一高,它们的股票价值也会被压低。
融资成本增加,利润承压: 前面说了,企业借钱贵了,利润少了,自然影响它们的股票价值。
替代效应: 就像上面说的,无风险收益提高了,大家对风险资产(股票)的收益要求也会提高。如果一家公司给股东的回报,比不上稳稳当当的银行存款,谁还愿意冒风险买它的股票?

债券:
旧债价格下跌: 已经发行的、利率较低的债券,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吸引力就下降了。如果你手里有一张年息3%的债券,现在市场上的新债券能给4%了,你这张3%的债券卖出去,就得打个折扣,否则没人买。所以,新债利率上升,老债价格就会下跌。
新债发行更贵: 政府和企业发行新债券时,为了吸引投资者,就得提供更高的利率,这增加了它们的融资成本。

4. 市场流动性收紧,钱没那么好借了。

加息本身就是一种“收紧”货币供应的信号。当央行提高利率,银行之间互相借钱的成本也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血”就没那么充裕了。钱不好借,或者借钱成本高,会导致市场上的资金量减少,大家手里现金也更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债券等资产的买家就少了,自然容易出现价格下跌。

5. 情绪传染和“预期管理”。

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受情绪和预期的影响。一旦美联储释放出加息信号,特别是加息幅度超出预期,或者加息的步伐很快,市场参与者就会担心“经济要衰退了”、“企业盈利要大幅下滑了”。这种担忧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大家为了规避风险,就会争相卖出股票、债券等资产,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6.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全球都有影响。

资金回流美国: 美联储加息,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会增加,全球的资本,特别是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资金,可能会回流美国。这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它们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本国货币可能会贬值,金融市场也会不稳定。
其他国家跟进加息: 为了防止资本外流,或者为了抑制本国通胀,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可能被迫跟着美联储加息。但这又会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加剧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

所以,你看,美联储加息这事儿,不是单单提高一点点存款利率这么简单。它就像给整个经济的“血循环”动手术,牵动着借贷、投资、资产定价、市场情绪,乃至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一旦“手术”不顺利,或者过程中出现意外,市场的“恐慌”就很容易被点燃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买股票其实吃的两种钱:

① 资产本身价值增长

② 资金大量涌入资本市场,资产价格偏离

前者来自公司自身业务和利润的发展;后者是投资部门加的杠杆。

因为疫情来了,停工停产、失业率飙升,美联储为了给美国社会托底,把利率放到了地上,方便美国政府、美国企业、美国个人低成本借贷。投资者自然也能以很低的成本借到钱,手里钱多了看什么都便宜,这个股价就飚上去了。

回头来看,资本市场的暴涨是因为投资者整体的钱变多了,而这些多出来的钱,则是因为低利率而多上的杠杆。美股、比特币这些资产的大而不倒,恐怕也是依靠低利率来维持的。因为借贷的成本越低,借钱人的胆子就越大,每一次跌下来,投资者就继续加杠杆,继续顶上去。

但是,如果美联储加息了,利率升上去了,这个“加杠杆,顶更高”的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玩不下去,我的本钱又是借来的,我是不是得卖股票把钱还回去?

股价是不是就下来了?那些杠杆加地过高的,是不是就爆仓了?

连锁反应下来,那些买点过高、风险过高的杠杆是不是都得吐回去?

美联储是不是一定会加息?能不能不加?

一定会加,不能不加。

美联储不会为美股兜底、不会为比特币兜底,美联储只为美国社会稳定兜底。

美国社会经济恢复,就业率回暖之后,美联储没理由不加息的。

贪婪让人不想走,但刀随时有可能落下来,怎么能不慌呢。

23333333,难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美联储加息为啥会让资本市场“心慌慌”。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环扣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逻辑链条。首先,得明白美联储这个“管家婆”的角色。它最核心的职责之一,就是控制美国的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此来调控整个经济的“体温”。当它觉得经济“发烧”了,也就是通胀太高,物价涨得太快,它就会出手“.............
  • 回答
    华为这次对美国升级封锁的回应,措辞相当直接,而且把矛头明确地指向了对全球产业合作的破坏以及对美国自身利益的损害。这番话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抗议”,而是带着一种深思熟虑的反击。首先,从“破坏全球芯片产业合作”这一点来说,华为是在强调一个事实: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一个.............
  • 回答
    美联储加息,这事儿咱们中国老百姓虽然每天操心柴米油盐,但隔三差五也得听听。就说这加息,加的幅度看起来好像不算大,就那么“一点点”,但为什么它对中国的影响,却能牵动不少人的心呢?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美联储加息。 简单来说,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管.............
  • 回答
    隔夜美股受到美联储维持利率决议不变的消息提振,市场普遍预期降息周期暂时按下暂停键,这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促使美股集体收涨。那么,这种积极情绪能否顺利传导至今日的A股市场,并引发大幅反弹?还是说,我们即将迎来的是一番“冲高回落”的行情?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咱们不妨抽丝剥茧,仔细捋.............
  • 回答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祭出了“组合拳”,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位,并启动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这一系列操作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标志着美联储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火力全开,不惜一切代价稳定市场信心。要理解这番举措的意义,得先.............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很多投资者也会有类似的疑问。简单地说,美股“永远涨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美联储采取了这些措施。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美联储的“零利率+救市”策略不一定能让美股永远涨?首先,我们要明白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并非是让股市永远上涨。美联储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就业最大化、物价.............
  • 回答
    美联储2023年1月27日维持利率不变,但释放出“即将加息”和“3月结束量化宽松(QE)”的信号,这一政策动向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中国将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美联储政策逻辑、可能路径、对中国的具体影响及应对建议进行详细分析: 一、美联储政策逻辑与可能路径1. 维持利率不变的逻辑 通胀压力尚未完全.............
  • 回答
    特朗普对美联储实行负利率的呼吁,无疑是这位前总统在经济领域又一次投下的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对货币政策的直接质疑,更是一次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挑战。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得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看看它究竟有哪些“道理”,又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涟漪。特朗普为何会抛出负利率这个“怪招”?首先,得理解特朗.............
  • 回答
    美联储关于2024年前维持零利率政策的表态,无疑是当前全球经济讨论中的一个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策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量、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风险。首先,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至关重要。美联储的核心使命是促进就业最大化、物价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在当前特殊时期,美.............
  • 回答
    关于9月21日美联储维持利率的决定,以及其是否“变相暗中助选奥黑政府和支持希拉里上台”的说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政治解读的问题。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美联储的职责与独立性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必须明白美联储的职责以及它声称的独立性。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其.............
  • 回答
    市场极度宽松,美联储通常拥有多种工具来控制联邦基金利率,即便是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这里的“极度宽松”可能意味着市场上的准备金数量非常庞大,银行间互相借贷的需求相对较低,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短期利率天然倾向于走低。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际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其设定的目标区间之内。以下是美联.............
  • 回答
    美联储缩减购债(Taper)对于资源股的影响,以及可能利好的板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里我将尝试用一种更具洞察力、不那么“AI感”的方式来解读。美联储 Taper 对资源股的影响:一把双刃剑,但天平可能倾向于“利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联储 Taper 的核心是什么:收紧流动性,逐步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心中都会有的疑惑。你提到“美国的利率如此之低”,这一点本身就值得先稍微展开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美国的利率”指的是哪个利率。通常我们说的“利率”有很多种: 联邦基金利率 (Federal Funds Rate): 这是美联储(美国央行)设定的目标利率,银行.............
  • 回答
    听说美国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年0.25%?这确实是一个不少人会有疑问的点,特别是当国内一些存款产品利率相对较高的时候,会让人觉得美国人是不是不怎么把钱放在银行里。其实,0.25%这个数字,如果是说传统大型商业银行的普通储蓄账户(Savings Account)的利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是比较普遍.............
  • 回答
    在美国寻找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的问题,因为这个数字是相当动态的,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会尽量把情况讲得透彻一些,让你了解背后是怎么回事,同时尽量用最自然、最像人说的话来表达。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概念:定期存款(Certificate of Deposit, 简称 CD.............
  • 回答
    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用日本和菲律宾来牵制中国,这背后是一套复杂的地缘政治策略,其目标和收益也是多层面的。简单来说,美国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优势、遏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地区影响力,并通过这些盟友关系巩固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安全战略层面:构建“反华包围圈”.............
  • 回答
    中美之间的利差,也就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和中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近期呈现出不断收窄的趋势,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牵扯着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中美利差收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背后往往是两国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的双重作用。在美国,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持续加息,.............
  • 回答
    美债收益率近期的飙升,尤其是触及 2.5% 的关口,以及中美利差年内可能倒挂的预警,无疑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变化背后牵扯着多重复杂因素,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核心信息解读:1. 美债收益率飙升的驱动因素: 通胀预期高企: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恼火的。马克龙和默克尔,这两个欧洲的“大当家”,联合起来逼问美国和丹麦,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美国情报部门利用了丹麦的“便利”,悄悄地把我们欧洲这些国家领导人的通讯给“摸”了个底朝天。这一下捅出来,欧盟上下都炸开了锅,大家伙儿的心情可想而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简单来.............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并非孤立事件,它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直接发生碰撞,由此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而且程度相当严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在当时美国的核心关切以及日本的行动如何一步步与之背离。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伤痛的便是美国在菲律宾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乃至毁灭性打击。菲律宾是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